
【东篱】薛姨妈:贾府风云中的无奈与挣扎(随笔)
一、初入贾府
薛姨妈带着宝钗和薛蟠进贾府的时候,那心情肯定特别复杂。虽说贾府是亲戚家,可再亲也是寄人篱下啊,这滋味可不好受。表面上贾府的人都客客气气,热热闹闹地欢迎他们,可薛姨妈心里门儿清,这往后的日子,一举一动都得小心着,稍有不慎就容易出岔子。
在贾府住着,她干啥都得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怕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每次跟贾府的人打交道,都像是在走钢丝,得小心翼翼的。比如说贾母摆家宴的时候,薛姨妈脸上总是挂着笑,说话也挑好听的说,可心里肯定还是惦记着自己以前那个家,不用这么时刻看别人脸色。
她心里明白,自己和孩子们能在贾府有个落脚的地儿,全靠亲戚这层关系。这关系虽说能遮风挡雨,可也像个无形的枷锁,把她给束缚住了。她既得感激贾府收留他们,又得在这复杂的人际关系里,给自个儿和孩子们谋个好前程。
二、对薛宝钗的婚姻期望
宝钗可是薛姨妈的心肝宝贝,她对宝钗的婚事,那期望可高了去了。在她眼里,宝钗又端庄又贤惠,还特别聪明,只有世家公子才配得上她。贾府呢,就是个再好不过的联姻对象。
估计从一开始,薛姨妈心里就想着把宝钗嫁给宝玉。宝玉虽说性格有点叛逆,但出身好啊,贾府的家世和地位,能让宝钗后半辈子衣食无忧。所以她就经常带着宝钗参加贾府的各种活动,就想让他俩多接触接触。
后来“金玉良缘”的说法传出来了,薛姨妈就更上心了。她老是在大家面前有意无意地提这事儿,就盼着大家都认可这门亲事。她觉得这不仅是宝钗的好归宿,还能让薛家重振往日的荣耀。不过,她也不是完全没考虑宝钗的感受。她知道宝钗对宝玉也有点意思,只是在那个时候,家族利益和社会现实摆在那儿,个人感情就得往后放放。
她一边盼着宝钗能嫁进贾府,过上好日子;一边又担心宝钗在这段婚姻里受委屈。毕竟宝玉对仕途经济这些事儿不怎么上心,和宝钗的想法不太一样。但在那个年代,婚姻更多是为了家族联合,个人感情只能退居其次。薛姨妈就在这家族荣耀和女儿幸福之间,纠结来纠结去,想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三、对林黛玉的心思
林黛玉和宝钗的性格截然不同,她才情出众,就是太敏感细腻了。薛姨妈对她的感情,那叫一个复杂。
从亲戚的角度来讲,薛姨妈还是挺心疼黛玉的。黛玉小小年纪就没了娘,孤孤单单地来到贾府,薛姨妈作为长辈,心里肯定有点怜悯。平常生活里,她也会关心关心黛玉,偶尔送点小礼物啥的。
可一说到婚姻,黛玉就成了宝钗的竞争对手。薛姨妈一心想让宝钗嫁给宝玉,自然就对黛玉和宝玉的感情有点提防。她虽然没明着反对他俩在一起,但从一些小事上还是能看出她的态度。比如说讨论宝玉婚事的时候,她就老夸宝钗的好,很少提黛玉。
其实她也能理解黛玉的处境和心情。她知道黛玉对宝玉的感情有多深,也明白黛玉在贾府无依无靠,心里肯定很孤独。这种理解,让她对黛玉的态度更复杂了。她既不想伤了黛玉的心,又不能不为宝钗争取宝玉。说不定她心里也盼着黛玉能找个好人家,就是别嫁给宝玉。
四、对薛蟠的失望
薛蟠可是薛家的独苗,却成了薛姨妈最大的烦恼。这孩子从小被惯坏了,养成了骄纵任性、不爱学习的毛病。薛姨妈对他,那是失望透顶,可又没办法。
薛蟠干的那些荒唐事儿,让薛姨妈在贾府众人面前都抬不起头。就说为了抢香菱闹出人命官司那事儿,最后还得靠贾府帮忙才摆平。这事儿可把薛姨妈给羞坏了,她心里肯定怪自己没把孩子教育好。
平常薛蟠就知道吃喝玩乐,一点正事儿都不干。薛姨妈没少苦口婆心地劝他,可他根本不听,左耳进右耳出。看着薛蟠一天天堕落下去,薛姨妈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她以前对薛蟠的期望可高了,想着他能继承家业,光宗耀祖,现在全泡汤了。
她也想给薛蟠找点出路,给他安排些生意上的事儿,指望他能有点长进。可薛蟠根本不放在心上,总是敷衍了事。在薛姨妈眼里,薛蟠就像块怎么也扶不起来的烂泥,不管她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他。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可把她折磨得不轻。
五、关于贾政
贾政是贾府的二老爷,薛姨妈和他打交道不算多,也就是点头之交。贾政这个人,满脑子都是仕途经济、封建礼教那一套,为人比较刻板。薛姨妈和他在一块儿的时候,说话都得格外小心,生怕说错话。
