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传奇小说 >> 【东篱】乐饮罢兵(小说)

精品 【东篱】乐饮罢兵(小说)


作者:秋叶湖边 布衣,487.7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5发表时间:2025-03-06 07:17:48
摘要: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不是俘虏,却形同俘虏;不是囚犯,却形同囚犯。俘虏,是拼杀之后的无可奈何,他没有;囚犯,是枷锁捆缚的沉重负担,他也没有。抬头,连天都看不见,那一身庄重的官服,就像只为了配得上案桌上的酒肉而穿。
   那来自地狱的厮杀声,邪恶恐怖,虽然遥远,仍回荡不绝,每一声都像在他心头刺了一剑。抵近黄昏,如同持续了数万年的厮杀声终于渐渐散去,那伤痕累累已无完肤的心却并没有脱离苦难,反而如已经停止跳动般沉重。
   欢呼,是胜利的欢呼,欢呼让他窒息,让他停止心跳。他的心,就像是一端切成条状挂起来晾晒的萝卜,而欢呼就像是大锤还要不停地进行重击。
   他并没有瘫软在地,这是早已预知的结局,即使预知,却并不能减少他的绝望,也不能减轻他的痛苦。
   他背对门口,却知道有人进来了,因为他看到了鲜红的晚霞,似乎也看到了那堆尸如山的战场。
   来人走了进来,看着案桌上的食物一点都没有少,但肉已冷了,酒也凉了。随后轻轻挥手,便进来了几个卫兵,端着热饭热菜的卫兵,分主客设好两案两座之后,又恭敬地出去了。
   来人至主位跪坐而下,道:“公子一天未进食了,趁热用一些吧。”
   他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他以为这样能减轻痛苦,保持镇定,但呼吸撕扯了伤口,他的心更疼了。睁开眼睛后,他慢慢转身,看着来人,这是他曾经的朋友,也是敌国的仇人,更是刚刚屠杀了自己手下兵卒的敌军主将,秦国大良造卫鞅。
   他想笑一笑,哪怕只是冷笑,但他笑不出来,一番酝酿之后,他还是笑不出来,嘴角只是稍微抽搐了一下,道:“大良造有心了。”
   此刻的卫鞅应该志得意满,应该意气风发,但并没有,即使他的语气十分轻松,甚至有些得意,但扫不尽眼神里的坚毅。
   等他于客位坐下后,卫鞅为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道:“请!”
   他只是坐下,没有动面前的食物,更没有为自己也倒一杯酒,只是呆坐而已。
   卫鞅见他没有共同举杯的意愿,只能仰头自己饮酒,放下酒杯后,问道:“公子既是宗室王弟,又是统兵主将,不想知道战况如何吗?”
   他不想低下头,他是公子卬,血统高贵,身份尊贵,是魏王亲弟,是此战的魏军主将,他不想低下头,也不能低下头。但他的心里仿佛有千斤巨石,他的头如有万斤之重,他没有回答,只是沉默。
   卫鞅道:“看来公子已知晓此战结果。”
   是啊,他不能不知道,否则他也不会来到这里,更何况那比厮杀声更恐怖的胜利欢呼,一直充斥在他耳边。
   见公子卬依旧不愿说话,卫鞅继续道:“公子自然是知晓的,桂陵、马陵两战之后,魏国国力大为削弱,魏军主力损失殆尽,数年之内无法支撑大战,而今秦、齐、赵三国围而攻之,魏国分身乏力,故而应对我秦国之兵力军械捉襟见肘,安能不败?”
   公子卬缓缓问道:“大良造这是炫耀吗?”
   卫鞅微微一笑,反问道:“炫耀?”
   公子卬道:“大良造知我魏国力有不逮,于是投其所好,以乐饮罢兵为由诱我囚之,以攻我军。”
   卫鞅似乎真有些得意了,道:“是,作为魏军主将,你不想战,也不能战,战则必败,所以哪怕只有一丝罢兵可能,你都不会放弃。”
   公子卬终于笑了出来,不是抽搐,而是冷笑,道:“昔日好友,今日对阵,不忍相攻,乐饮罢兵,如此幼稚之言!不知后世会作何评论,是笑卬愚蠢无知,还是笑大良造背信弃义不择手段?”说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卫鞅也陪着饮了一杯,问道:“愚蠢无知?”
   公子卬继续冷笑道:“你我皆是国家重臣,领军主将,以昔日私情废两国存亡大事,我竟如约前来,岂不是愚蠢无知?”
   卫鞅没有立刻回答,慢慢地整了整衣襟,淡淡问道:“公子如今生死未定,却担心身后之名?”
   公子卬笑了,不再是冷笑,而是真的笑了,道:“大良造之意是要杀我?”
