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十三陵无字碑的遐想(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十三陵无字碑的遐想(散文)


作者:舟自横 秀才,112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6发表时间:2025-02-23 12:23:06
摘要:史学家一致认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二十多年后,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明王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北京煤山(景山)自缢而亡,大明王朝灭亡,真龙下凡的神话破灭,从而完成了封建王朝家天下改朝换代的周期律。百姓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一个时代兴旺盛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对于今天执政为民共产党人,仍然具有警示作用。人类文明进步,法治与民主,才是破除封建社会周期律的法宝。

【晓荷·烟火】十三陵无字碑的遐想(散文) 明万历皇帝神宗朱翊钧一生颇为神秘,他是明王朝执政最长,执政后期二十多年不上朝办公,国家机器照常运转。
   依依辞别八达岭长城,绕北京外围一周直奔明十三陵。春节前参观探秘了汉梁孝王,春节期间计划探幽帝王陵园明十三陵和清东陵。
   中国漫长封建社会,文化愚昧古代社会认为皇帝是天上的真龙下凡,帝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言九鼎,九鼎之尊。所谓真龙天子,上古时代认为真龙天子是圣王,皇位是由贤德的人来担任,无私无我,讲究禅让。从三皇五帝一直到秦始皇时代断脉,皇位不再禅让给有贤德的人,而是世袭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承接大统。自秦始皇开始,皇帝成为世袭制封建家天下,他们用搜刮来血脂民膏,生前享受人间荣华富贵,无法想象,这些帝王死后大兴土木建造巨大奢侈豪华的地下寝陵,陪葬大量金银财宝。北京作为古代封建历史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周分布大量帝王陵墓,也为后人研究封建帝王所处的时代,提供了丰富历史文化资料,是考古学重大突破和挖掘。
   去年在西安游览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陪葬坑,难以想象,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是世界上结构奇特、内涵尤为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在建造过程中设置防盗设施,内部机关重重,水银遍地。稍有不慎,便会取人性命。在漫长岁月中尽管遭到多次盗墓,秦始皇陵寝主体至今依然完整无损。
   驱车进入明十三陵景区,三面环山,南面开敞空阔,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风水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明成祖朱棣赐名延绵迤逦天寿山象征着龙脉旺盛。陵园坐南朝北,背后主峰耸峙向南延伸至视野开阔的华北平原。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定都北京后,出于政治和战略两方面考虑,明十三陵自公元1409年营建明皇帝陵,及至清代顺治初年,前后长达230多年,先后建造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加上陵区内妃子园寝以及配套附属建筑,形成了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成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陵园。
   及定陵,泊车陵园空旷处,背上相机和无人机,迎着刺骨的寒风,步履缓缓走进四百年前至高无上皇帝的陵园,漫过一座厚古老的石拱桥,一条笔直大道通向巨大龟石无字碑。
   定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北倚大峪山,面对山峰浑圆的蟒山。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及其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定陵建于公元1584年,历时六年完工。神宗朱翊钧十岁承接皇位,年号万历,陵园竣工时才二十八岁,朱翊钧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也就是说三十年后驾鹤西归才启用定陵。这位含着金钥匙皇家出生的朱翊钧,是明明王朝执政最长的一位皇帝,也是一位颇为神秘的皇帝,除了西安武则天陵园立有无字碑,这位朱翊钧皇帝陵前也立有一座无字碑。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先生曾六度拜谒十三陵,对于无字碑背后之谜始终不知所终。清人梁份经过悉心考证写有《帝陵图说》一书。书中道出其中缘由:最早长、献、景、裕、茂、泰、康七座皇陵门前均无碑亭,嘉靖皇帝在位之时才补建而成。尚书严嵩希望碑文由世宗撰写,但嘉靖皇帝认为天命已定,功过当由后世评说,于是陵前的碑文便空了下来。梁份认为其后的几代皇帝自然也深感其中滋味,“功德”勿需直言,碑身皆光洁无字。
   绕无字碑一周,指尖划过光滑冰凉的石碑,似乎触摸那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心头划过一丝风雨过后沧桑。大明王朝也正是毁在这位万历皇帝手中。创业之难,守业更难。封建社会家天下,子承父业,父皇穆宗英年早逝,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之初还是儿皇帝,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明朝经济出现了少有繁荣昌盛。万历皇帝朱翊钧从父辈手中接过江山,殊不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万历皇帝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大好局面。在此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朝的疆土。在万历皇帝执政后期,没有张居正这样强势大臣的督导,又因为太子国本之争,封建皇帝权利的巨大诱惑力,宫廷内外永远布满了刀光剑影生死争夺,自此,朱翊钧与大臣之间矛盾错综复杂而倦于朝政,这位真龙天子二十年不上朝,国家机器运转几乎停摆,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历史自有后人评说,对于长眠定陵的朱翊钧而言,无字碑却恰如其分地表明了墓主人功过参半,毁誉也参半的充满矛盾一生。如今三孔桥荡然无存,无字碑方形碑亭毁于清初八旗军,只剩下仍然完好高大的石碑矗立天地之间,目睹朱家王朝更替世间冷落。
   封建帝王驾崩后都要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大书特书执政为民的丰功伟绩的千秋功业。清王朝乾隆皇帝自认为十全老人,生前为自己涂脂抹粉。且不知在位后期圈养大贪官和珅,大肆搜刮民财提供乾隆皇帝挥霍。六下江南名为“调研”,实为游山玩水收受贡品贿赂。乾隆皇帝是大清王朝走向衰落始作俑者,直至终结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家天下封建统治。
   行走在皇家陵园,古柏参天,红墙黄瓦,在这寒冷的冬天,游走在定陵的游人零零散散,遮天蔽地松柏显得庄严肃静,漫步至陵园前开阔地,我拿出无人机准备全方位航拍定陵的全景,当打开显示屏,定陵同样设置了禁飞区,只有收起无人机,端起用相机拍摄定陵的照片。
   思绪透视定陵四百多年风风雨雨,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度遭破坏。定陵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没有遭到摧毁。
   穿过粉红色的陵恩门,依次行走祾恩殿、宝城、明楼,一座半圆形巨大山丘隆起一座陵墓,缘陵塚绕到后方地宫的通道,地下便是万历皇帝地下宫殿。从入口地面阶梯下沉近三十米进入地下宫殿。一座金碧辉煌的地宫惊现眼前,寝陵由前、中、后、左、右五个厅组成,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内有三个汉白玉石皇帝的宝座,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后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历史学家郭沫若、吴晗等人联名倡议下发掘定陵,十三陵中定陵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唯一发掘的皇帝的陵墓。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当定陵万历皇帝地下玄宫打开一瞬间,举世瞻目,一丝阳光渗透进封闭四百多年的阴曹地府,考古科学家打开三口仍然完好无损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两个皇后骨架完好,腐烂的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尽显帝王珠光宝气,极尽奢靡。
   考古工作者对出土文物和地上古建筑进行修整修葺,虽然发掘出数量不菲的文物,总体上却是损失大于收获。定陵重见天日后,在定陵原址上建为定陵博物馆,气势恢宏地宫敞开大门供游人参观。一拨又一拨人走进巨大空间地下宫殿,惊叹至高无上封建皇帝,生前拆巨资为自己建造如此宏伟的陵园墓穴。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倡导皇家生活节俭,严禁缂丝制作服饰。自明朝宣德年间开始,缂丝才在皇室奢侈之风作用下重现世间,万历皇帝的衮服需要再加上孔雀羽、真金丝线工序,可谓绝代奢华。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谓真龙天子的皇帝却为自己死后建造气势恢宏的寝陵,老百姓当然要造反。古往今来,农民起义前仆后继,反抗封建地主官僚压迫剥削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明万历年间爆发刘汝国和李园朗农民起义。崛起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朱元璋,经历千难万险开创了大明王朝做了开国皇帝。朱翊钧却成了大明王朝兴旺与衰亡的分水岭。
   史学家一致认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二十多年后,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明王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北京煤山(景山)自缢而亡,大明王朝灭亡,真龙下凡的神话破灭,从而完成了封建王朝家天下改朝换代的周期律。百姓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一个时代兴旺盛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对于今天执政为民共产党人,仍然具有警示作用。人类文明进步,法治与民主,才是破除封建社会周期律的法宝。
  