每次在贾府的场合碰到贾政,薛姨妈也就是客客气气地打个招呼,寒暄几句。贾政对薛家的事儿,也就是表面上关心一下,没有太多实质性的交流。薛姨妈心里也清楚,贾政和自己不是一路人,所以也不会主动去和他深交。不过,她也知道贾政在贾府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在一些事儿上,还是得顾及贾政的态度。比如说在宝钗和宝玉的婚事上,虽然贾政没有直接表态,但薛姨妈也会留意他的想法,毕竟他的意见对这事儿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六、王熙凤与贾母
王熙凤和贾母,那可是贾府权力中心的关键人物,薛姨妈在贾府的日子里,少不了和她们打交道。
先说王熙凤,她精明能干,把贾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但为人也挺厉害的,手段了得。薛姨妈和她相处,也是有来有回。王熙凤对薛家的态度,表面上客客气气,可心里头怎么想的,谁也说不准。毕竟王熙凤是个把贾府利益放在首位的人,薛家在贾府的地位,对她来说也是个需要权衡的事儿。
薛姨妈有时候也得顺着王熙凤的意思,比如说在一些贾府的事务安排上,她不会轻易去反对王熙凤的决定。但她也不是完全没想法,在涉及到自己和孩子们利益的时候,她也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像在宝钗参加贾府活动的安排上,她就会和王熙凤商量,希望能给宝钗多创造些机会。
再说说贾母,她可是贾府的老祖宗,地位高得没话说。薛姨妈对贾母那是毕恭毕敬,毕竟贾母的态度对薛家在贾府的处境至关重要。她经常会陪着贾母聊天,哄贾母开心,时不时还会送些小礼物讨好贾母。
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贾母的寿宴,薛姨妈总是早早地就开始准备,想着怎么能让贾母满意。她知道贾母喜欢热闹,所以在筹备活动的时候,也会出些主意,让场面更喜庆。而且,她还会在贾母面前夸宝钗,说宝钗多么懂事、孝顺,就是希望能让贾母对宝钗有个好印象,为宝钗的婚事加分。但她在贾母面前,也不敢太过于表现自己,毕竟得拿捏好分寸,不能让贾母觉得她太功利。
七、贾府生活的琐碎日常
在贾府的日子里,生活看似平静,实则充满了各种琐碎和复杂。薛姨妈每天都要面对贾府里的各种人际关系和事务,努力地融入这个大家庭,但又时常感到挣扎。
就拿贾府里的那些丫鬟婆子来说,她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些小事起争执。薛姨妈作为外人,有时候也会被卷入这些琐事当中。她虽然不想参与这些是非,但又不得不出面调解,以免影响到薛家在贾府的名声。
还有贾府里的各种规矩和礼仪,薛姨妈也得慢慢适应。比如说每天的请安、吃饭的座次、节日的庆祝方式等等,这些都不能马虎。她要是不小心做错了,可能就会被人在背后议论。所以她只能小心翼翼地遵守着这些规矩,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贾府的自家人。
而且,贾府里的经济状况和内部矛盾,她也都看在眼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府的经济开始出现问题,各种开销却一点没少。薛姨妈虽然寄人篱下,但也不能置身事外。她有时候也会和王夫人等人商量,看看能不能想出些节省开支的办法。但这些事儿又不是她能完全做主的,所以她也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在这个过程中,薛姨妈也在努力地寻找自己的位置。她一方面要维护好和贾府众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为自己和孩子们的未来打算。她知道,在这个复杂的大家庭里,只有站稳脚跟,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但这谈何容易,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八、对未来的迷茫与期许
随着时间的推移,薛姨妈在贾府的日子也过了不短了。她看着贾府里的种种变化,心里对未来既迷茫又有所期许。
她迷茫的是,薛家在贾府的未来到底会怎样。虽然现在和贾府的关系还算融洽,但谁也说不准以后会发生什么。贾府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内部矛盾也越来越多,薛家会不会受到牵连呢?而且,宝钗和宝玉的婚事还悬而未决,这可是她最操心的事儿。如果宝钗不能嫁给宝玉,那她又该为宝钗寻找怎样的归宿呢?
