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在时光的罅隙里(随笔)

编辑推荐 【雅香】在时光的罅隙里(随笔)


作者:树叔 白丁,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5发表时间:2025-03-08 16:00:57
摘要:正阳门箭楼上的一眼百年

◎ 前门楼子九丈九 ,四门三桥五牌楼,前门楼子九丈九,九个胡同九棵柳。
   ——老北京老话
  
   正阳门是立在北京城脊梁上的青铜镇尺。它是正阳门建筑群之首,其余由箭楼、瓮城这三个部分组成。前段时间,听说可预约参观,毕竟是三十多年未开放供人参观,约了好几次,才得已成行。去之前就得知,瓮城早在四十年前就被拆除了,去后才知正阳门也没开放,约上的只是箭楼可供参观。心里些许遗憾。
   在北京中轴线上,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正阳门箭楼巍然矗立,与正阳门城楼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这一地理位置使得正阳门箭楼不仅成为京城的门户,在视觉上也连接了帝都的城市天际线,不仅展现出三千年古都的宏伟气势,也成了它雄伟壮丽的门户景观。正阳门箭楼地处北京老城南北中轴线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显要,作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正阳门箭楼是皇帝出巡、百官朝贺、外国使节进京的必经之路,堪称 国门”。
   当我在箭楼下站定时,仰头看见九丈九尺高的城台把阳光切作两半,一半泼在箭楼南侧依稀可见的箭孔里,一半浸在正阳桥的青砖中。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的城门,六百年来始终以正南正北的坐姿,注视着光阴如流水般缓缓漫过汉白玉须弥座。从北门登上箭楼,有着一种奇妙的观感:它的视野极好,向南可俯瞰前门大街的闹市,向东可见正阳门火车站,向北是纪念堂和天安门广场周边。此处,正是观赏中轴线的最佳地点之一。瓮城早已拆去,但顺着瓮城展馆里的铜钉城门望进去,仿佛能窥见万历年间九门提督的仪仗。城门洞像含着一枚铜钱的嘴,吞吐着驼铃叮当的商队、举着牙旗的驿马、推着独轮车的挑夫。可以想象,李自成射向城楼的那支箭,是否在某个雪夜化作白鸽,与时不时掠过城头的归燕共享同一片月光……
   马可•波罗游记里,对箭楼有着 "世界最壮丽城门"的赞叹。据说,在拆除瓮城时特意保存了正阳门的脊兽,人们由此可以想到,当京奉铁路的汽笛声碾碎护城河的冰面,这座城门注定要在蒸汽机与青砖柱的撕扯中,成为整个时代转型的阵痛坐标。
   我在箭楼中的展廊中徘徊。八国联军留下的弹孔像凝固的雨点,袁世凯扩建的西洋式拱券如腊月梅枝,民国初年换装的玻璃窗则似蒙尘的老花镜。人们也可以想到,梁思成当年举着煤油灯测绘时,是否也曾在砖缝里发现前朝的叹息?远处,前门大街的铛铛车不时摇着铜铃经过,它会打断我的思绪,让人错觉有驮着城砖的骡队归来。那些被拆去砌了民房的城砖,有些变成了大杂院的门墩,有些碾成粉末夯进混凝土里,浇筑成前门外大街的高层住宅。这边,讲解员文学又动情的声音:“每块城砖里都掺着戍卒的汗、商贾的银屑和书生落第时溅落的墨汁。”据说,梁思成当年曾提出建 "城墙公园" 构想。若真沿着正阳门建筑群修起环城绿道,不知现在的人们会不会在藤架下摆席品茶,去凝神谛听老城砖里的旧事与新建城中的喧哗。
   当我在这初春时节,看见鸽哨阵阵作响绕飞箭楼的螭吻,觉得这座城楼最珍贵的不是它的砖石木构,而是它具有了记录时代变迁和做为时空坐标的属性,让自己成为一座城市嬗变的容器,在时光的罅隙里,一眼百年……
  
   ◎故乡的小河
   那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六个月的风。多年以后,还会记得夏日的午后我们扛着铁锹,拎着抄网吹着口哨,一路奔跑去沙海、去三家子、去巩家洼子结伴去抓鱼。鲫鱼瓜子、白了漂子,外加蛐蛐和蝈蝈装进了大大小小的容器谁的帽子落在河水里逃逸引起惊叫,好像弹弓射出的石子小憩时,我们围在一起看蚯蚓与蜣螂,争夺地盘,泥鳅用弧线丈量黑鱼的领地。
   风刮走了云,天蓝水清无比可以看见蝌蚪如同墨团,散落在河底即使长大,直到今天当年的那些小伙伴儿,还会出现在梦里不过,已是天上地下,各奔东西窗外的星光闪烁,那星星不是别人都是远行的孩子在回忆。
   (原创)

共 15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正阳门是立在北京城脊梁上的青铜镇尺,它是正阳门建筑群之首,由箭楼、瓮城这三个部分组成。它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纪录着时代的变迁,它已成为一座城市嬗变的容器,在时光的罅隙里,一眼百年。故乡的小河是童年白美好时光,儿时的小伙伴们各奔东西,他们留在了记忆里。作者文字很有渗透力,画面感极强,感情真挚,笔调明亮,文章虽短,但颇为精粹,显示出了作者扎实的功底,一篇接地气的好作品。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5-03-08 16:12:23
  感谢赐稿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3-18 17:39:12
  正阳门一个历史的见证,600多年的风雨沧桑,风声雨声枪炮声,都在正阳门下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一座正阳门可以让我们走进历史,思考未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