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乡村蛇的生活散记〔散文〕

精品 【天涯】乡村蛇的生活散记〔散文〕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205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0发表时间:2025-02-15 15:02:10

【天涯】乡村蛇的生活散记〔散文〕 一提到乡村里的蛇,我就会想到一位哲人说的话:乡村是一本阅读蛇知识的课本。仔细回味,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在上学读书、割草喂猪的那些年月中,我和村里的伙伴们常常会遇到乡间的蛇,在家里人和乡人的口中,不仅了解到一些预防蛇咬的知识,还知道了乡村中一些蛇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知道了乡间一些蛇的寿命。比如体型较小的蛇的寿命在二至五年;中型蛇的寿命五至十二年;大型的蛇寿命可以达到十五年以上。
   每年三月入春后,随着惊蛰春雷一声震天响,乡村问的蛇就会从冬眠中醒来。这时蛇们就开始活跃起来了。到了夏季和初秋季节,是乡间蛇最为活跃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蛇会经过蜕皮后四处出游,它们会到有水的地方饮水和洗澡。特别是在盛夏时,蛇还会到河畔大树下面的树根上、芦苇丛等阴凉处躺着避暑,乡人把蛇的这种生活方式称为纳阴凉。蛇纳凉的当天,天气就会下阵雨或雷雨。所以乡人们称蛇是乡间的气象员,天气预报很准。而一旦大雨倾盆,蛇们就会躲在附近的石缝或者草堆中,抓捕那些躲进草丛避雨的昆虫和小动物呑食。
   在乡间,蛇是捕捉老鼠的高手,尽管它们很凶猛,但在冬眠状态下却还有被老鼠吃掉的可能。听起来就像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那么老鼠为什么敢去捕蛇呢?原来在夏季,是乡村中蛇最活跃的时期,老鼠见到蛇就只能逃跑,否则就会被蛇无情地吞入腹中。然到了冬季,局势就完全反转了,蛇由于自己不能挖洞,大多数的蛇是通过偷袭老鼠洞后,把老鼠吃掉后就把老鼠洞当成自己的家,并进入冬眠。但不少老鼠也是很聪明的,它们在挖洞时做了预防不测的准备,在洞底的后边会挖一个后出洞,平时用树叶片什么的挡着,一旦看到蛇进洞时,它们就会逃跑。但逃跑的老鼠始终会记着它们辛辛苦苦挖成的地洞。这些聪明的老鼠就会有报复心理。等到冬天一到,蛇在洞里冬眠呼呼大睡了。而且凡冬眠的蛇打它们也不会游动,这就成为了老鼠报复蛇伤害它们的最佳时候。它们会熟门熟路地钻进洞里,对着蛇的心脏部位猛咬。蛇在冬眠中简直成为了僵尸,没有回咬之力,只能任鼠宰割,成为了老鼠过冬的营养食物。而这些镜头也常常成为乡人们在聊天中的话题。
   还有一个特别的话题,那就是乡间的蛇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蜕皮。那时,凡到春夏秋时节时,在乡间河畔、树丛、坟地和草丛等地方,经常会看到蛇蜕下的皮,这种蜕下的皮被乡人称之为蛇壳。蛇蜕皮是蛇长大的需要,只有在蛇通过经历了蜕皮后,才能长出新的皮和鳞片,才会在蜕皮过程中一次比一次长大。所以乡间的老人们常会说:蛇的每一次蜕皮就是新生命的开始,假如蛇蜕不掉身上的皮就会死亡。所以我们知道:蛇的蜕皮和它们的寿命是紧紧相连的。
