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新年的鞭炮(散文)

精品 【东篱】新年的鞭炮(散文)


作者:天方夜谭 秀才,198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6发表时间:2025-02-27 06:19:21
摘要:应该说是从原始部落燃起的第一堆篝火,祖先们围着火堆跳舞就开始了。那篝火是最初的烟花,火种向四周蔓延,逐渐驱散黑夜,让文明照亮神州大地。


   除夕临近傍晚,外面的鞭炮声先是谨慎试探性来上一两声,像是小时候我们中午偷跑出去下河洗澡的东张西望,而后是声音渐浓,远近呼应,仿佛在呼朋唤友;再往后就是疾风骤雨,像是一群淘气包噼哩噗噜下了河,再无顾及在河水里随便扑腾,搅得天空五彩斑斓,搅得大地烟雾腾腾,搅得满地碎屑堆积。
   想起小时候尽管日子过得穷,父亲也要至少给我买上红纸包的一两包小挂鞭,让我高兴高兴。身子一直不好的母亲总会倚着门框,看我把小鞭拆成一个一个的,用香头慢慢点燃,崩开一个个雪堆,崩成一地红屑,吓得鸡飞狗跳,母亲总会喃喃地说:“崩得好,崩得好,崩走了瘟神,崩没了穷气。”
   红纸包的鞭炮就放在柴房,放在吊篮里,我每天都要走进去看上几眼心里才觉得才踏实。听到街上零星响起的炸响,就会忍不住拆下几个装入口袋,到街上凑一下热闹。只有等到年三十晚上和初一一早才能放整包的鞭炮,可惜这样的快乐要等上一年。不过瘾,我就和老叔一起到街上捡别人留下的哑炮。只要听到谁家在放挂鞭,我和老叔就像听到了冲锋号,向那个方向奔跑。硝烟未尽,很多孩子们已经围了上去,争着在地上捡。有着半截信子的最招人待见,可以直接燃放。那些没有信子看似完整的小鞭我们会顺手一撅,没药的空炮顺手抛弃,有药的可以夹住另外小鞭的引线,放一个“呲花大炮”。
   有一年的除夕傍晚,我和老叔捡了很多哑炮,包括几个只响了一响的二踢脚和一些花花绿绿不知名的花炮。我们找来一个小铁碗,小心地拆炮。小鞭还好说,撅开把药撵出来就行,大多是发灰的黑火药;那些大花炮则必须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慢慢剥开,这里面大多是发黑的灰火药,有的还有一些闪闪发光的鳞片状小颗粒,这大概就是烟花的“花”吧。老叔还说二踢脚的火药分为竖药和横药,竖药就像火箭发射喷出火焰,横药就像炸弹要炸开膛。不管什么药,我们在碗里搅合搅合,统统倒进了一个捡来的粗大烟花筒子里,安上从挂鞭上拆下来的一根长引线,在开口处又塞紧纸团,压实,老叔说这是开花大炮,一定要像“地道战”里炸鬼子的地雷一样,埋在土里放才过瘾。冬天的地冻得梆硬,挖了几下我们还是放弃了。就在开花大炮上面压了一个铁质鸡食盆,里面还冻着少半盆鸡食。
   点燃的瞬间,随着冲天的火光和一声轰隆轰隆的闷响,我们感觉眼前都一黑,耳朵也跟着嗡嗡响,仿佛房子都跟着颤抖,经年的尘土簌簌而下。鸡食盆被炸到了天上打着旋转和被炸得粉碎的冰碴,噼里啪啦往下掉。鸡舍里面的鸡噼里啪啦地乱飞,猪圈的猪嗷的一声,险些从圈墙窜出来。我们好在穿得厚,没有受伤,衣服上溅了不少脏东西。父亲放下手里正在包的饺子,惊慌地走出来,看着我们没事才舒了一口气,问了问情况对我们说,你们这不是放炮,是放雷管,赶上我当兵开山修路了,太危险了。
   鞭炮总有放完的时候,老叔还有妙招。他带着我去厕所墙壁上小心地刮下挂在砖石上的白色粉末,他说这是硝。又把树枝烧成木炭,把木炭碾成粉末,和白色的硝混合在一起,放在纸上,然后用火点燃,也能产生轻微的噼啪声和耀眼的火焰。老叔说,要是加上硫磺这就是炸药,他是从村里民兵那里听说来的,还说如果再有敌人进犯,我们就用这个炸鬼子。
   老叔是看打鬼子的电影多了,才这样联系,他和我这代人一样,骨子里有着强烈的民族仇恨。我经常听老叔说,赶上打鬼子,他就去参加铁道游击队。
  
