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漫谈正月十五元宵节(散文)

精品 【东篱】漫谈正月十五元宵节(散文)


作者:森林大地 布衣,13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4发表时间:2025-02-12 10:26:11
摘要:正逢乙巳年元宵节,在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节日喜庆的气氛下,说说元宵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这是唐代诗人苏味道为元宵节写的诗句。在唐代,燃千灯,驰门禁,古人对元宵节的庆祝,其盛况可以想象到的。在汉朝,元宵这一天原是祭祀太乙神的日子,而闹元宵则是始于隋代。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在一年当中古人分为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三个阶段,三元节是农历年的三个祭神、祭祖节日。从旧时候延续至今,汉族以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上元和中元,现民间比较重视,上元闹元宵,中元烧金银纸包祭祀过世的先人,下元节少见热闹。其实下元节是根据中国的历法而确定的,农历十月十五,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中国人自古就有敬祖的信仰,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也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这个节日往往被民间遗忘了。元宵节,它有多个别称,如天宫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和灯节等‌。这些别称反映了元宵节的起源、历史和文化背景。‌
   天穹一轮皎月圆,人间万盏灯火红。元宵节遍地是灯,灯的荟萃,灯的海洋。灯,仿佛只能在元宵节才可释放它生命中最大的能量。天上玉盘银辉,地下灯火相映,跑旱船、耍狮子、踩高跷、舞龙灯、扭秧歌……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充满了迷人、欢乐、和谐、幸福的色彩与气氛。
  
   二
   在春节期间,小时候最喜欢大年初一与正月十五。大年初一穿着新衣服,结伴上本家族各家各户拜年,很兴奋又热闹,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放鞭炮,舞龙灯,小时候最是喜欢的。在老家的农村,正月十三就开始“打龙灯”了,十三、十四两日,龙灯一般都是拜访刚结婚有喜事、还有添了人丁的人家,尔后就是建了新房,称为“华夏落成”人家,或是考上大学,对“步步高升”人家,带去本族龙灯的祝贺。之后,就是有老人去世人家,对老人去世人家是有区别的,龙灯要上新坟去祭拜的。龙灯到了谁家都会封上一个红包,十元或二十元不等,不过这是以前的数额。
   “打龙灯”是有讲究的,把龙头、龙珠的人是有经验的人,或长辈或长得高大有力气的壮汉。把龙尾的人,要脑子敏捷,身姿要轻盈,摆起龙尾来轻巧、灵活,有看头,把中间每节的都是男后生,不过把龙灯的是不怕鞭炮的,因为龙灯到每一家都会燃鞭炮,放炮筒,炮筒是独个的,点着后炸起来特别响,可能带着一点杀伤力,要小心。龙灯有七桥的,也有九桥的或十一桥的,也叫几节,节数多越难舞,但舞起来更有观赏性。龙灯随着鞭炮声与人群的吆喝声,舞得越起劲。
   元宵节那天晚上,龙灯拜完每家每户后,就得闹祠堂、祖庙、古树、本族祖先坟墓,喊的声音要齐声响亮,气势要大,这种形式叫送龙灯。然后,把龙灯收放祠堂,停止一切响声,各自回家就关门,晚上就不再出门了。
   元宵节老家还有一个习俗叫吃“热羹”,就是用糯米粉做成小汤圆,一同芋头、豆芽、油豆腐、芹菜,放上干辣椒、盐一锅煮,当煮成糊状就可以出锅吃了。记得吃时还有一首歌谣,大意是“弓弓攀,弓弓攀,带仔带女吃热羹”。热羹不但全家都吃,父母还会给自家的猪、牛喂一点,希望来年猪牛肥壮,还会端上一碗祭拜天地,企盼当年风调雨顺。
  
   三
   《说文解字》说,元为始,宵为夜,因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古人称为“元宵节”。闹元宵这是历史传统,盛传悠久,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夜,称为上元夜,俗叫“元宵”。据《隋书》记载,炀帝时,“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延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光烛天地,百戏之胜,亘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到了唐宋时代元宵张灯结彩已经成为定例。《开元天宝遗事》说,唐玄宗时的元宵节“置百枝灯树,高八十丈百里可见”。唐时京城长安,平时要“禁夜”的,逢元宵节这天却允许百姓通宵玩灯,叫作“驰禁”。宋代元宵节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正月十三日上灯,十八日落灯,名为灯市。
   但是,在穷苦的旧社会里,穷苦人家是不可能真正享受到这种欢乐的,也欢乐不起来,穷人家揭不开锅,那还有这份心情去闹什么元宵。正如宋人陈烈《题灯》一诗所说,“官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
   生活富裕了,元宵闹得欢。在元宵节这盛大节日里,各朝代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珍贵的墨宝。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吧,“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彩灯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作的《灯市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诗词以清新俊丽的笔触,写出了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满街,通宵欢悦的热闹景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科技的到来,元宵节花灯的样式也层出不穷,城乡内外流光溢彩,富丽堂皇,烟火年年。宫灯、金龙戏珠、鸳鸯戏莲、榴花灯塔、宫墙、高楼、树枝、灯杆装点得分外妖娆。灯光秀、无人机当显科技的力量,各地大街小巷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今夜元宵节,每一个地方都为此而准备,准备一场龙灯盛宴。每一个都有想法和规划,要赶往哪里看一场打龙灯。我们的节日情怀,是生活的一部分,龙灯,已经被视为点亮未来一年的明灯亮盏。
  

