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金文·春天】武曌:女帝传奇(小说)

编辑推荐 【金文·春天】武曌:女帝传奇(小说)


作者:梅香透雪 举人,562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02发表时间:2025-02-17 07:49:56

第一章:入宫风云
   贞观十一年,洛阳城中,十四岁的武曌站在自家的庭院之中。她身姿婀娜,面容清丽却透着一股倔强。武家在当地也算是富贵人家,然而武曌心中却有着远超常人的抱负。
  
   “媚娘,此次入宫,你定要谨言慎行。”母亲杨氏拉着她的手,眼中满是担忧。
  
   武曌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坚定:“母亲,我知道,这是我的机遇,我不会轻易放过。”
  
   入宫那日,阳光洒在华丽的宫殿之上。武曌随着一众秀女缓缓走进那宏伟的太极宫。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那些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建筑让她暗暗惊叹。
  
   在掖庭宫的住所里,武曌结识了同入宫的徐惠。徐惠是个温婉聪慧的女子,她和武曌很快成了好友。
  
   “媚娘,这宫中的日子可不好过,我们得小心侍奉才是。”徐惠轻声说道。
  
   武曌轻轻一笑:“惠姐姐,我不怕,只要有机会,我定要出人头地。”
  
   不久后,太宗皇帝李世民召见了武曌。武曌精心梳妆,穿着一袭淡雅的宫装走进了皇帝的书房。李世民坐在书桌后,目光落在武曌身上。
  
   “你就是武媚娘?”李世民问道。
  
   武曌恭敬地行礼:“陛下,臣妾正是。”
  
   李世民让她起身,与她谈论了一些诗词歌赋。武曌应对自如,她的聪慧和美貌让李世民有了几分赞赏。然而,此后的日子里,武曌并未得到太多的宠爱,只是被封为五品才人。
  
   第二章:感业寺之困
   太宗皇帝驾崩后,武曌按照宫规被送往感业寺削发为尼。感业寺中,一片清冷寂静。武曌穿着朴素的尼姑服,每日在佛堂诵经。
  
   “媚娘,我们此生恐怕就要在此度过了。”一同入寺的宫女哭诉着。
  
   武曌握紧了拳头:“不会的,我不会一辈子被困在这里。”
  
   她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窗外的明月,回忆起宫中的日子和自己未实现的抱负。此时的她,心中充满了不甘。
  
   高宗李治即位后,在一次到感业寺进香的时候,与武曌重逢。武曌看到李治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精心安排了这次见面,用自己的美貌和曾经与李治的旧情打动了他。
  
   “媚娘,朕想带你回宫。”李治深情地看着武曌。
  
   武曌泪流满面:“陛下,臣妾日夜盼望着这一天。”
  
   第三章:回宫争宠
   武曌终于得以回宫,她深知自己要在这后宫中站稳脚跟,必须要争得皇帝的宠爱并且铲除异己。回宫后,她被封为昭仪。
  
   在后宫中,王皇后和萧淑妃是她最大的竞争对手。王皇后端庄却刻板,萧淑妃娇艳但骄纵。武曌则巧妙地周旋在她们之间。
  
   一次宫宴上,武曌身着华丽的服饰,光彩照人。她看到王皇后和萧淑妃坐在一旁,眼神中带着挑衅。
  
   “昭仪今日真是美若天仙。”一位妃嫔奉承道。
  
   武曌微笑着回应:“多谢姐姐夸奖,这都是陛下的恩泽。”
  
   她深知李治对自己的感情,于是更加用心地侍奉李治。她常常与李治谈论国家大事,她的见解独特而深刻,让李治对她越发倚重。
  
   为了打击王皇后,武曌心生一计。她生下女儿安定公主后,趁着王皇后前来探望之时,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然后诬陷是王皇后所为。李治听闻后,大为震怒,对王皇后的信任逐渐瓦解。
  