   至于蛇是怎么蜕皮的?一直成为我和村里伙伴们向大人们请教的话题。后来,乡间来了一位有经验的捕蛇者,他告诉我们:蛇每年至少要经历3到4次的全身蜕皮。整个过程包括停止饮食、就连眼睛也常常会受到蜕皮的影响而看不见方向,加上皮肤和蜕皮分离的痛苦,使得蛇在生命过程中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蛇蜕皮的作用是可以帮助它们去除磨损的旧皮肤,换上新的健康的皮肤,就像是人穿旧了衣服要换一套新衣服似的,既漂亮又有了生机活力。蛇在每一次蜕皮后体型就会增大增长,食物摄入量也会增加。因此我们知道了蛇的蜕皮是蛇保持生命活力和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还知道:蛇蜕下来的旧蛇皮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喉痹、皮肤瘙痒等疾病。凡被乡人拾得,就可以卖给中药收购站当药材。蛇皮除了当药材,还可以用于制作高档皮具和工艺品。如手袋、手链、项链、饰品等,具有一定的装饰价值。
   到了读中学时,在动植物课老师的介绍下我们又知道:随着蛇在年岁中蜕皮长大,它们像其它动物一样需要经历爱情和生儿育女的过程。到了春暖花开时候,凡性成熟的蛇在冬眠初醒第一次蜕皮后,蛇就开始进入发情期。蛇们就准备开始谈恋爱了,采取什么方式也是因蛇的种类而决定的。这时的雄蛇会主动去寻觅雌蛇,由于雌蛇从皮肤和尾部会释放出雌性的激素,雄蛇就通过舌头进行跟踪寻觅,一旦雌、雄蛇相遇,它们就会昂头并行,假如雄蛇求偶成功,就会伏在雌蛇的背上,两蛇就会缠绵在一起交配,时间的长短既有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的。如有一种蟒蛇的交配过程需要长达8个小时,响尾蛇的交配时间达23小时,有的甚至长达24小时。所以响尾蛇是陆地上性交最长的动物之一。
   在乡间,一旦看到蛇在河滩边或林间等处交配的时候,人们见了就会避开,因为这时候的蛇怕外力拆散它们的姻缘,会比平常更有攻击性,即使是无毒蛇也会猛烈地对人发动进攻。雄蛇与雌蛇交配后,还会与第二条、第三条和第四条雌蛇交配,而雌蛇一生中最多只交配4次。在乡间,雄蛇的生殖器官叫蛇鞭,上面长有肉刺,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料。蛇鞭有“以脏补脏、同气相求”的作用,能够补肾壮阳;治疗阳痿、肾虚、耳鸣、慢性睾丸炎、妇女宫冷不孕等症状的上好药材。一副完整的蛇鞭所含的补肾物质要比鹿鞭、海狗肾、狗肾都要高。是乡村蛇郎中们特有的药料。
   雌蛇在受精后,往往会经过两个月左右时间就会生育。会根据蛇的种类,有产卵或自然孵出小蛇两种方式。蛇所产的卵像小鸡蛋那样大小,许多乡人都把蛇卵叫蛇蛋。而直接产出小蛇的,人们就把它们叫做卵胎生,孵化过程主要是在母蛇体内完成,小蛇出生时已经完全成形,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在没有母蛇的陪伴下就会游动,并自然学会捕捉昆虫开始它们的生活。这是乡村蛇的生育和生活特色。
   卵生‌,就是雌蛇将成熟的卵排出体外,其卵在自然环境中经过日晒和光照后孵化出小蛇。蛇的卵都为椭圆形,颜色像是由白带灰色的有壳蛋,有的长圆形,有的较短。蛇的卵富于弹性,一般不易破碎。记得当年我在野生动物园的蛇馆采风时,看到刚产出的蛇的灰白色的卵,像鸡蛋似的,由二至三个卵粘在一起。雌蛇为让产下的卵孵化出小蛇,它们在产卵之前就为自己寻找好安全隐蔽的地方。一旦产卵完毕,就会离开产卵地,让小蛇们在出壳后就开始独立生活。所以小蛇出生后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谁?