共 33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定陵宛如一座神秘的时空之门,当我们踏入,便能听见明朝兴衰的足音,触摸万历皇帝复杂人生的轮廓,领悟封建王朝更迭背后的深刻逻辑。万历皇帝朱翊钧,这位明朝执政最长的君主,其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与矛盾性。他十岁登基,初期在张居正的辅佐下,展现出勤勉明君的风范,推行改革,开创“万历中兴”,主持“万历三大征”巩固疆土,彼时的明朝似有焕发生机的迹象。然而,亲政后期,因与大臣的矛盾以及宫廷内的权力争斗,他竟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使得国家机器运转近乎停摆,大明王朝也由此走向衰落。这一巨大的转变,让我们看到封建皇权高度集中下的隐患,君主的一念之差,足以改写一个朝代的命运。定陵作为万历皇帝的归宿,承载着他生前的荣耀与身后的争议。其建筑规模宏大,遵循着传统的风水格局,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气派。陵园内的无字碑,更是引发了无数的猜测与遐想。它宛如一个沉默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墓主人功过参半的一生,也反映出封建帝王对于自身评价的复杂心态,以及对后世评判的敬畏。定陵的发掘,是一次震撼世界的考古壮举。当尘封四百多年的地宫被打开,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以及大量的金银玉器、罗纱织锦重见天日,让我们得以一窥封建帝王的奢靡生活。然而,这次发掘也带来了诸多遗憾,文物在重见天日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也为我们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从定陵的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万历皇帝个人的命运起伏,更看到了整个封建王朝的兴衰轨迹。封建帝王将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用于建造豪华的陵墓,而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必然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古往今来,农民起义不断,正是百姓对压迫剥削的反抗。明朝从朱元璋崛起于农民起义,到朱翊钧成为王朝兴衰的分水岭,再到崇祯皇帝的自缢,完成了封建王朝家天下改朝换代的周期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定陵的历史,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封建王朝的兴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执政者的勤勉与担当,离不开对民生的关注与重视。在当今时代,法治与民主是破除封建社会周期律的法宝,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站在定陵的土地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定陵的故事,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23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2-23 12:24:26
  超爱这篇对定陵的探秘!把万历皇帝一生和定陵历史讲得透彻,从陵园到地宫,细节满满,还能引发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2-23 12:24:53
  文章太绝!以游定陵为线,串起明朝历史。对万历皇帝解读深刻,文物、建筑描写生动,结尾借史鉴今,很有意义!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2-23 18:23:36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何叶        2025-02-23 21:43:47
  恭喜精品!加油!
何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