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白袜子(随笔)
春天一过热天就不远了,妻给我买了几双薄一点儿的袜子,正好也是春寒末过之时,以薄代厚的过渡之选。当然是深一点儿的颜色。那是因为听了金正昆教授的名言:男士尽量不要穿白袜子。在我记忆中有数穿过一两双白袜子,体会是不好打理,穿用一段时间就洗不出来了,变成了淡黄色很是难看,所以,我一般不穿白袜子。后来,听了金正昆老师礼仪讲座,感觉金老师太有生活了,听着舒服,千真万确。然而,那天单位的一位女士一下子给她先生买了一打白袜子,才用了不到三十块钱,这一举动让我好生羡慕,从而对穿白袜子也有了全新的理解。白色袜子一下子便宜到不足两元一双的价格,既买得起,也扔得起,就算一双袜子穿一个月颜色变了,可以扔掉,那么花三十元岂不是可以穿一年全新的白袜子了吗,洗的问题自然也就不算问题了。这算不算一种消费理念呢?这肯定对拉动内需有利吧?
说到穿白袜子,不免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我的一位老领导退休以后丧偶,后来娶回一房小媳妇。新夫人对他是关怀备至,不仅衣着收拾得干净利落时尚体面,夫妻的情趣也增加了不少,老领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过去难得一见的笑容现在是经常挂在脸上,歌声也挂在了嘴边,显然是幸福指数有了明显地提升。那天他与自己女婿闲聊,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新娶的夫人上,赞许之意溢于言表,最后略带显示地提起裤腿用手指着脚说:“看,白袜子,这辈子我就喜欢穿白袜子,你姨让我穿上了!”女婿见岳父兴奋之状不失时机地调侃道:“爸,我也要穿白袜子。”“嗯好,你混账!你不能穿白袜子,你要对我女儿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瞧!老丈人这弯转得也算够快的吧。由此可见,穿白袜子事情虽小,却折射了夫妻之间的感情程度,也反映了夫妻之间的生活状态。其实,大多数的夫妻之间本来没有太多的大事,两口子总想抓住什么大事来考验一下对方的感情,却往往难以如愿。而这日子依然还得平平淡淡地过着,这份企盼就一直埋在了心里,如若再忽视了小事上的情感的处理,反而容易把夫妻关系弄得紧张,进而对生活产生厌倦。岂不知平平淡淡的琐事才是真真实实的生活,才有真真实实的感情,只有在平淡之中,琐事之上投入感情,夫妻生活才会圆满。这不,小袜子上就多了一层情感色彩了。
说罢这白袜子,还得说说夫人给我买的那几双袜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成功”地穿破了一双,那天得空,就与夫人说起袜子的事情,不免责备袜子不结实。不料我的话音没落,却引出了夫人一段理论:“你说我给你买的袜子不结实,那是因为给你买的是纯棉的袜子,质量和穿着的舒适度当然是好的,但好的袜子往往就不经穿,你要是买那种尼龙的或是什么锦纶的肯定耐穿,但是穿着不舒服,还会脚臭。就像用干部,有才的干部领导不一定喜欢,领导可能就喜欢那种经久耐用的,因为有才的人不屑那些经久耐用之辈,而领导选择什么样的干部自然有领导的道理,这个怨不得别人。既然你不能做到有才与耐用同时兼有,那就要摆正位置,做到重用而不骄于形,失落而不丧其志。”好么,这袜子竟让她说出用人之道来了,我这理没说赢,倒让夫人教训一番,只得“责任”自负了。
世界上的事情也许就是这样,大道理寓于小事情之中,共产党、人民政府的大道理,就是让老百姓的小日子过舒服了才是正理。还是那句话,老百姓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老百姓的理再小也够得上大道理,您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