   在乡间,王锦蛇和腹蛇还被乡人叫做食蛋蛇。也被称为“偷蛋蛇”。这种蛇有独特的偷蛋技能很高,它们能够准确地找到树丛中某些鸟在巢中产的蛋,并且常年以捕食鸟蛋为生。特别是王锦蛇喜欢栖息在河边的灌木丛中、田野的道沟边石板下的地方,观察到鸟类筑巢做窝,趁母鸟不在巢中时,会灵活地攀爬到树木上观察,甚至夜间都会出来捕食。王锦蛇除钻进鸟巢偷吃鸟蛋外,还会钻进农家的鸡窝中偷吃母鸡生的蛋,有时看到母鸡孵出的小鸡也会张口偷吃。如果在食物缺乏时,有些蛇会把自己产下的卵也会吞噬。王锦蛇还能地捕杀体型较小的毒蛇,令很多毒蛇也怕它。所以乡间有句俗语:“一里有菜花,十里无毒蛇”。说明菜花蛇〔王锦蛇〕尽管是一种食蛋蛇,由于它们能捕食毒蛇,所以受到乡人们的保护。
   在乡下的喜鹊窝里,有时也会发现蛇卵。那么蛇怎么会选择在鸟窝去产卵?原来乡间的喜鹊巢窝是做在较为隐蔽的大树的树杈上。然而食蛋蛇是比较精明的,它们常常趁母鸟和公鸟在外出觅食时悄悄爬上树,除了偷吃掉鸟巢里的鸟蛋外,有时还会把自己的卵产在鸟窝里,特别是一些用干柴和树枝筑成的喜鹊巢中常有这种事发生。
   记得有一年初秋,我的一个住在后村的好伙伴看到自家屋后一棵老榆树上,有一对花喜鹊用了近一周多时间在树杈上筑了一个喜鹊大巢,在巢落成后的日子里它们一直飞进飞出,热热闹闹地歌唱。半个月后却只有一只喜鹊在老榆树处飞进飞出,后来便再也没有听到喜鹊声了。好伙伴觉得有点奇怪,就趁父母不在的时候,扛了家中的竹梯爬上了大树,看到了喜鹊巢内躺着十余个灰白色的蛋,他以为是喜鹊生的蛋,便兴致勃勃地把蛋装进头上戴着的布帽里,小心翼翼地从树上拿回了家,放进了家中的一个小木箱筐里,然后盖上了一条棉毯,想用土办法孵出他心中喜欢的小喜鹊来。
   大约过了半个多月时间,他发现一对喜鹊又突然飞回到老榆树了,而且在窝上的树杈上转来转去的,似乎是丢失了什么似的。伙伴看到这情景,就去看看木筐里的蛋。当他打开木筐的瞬间,天呀,他发现筐子里那些蛋不见了,待之而见到的是十余条身体黑中带黄的小蛇伏在一起。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我的伙伴错把蛇产在喜鹊巢中的蛋误认为喜鹊蛋带回了家,其实由母喜鹊生在窝中的蛋早都被蛇吃光了,而是蛇看中了喜鹊巢,把卵蛋生了进去。所以伙伴拿到家里的蛋都是蛇蛋……
   目睹筐中这一切,伙伴吓得大哭大叫,直到其父母进屋看到那筐子中的一条条身上全是黄黑花纹交叠一起的小蛇时,才认定这是由菜花蛇〔王锦蛇〕蛋孵出的小蛇,其父就把那十多条小蛇连同木筐一起抬到了河滩头的草丛边放走了。因为这些王锦小蛇不是毒蛇,它们长大了会吃掉周围的毒蛇。也是从那时候起,伙伴再也不敢随便爬上树去掏鸟蛋了。
   所谓的卵胎生。就是蛇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了幼体后所生出的小蛇,它们会直接从母体中生出来,这种繁殖方式就是卵胎生。所以在蛇类中,卵胎生的蛇类的胚胎是在母体内发育的,使卵停留在母体的输卵管里,直到发育成了小蛇才会自动产出。如乡间的短尾蝮、竹叶青蛇、眼镜蛇、响尾蛇等等。它们是卵胎生蛇的典型代表。
   在乡间,说到蛇的生活,不能不说它们的捕食技能,在捕食方面,毒蛇和无毒蛇在捕食行为上存在一定差异。对毒蛇而言的。它们在捕食时,会在最佳时机用毒牙发动对攻击物放毒液‌,把致命毒液注入动物体内中毒而死。待动物死亡时,就从头部开始吞食。而大多数的无毒蛇,则用细长的身体卷住所要猎取的物,通过身体肌肉的收缩导致猎物昏厥或死亡。这是一种被誉为是绞杀模式。通过压迫猎物的呼吸系统使其窒息死亡。然后将其吞噬。
   除此之外蛇还通过跟踪狩猎、隐匿守候、突然袭击、囫囵吞咽等方法获取食物。一是蛇通过舌头极强的嗅觉本领舔取猎物留下的气味,追踪到它们所在的位置。一旦找到猎物,就会悄无声息地接近和扑向它们,直到猎物昏倒或死去成为它们的食物。二是隐匿守候。有些蛇类会选择一个有利的位置,如在夏季,它们喜欢在阴凉潮湿的河畔及临水的树根上躺着,或在树下的石板和临水的桥上面盘在一起。一旦有猎物靠近,蛇就会嗅到气味,等到猎物进入到其可以猎取的范围之内时,蛇会迅速发动攻击,咬住猎物‌,成为它们的美味。三是突然袭击式‌。一些蛇类有的在地下的洞口处或水中潜伏着,它们会借助隐藏的位置来捕食猎物。有的蛇类还喜欢藏在和自己身上的颜色差不多的农作物、野生植物与有关花卉当中。一旦看到猎物经过就会以惊人的速度突然出击,把猎物捕获后一口咬死后囫囵吞下肚里。
