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陆鸣招商(小说)
柳云办事处新书记吴道新到任才三天,就紧急召开了全处干部大会。会议及时传达市里“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指示,再三强调要以招商论英雄、以项目论成败。
会上,他一脸严肃,把招商引资任务一布置,大伙都懵了。这任务指标沉甸甸的,像一座座大山,压得每个人都喘不过气。毕竟这个指标会直接与吴书记的政绩挂钩,与吴书记未来的升迁攸关。陆鸣刚到柳云办事处上班还不到三个月,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毫无经验和人脉,这任务对他来说,实在是艰巨无比。
散会后,陆鸣心里直打鼓,硬着头皮找到吴书记,想
讲讲自己的难处。吴书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陆啊,我知道这任务难,但这是关系到咱们办事处发展的大事,谁都得迎难而上。年轻人,多出去闯闯,我相信你有这个潜力。要是实在觉得困难,前锋村刚好缺个年轻干部,去基层锻炼锻炼也不错。”吴书记的话里既有鼓励,也有鞭策,让陆鸣心里五味杂陈。
陆鸣不敢往下想,前锋村是他的老家,他可不想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那教村里人怎么想啊,父母和自己的脸往哪里搁呀!自己可是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才考上这市里的公务员的呀。可眼下,又实在想不出什么折来完成这艰巨的招商任务。
日子一天天过去,陆鸣四处托人打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吃了那么多闭门羹,可连个项目的影子都没见着。眼看到了截止日期,陆鸣还是一无所获。没办法,他只能收拾东西,硬厚着脸皮准备去前锋村当村官。
回到前锋村,陆鸣心里那可真不叫一个滋味儿,满满的是尴尬是失落是无颜面对,这公务员可真是当得窝囊透顶了。但当他看到村里的乡亲们每日里从商贩手中拿回来的真金白银时,很快就振作起来。既来之,则安之。前锋村是全国闻名的养鳝基地,他决定一边踏踏实实做好相关工作,一边跟着堂哥先学养殖技术,说不定能做出点名堂,再说自己要是没有两把刷子,想在村展开工作那是很困难的事。
堂哥是远近有名的养殖大户,经验丰富,也是村里义务技术员,人热情又实在。他看陆鸣有心学习,就毫无保留地把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每天天不亮,陆鸣就跟着堂哥下鱼池,观察鳝鱼的生长情况,学习水质调节、饲料投喂等技术。村里的乡亲们也都很热心,这个教他辨别鳝鱼的健康状况,那个分享自己的养殖窍门,让陆鸣心里暖乎乎的,还有水生家的嫂子看陆鸣人长得俊品行又好,私下里热心地帮他张罗女朋友,陆鸣说现在工作还没有上手,等闲一点了再聊呗。
几个月下来,陆鸣就掌握了基本的养殖技术。他寻思着,不能一直跟着堂哥干,得自己闯一闯。于是,他和父母商量找到村里,表达了承包50亩鱼池的想法。村里的干部一听,都很支持:“陆鸣啊,这个想法好,父母帮你出力,你当技术指导,我们肯定支持!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在大家的帮助下,父母顺利承包了鱼池,陆鸣开启了自己的养殖探索之路。
养殖的过程并不顺利,刚开始,不少家的池塘由于经验不足,鱼池里经常会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让他头疼的是鳝鱼生病、水质恶化。他一方面细致摸排情况,一方面四处请教专家,查阅资料,乡亲们也纷纷出谋划策,帮忙联系有经验的养殖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一些常见的问题解决了。但养殖的人一多,面积一扩大,鳝鱼苗孵化就成了头等大事。这鳝鱼苗孵化原来在自然环境下周期长成活率低。但人工孵化要求极高,连好多农校的水产专业试验多年都成功率极低,这可真是个难以实破的甁颈。陆鸣联系上华中农业大学的水产专家召集村里有多年养殖经验的专业户,经过近一年几十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后期还准备进一步改进,建立可以量产的种苗基地,为扩大规模养殖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这个想法正好和老支书堂伯陆水清不谋而合。
看着一大片一大片水面上整齐分布的一口口方格鳝鱼网池,陆鸣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随着鳝鱼一天天慢慢长大,陆鸣的心里也越来越有了底。虽然一年到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甚至遭受了不少白眼,但到了年底一核算,他家里的池子还竟然赚了20多万。这让他信心大增,也让村里的人对他刮目相看,更让他看到了村子未来发展的希望。
年关将近,陆鸣想着,前锋村在养殖上取得了一些成功,能不能利用这个机会,为村里招商引资呢?他最先想到了表叔,表叔在外面做生意多年,人脉广,资金也雄厚。要是能把表叔动员回来,联合成立一个养殖公司,帮助推销产品,那对村里的发展肯定大有好处。
