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老槐树下的理解(散文)

精品 【家园】老槐树下的理解(散文)


作者:创作修行僧 布衣,37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发表时间:2025-03-03 05:30:01

【家园】老槐树下的理解(散文) 从小到大,我一直对爸爸妈妈比较陌生,我从来没有拥抱过他们,也不曾接受他们的拥抱,印象中,我无论与哪一个弟弟妹妹发生矛盾,爸爸妈妈总是把拳头和木棍落到我的身上。于是乎,长期以来我一直想逃离那个弟弟妹妹视做安乐窝的原生家庭。
   俗话说,人世间的事情都是有轮回的,有转折的。我与爸爸妈妈的关系转折点就发生在那棵不起眼老槐树下……
   老屋门前的那棵老槐树又开花了。乳白的花串垂在青砖墙上,像一串串未拆封的信笺。我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站在树荫下,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午后,父亲就是在这棵树下用竹枝抽我的掌心。
   那时的槐树还不及屋檐高,细瘦的枝干撑不起蝉蜕的重量。七岁的我攥着半块发硬的桃酥躲在树后,看妹妹在井台边踮脚够晾衣绳上的柿饼。木盆翻倒的声响惊醒了午睡的母亲,她冲出来时正看见我嘴角的碎屑。竹扫帚划破闷热的空气,噼噼叭叭落在我的头上脸上,父亲闻声从院子外面跑来,甚至没容我分辩半句,开始了男女混合双打比赛。
   平日里,“你是大姐就该让着弟妹!”这句话像槐树的年轮,一圈圈勒紧我的童年。弟弟打翻墨汁弄脏我的作业本,妹妹偷吃留给奶奶的冰糖,最后挨训的永远是我。灶台边被拧红的耳朵,门框上量身高刻下的划痕,雨天跪在青石板上搓衣裳冻裂的手,都成了记忆里发炎的伤口。
   真正让我决意逃离的,是十五岁那年除夕。父亲发现藏在稻草堆里的半包香烟,那是弟弟从村口小卖部偷买的。他抡起挑水的扁担时,弟弟早已翻墙逃走。我的后背替人承受了所有责罚,新做的蓝布衫裂开细长的口子,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裂隙。深夜母亲用烧酒给我揉伤,我咬着被角发誓要抓紧时间离家出走。
   后来我真的实现了离家出走的目的,美其名曰响应祖国的召唤,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锻炼成长。那是我明目张胆地离家出走,爸爸妈妈心知肚明却无法阻拦,只好说“锻炼锻炼会更加成熟一点,对她有好处”。
   这一去三年没回家,考上大学回家瞄了一眼。在校期间为了复习功课,寒假暑假都不回家;工作以后三年不回家。直到结婚回家又瞄了一眼。总而言之对爸爸妈妈的怨恨是说不明道不清,就是不愿意亲近他们。
   直到爸爸妈妈的暮年,爸爸癌症住院。我在监护室外守了三天三夜,突然发现他稀疏的白发间竟藏着块铜钱大小的疤——经询问才知道,那是某次我赌气离家出走,他深夜寻我时摔的。收拾爸爸的衣物,发现床头柜的抽屉里躺着个铁皮盒,里面整齐码着我历年寄回家的明信片,每张背面都用铅笔标着收信日期。还有一个笔记本,上面都是他写给我的信,一封也不曾寄出去。
   后来帮母亲晒霉,在樟木箱底翻出件打满补丁的小褂。母亲摩挲着袖口的槐花绣样:“你百日时抓周,死死攥着你爸爸的钢笔不放。”阳光穿过雕花窗棂,我看见她浑浊的眼底泛起粼粼波光,“那会儿你爸爸天天念叨,说咱家要出个读书人。”事实证明你爸爸说的对,咱家就是出了你这个读书人。
   那夜哄睡哭闹的儿子,月光漫过婴儿床的栏杆。小家伙挥舞的拳头突然让我想起父亲扬起的巴掌,原来为人父母的手,举起时是铁,落下时早已化成了棉。晨起给母亲找胃疼的药时,母亲含混地念叨着要给外孙子打对银镯,颤巍巍的手比划着尺寸,生怕勒着孩子藕节似的腕子。不禁我感叹到,隔辈亲啊,爸爸妈妈都很在乎我的儿子,如同心中有我一样!
   那一日老槐花簌簌落在石阶上,怀中的儿子伸手去抓飞舞的柳絮。父亲拄着拐杖挪到门槛边,布满老年斑的手突然轻轻覆上母亲的肩。二十年来我第一次看见爸爸妈妈并肩而立,发现他们两人的影子竟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同样佝偻的弧度。那一刻,我突然间就醒悟了,原来爸爸妈妈一直以来都对我期望值太高,我一直活在他们的梦想中,他们一辈子没有实现的大学梦、做文化人的梦,期盼着我能替他们实现!
   一直以来爸爸妈妈对我要求严格,责罚沉重,都是对我爱的太深啊!可怜我一直到为人母亲才理解了父母的爱。
  

共 15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叙述跨越两代人的亲情救赎,也是一场关于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作者以老槐树为时空坐标,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传统家庭教育中令人震颤的生存图景——严厉责罚与沉默守望交织的悖论之网,原生家庭创伤与血脉羁绊共生的复杂图谱。那些落在孩童身上的棍棒,何尝不是父母未竟理想的投射?那些被珍藏的明信片与未寄出的书信,恰似无数中国家庭隐而不宣的情感密码。当第三代的生命啼哭划破岁月坚冰,当暮年父母佝偻的背影叠合成相似的弧度,我们终于读懂:那些以爱之名的苛责里,蛰伏着时代局限下最笨拙的期许;那些布满补丁的旧衣箱底,尘封着农耕文明里最质朴的传承渴望。本文以绵密的细节肌理,叩击着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代际理解困境,在槐花年复一年的开落间,为所有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挣扎的亲子关系,点亮一盏和解的灯。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03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03-03 05:31:10
  内涵厚重的散文,叙述跨越两代人的亲情救赎,也是一场关于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
秋觅
2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5-03-03 06:46:27
  阅读了,挺好的,给作者点赞,教育的话题永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3 楼        文友:创作修行僧        2025-03-03 06:47:52
  感谢秋觅老师编辑与评论,起的早啊,辛苦了
4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5-03-03 07:09:25
  当暮年父母佝偻的背影叠合成相似的弧度,我们终于读懂:那些以爱之名的苛责里,蛰伏着时代局限下最笨拙的期许;那些布满补丁的旧衣箱底,尘封着农耕文明里最质朴的传承渴望。这评价太好了,谢谢秋觅老师的的经典编者按语
太行飞剑
5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25-03-03 22:13:13
  恭贺精品之喜
太行飞剑
6 楼        文友:创作修行僧        2025-03-04 04:48:45
  感谢秋觅老师的热情推荐,秋觅老师写的编者按语和评论我非常喜欢,感觉把我的创作动因都说透了。在一次感谢
7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3-04 08:01:20
  文笔特别优美,感情特别深刻,写作非常敬业,读后不由自主而被深深感动!好文章,难得的好!
8 楼        文友:秋觅        2025-03-04 08:18:41
  祝贺精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