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既要有样儿,又要有味儿(随笔)
梵高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他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是千方百计想活出“样儿”来的,另一类则只想活出“味儿”来。而我想,应该还存在第三类人,即他们活得既有样儿又有味儿。
有样儿是进取,是不服输,是要和时间赛跑的决心。文天祥南宋抗金,誓不从敌,连敌军将领都为他的气节所折服。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呢?面对敌军劝降,国破家亡的局面,他居然毫不动摇,还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更是以生命践行,以身殉国,从而活出了他的有样儿。他的有样儿是赤诚的爱国之心,是宁折不弯的高风亮节,更是他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有味儿是选择,是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是淡泊名利,享受人生。东晋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是著名的隐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他喜爱菊花,喜爱菊花遗世独立,出尘而脱俗。但这又何尝不是反映了他自己的某些特质呢?他于南山下种豆,即使草盛豆苗稀,他也不恼。相反,他可能会觉得很有趣,生活也很有味儿。当陶渊明悠然望南山的时候,他一定不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荣华富贵于他不过浮云而已,又怎么抵得上他内心的宁静安适呢?陶渊明的有味儿,是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是草盛豆苗稀的悠然,是带月荷锄归的充实。
有样儿又有味儿,是一首跌宕起伏的诗篇,是既有高潮又有低谷的乐章。苏轼,著名的东坡居士,他起初想活得有样儿,为北宋做出点政绩来,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他在政治场里奔来走去,却无奈跌跌撞撞,终究还是落得个被贬的结局。新党猜忌他,旧党也不敢信他,他还有什么办法呢?但他仍旧没有自暴自弃,甚至研究出了“东坡肉”这道名菜,吃吃喝喝,好不快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生动写照。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既活出了样儿又活出了味儿的典例。他的人生是一道东坡肉,有样儿是它精致的外表,有味儿是它醇香的味道。
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道菜呢?
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已经不允许我们和陶渊明一般只专注于有味儿了,但是我们仍旧可以在顾好我们人生菜肴的外表的同时,兼顾好它的醇香的味道和内里。
不过分追求有样儿,以免酿成执念;也不过分追求有味儿,以免沉溺其中。我们要平衡好有样儿和有味儿,恰如苏轼一般,去“有样儿”这个粮食店吃饭,但是也去“有味儿”这个药店疗愈自己,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