   二
   那时候,要想看放鞭炮过瘾,还得上烟花爆竹市场。春节前滦县廿六大集是最热闹的。
   那些卖鞭炮的都是用三马子、手扶拖拉机拉过来的,不能用马车,大牲口容易受惊。他们车上盖着厚实肮脏的破棉被,只留少部分在外展示。光有展示哪里够味?要各家各户比着放,起着哄放,才是高潮。宽阔的马路上很快成了各家比试的舞台。这家刚响了几个二踢脚,那边就是几个礼花飞上天,还有挂鞭一百响,两百响,甚至五百响,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硝烟滚滚,响个不停。在争市场上,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且很舍得。几个戴着一只耳朵撅着,一只耳朵耷拉着棉帽子的小青年,鼻孔里喷着长长的热气,总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一个劲说:“你看人都要走了,干脆再放一挂,舍不住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儿抓不到流氓,使劲整!”持续的爆炸声让卖鞭炮的也开始兴奋,不住地拿出来放。他的媳妇儿开始还管着点,让悠着点,后来也上头了,不管了,还从棉被下面掏出来,往男人手里塞,说,当家的,要把对门的气焰压下去,接住……
   那一年我上初中了,已经可以放单飞,自己赶集去看热闹。正看得高兴呢,突然后面有人拍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是我大舅的堂弟,我也要叫大舅,见面可亲切了,大舅大舅地喊。我这个大舅和我母亲同龄,比母亲小几个月,姐俩一起长大,关系一直很好,舅妈就是在母亲的撮合下和大舅喜结良缘的,每逢年过节我也要他家坐坐,关系亲密。
   大舅在部队上是汽车兵,转业回来后到县上汽车队。80年代开始自己跑运输,在那个年代算是条件不错的。大舅人心善,家里亲戚用车都是主动帮忙,不收取任何费用。有段时间大舅卖煤,到了我们村子,卖完了煤就到我家,让父亲打扫车上的煤底子,往往也有一两筐。大舅问我买鞭炮了吗?我摇头说,看看就过瘾了。大舅往我手里塞钱,让我看上啥买点啥。我使劲往外推搡,可我哪里有大舅有劲,硬是塞进我的兜里。但我没有动买鞭炮的心思,甚至没有把钱掏出来看。回家跟母亲说了此事,并掏出钱来。我惊异地发现是一张十元大团结,原来我以为最多就是五元钱。要知道那是在1987年,几年后我在县城上高中住校,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就是十块钱,这十元钱有点太沉重了。
   后来每逢过年,听到鞭炮声,我都会想起这件事,心中就有阵阵暖意流淌,像是心底绽开的烟花。我们这里实行过66大寿,恰好这年年前碰到大舅,想起母亲即将大寿,大舅也面临寿辰,我果断地包了一百的红包硬塞给大舅,聊表心意!
   可能是大舅更懂得孩子的心理。大舅平时也帮衬我们家,但那次买鞭炮的细节我记忆犹新,我一直把大舅当最亲的人。
  
   三
   可能真的是老了,孩子们也都大了,今年过年我头一次没买鞭炮。傍晚又临近了,我和父母边包着饺子,边闲聊,两个孩子在一边刷着手机,外面的鞭炮声一如既往地响起来,越来越稠密,透过窗户,时不时可以看到绽开的满天烟花,鞭炮声也渐渐盖住了我们说话声。
   我多么希望此时把孩子手中的手机全部没收,让他们和我当初一样,跑上大街去狂欢,去放鞭炮。当然我给的钱不是小钱了,要掏几张红票,让他们好好过瘾,不再把挂鞭拆开来放。
   突然,我的手机响起,是我弟弟打来的。我这个弟弟是三叔家的,父亲哥四个,下面只有我们哥俩个,他比我小19岁,小时候没少哄他玩儿。我有了儿子,他就陪我儿子玩儿。我接起电话,弟弟说,快让我两个侄子过来跟我放鞭炮,好多的大花呢。我带着两个孩子过去时,弟弟已经开始从地下室往外搬,马路上摆满了一大溜各种礼花炮。他的大儿子八九岁,也跟着忙活,那个乐劲无法形容。见我们过来,他把打火机递给我的两个孩子,说道:“我小时候你三爷爷抠门不给我买鞭炮,你爸年年买了都分给我,这回老叔让我的侄子们也放个够,地下室堆着一屋子呢!”
   “小老弟,你这是报复心啊!”说惯了过年的吉利话,觉得平常,味道不足了,我干脆跟小老弟吵一顿,“你是不是要让孩子们打起来才过瘾?”
   “哈哈,哥还记得我和凯文(我大儿子)争鞭炮,面红耳赤?”弟弟想起当初的事,一脸的兴奋。
   满天的烟花开始在天空尽情绽放,凤鸣龙吟,绚烂多彩。弟弟是卖新能源车的大网红,他无论何时何地总是忘不了他的粉丝,又开启了直播:“我是小田田,只玩新能源,今天不卖车,给铁子们直播放烟花……”
   现在的人,放个鞭炮也忘不了直播,直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到底是我大小老弟几岁,不然我也会参与其中,跟上时代的发展。
   都说薪火相传,没想到这节日的烟花更能扎根我们叔侄兄弟的内心,代代相传。又岂止是我们这一两代人呢?应该说是从原始部落燃起的第一堆篝火,祖先们围着火堆跳舞就开始了。那篝火是最初的烟花,火种向四周蔓延,逐渐驱散黑夜,让文明照亮神州大地。
   如今,满天的卫星就是我们天上街市中不灭的烟花,点亮着我们的文明,去探索未知的星辰大海。
   我在头脑里搜寻过年放鞭炮的诗句,为古人“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单调而叹息,他们哪有我们今天的精彩。现实里零星的鞭炮声,只是传达出一岁除的信息,而那种欢乐的气氛却没有,这也限制了古人的文学创作。
   我也知道,处于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鞭炮的故事,鞭炮岂止是声音,更有点燃记忆的功能。
  
