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连阴雨(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连阴雨(随笔)


作者:加朋 布衣,17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9发表时间:2025-02-17 06:26:25
摘要:还有几天就是雨水节气了,说到下雨,自然是南方多于北方,但连阴雨的情况也许各地都会遇到,我把其中遇到的故事说给各位听听。

连阴雨天气,是最好睡觉的时候,但我遇到的连阴雨,没能睡觉,一直在挣扎,一直在期待雨转晴,于是就有了一些老故事,这些故事说不上有多么精彩,却是和我的成长,我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把这样的连阴雨天气变成一派晴朗,可能我的人生故事就不够完整了,更没有了我湿漉漉的人生经历了。
  
   一
   连阴雨在南方常见,北方相对少一些,而因为少见,对生活或工作习惯也有一些影响。曾经有过一次下雨时间较长,断断续续下了两个月左右,中间最多间隔两三天的晴天,就又转入到下雨的模式。于是把想做的事情又安排在了下一个没有雨的日子。因为雨天活动“受限”,不免产生一些联想,想想那些曾经的连阴雨天,也算是心理上的一种排遣。
   下乡第一年遇到的连阴雨天是七月末,麦收刚刚进展没有几天,连续不断的雨水让收割的机车下不了地,于是兵团要求人工抢收,并提出了“小镰刀战胜机械化”的口号。我所在的车队也抽掉了所有能动员的人,去帮助抢收小麦。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天天穿着雨衣趟在水里割小麦,身上的汗水、雨水难以分清。开始连队的饭和水还能送上来,后来麦地离连队越来越远,加上进地块的路也不好走。挑着饮食饮水送一趟也十分困难。于是每逢吃饭就多揣几个馒头和包子。但饮水不好解决,就到还没有人趟过的水洼地,用麦管吸上几口,那时候年轻身体好,加上干活出汗代谢也快,倒是没生什么病。九月又遇上了连阴雨加上降温,那年国庆节就下起了大雪,所有的越冬菜都冻在了地里,这一冬天吃得都是冻白菜和黄豆汤,因为阴雨和早寒农作物大面积欠收,那时省里又提出“上交红心粮”,为了响应省里的号召,农场把加工好的面粉都上交了,硬是吃了一冬天的玉米面窝头。
   所以,我们发泄的时候,总是骂些不靠谱的话——该死的雨,该死的天气!
   当年从团部到各连队大多是沙石路,那种沙石路是泥多沙少,晴天跑车没问题,一旦下几天雨,这条路表层的泥就泡软了,车一上去就打滑,稍不小心就会滑到路边的沟里。那时候正赶上各连队都在搞基建,我们给各连拉砖要白天晚上连轴转地加班加点,有时候出长途回来晚上还要再拉一趟砖。但连阴雨天给行车增加了太大的困难。很多新建的连队的路也都是新修出来的,路宽仅容两辆车相错,路修得中间高两边低,为的是排水方面,但遇到连阴雨那就不能走了。那天晚上派我们五台车顶着雨去给新建连队送砖,没走多远,五台车都七拧八歪地扔在了路边或滑到了沟里,只好等着连队的拖拉机来拉车,拖拉机一辆一辆的把车拖到连队卸了砖,再一辆一辆地拖回到可以自行开走的路口。车被一条钢丝绳拖着走,感觉像坐船一样,下着的小雨像给路上浇上了油,尽管小心翼翼地把着方向盘,车还是左一下右一下的侧滑,一会在路中间,一会又滑到了路边,生怕滑到沟里。这来回一路的提心吊胆,快天亮的时候才回到宿舍,不仅一身的泥水,腿都有点软了。后来遇到连阴雨没有特殊情况连队一般不再出车,组织大家学习,而当时的学习又是千篇一律的读报纸,乏味得很。
   生活,被雨水和泥泞的小路弄得一团糟,知道抱怨没有用,但不抱怨,二憋在心中,也是个问题。
  