   卫鞅道:“方才我已说了,魏国受三国围攻,力不能逮,只能避战,公子如约前来乃是无可奈何而置之死地的大智大勇之举。”
   听到这话公子卬应该是满意的,毕竟有人理解他,但卫鞅若不是看清了魏国局势,猜中了自己心中所思,又怎会投自己所好,以如此荒唐的理由将自己骗来,于是问道:“魏国惨败,秦军大胜,大良造为何没有欢欣鼓舞,反而若有所思?”
   卫鞅道:“秦军虽大胜,但兵卒亦有死伤……”
   没等卫鞅说完,公子卬厉声打断道:“所以你才会诈我前来,囚之以攻我军!”
   卫鞅平静的看着有些愤怒的公子卬,不怒,不威,反而有些同情,道:“不错,主将乃军之首脑,主将若失则军必乱……”
   公子卬再次打断道:“若趁乱而攻,秦军取胜则简单许多,死伤也会少很多。”
   卫鞅沉默,他只能默认,这并不光彩,甚至有些下作,但他并不愧疚,这是国之生死,不是朋友私交,为了秦国,为了更小的代价获取胜利,他自然问心无愧。
   公子卬道:“只是我被扣押后,魏军并未大乱,否则这场厮杀不会持续这么久,也不会这么惨烈。”
   沉默片刻后,卫鞅道:“公子治军有方,但公子若坐镇中军统筹各方,秦军死伤只会更大。”
   公子卬再次冷笑道:“秦国变法,大良造已背残暴之名,就不担心再背欺诈下作之名吗?”
   卫鞅缓缓起身,道:“战后之事繁多,恕不相陪,请公子用餐。”
   说完便走了出去,营帐里只剩下公子卬孤独一个人。
   风还在吹,吹动火光,也吹动幕布,战场已经平静,风却不想让战场平静,这惨烈到堆积如山的死亡,风不想平静。
   营帐中的火光时而热烈旺盛,时而奄奄一息,却未曾熄灭,风吹动火光,映照在公子卬的脸上,格外恐怖。
   夜已深,风不停,人未眠,帐外偶尔的吵闹,像是提醒所有人,死亡并没有完全笼罩。公子卬已经很虚弱了,他今天只喝了两杯酒,再没有吃任何东西。比身体的虚弱更严重的是,他的心更加虚弱了,无论是谁经过这样的痛苦和煎熬之后,都会虚弱的。
   卫鞅再次走了进来,他也是不眠人,因为他的脚步和神情已经证明,他并没有因胜利而过分喜悦。
   看着案桌上没被动过的酒饭,看着公子卬孤独无助的背影,卫鞅问道:“战前胜败便已明了,公子不必如此!”
   公子卬没有转身,只是淡淡道:“卬并非羞愤绝食,只是在等大良造一句话。”
   卫鞅问道:“有关公子的生死?”绝食明志之人不会贪生怕死,但卫鞅只能这么问。
   公子卬道:“此战之后,大良造意欲何为?”
   卫鞅久久没有回答,公子卬转身,盯着卫鞅,他的身心都已虚弱,但眼神却十分坚毅,道:“占领河西,蚕食上郡!”
   卫鞅并没有立刻回答,也没有与公子卬对视,而是走到主位坐下,一挥手,便有卫兵进来撤走了酒饭,又端来热酒热饭,并分别将酒杯倒满。
   卫鞅起箸,将一块肉放到嘴里咀嚼,若无其事道:“我军为何不能渡过大河,直取河东?”
   公子卬道:“上郡虽地薄民寡,却连接赵、魏、秦三国,势压关中,上郡属魏国,秦军便不能肆无忌惮攻略河东。”
   卫鞅停下筷子,看着公子卬道:“战前我与公子曾有言及,只因公子并未应允,以致开战!”
   公子卬道:“河西、上郡地缘辽阔,且为压制秦国之地,怎可轻易弃之。”
   卫鞅冷冷道:“公子之意,仍幻想以一人之力,阻我数万大军吗?”
   公子卬快步走到卫鞅前面,道:“非也!若秦国鲸吞河西、上郡,如此暴起,诸侯列国惊惧之下,会否转而攻秦?”
   卫鞅笑道:“如今被群起围攻的是魏国,并非秦国,公子不必耸人听闻!”
   公子卬道:“大良造自然知晓,上郡之地险关重重,秦若强攻必然死伤巨大;且秦军在此与魏国纠缠不清,齐、赵在魏东必然无所顾忌,秦未必能得大利。”
   卫鞅深吸一口气,略微沉重道:“既如此,公子可用餐进食了。”
   公子卬走到案桌前,他确实可以进食了,卫鞅的态度已经说明,秦国虽野心勃勃,却也只能步步为营,魏国情势或有转圜了。
   用完酒饭之后,公子卬看着火光隐约的卫鞅,叹息道:“大良造入秦十余年,变法图强,终成大业,可惜我王不听公叔丞相之言,竟不能用!”