   蛇在捕食后独特的功能,就是会将猎物整个吞下。然后由蛇的消化系统通过消化大部分猎物的物质后,把一些不能消化的如骨骼、鸟类的羽毛等,蛇会将其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种消化功能被称为在动物界中是少有的。
   在蛇年,了解一些蛇的生活方式和有关知识,对于提高乡村中人们的环保意识,维持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蛇类是有好处的。因为蛇类在乡村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捕食害虫能调节生态平衡,对维持自然环境的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蛇能捕食多种对农作物有害的生物,包括鼠类、危害农作物的鸟类、蝗虫、蚜虫和介壳虫等。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农作物。
   让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走进蛇年,在了解蛇的一些生活方式中丰富科学文化和生活知识,减少对蛇的恐惧,增强生态保护和防护意识,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与蛇的不良接触,学会保护和管理蛇类资源,通过科学的认知,懂得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有效地保护蛇类这种野生动物。可不是吗?!
  
  
  
  
  

共 47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乡村蛇的生活杂记》是沁香老师写蛇文化中的又一篇写乡间蛇生活方式和习性的散文。文中通过老师的追忆,把乡间的蛇又一次闪亮登场。通过亲身历见、乡人和老师介绍,把蛇的生活写得真实可信。无论是蛇的形象、蛇的年龄、蛇的脱壳、蛇的恋爱、产卵和卵胎生;蛇的生存和产用多种方式自食其力的捕食多种对农作物有害的生物,包括鼠、危害农作物的鸟类、蝗虫、蚜虫和介壳虫等。蛇通过捕食这些害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效控制这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轻它们对植物的破坏‌,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农作物。文中不仅仅在于介绍,还通过穿插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包括医药知识等,使得文章丰满起来。通过阅读又让读者知道,乡间的蛇是保护乡村的农作物的猎手。同时通过了解蛇的生活习性,有助于人类在认识蛇的过程中与蛇类和谐共处。通过了解蛇的生活习性,对提高乡村人们的环保意识,维持生态平衡,保护野生动物,帮助和维持乡村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大有好处,读文真是长知识了‌。倾情推荐!(编辑:栀子芬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217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栀子芬芳        2025-02-15 15:19:46
  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一篇能让读者了解蛇生活的有知识性的好交章。
栀子芬芳
回复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25-02-15 19:46:25
  谢谢栀子芬芳美编美评。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25-02-15 20:07:50
  蛇年伊始,又读到老师蛇的美文,受益匪浅。问候老师新年愉快,新春吉祥。
馨语馨愿
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25-02-16 11:09:54
  谢谢馨儿社长美评。祝你创作丰收和快乐!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