   二
   到机关工作以后遇到的连阴雨是与团组织股的李股长去海伦县外调。下了火车天也黑了,就住在了海伦县宾馆,到半夜的时候服务员过来敲门,让我们换个房间,说是省委书记要过来住,后来看到李股长身穿军装,态度马上客气了许多。说是接到通知说要把这一层都腾出来,请我们到楼上去住。那晚折腾了一宿也没睡好。第二天坐长途大巴去伦河公社,上车的时候天有点阴,路上就下雨了。到公社简单安排了一下,马上顶着雨去了外调目的地木伦村,在木伦村里紧赶慢赶地办完事,连饭都没有顾上吃,就赶着乘上最后一班客车回到伦河公社。到伦河的时候已是晚上七点钟,只能住下了。一夜无语,而这雨也下了一夜。第二天冒雨到客运站一打听,所有的客车全部停运,理由是怕把路面压坏了,并且告之沿途各个村镇都设立了拦路的木杆或是路障,任谁也不放过。没有办法,又重新住回了公社招待所。两人一合计,即使现在雨停了还得有一两天晒干路面的时间,从现在起至少要三到四天才可能通车,索性既来之且安之,等吧。
   接下来一连三天,吃饭都加上点小酒,空闲之时两人就是天南地北的聊天。李股长是苗族人,来兵团之前是雷锋所在团的组织股长,总结和宣传雷锋事迹,他是有功劳的。听他讲的雷锋故事,讲自己亲历之事,讲兵团的现状,讲他想象中的未来。他讲的故事不仅新奇,也心生敬佩。讲到郁闷之处,他也会发点脾气,喜笑怒骂,入情入理,想不到这连阴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从心里认识了一位可敬的兄长,听了一些励志的好故事。
   离开农场进了城,那次遇到连阴雨是去向阳川公社考察党建工作,那天是领导带队,县里派车把我们送到公社。下了车,雨就开始下上了,公社与大公路之间有二十里路的土路,下点雨就不能通车。经过努力,用了一天时间,就把需要了解的情况摸清楚了,但雨下了一天仍没有停来的意思。走是走不了了,又不知道要等多久,闲着也没有事情可做,还是领导有办法,把工作面向深度和广度扩展,让我们尽量的多谈一些人,多讨论点事来打发时间,可是本来的事就不多,加上4个人分头去做,不过一两天左右就完工,甚至把调查报告都写出来了,可雨仍然下个不停。走不了只能耐着性子住下来。
   那时所谓的公社招待所是一间就有50平方米的大屋,南北两铺大炕,在进门的地方用胶合板分别在两边炕上各间隔起了四个小空间,再配上一个门就成了他们所称的高间,炕上当墙用的隔板并没有封到屋顶,上面都是空着的,没有隔音的效果。我们被安排进了高间,领导自己一间,其他工作人员是两人一间,还有一个高间早就安排给了一位公社革委会女副主任,这位女主任刚从县里派下来不久,眼下正与公社广播站的一个小伙子谈恋爱。白天没事,俩人关着门咕咕叨叨,在“高间”里说着情话,虽然声音不敢大,但也让其他高间的人听得清清楚楚。他俩说得有意思,这边免不了评论上几句,听得可笑的时候其他高间的人跟着笑,弄得这小俩口不好意思在屋里呆着。
  