   首发原创于江山文学
  

共 34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爆竹声声辞旧岁。除夕傍晚,外面的鞭炮声次第想起,让作者不禁想起小时候关于鞭炮的往事。年前,父亲总会买上红纸包的一两包小挂鞭,放在柴房。作者时常去拆下几个,到街上凑下热闹。三十晚上,才放一个整包的鞭炮。不过瘾,便和老叔去捡拾别人放炮留下的哑炮。哑炮如果多了,就拆出火药,装入粗大的烟花筒子,用冻着半盆鸡食的盆子压上点燃,结果,惊天动地,作者衣服上也溅满赃物。父亲说,这不是放炮,是放雷管,太危险。此外,老叔说,砖石上的白色粉末,掺进木炭和硝,如果再有敌人进犯,可以用来炸鬼子。那时候,要想看放鞭炮过瘾,还得上春节前滦县廿六大集的烟花爆竹市场。那些卖鞭炮的为招揽生意,互相比试燃放鞭炮。碰巧遇到大舅,硬塞给作者十元钱,让自己看上啥买点啥。这十元钱在当时过于沉重。后来,每逢过年,听见鞭炮声,作者都会想起这事。趁母亲办66岁大寿,大舅也将面临寿辰,作者以百元红包回敬大舅。繁琐了点,但亲情需要这种实实在在的交流。如今年纪大了,今年过年,作者头一次没买鞭炮。边包饺子,边看窗外漫天烟花,不亦乐乎。这时,三叔家堂弟打来电话,让作者带两个孩子到他家去放烟花。满天的烟花在天空尽情绽放,凤鸣龙吟,绚烂多彩。烟花扎根兄弟们的内心,代代相传。如同文明的火种,驱散黑夜,照亮神州大地。文章回忆了桩桩放鞭炮的往事,从爆竹声中,我们听到了时代前行清脆的足音。文笔洒脱,感悟深刻,精彩佳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2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2-27 06:25:57
  这些年,城里禁燃,所以,很多城市的除夕夜是静悄悄的。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三十晚上,依然是爆竹声声,烟花漫天。小时候,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鞭炮也是稀罕之物,但它的每一声炸响,都引发孩子们的童心爆棚和美好想象。所以,在过上幸福生活的今天,老师回望过去,才有了文中不尽的感慨。或许,从爆竹声中,我们能听到这个时代前行清脆的足音。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厚爱,期待佳作频仍,精彩不断,顺祝新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27 16:33:56
  感谢韩老师神情按编,辛苦了。老家也是禁放鞭炮的,中国的环境就是这样,想买想放的总会找到渠道,总能让烟花绽放,派出所偶尔也出来装装样子,不会死乞白赖的管。今年放的时候警察就来了,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走了我们接着放。没有鞭炮的的年就味同嚼蜡了。我那年留在北京过年就十分后悔,真的很少鞭炮声,也失去了亲情热闹。祝老师春祺!万事顺意!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2-27 08:35:06
  这篇散文回忆了儿时与鞭炮有关的桩桩往事,从父亲买的小挂鞭,到集市上的鞭炮比试,再到如今的变化。鞭炮声中,有童年欢乐,有亲情温暖,更有时代前行的足音,让人感慨万千。 问候天方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27 16:36:41
  龙主编好,辛苦驻足留墨。这篇早就写了个大概,总觉得没有新意,就放下了,堪堪本月要过完了,正月要结束了,才重又拾起来勉强成篇。祝老师春祺,万事顺意!
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5-02-27 11:02:33
  天方老师这篇文中的一幕幕场景,又生动又感人。和老叔一起捡拾小炮,让人看着不禁心酸,而和老叔一起放“雷管”,又让人忍俊不禁,写的太生动了。老师的大舅真是一个实在人,真诚得令人感动。而小弟如今放鞭炮礼花的恢弘气派,何尝不是弥补小时候的缺憾?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放鞭炮,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总不能尽兴。如今,生活富裕了,但心境也不同以前了,真让人感慨万千啊。拜读老师的美文佳作,大赞!问好天方老师,遥祝幸福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27 16:41:23
  非常感谢老师百忙中来访留墨,本来春节前就向写这篇,苦于这种题材很难写出新意,就又放下了,堪堪正月要结束了,想着本月不要交白卷,才勉强成文。再次致谢,问候老师春祺,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7 14:58:55
