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那半年令人难忘的连队生活(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那半年令人难忘的连队生活(散文)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5发表时间:2025-02-14 17:54:24

到1971年春天,我在海洋守备区政治部宣传科当战士报道员已经两年多了,鉴于我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都比较好,组织上决定要提拔我为干部。因为当时上级有个规定,没有在连队当过班长的不允许直接提干,组织上遂决定我下到连队去当班长。于是便安排我于4月17日下到位于龙头山上的炮二连当一班长。我所到的班里当时已经有一位姓程的班长,是1968年本溪入伍的,他当时在旅大市新金县支农。当时连队装备的火炮,是前苏联制造的重型武器,最远射程可达2.7万米,有效射程也有1.3万米,虽然现在已经淘汰了,但当时还是可以起到封锁黄海海上通道,扼守京津门户的重要作用。
  
   刚到连队时,我对炮兵知识一窍不通,只得从头学起。技术上的东西下点功夫是可以很快就学会的,时间不长,我就可以指挥全班进行操炮射击训练了。对我来说,体力是个大问题,连队开始是执行训练任务,有时需要倒弹药库,从山下的弹药库往山上的库里扛弹药箱,一箱弹药有170斤,要扛起来往山上走,对我简直是一种极限的考验。但我是班长,班里年龄比我大的有,比我小的也有。当班长的必须带头扛,而且不是扛一箱。开始我是咬着牙坚持扛,扛了几箱后,浑身冒汗,两腿打颤,有些坚持不住了,一旦摔倒,那个大箱子压在身上头上,会有生命危险的。再说,如果把弹药摔坏,也是事故。这时,副连长殷殿福发现了,便对全连人员进行调整,个子小体力差的去倒另一个库,那个库是另一种炮弹,每箱重130斤。后来,我就特别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我从四月份下到连队当班长,到9月份虽然只有五个月的时间,可这五个月中我所受到的锻炼可以说是非常全面的。除了正常军事训练,还执行了打坑道掘进任务,盖营房的任务,开山劈石的任务,以及连队种菜生产的任务,正是在执行这些任务中,我学会了抡锤把钎,打眼放炮,和泥拌浆,推车排渣等一些从来没干过的活计,胳膊肩膀被铁锤砸过,手脚磨起过水泡,也曾有钢钎擦着头皮飞过……这时,我才真正懂得了提干必须经过连队基层锻炼的必要性。而这些锻炼对我行走以后几十年漫长的工作生活之路是极有益处的。
  
   在这五个月中,留在我记忆中比较深刻的一件事是我不同意我所在的连队为“四好连队”。我下来当班长的这个炮二连,是外长山要塞区这个军级单位的一个连续10年的“四好连队”。1959年主持军委工作的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在庐山会议上因“万言书”被罢官以后,林彪便开始主持军委工作,同时在全军开展评“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活动。炮二连从1960年开始到1970年,已经连续10年被评为“四好连队”,有这样荣誉的连队在全军也不多,已经成为沈阳军区乃至全军的典型。守备区为了保住这个典型,派高副政委常年在连队蹲点,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可我到这个连队后,发现连队问题还真不少,比如,连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是很强,指导员虽然人很随和,民主作风好,工作也勤奋,但能力相对弱一些,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连队作风建设抓的不紧,一些战士军容风纪比较差。最差的是生活管理,经常吃不到肉,伙食调剂不好,完全达不到上级要求的标准。最令人不解的是司务长连筷子都备不齐,有的干部战士吃饭时到山坡去折槐树枝当筷子用。当时评“四好连队”的标准是“政治思想好,军事训练好,纪律作风好,生活管理好”,这个连队除政治思想、军事训练比较好,有两个方面存在缺欠,如果评上“四好”岂不太牵强了。因此,一向求真务实坦诚耿直的我,在连队七月份搞初评的举手表决大会上,我未举手表示同意。在开会举行表决时,因为我是一班长坐在队伍的最前面,守备区高副政委就坐在我的对面,连队干部也都在场。上级领导和连里干部虽然也都认为连队差距不小,但为了保住这个10年“四好连队”的典型,大都不情愿地举了手。而作为来连队锻炼,准备提干的我,按理应该随大流举举手就可以了,可我的性格并不允许我那样做。事后,我也多少有些不安,自己这样做会不会引起上级首长和连队领导的不满呢。后来高副政委同我谈话时讲到了这件事,我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说,按理说“四好连队”应该各方面都很过硬,可连队差距不小,初评如果不评上,下半年继续努力改进,或许年终可以赶上来,如果现在认为合格,就这么继续下去,到年终肯定不会有什么大的改观。高副政委听了我的意见后表示赞同,其实他也觉得连队建设确实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8月中旬,守备区政治部宣传科来通知,要我出席沈阳军区于8月11日至18日在军区大连护士学校召开的军区师以上报道组长工作会议。那次会议是由旅大警备区协办的。为此,警备区要求全区团以上报道组成员全部参加会议,以获近水楼台之利,全面提高一下警备区的报道水平。于是,我们守备区报道组的五位同志全都去大连参加了会议。那是我第一次参加那样大规模的会议。会上,我听了军区新闻科长李之熙讲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性、新闻写作要领和技巧等。其中,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他讲到了新闻报道工作是一种具有“无型的压力,无限的操劳,无穷的紧张的工作,但苦中有甜,苦中有乐。此项工作,责任大于荣誉,必须要有一种敢于负责,努力奉献的精神。”还有中央电台军事部记者汪孟颖介绍了他写的《朝阳起宏图》的经验,那篇长篇通讯报道的是辽宁省朝阳地委书记、朝阳军分区政委王吉道同志,领导一班人带领朝阳人民抗击十年九不遇的大旱夺丰收的事迹。汪孟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艰苦努力,终于写出了那篇典型报道,对大家启发很大,使大家从更高的层次上了解和认识了新闻工作的重要,以及从事新闻工作的意义和乐趣,它对我后来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一直没有丢掉新闻报道工作,以及后来兼职做了中国国土资源报10多年的大连记者站站长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指引作用。
  
   到1971年9月份,我下连队当班长已经快半年了。9月12日下午,我接到通知,要我9月13日上午去守备区医院检查身体。当我赶到医院时,另外三位一同检查身体的同志已经赶到,他们告诉我,检查完身体,就要下提干命令了。我听了这个消息以后,心里自然很是高兴,因为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可我们检查身体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接到上级通知,实施一级战备,医院里的伤病员除了较重的外,其他人一律返回战斗岗位。于是立即中止检查,我一路跑步回到4公里外山腰上的连队里。此时,大家已经将背包搬进坑道,大炮已推上战斗位置,炮架已经打开,一切进入临战状态。到了下午两点钟,连队又接到上级命令:一级战备不解除,一切工作恢复正常。于是,我们9月14日又去医院接着检查身体。9月15日,守备区党委下达命令,任命我为守备区炮兵营炮二连炮一排排长。
  
   过了一个多月,我又被任命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后来我才知道,我们提干检查身体的1971年9月13日那一天,就是震惊世界的“9·13事件”发生的那一天。
  
  
  

共 27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修成国先生的散文《那半年令人难忘的连队生活》,给我们讲述了七十年代的部队生活。修成国先生早年在部队当兵,由于干得好有特长,很快被提干。此篇文章就是叙述这段时期的部队生活。写得很生动,有生活实感。这半年的磨炼使人增强了体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到了“9.13事件”,那就是林彪叛逃的事件。1971年9月13日。就是在这一天,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5-02-14 17:56:08
  百炼成钢,部队就是大熔炉,在这里千锤百炼之后,都能成为钢铁战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