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乙巳札记之一:我读《活着》(随笔)

编辑推荐 【雅香】乙巳札记之一:我读《活着》(随笔)


作者:树叔 白丁,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7发表时间:2025-02-15 09:38:11
摘要:“活着,就是要痛一痛的。有声有色地活过,其实就是有滋有味地痛过。当然了,有时候,你觉得痛,不是你有多苦、有多委屈,只是觉得自己很可怜、很无助、很孤单。即使形只影单,也要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余华 《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小说,业界评价很高。做为存书,只是存了,却没读,因为不喜跟风,连前段时间火出圈的李娟的《我的阿勒泰》也如此,还有那个大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同,不感兴趣,虚幻代替不了现实,它不是我的菜。
   元宵节一过,年味散去,喧嚣渐渐归于平静。这几日,略有空闲,用两个下午细细读完这本已出版了三十二年的小说。好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读完后,似乎不说点什么,也好像缺了点什么。
   全书以一种采访的方式,以在乡村中搜集歌谣和故事的人称,遇到一位叫福贵的老人,他将自己的一生经历讲述成故事。
   余华把这些故事,归纳为“活着。”
   一切有生命体征存在的生命,都可以称之为活着。但活着的质量,则又当别论了。主人公坎坷的经历,年少时挥金如土到后来为生活中的五斗米折腰,笃信“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福贵,历经沧桑,历经锤炼,历经百味的依然活着。
   我注意到,书中有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陪伴福贵暮年的老牛。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说:“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两人笔下的牛,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我们越来越困囿于都市的混凝土森林时,来自生活的真实,如同大自然的影像,就像清新的空气和鲜亮的绿色一样弥足珍贵。
   人需要在冷静的思考中,看到自己肉身的老去,从而找到生活的真谛,而不是在热闹与纷繁中,趋向麻木与盲从去生活。这需要意志,更需要闪亮的眼和清醒的心。
   我还注意到,余华为《活着》写了五篇序言。
   他们分别是自序、韩文版自序、日文版自序、英文版自序、麦田新版自序。虽然是不同版本的序,许多作家一般会写序、再序,而一部作品五个序,貌似繁缛 ,但每一篇序都是对作品的主题作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提练和升华。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作品中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觉到自己的命运,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好的作品,如同镜子,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照照,找到自己。我常常想,我们貌似都在活着,或者是坚强的活着,其实,许多人并不是为了什么而活着,而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有的人出入厅堂之上,有的人爬于泥垢水渠。
   仅仅是活法和质量不同而已。
   小区里有个老妇人,尽管住在拆迁得来的几百万“豪宅”里,却衣着破旧的天天蹲守在垃圾桶旁,捡拾人们扔下的她认为可以卖钱的东西,从三伏蹲守到三九,嘴里还自言自语的絮叨着什么,酷暑严寒从不缺席。这就是她和她们的活着。生如蝼蚁,命薄如纸,用力地活着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有些人为油盐柴米的日子,能操碎了心,有些人为声色犬马的生活,能掏空了肾。这就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现实。
   我想,我的这些文字,有人看,有人认同,有人点赞,有人不声不响,也有人不以为然,这是真实,这也是现实。人多人少无所谓,因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有多大的成就或得到他人的认同,而是活着的每一刻,能感受生活、情感与思考的流动,体会与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因为我已经取悦了自己,除了生病以外,你感受到的所有,都是你的价值观带给你的,而非真实存在。不是吗?
   有人说,人生总是要奔跑向前。其实,当能有一刻停下来,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许多人忙忙碌碌去追求,却丢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本真。人生一世,总有结束,但是不妨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哪怕只是看花、看草、看日落,看风、看雨、看星辰。
   我以为,生命里的傲骨,心底中的善良,面对生活酸甜苦辣的从容,微笑里的自信以及人生姿态的优雅淡定,才是我们应该保持活着的人生格局。
   顾城说:“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人到了一定年纪,见多了油腻,看过了浮躁,渐渐会发现,活得干净有多么难得。它能一眼映见我们灵魂的底色。正所谓,活得干净,心才清静。春节前后,琼瑶走了,杉菜也走了,还有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人……我们赶在互联网到来之前出生的这几代人,愈发体验到熟悉的离去和陌生的到来,那些离去的人,她们只是死亡这堂课的课代表。
   而我们穷尽一生,一直在做,却不曾觉察的事,就是与世界道别。米兰昆德拉说过:“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当下,时代的土壤、气味、温度、湿度,都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连同微量元素,也有了很大变化。要想在这样的土地上,活着,活好,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命题。活着就是站立而不跌倒,而生命的韧性,不是从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重新站起来。还是记住余华通过福贵告诉我们这句:活着并不是为了期待幸福,而是为了承受生命的一切。
   帝都一冬无雪,既便这样,也阻止不了春天到来的脚步。只要你认真的活着,努力的活着,好好的活着,你就会看到一个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原创)

共 18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对余华小说《活着》的读后感,余华以一种采访的方式,讲述福贵的老人的一生。年少时挥金如土到后来为生活中的五斗米折腰,笃信“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的福贵,历经沧桑,历经锤炼,历经百味的依然活着。使作者想到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还注意到,余华为《活着》写了五篇序言,韩文版、日文版、英文版、麦田新版,不同版本的序对作品是提练和升华。好的作品,如同镜子,每一个人都能从中照照,找到自已。我们许多人忙忙碌碌去追求,却丢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本真。活着并不是为了期待幸福,而是为了承受生命的一切,认真的活思想丰沛鲜明,努力的活着,好好的活着,生命才有意义。作品细腻感极强,质朴中流露真情,在生活中发现,在发现中升华。作者将自我感悟写入文中,思路清晰,立意鲜明,正能量无不给人以震撼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5-02-15 09:55:48
  感谢赐稿社团,祝新春快乐,正月十八一路发发!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