共 21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今天入夜便是元宵节,到底元宵节怎样来的,元宵节如何热闹,作者准备了元宵节文学大餐。元宵节起于汉代,闹元宵兴于隋代,可谓历史悠久。按照传统历法,一年有三元,元宵节为上元节。天上明月,地上灯笼,交相辉映,传达出天上人间同庆的欢乐。在作者的家乡,舞龙灯松龙灯,都是很有讲究的,迎龙灯还要有个红包,钱不多,却是一种欢乐互动。打龙灯,要有技术,舞龙灯的各段人力要求不同,互相配合,舞出劲爆。龙灯最终归于祖庙,至此元宵夜一片安静。关于元宵节,中国古书有着很多精辟的记载,作者历数历史,写出古代元宵节的盛况和习俗。回顾历史,曾经我们生活在贫困时代,闹元宵也只是富人家庭的事,与贫苦百姓无关。如今,日子好了,闹元宵成为一年之中仅次于除夕的一件大事。时代的发展,打龙灯的方式不断变化,但欢乐的情调始终成为元宵节的主题。这篇散文,系统写了元宵节的历史和由来,作为非遗,元宵节不断注入时代的内涵,作者也写出了家乡打龙灯的盛况,充满了乡愁。文章引述史料很多,但都是精选,丰富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今晚,先读作者的元宵文,再去看舞龙灯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12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0:33:19
  这篇元宵节文,可不是应时之作,可称文化晚宴,适合在今夜以读为餐。说实在的,我还真不知元宵节有这么多的说法,元宵节文化,是中华文化一部分,作者满怀敬意,写出了家乡元宵节是盛况,写出了元宵节的历史渊源。值得好好读读。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问候作者元宵节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2 13:52:25
  感谢老师的编辑及点评,祝老师元宵节快乐!生活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2 13:53:12
  感谢老师的编辑及点评,祝老师元宵节快乐!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佳华        2025-02-12 10:51:46
  在历代文人的作品中,元宵节尤为热闹。除了老师提到的诗词歌赋外,《金瓶梅》中就先后多次写到元宵节的民俗风情和热闹景象。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元宵节还有踩高跷、做萝卜灯、扔火刷帚的传统,可惜现在都没有了。
回复2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2 13:54:17
  感谢老师阅读及留墨,祝老师元宵节快乐!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2-12 11:22:00
  漫谈并不漫漶,把元宵节和灯说得足够细腻,文字疏密有致,用词稳准。对那碗“热羹”很感兴趣,有点儿馋。精美精粹的散文,拜读学习了,顺祝老师元宵节快乐!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2 13:57:28
  感谢老师阅读及美评,祝老师元宵节快乐!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2-12 11:43:10
  读老师的文,普及有关元宵节的知识,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宴,美、妙!学习点赞!问候老师,元宵节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2 13:59:29
  老师阅读及点评很是感谢,祝老师元宵节快乐!美文多多!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2 12:48:34
  我们这里没有“热羹”的说法,吃汤圆也是近几年才有的,北方的元宵节还是吃饺子,饺子万能,只要是节日都可以包饺子吃,南方的节日文化传到北方,才有了改变。森林老师的元宵节美文,内容丰盈,读了获得很多知识。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2 14:04:54
  感谢老师留墨,吃元宵,又叫汤圆我们这里还有这习俗,热羹大意就是文中的意思,小时候乡下是普遍的。现在富裕了,习俗南北结合,这也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吧。祝老师身体安康!全家幸福!
6 楼        文友:岚亮        2025-02-12 18:27:34
  老师的文,一直有拜读,首先是喜欢森林大地这个名,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文好,此篇便是。学习了,祝元宵节快乐!
回复6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2 18:59:06
  感谢老师阅读及美评,我会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努力把文章写好。祝老师元宵节快乐!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2-12 18:39:37
  非常应景的文章,元宵佳节,还有这样丰富的历史文化。老师说的热羹,吃出来了对一年的美好期待。问好老师元宵节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7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2 19:01:06
  感谢老师阅读及点评,热羹汤是我地的习俗,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祝老师元宵节快乐!生活愉快!
8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12 22:55:14
  老师家乡元宵节活动可谓丰富。我们这里只有吃元宵,打灯谜。记得小时候听评说经常说“某某闹花灯”。自从灯不在局限于“火”,灯的造型就突破了想象。祝老师元宵节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8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3 09:28:18
  感谢老师的点评,元宵节是传统节日,各地会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农村尤为突出。祝老师生活愉快!
9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2-13 15:05:07
  今年我们这里的元宵,千人无人机表演,烟花秀,各种民间习俗表演,算得上是我记忆里最隆重的一次。本来应该好好体验,但感觉这心思很淡,忙是一方面,可能真的是岁月把人磨得孤僻了吧。
  
   老师的文,深深补了一课。生动活泼的元宵,明年又续。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9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4 16:00:11
  感谢老师阅读及留墨,放开心情才体验生活的美好吧!祝老师生活愉快!
10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2-14 14:15:31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10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4 15:58:01
  感谢老师阅读及点评,遥祝春祺!
回复10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2-15 20:56:08
  感谢老师阅读,遥祝老师春祺!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