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暮年酬壮,壮心不已(随笔) ——回顾33年前的《“蜻蜓竖”抒怀》(随笔)
暮年酬壮壮心不已
——回顾33年前的《“蜻蜓竖”抒怀》(随笔)
朱炳初
今日翻阅相册,凝视两幅33年前打乒乓球间隙在乒桌上做“蜻蜓竖”造型的照片,记忆犹新地引起回想。这一举动,延续近十年,后来慢慢地就难以完成了,如今则是望尘莫及。
所谓“蜻蜓竖”,就是两臂在乒乓球桌子上支撑放平身体,恰似蜻蜓落在荷叶、草坪上。做这一动作,需要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当时有位比我年轻许多的乒友,他能拿大顶,就是两手撑地倒立,却做不了“蜻蜓竖”。这让我感慨仅有力量还不行,必须有技巧。当然,我这小技巧,与专业运动员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毕竟是自己退休之年的乐趣与“绝技”。
当时,以笔名朱骅写了个“题记”:1992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八,是我55周岁生日(在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机关办公楼走廊的乒乓球室)与儿子朱炜激战10盘(每盘21分),全身轻松,于是就在乒桌上略展小技——蜻蜓竖,以示力量犹存,青春尚在。同时有感而发即兴写了一首七律《“蜻蜓竖”抒怀》:
橘黄小球赛流星,
酣战十盘仍遒劲;
退休岁月竖乒桌,
犹如蜻蜓落草坪。
力量技巧似珠联,
精神衰谢相抗争;
莫叹年华留不住,
青春就在你掌心!
如今想来,其中的后两句:“莫叹年华留不住,青春就在你掌心。”还是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当然,这“青春”并不是指年龄,而是一种不服老的精神,即老当益壮。有了这种精神,就可延缓衰老,或叫老而不衰的心态。你不服老就可老亦不老;假如总认为自己老了,就会未老先衰不老亦老。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年龄”。在一定意义上说,保持青春永驻的活力是可以做到的,只要你用蓬勃朝气去抗争身体衰谢,就会容光焕发、活力四射,在精神与风貌上显得年轻!
为了把握“青春”不老,我坚持不懈地打乒乓球,既炼体又炼脑。如今年近九旬,虽然做不了“蜻蜓竖”,但还能挥拍上阵,与比自己小得多的乒友一次能连续打一两个小时,并不觉得累,微微出汗,全身轻松,脑子清醒,能够笔耕不辍,好似又回到了中青年时代,身无“三高”,其乐无穷!我常跟乒友说:坚持打球吧,它可让你生命充满活力,起码年轻一二十年!想起年纪相仿或比自己年轻的战友、亲人一个个地离去,而自己还能活跃在乒乓球场,就必然想到终身爱好运动的好处!
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生活在于乐观。经常性的有氧运动,尤其是打乒乓球,确实好处多多,据说西方有的国家把打乒乓球作为一种治病的手段,尤其可以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的到来,如此有益,何不兴趣盎然地坚持呢?
“青春就在你掌心”,看你如何认知、有信心地把握?有位哲人说过:“信心是一种心境,有信心的人不会在转瞬间就消沉沮丧。”当然,掌控青春的运动,并有信心地坚持,是多种多样的,只要适合自己、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就应坚持不断,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都会得到报酬。这是我再次回味“蜻蜓竖”的心得,亦即坚守近70年来打乒乓球获益的体会,愿与众多休友共奋互勉!
(2025年2月24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9岁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