陆鸣带着礼品,来到表叔家。表叔见到他,很是热情。陆鸣把自己的想法跟表叔一说,表叔却皱起了眉头。
“鸣娃子,不是表叔不支持你,农业项目投资大,见效慢,风险还高。表叔还是想投资工业项目,这样来钱快。”表叔直言不讳地说。
陆鸣一听,心里凉了半截。但他还是不甘心,继续劝说表叔:“表叔,您看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多大啊,咱们前锋村的鳝鱼品质这么好,而且有多年的养殖经验,还有比较大的规模,只要有资金投入,进行深加工和品牌打造,肯定能做出大市场来。而且,乡亲们还能就近就业,这也是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啊。”
表叔听了,夸奖陆鸣想法很好,但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立即表态。陆鸣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儿还说服不了表叔,只能先回去,再去想办法。
过了几天,表叔给陆鸣打来电话,说他在外地考察了一个工业项目,准备回来投资。陆鸣一听,心里不免犯愁。他不知道,这个工业项目会不会存在污染风险,会不会对村里的环境造成大的破坏。
陆鸣再次找到表叔,把自己的担忧跟他说了。表叔却不以为然:“鸣娃子,你不懂,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只要能赚钱,管它什么污染不污染的。再说了,我会想办法解决环保问题的,况且我还能为你完成招商引资的工作任务呀。”
陆鸣见表叔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没过多久,表叔的工业项目就开始启动了。可没想到,市里过来环评的时候,项目却没有通过。表叔四处找人疏通关系,最终还是无济于事。
这下,表叔可傻眼了。前期已投入了不少资金,现在项目却黄了,他心里别提多郁闷了。表叔甚至迁怒乡亲们不讲感情,让自己的好心投资打了水漂。
就在表叔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就是陆鸣的二爷爷生病了。表叔火急火燎赶回到村里照顾二爷爷。在村里住的这半个月,表叔深入了解考察,看到了陆鸣和乡亲们在养殖上的情况,也看到了村里的变化。
陆鸣抓住这个机会,和老支书一起再次跟表叔谈起了成立养殖公司的事情。这一次,表叔没有再拒绝。他认真地听着陆鸣的规划和想法,心里渐渐有了触动。
“鸣娃子,你说得有道理。看来,我之前是小看农业项目了。咱们前锋村的鳝鱼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是能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周边乡村一起干,说不定真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表叔终于松口了。
陆鸣一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他赶忙和表叔商量具体的合作事宜,表叔立马又联系了武汉、上海、广州的几个朋友,商讨一起成立江汉黄鳝贸易公司的事宜。
公司成立后,陆鸣和表叔分工合作,老支书作顾问,陆鸣负责养殖技术和基地管理,表叔负责市场拓展和销售。他们引进了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对鳝鱼进行标准化养殖,还注册了自己的“前锋”品牌,进行深加工。吴书记得知消息后,也积极帮忙协调政策支持,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过一番努力,江汉黄鳝的名声越来越大,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前锋村也因为这个养殖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村里的道路拓宽了,环境变美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幅提高,连央视13台都把农民丰收节的现场都定在了前锋村。
陆鸣看着村里的变化,心里充满了成就感。现在看来,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虽然招商的过程充满了曲折,但在领导的支持、乡亲们的帮助下,最终还是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今,每当有人问起他的经历,陆鸣总是笑着说:“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相信,前锋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前几天老支书拉着陆鸣一起去了趟办事处,拉着吴书记的手说,我年纪大了干不动了,过年了我就把担子撂了,你们看看这陆鸣能胜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