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圆形童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圆形】牛前头(小说)

编辑推荐 【圆形】牛前头(小说)


作者:柳村暮羊 布衣,41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2发表时间:2025-02-08 08:17:24

叶来寿蹲在草屋后园,百无聊赖地揪着地上的狗尾巴草。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他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爷爷坐在门槛上打草鞋,粗糙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稻草间,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爷,教我打草鞋呗。"叶来寿凑过去,蹲在爷爷身边。
  
   爷爷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别学爷,一辈子就知道干活。你呀,去牛前头逛逛。"
  
   叶来寿撇撇嘴。爷爷总把大队部叫成牛前头,明明纠正过无数次,可老人家就是改不了。他站起身,拍拍裤子上的草屑:"那我真去牛前头了。"
  
   爷爷的手顿了顿,稻草在指间微微颤动:"去吧。"
  
   叶来寿慢悠悠地往村南走。路过叶书房生产队的石碑时,他停下脚步。十六年了,他始终不明白这个村名从何而来。远处,大队部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一面燃烧的旗帜。
  
   大队部的院子里,叶三哥正在看报。他坐在一张破旧的藤椅上,残缺的左臂袖管空荡荡地垂着。见叶来寿来了,他用仅剩的右手抖了抖报纸:"来寿,看看这个。"
  
   头版赫然印着《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叶来寿的心猛地跳了一下,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胸腔里苏醒。他接过报纸,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粗糙的纸面。
  
   "这篇文章写得好啊。"叶三哥的声音有些沙哑,"我们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人,最明白这个道理。"
  
   叶来寿抬头,看见叶三哥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那天晚上,叶来寿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从草屋的缝隙漏进来,在地上织成一片银网。他想起语文课上学的《过伶仃洋》,想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突然有了主意。
  
   他蹑手蹑脚地爬起来,点亮煤油灯。昏黄的灯光下,他奋笔疾书,字迹潦草却有力。汗水顺着额头滑落,他浑然不觉,直到东方泛白。
  
   第二天,他把作文交给老师时,手还在微微发抖。谁也没想到,这篇作文会在全校引起轰动。课间,总有人指指点点:"那就是叶来寿。"女生们偷偷打量他,男生们的目光则复杂得多。
  
   然而好景不长。初中毕业时,叶来寿没有被推荐上高中。他站在幸福中学门口,攥着那张薄薄的毕业证书,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摇晃。
  
   "因为你姓叶。"多年后,表姐夫这样告诉他,"叶书房的人,上不了高中。"
  
   叶来寿这才明白,为什么爷爷总把大队部叫做牛前头。原来那里曾经真是牛棚,是叶书房生产队最贫瘠的土地。而爷爷的固执,不过是在提醒他不要忘记过去。
  
   十六岁那年,叶来寿长高了,也长大了。他常常站在村口,望着远处的牛前头,想起爷爷打草鞋时粗糙的手指,想起叶三哥抖报纸时坚定的眼神。他知道,有些东西,比上高中更重要。
  
  
   叶来寿开始频繁地往大队部跑。他帮叶三哥整理文件,听老人讲抗美援朝的故事。渐渐地,他知道了更多关于叶书房生产队的事。
  
   原来,这里曾经真是一间书房。清朝末年,村里出了个举人,建了这座书房教书育人。后来战乱频仍,书房毁于战火,只剩下断壁残垣。解放后,这里成了生产队的牛棚。
  
   "你爷爷年轻时候,就在这里放牛。"叶三哥说,"那时候,他还偷偷在废墟里找书看。"
  
   叶来寿这才明白,爷爷为什么总把大队部叫做牛前头。那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他开始在村里收集老物件。一个破旧的砚台,半截毛笔,几页发黄的书页。他把这些小心翼翼地收在一个木箱里,就像收藏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村里人笑他:"来寿,你捡这些破烂做什么?"
  
   叶来寿只是笑笑,不说话。他知道,这些"破烂"里藏着叶书房生产队的魂。
  
   一天,他在整理这些物件时,发现了一本残缺的日记。字迹已经模糊,但依稀能辨认出是那位举人的手迹。日记里记载着书房的点点滴滴,还有对教育的执着。
  
   叶来寿如获至宝。他开始誊抄这些文字,一笔一画,仿佛在与百年前的先人对话。
  
   渐渐地,村里人对他的态度变了。有人主动送来老物件,有人讲述祖辈的故事。叶来寿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编成了一本《叶书房志》。
  
   十六岁那年,叶来寿没有上高中,但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要用文字,记录下这片土地的记忆,让后人知道,这里曾经有过一间书房,有过一群追梦的人。
  
   多年后,当叶来寿成为著名作家,他总会想起那个春天。想起爷爷打草鞋的身影,想起叶三哥抖报纸的样子,想起自己在月光下奋笔疾书的夜晚。
  
   他知道,正是那个不寻常的十六岁,塑造了今天的自己。而牛前头,永远是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共 20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案: 《牛前头的记忆》是一篇充满历史厚重感与人文关怀的短篇小说,通过少年叶来寿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一个村庄的历史变迁与个体命运的紧密交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叶来寿从迷茫到觉醒的心路历程,同时也通过叶书房生产队的兴衰,折射出中国农村在时代洪流中的沧桑巨变。 小说中的“牛前头”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象征——它承载着叶书房生产队的集体记忆,也寄托了叶来寿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寻。爷爷的草鞋、叶三哥的报纸、举人的日记,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却串联起了一个村庄的精神脉络。叶来寿通过收集、整理这些“破烂”,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 这篇小说提醒我们,历史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宏大叙事,它更存在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记忆之中。叶来寿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心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的热爱,就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遗忘中找回记忆。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叶来寿的故事中获得启发,珍惜身边的每一段历史,守护每一份文化记忆。因为,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而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编辑:白砥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