   三
   这招待所住着还可以将就,吃饭就有了点问题。头一顿饭公社招待,后来厨师也为难了。一是当时正走上春夏之交,地里是青黄不接,储存的只有土豆白菜。二是公社没有招待费,没有地出钱去给你买肉买鱼的。而我们的领导要求很严,坚决不让公社给予特殊照顾。三是公社也没有一下子来这么多人一连住这么多天的,什么准备都没有。四是那时还没有改革开放,公社所在地除了有一个供销社之外没有别的商业,你就是想买也没处去买。这一天三顿就这白菜土豆两种食材,真多多亏了大厨会调剂,使出浑身解数,煎、炒、烹、炸、溜、炖全都用上了,等到第四天挺不住了,公社调来两台链轨拖拉机,顶着小雨把我们送到大路上,让县里来车再把我们接回去。那几天的连阴雨,那个公社招待所的“高间”,那些天不重样的白菜土豆大餐,都深深的留在了记忆里。
   后来是去杭州旅游遇上了连阴雨,其实从上海出发的时候小雨已经下了两天了,是否要去也在犹豫,杭州的朋友来电话说:杭州有句名言“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雾西湖,雾西湖不如雪西湖”,不妨在雨中印证一下这个名言。于是决心出发了。
   连续几天在细雨中浏览了西湖周边的景点,湿湿的空气给人的清爽让人精神了不少,打着伞慢慢地在湖边徜徉,苏轼离任的铜雕、断桥残雪、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虽然感觉了一蓑烟雨,但仍然没有体会到雨中西湖之妙。那天背上双肩包换上雨披,决定走走山上的景点,当我登上宝石山站在宝叔塔前俯瞰西湖的时候,烟雨濛濛中的西湖隐隐约约地像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不由心中一动,顿生万分感慨。
   天气对人情绪的影响可能很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就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说法,并阐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而我的所遇所感还远没有到那种境界,但对这种连阴雨却有了更深的体会,应当面对的,就坦然去面对,而这种面对往往又会给你更多、更新的感受。
   有了这些和连阴雨相遇相处的经历,可能心中多了一份淡然吧。无论怎样漫长的黑暗,无论怎样的困难,都能够从容一点了,也抱怨,但不颓废,这可能是我这一代人的优点。笼统说岁月考验人,好像没那么严酷,但把生活放在连阴雨里,心情也是湿漉漉的,更感受到寸步难行,也更向往天晴雨停。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的人遇到的阴雨天多些,过去就是一片艳阳天了。
   没有阴雨天,还真的感受不到阳光灿烂的美好。
  

共 34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雨,本是自然常态,却在不同的时空与人生阶段织就了迥异的生命意象。本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串联起北方罕见的连阴雨季中几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从知青时代的泥泞抢收、车轮陷困,到机关外调的意外滞留,再到多年后重返乡野的无奈驻足。雨水冲刷的不仅是麦田与道路,更映照出特殊年代里个体的坚韧、集体的困顿,以及困境中闪烁的人性微光。那些裹挟着汗水与泥浆的日子,那些因雨而生的停滞与相逢,最终沉淀为一代人对时代的独特注解。作者平静的叙述讲述一个个故事,让一场场连阴雨成为打开岁月暗匣的钥匙。好文力荐各位文友赏读,感受风雨中的人间温度,感谢老师投稿东篱!【东篱编辑:欣然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2-17 06:27:14
  那些裹挟着汗水与泥浆的日子,那些因雨而生的停滞与相逢,最终沉淀为一代人对时代的独特注解。作者平静的叙述讲述一个个故事,让一场场连阴雨成为打开岁月暗匣的钥匙。好文力荐各位文友赏读,感受风雨中的人间温度,感谢老师投稿东篱,祝精彩不断!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 楼        文友:加朋        2025-02-18 14:23:30
  感谢老师的推荐和点评。
2 楼        文友:枫桦        2025-02-17 09:53:46
  连阴雨所引伸出的回忆,让人不能不怀念!老师是有故事的人,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别人,此时已然没有了那伤苍桑,却有化为蜜糖的感觉!
回复2 楼        文友:加朋        2025-02-18 14:28:30
  老师点评看得透彻,人生的经历无论幸福苦难,伟大或虽渺小,都是宝贵的财富,因为正是他们成就了你的人生。感谢老师的来访和点评,还请常来坐客,多多指教。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17 10:35:30
  人生经历真的是复杂,在北方,遇到阴雨天不是很多,但北大荒可能除外。作者善于布局“阴雨”,写出了生活的难度,感受到特殊背景下的生活样子,有了深刻的感悟。其实,阴雨天也是一份怀念,白菜土豆换着样做,也吃出了好滋味。生活处处有阴雨,有困难,克服了,未来就是大晴天。写得真实,读之入境。谢谢加朋老师奉献佳作,远握,问候春祺1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加朋        2025-02-18 14:35:39
  感谢社长的光临和指点。到了怀旧的年纪不免絮叨,老师们还能容忍我的絮叨确实让我心存感激。同时也激励着我努力前行。再次感谢。祝福老师春安。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23 09:58:03
  周末清晨向优秀的老师祝安!愿老师幸福快乐创作丰盈。仔细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连阴雨》随笔作品,对北方罕见的连阴雨更多了一份记忆,也顿然间被文章的优美优秀和细致细腻所吸引,文字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悦之美,更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幸福之光,表达情愫,展现缱绻,唯文字方能企及。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