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金文·春天】李志勇的诗歌《高山上》(诗歌赏析)

编辑推荐 【金文·春天】李志勇的诗歌《高山上》(诗歌赏析)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6发表时间:2025-02-15 14:37:00


   高山上|李志勇(甘肃)
  
   在高山上人们埋葬过一条河流,埋葬过
   父亲
   河水在泥土中再一次成为了纯洁之水
  
   开始时山顶上仍有河流奔腾的声音,而后
   才归于了寂静
   浪涛停息,将在地下静止成一块块矿石
   还有那一道道波纹,也将会在泥土,在岩石下
   静止下来
   只有在山顶上,一个人站着
   才容易发现埋葬的一条河流,才能够看清
   山脉有时候像更大的一条河流在奔腾向前
  
   天空蔚蓝,树木葱郁,从未离开原来的位置
   多少年过了
   在高山上,一条河流还在闪着一些光芒
  
   徐一波赏析‖
  
   高山,总是承载着无尽的神秘与深邃。李志勇的诗歌《高山上》以自然意象为载体,以极简的语言构建了深邃的意象空间,将个体经验升华为对存在本质的探问。
   这首诗通过自然物的转化与凝视,展现了汉语诗歌中少见的冷峻诗学,在静默中抵达了“物的灵性”与“人的存在”的共振。通过河流的“埋葬”与重生,探讨了时间、记忆与存在的深层关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语言风格与哲思。当我们读到这首《高山上》的诗,仿佛被引领着踏入了一个寂静而又充满力量的世界。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与分析: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在高山上埋葬一条河流和父亲的故事,这一行为充满了象征意义。河流,通常代表着生命的流动、时间的流逝以及万物的变化。诗中“埋葬一条河流”是核心意象,河流被埋葬后成为“纯洁之水”,在地下凝固为矿石,波纹静止于岩石之下。让山脉成为一条更大的河流,这一过程隐喻了自然力量的循环与转化—— 将河流埋葬,似乎是在暗示着某种终结,但又并非完全的消逝,因为河水在泥土中再次成为纯洁之水,这又赋予了一种新生的希望,而以另一种形式“矿石”永恒存在,象征生命与记忆的沉淀与再生。
   诗中“ 父亲的埋葬”与河流形成并置,暗示个体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共振。河水在泥土中重获纯洁,或指向死亡与新生之间的净化与回归。“山脉像更大的一条河流在奔腾”颠覆了静态的山脉形象,赋予其流动感。这种视角转换揭示了诗人对自然本质的洞察:看似静止的群山实则是时间与地质运动的产物,暗含宇宙的宏大与生命的渺小。 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历程的一种隐喻,提醒着我们,无论曾经多么汹涌澎湃,最终都会走向平静与安宁。 
    第二节开始,诗人先是描述了山顶上起初仍有河流奔腾的声音,随后归于寂静。这种声音的消失,就如同生命中那些喧嚣与繁华的落幕,浪涛停息,波纹静止,一切都沉淀为地下的矿石。  诗歌从“奔腾的声音”转向“寂静”,最终归于“光芒”。这一过程映射了时间对存在的冲刷——喧嚣终将沉寂,但记忆与本质(如矿石、光芒)在寂静中留存。诗的最后,“天空蔚蓝,树木葱郁,从未离开原来的位置”与“埋葬的河流”形成对比,凸显自然中恒常与变迁的张力。树木的静止象征记忆的锚点,而河流的消逝则暗示时间不可逆转的流逝。   李志勇的诗歌语言以冷静、克制著称。诗中“埋葬”“静止”等词汇不带情感渲染,却通过意象的并置(如河流与矿石、父亲与山脉)传递出厚重的生命体验,体现了他“将感性思考附着于具体物象”的创作特点。这种对“静”的强调,与李志勇诗中常见的“静水流深”风格一致。
   作为甘肃甘南诗人,李志勇的创作深受高原地理与藏地文化影响。诗中对山脉、矿石的凝视,呼应了甘南地貌的苍凉与神圣感。而“父亲”的意象可能隐含对传统与现代断裂的隐忧,正如评论者所言,他的诗在全球化语境中仍坚守“本真的甘南”,拒绝被符号化消费。如“山顶上,一个人站着”的观察者视角,将个体置于自然与时间的交汇点。这种孤独的凝视既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也是对存在意义的顿悟——唯有抽离日常视角,才能窥见“山脉如河流奔腾”的真相。在诗歌结构上,采用三段式推进:  1. 埋葬与转化:河流与父亲的死亡,指向物质的循环;  2. 静观与顿悟:山顶的凝视揭示自然的本质;  3. 永恒与微光:时间冲刷后的留存(光芒)成为诗意的终点。  
   这种结构暗合“死亡—沉思—超越”的哲思路径,强化了诗歌的形而上色彩。
   整首诗语言简洁,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无常与永恒,变化与坚守。高山上的一切,既是一种终结,也是一种开始,就像人生的起起落落,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总有一些光芒会在心底闪烁,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共 17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曾经波涛汹涌,而今归于宁静;曾经心潮澎湃,如今归于淡定。东夷三子老师这篇作品赏析不仅是对原诗的深刻理解,也是对原诗的高度总结,全文语言精美,思想深邃,诠释透彻,主题突出,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原诗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提升审美的深度和高度。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2-15 14:38:00
  精彩文笔,欢迎品读!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2-15 14:40:12
  智慧的结晶,智慧的花朵!
3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5-02-15 16:20:30
  谢谢老师的点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