  放鞭炮,写出了新意,也写出了境界。每个人都有鞭炮的故事,那些故事属于曾经,也点燃了我们生活的希望。天方老师笔下的鞭炮,是时光里的声音,响彻在过年,余韵也悠长。天方老师和三叔,和小老弟,和大舅,这些人物,在鞭炮声中一个个活泼可爱,这何尝不是我们的过去,可能我们也会想到兄弟姐妹,这种亲情,永远都在鞭炮的火花里在脆响中。人类对红光的追求,一直未断,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文化。作者的表达是深刻的,很有问候份量。怀才抱器拜读,问候天方老师春祺!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27 16:45:17
  本来春节前就要交上这篇文章,苦于这种题材很难写出新意,就搁置下了。堪堪要月底吃鸭蛋了,才匆匆完成。看了老师多点位的修改,给小文增色点睛,您费心了,非常感谢,祝老师春祺,万事如意!
5 楼        文友:佳华        2025-02-27 16:25:59
  说的好,鞭炮岂止是声音,更有点燃记忆的功能。读这篇文章,记忆就像炮捻一样,一下子就燃到了小时候,年集的鞭炮,过年的鞭炮,如在眼前。今年过年我还给别人要了三盒小鞭,一个个的点燃了往天上扔,听着响,心思晃晃悠悠,犹如时光倒流。
回复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27 16:50:19
  这个年龄孩子都大了,自己也快老了,所以今年我真得没心思放鞭炮。要等着有了孙子孙女可能就又能活回去了。还好弟弟叫我和孩子们一起放了不少,找回了一些回忆。这种题材不好写出新意,所以一直拖拉到了正月底才勉强成文,感谢老师到访留墨,祝老师春祺,万事如意!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2-27 17:09:52
  天方老师好。切莫感谢,我还担心这些添加是否合适何意呢,生怕偏离了天方老师的表达思路。的确如你所说,这个题材,要写出新意很不易,我觉得天方老师的驾驭是别开生面的,给我的读感的新鲜的。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27 22:24:09
  不走寻常路才能避免读者阅读疲劳,老师补充的我都会多读几遍,领会学习,这是增长文学素养的捷径。东篱人都受益匪浅。问候老师春祺,我们共同静待春暖花开!
7 楼        文友:岚亮        2025-02-27 19:36:23
  匆匆读罢天方兄的这篇新年鞭炮,感到很开心,很有趣,很年味。少时候我也爱放鞭炮。当时的乡下只有两种,我们称发出两声响的为火炮,鞭炮则称为百子炮。后来,鞭炮照样打,还多了烟花。拜读佳作,问候兄弟了
回复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27 22:28:10
  感谢亮哥驻足留墨,给与认可和鼓励。这种题材不好写,容易落入俗套,所以年前开了头就搁置了,怕本月交白卷才匆匆落笔完成。幸得怀才提笔相助,或得小红花一枚。祝老师开心快乐,万事如意!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2-27 20:26:52
  春节,我们这里的鞭炮也是放得真不少。今年,我和老师一样,也没买,总觉得鞭炮再多,也没以前的年味浓了。好文章,学习点赞,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2-27 22:33:15
  我家老大大了,老二也从来不敢放,再说也不知道从哪里买,这里也禁放鞭炮,买的人都有路子,我就没去琢磨。现在就盼着儿子结婚,有了孙子孙女,带着放鞭炮了,我这么大人自己放也不是那么回事,哈哈,估计您也盼着儿子结婚呢!啥时候说啥话!总算本月不交白胶,羡慕老师总能找到题材,创作大丰收!祝老师开心快乐!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3-07 15:37:31
  放鞭炮,如此平常之事,天方老师写出了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写出了新意。文章语言朴实灵动,读来趣味横生,实乃上乘之作。点赞!遥握问候,谨祝一切顺利?
回复9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3-08 09:41:35
  感谢湘莉老师到访留墨,这种题材不好写出新意吗,所以拖拖拉拉很久才放出来,都是生活中的经历,用题目串起来,勉强成文。祝老师开心快乐,万事如意!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