   卫鞅听后微微一笑,道:“想吴起者,天下大才,开疆拓土,战无不胜,如此大才大功之人都不能为魏相,又何况无名无功之一介中庶子。”
   公子卬道:“人言公叔丞相嫉贤妒能,迫使吴起逃魏去楚,若真如此,又怎会病危之时苦荐大良造。”
   卫鞅沉默,心思似乎回到了魏国相府,回到公叔痤门下受教的时光。
   公子卬问道:“若大良造为魏臣,面对而今情势,大良造以为当如何应对?”
   卫鞅依然淡淡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为秦国大良造,只谋秦国之事。”
   风吹动了火光,也吹来了火的味道,公子卬先是一愣,随后握拳重击案桌,泪水终于溢出。这是焚烧尸体的味道,堆积焚烧使味道更浓,虽然久经战阵,两人虽未呕吐,却也恶心反胃。
   沉默良久,公子卬依然痛苦难当,不能自己,卫鞅安慰道:“魏国之败不在今日,吴起去楚、孙膑归齐便初现端倪,而魏国自毁三晋之盟而攻赵攻韩之时便已注定,公子不必如此。”
   公子卬抬头,眼睛已充血通红,吼道:“魏国东西两地断绝,不能相连,各以安邑、大梁为中心,因三晋之盟而强大,而国之生死,怎能寄于外邦之盟!”
   卫鞅继续道:“而赵、韩亦不愿为魏之附庸,所以魏国先攻邯郸,再攻韩国,遭桂陵、马陵两场大败,也导致而今被围而攻之。”
   公子卬问道:“若彼时王兄以大良造为相,大良造会如何?”
   卫鞅坚决道:“不知!”
   公子卬低头道:“而今秦攻魏西,齐、赵攻魏东,兵败割地已是必然,也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卫鞅已转身准备离去,道:“焚烧尸体之后,公子必然再难举箸,故而先来请公子用餐,公子放心,秦并无杀公子之意。”
   卫鞅走了,再次留下公子卬一人,公子卬仍在揣摩卫鞅的话,卫鞅只说不会杀他,却并未说秦国下一步计划,究竟是不顾一切东渡攻略河东,还是不计死伤北上攻占上郡?
  

共 39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作者以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秦国卫鞅和魏国公子卬两人演绎而来的佳作,小说以文言的形式抒写,符合时代的背景和人文要义。此二人曾经私交甚好,却又战场兵戎相见。卫鞅使计得逞,公子卬受骗被俘,内心无奈悲凉,两人对话尽显战场外隐含的萧杀和悲壮,外面厮杀阵阵,尸体如山,帐内虽热酒热肉,公子卬却只能冷笑言寒。言语中,有对卫鞅励精图治雄韬大略叹息中的赞赏,亦有对自己国家王室无能的哀叹,身为国之重臣,心中的五味杂陈可想而知。如今落此下场,事有因果。乐饮而罢兵,能否和平?作者精通历史典故,文笔老练,文言流畅,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截取战国历史这一故事,描写精当,画面感强,给读者再现了历史精彩的一页,令人读来颇感深沉和悲壮。胜者王,败者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以史为鉴,可知兴亡,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思考遐想的空间,余味无穷。读之作者大气之作,由衷赞叹,推荐赏阅。【东篱编辑:风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07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轩        2025-03-06 07:33:05
  感佩老师才情,在文字里感受到历史的风云变幻,残酷无情,却又摇曳生辉,
风轩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3-06 08:20:43
  战争,没有赢家,这个小说反映的主题值得今人借鉴。小说语言厚实,情节感人,两位英雄对话中闪烁刀光剑影。拜读学习老师佳作,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6:45:57
  在战争背景下,两个曾经写出的好友,谈事相处的心态已经改变,不再是酒肉言欢了,彼此各为其主,只能从国家时势去考虑,去说话。作者对抗历史熟知,演绎起来,轻松入境。非常值得一读的历史小说。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06 17:43:13
  很长时间未读秋叶老师的小说了,甚念。读秋叶老师的历史题材小说,长见识。
怀才抱器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3-09 14:28:28
  周末向优秀的老师祝安!愿老师幸福快乐,创作丰盈。仔细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乐饮罢兵》优秀小说作品,顿然间被文章的优美优秀和细致细腻所吸引,文字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愉悦之美,更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幸福之光,表达情愫,展现缱绻,唯文字方能企及。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