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作品赏析 >> 【金文·春天】李志勇的诗歌《冬天》赏析(作品赏析)

编辑推荐 【金文·春天】李志勇的诗歌《冬天》赏析(作品赏析)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7发表时间:2025-02-16 10:31:22

冬 天|李志勇(甘肃)
  
   马在旷野上低头吃草,似乎把头伸到了
   一个很深的地方,伸到了
   地面打开的窗户里头,观看着里面的风景
   远处一个小男孩叫喊着,声音以及他
   喉咙里散出的气息,都存进了旷野的空气里面
  
   多少年后都能找到,都不会消失
   周围一片安静,只一些风从耳边吹过
   什么光,照到这时候的旷野上,旷野都会
   把光反射到远处的某个
   地方,照亮正在那里默默走路的人们
  
   徐一波赏析‖
  
   这首诗《冬天》以冷寂的甘肃旷野为画布,通过马与小男孩的冷峻意象、光的折射与声音的封存,构建了一个虚实交织的诗意空间。李志勇的诗歌如同“沉静的瓶子装入万物”,在极简的语言中容纳了生命与自然的深邃对话,超现实的叙述让读者在荒凉中触摸到存在的温度。
   诗的开篇,马在旷野低头吃草的画面极具动态感。诗人将马头伸向地面的描述,仿佛是马在探寻一个神秘而深邃的世界,那地面好似打开的窗户,充满了未知与新奇。诗中的“马”是核心意象,它低头吃草时“将头伸到地面打开的窗户”,这一动作突破了现实的物理界限,暗示自然与地下世界的连接。马仿佛成为窥探隐秘的观察者,而“窗户”可能象征土地深处的记忆或未被言说的历史。这种对自然物的拟人化处理,呼应了诗人作品中“将实在引向虚幻”的典型风格。接着,远处小男孩的叫喊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他的声音和呼出的气息融入旷野的空气中,这一瞬间被诗人定格。这声音不仅是简单的声响,更像是一种生命的活力与热情在这寂静的冬日中绽放。它被存储在旷野的空气里,暗示个体生命在广袤时空中的渺小与永恒性——即便肉身消逝,存在痕迹仍以某种形式留存。
   “多少年后都能找到,都不会消失”,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力与记忆的永恒。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些曾经在旷野中发生的点滴,都如同珍贵的宝藏,被深深地珍藏在时光的深处。这种对记忆的珍视和对永恒的追求,让人不禁思考生命中那些短暂却又璀璨的瞬间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而“周围一片安静,只一些风从耳边吹过”,再次将我们拉回到冬日旷野的宁静之中。风的吹拂成为了唯一的动态元素,更加凸显了环境的静谧。这种安静并非是死寂,而是一种孕育着生机与希望的宁静。
   最后,诗人写到无论什么光照射到旷野,旷野都会将其反射到远处,照亮默默走路的人们。旷野就像一个无私的给予者,将所接收到的光明传递给那些在黑暗中前行的人们。它寓意着即使在最寒冷、最寂静的冬日,也总有希望和温暖在传递,总有力量在支撑着我们前行。这里“光”的意象被赋予动态的哲学意味:旷野将光线反射到,并照亮“远处默默走路的人们”,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关照。这种光的折射不仅是物理现象,更隐喻记忆与历史的传递——当下与未来、个体与群体通过自然媒介产生关联。从李志勇的诗歌中我们也知道,他常以甘肃高原的冷冽光线为背景,将具体场景升华为对存在本质的思考,如《甘南集》中“积雪盖住山顶,鞋子沾雪从窗口闪过”的意象,同样凸显了自然对人类活动的见证。
   作为甘南诗人,李志勇的创作根植于高原景观,如“牦牛背上的阳光”“山顶积雪”等意象频繁出现于其诗集《绿书》。本诗中的“旷野”“风”“反射的光”同样带有鲜明的地域烙印,但诗意的内核却超越地理限制——对时间、记忆与存在的追问具有普世性。这种“在地性”与“超验性”的融合,使其作品既呈现甘肃的荒寒特质,又触及人类共有的精神困境。
   李志勇的诗歌语言冷静克制,如“周围一片安静,只一些风从耳边吹过”以极简的白描呈现荒原的孤寂,而“喉咙里散出的气息存进空气”则通过超现实的细节打破平静,形成张力。这种“沉静叙事”是李志勇的标志性风格,评论家曾形容其诗“字词间没有情绪跌宕,却重构了心理现实”。诗中未直接抒情或者节制抒情,但通过马、小男孩、光等意象的并置处理,稳定的叙述,传递出对生命脆弱性与坚韧性的双重凝视。它让我们懂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或许短暂,但却能永恒地留在心中;即使身处困境,也总有希望的光芒会照亮前行的方向。
  
  

共 15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沉思中抚慰灵魂。这篇赏析作品用细腻的文笔、真挚的感情为我们全面认真地诠释了原诗的内涵和感情。多少年以后,依然难忘,不仅揭示了感情的执着,而且有一种精神可以永恒,因为它永远住在心里。读后令人百感交集,是一篇非常有思想内涵的赏析文章。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2-16 10:36:57
  高度概括,全面分析!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2-16 10:37:18
  精彩解读,优美文笔!
3 楼        文友:汤文来        2025-02-16 11:05:00
  笔触细腻,品读了!
4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5-02-16 14:51:16
  欢迎各位老师品读,并提出批判性意见!
5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5-02-16 14:53:27
  向王老师和汤老师致敬,冬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了,让我们在新春的喧嚣中寻得一缕花香,御风而行!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