   “陛下,皇后她竟然如此狠毒,臣妾的女儿还那么小。”武曌哭得梨花带雨。
  
   李治心疼地抱着她:“媚娘,朕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第四章:登上后位
   随着武曌在后宫中的势力逐渐壮大,她开始谋求皇后之位。她拉拢朝中大臣,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成为了她的支持者。
  
   朝堂之上,关于立武曌为后的争论激烈。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坚决反对,他们认为武曌出身低微且手段残忍。
  
   “陛下,武昭仪不可立为皇后,她违背伦理,残害亲生骨肉。”褚遂良在朝堂上谏言。
  
   李治却不为所动:“朕意已决,朕相信媚娘的为人。”
  
   最终,在武曌的多方运作和李治的支持下,她成功登上了皇后之位。武曌头戴凤冠,身穿华丽的皇后礼服,站在朝堂之上接受众人朝拜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成为皇后之后,武曌开始参与朝政。她聪明睿智,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李治因为身体原因,常常将许多事情交给武曌处理。
  
   “媚娘,朕的身体越来越差,这朝堂之事,你要多费心了。”李治握着武曌的手说道。
  
   武曌温柔地回应:“陛下放心,臣妾定当竭尽全力。”
  
   第五章:临朝称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治的病情愈发严重。武曌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她开始打压那些反对她的势力,同时培养自己的亲信。
  
   李治驾崩后,太子李显即位。然而,李显性格懦弱,武曌并不放心将大权交给他。她找了个借口将李显废黜,改立李旦为帝,自己则临朝称制。
  
   在朝堂上,武曌坐在珠帘之后,听着大臣们的奏报。她目光犀利,对于那些试图反对她的大臣毫不留情。
  
   “陛下,武太后此举有违祖制。”一位大臣大胆进谏。
  
   武曌冷冷地看着他:“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你莫要多言。”
  
   她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重视农业生产,选拔人才不论出身。她创立了殿试和武举,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朝堂。
  
   第六章:称帝之路
   武曌的权力欲望不断膨胀,她已经不甘心只做一个临朝称制的太后。她想要成为真正的皇帝,开天辟地的女皇帝。
  
   她命人制造祥瑞,宣扬自己是天命所归。她的侄子武承嗣等人也在朝堂上鼓吹她称帝。
  
   “姑姑,您本就是天命所归,应当称帝,建立武周。”武承嗣说道。
  
   武曌心中暗喜,但她也知道此举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她开始对那些反对势力进行血腥镇压。
  
   终于,在公元690年,武曌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登基大典上,武曌身着龙袍,头戴皇冠,接受万民朝拜。她的目光扫过台下的臣民,心中充满了自豪。
  
   第七章:治国理政
   武曌称帝后,开始了她的治国之路。她深知自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既要让国家繁荣昌盛,又要应对那些反对她的声音。
  
   在经济上,她继续推行重视农业的政策。她下令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在她的治理下,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
  
   在文化上,她鼓励文人创作。许多文人墨客受到她的赏识,骆宾王、宋之问等诗人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
  
   然而,她在位期间也重用酷吏,来俊臣、周兴等酷吏用残酷的手段镇压反对者。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陛下,来俊臣等人手段太过残忍,民怨沸腾。”一位大臣进谏。
  
   武曌沉思片刻:“朕知道了,朕会加以约束。”
  
   第八章:晚年退位
   武曌在位多年后,逐渐进入晚年。她的身体开始衰弱,对于朝堂之事也有些力不从心。
  
   她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皇位的继承人问题。是传位给武氏家族的人还是归还给李唐子孙。她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
  
   狄仁杰等大臣进谏:“陛下,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
  
   武曌最终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决定将皇位归还给李唐子孙。
  
   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曌退位。武曌看着前来逼宫的大臣,心中虽然愤怒但也知道大势已去。
  
   她退位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她在宫中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回忆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武曌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打破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成为了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女帝传奇。她的统治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

共 30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非常精炼的传奇小说,文笔非常精致,结构自然圆满,情节曲折生动,高度概括了武则天的一生。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2-17 07:50:41
  精彩无限,魅力无穷!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2-17 07:51:10
  感谢作者老师赐稿,祝福老师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