但她也还是有所期许的。她希望宝钗能有个好的婚姻,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也希望薛蟠能浪子回头,变得懂事一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她还盼着薛家能在贾府的帮助下,重新振兴起来。虽然这些期望看起来有些遥远,但她还是不愿意放弃。
为了实现这些期许,她继续在贾府里周旋着。她更加努力地维护和贾府众人的关系,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她也更加关注宝钗和宝玉的事情,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同时,她也没有放弃对薛蟠的教导,虽然一次次失望,但还是期待着他能有改变的那一天。在这迷茫与期许之间,薛姨妈艰难地前行着,不知道未来等待着她和薛家的会是什么。
九、宝钗婚事的波折
“金玉良缘”的事儿传得沸沸扬扬,薛姨妈本以为这门亲事十拿九稳,可贾府里的情况却越来越复杂。宝玉和黛玉的感情日益深厚,两人之间那种旁人插不进去的默契,薛姨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原本想着借着贾府众人对宝钗的夸赞,还有自己平日里在贾母面前的铺垫,能让这事儿尽快定下来。
有一回,大家聚在一起闲聊,宝玉又犯了痴病,说什么“林妹妹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矛头直指劝他走仕途经济的宝钗。这可把薛姨妈气得不轻,却又发作不得。她知道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坚如磐石,可还是不死心,总觉得只要自己再加把劲,就能让宝玉回心转意。
薛姨妈也找过王夫人商量,王夫人虽说也倾向于宝钗做儿媳,可架不住宝玉的坚持,还有贾母对黛玉的疼爱,这事儿就这么一直拖着。薛姨妈一边不断在各种场合暗示大家“金玉良缘”的好处,一边又害怕把关系闹僵,毕竟还得靠着贾府过日子。她心里的希望就像风中残烛,时不时被现实的冷风吹得摇摇欲熄,可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十、薛蟠的荒唐再升级
薛蟠那家伙,真是不让人省心,之前闹出人命官司就够糟心了,后来更是变本加厉。他在外面结交了一帮狐朋狗友,整天花天酒地,还迷上了赌博,把家里的钱大把大把地往外扔。薛姨妈知道后,又是一顿好骂,可薛蟠根本不听,还和她顶嘴。
有一次,薛蟠赌输了钱,竟然偷拿了家里的珍贵物件去抵债。薛姨妈发现后,差点昏过去。她想管教,可薛蟠早就被惯坏了,根本管不住。这事儿还传到了贾府众人的耳朵里,薛姨妈觉得脸都丢尽了。她本就指望薛家能在贾府的庇佑下慢慢好起来,薛蟠这么一闹,反而让薛家的名声更差了,在贾府的地位也愈发尴尬。
薛姨妈四处托人,想给薛蟠找个正经营生,让他收收心。可薛蟠每次都是刚开始答应得好好的,没几天就又故态复萌。薛姨妈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心里满是绝望,却又没办法割舍这母子情分,只能在一次次失望中继续为他操心。
十一、香菱的悲惨遭遇
香菱被薛蟠强占为妾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薛蟠本就喜新厌旧,没过多久就对香菱没了兴趣,还经常对她打骂。薛姨妈虽然心疼香菱,可在那个时代,妾室的地位本就低下,她也不好过多干涉薛蟠的事儿。
更糟糕的是,夏金桂嫁进薛家后,香菱的日子更是暗无天日。夏金桂是个善妒又泼辣的女人,一进门就把香菱视为眼中钉。她故意刁难香菱,让她干各种粗活累活,还在薛蟠面前挑拨离间。薛蟠耳根子软,偏听偏信夏金桂的话,对香菱下手更狠了。
薛姨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想为香菱做主,可每次都被夏金桂以各种理由挡了回去。有一回,薛姨妈实在忍不住,说了夏金桂几句,夏金桂就撒泼打滚,寻死觅活,闹得家里鸡飞狗跳。薛姨妈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妥协,可心里对香菱的愧疚却越来越深。她觉得香菱本是个好姑娘,落到这般田地,自己也有责任,却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救香菱脱离苦海。
十二、贾府经济危机的牵连
贾府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差,这对寄人篱下的薛家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以前贾府还能在各方面照顾一下薛家,可现在自身难保,薛家也跟着受影响。
贾府削减了各项开支,对薛家的关照自然也少了。薛姨妈发现,平日里贾府送来的东西越来越少,一些原本的待遇也没了。她心里明白,贾府不是故意针对薛家,实在是自身经济紧张。可这对薛家来说,日子就变得艰难起来。
为了节省开支,薛姨妈也开始精打细算。她减少了自己和宝钗的衣物首饰添置,连平日里的饮食也简单了许多。可即便如此,薛家的经济状况还是每况愈下。薛姨妈想着出去找点生意做,可一个妇道人家,在那个时代又谈何容易。她四处托人打听,却总是碰壁,心里满是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