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文蕴深厚 大气磅礴(赏析)

精品 【菊韵】文蕴深厚 大气磅礴(赏析) ——评周波平长篇传记《王梦恕传》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9发表时间:2025-03-09 18:36:04

周波平,是我为数不多的好朋友好文友之一。我与周波平都曾在大连市建设系统工作,我们相识相熟相知,却不是因为工作关系,而是因为文学。
   还是在1997年,我应邀参加由大连市文联和大连市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有大连市文学界著名作家邓刚、毕馥华、王晓峰、田俊明、沙仁昌和陆文采教授等参加的周波平文学作品集《大张力》研讨会,也正是在那次研讨会上,我结识了周波平并成为了情缘相投的好朋友。虽然文学创作都是我们的业余爱好,但是,因为热爱,都一直不肯不放弃。于是,我们就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期望着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好作品来。
   果然不负所望,波平的大作《王梦恕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之一)问世。捧着波平兄的这部28万字的沉甸甸的大作,我为他感到高兴。待我认真拜读了之后,我觉得我不能不拿起笔来,写出这篇读后感言。
   一、《王梦恕传》写作上的六个特点
   阅读完波平兄的《王梦恕传》,感到写得非常好,梳理一下主要有这样六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作品既写了隧道工程的发展,更写出了国家经济发展状况。隧道工程,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程,也是一项技术性相当强的工程,它基本上都是运用在公路铁路修建过程中穿山越水时或者地铁建设上的事情,似乎与普通民众没什么更大的关系,自然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我也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这种肤浅认识的。我在认真拜读了周波平的《王梦恕传》这部大作之后,才如醍醐灌顶一般地醒悟了,原来,这隧道工程建设不仅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领域,而且是与我们千家万户紧密相连的,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不是吗?我们每一个人难道没有乘坐汽车和火车穿过隧道吗?我们每一个人难道没有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地坐过地铁吗?我本人更是经常乘坐地铁,因为地铁站就在我的家门口。
   《王梦恕传》,通过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生平事迹的记述,详尽地阐述了我国隧道工程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人们可能不大懂得隧道工程技术,但是,都知道打隧道在那技术落后的年代里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危险,都知道有很多人在国家的公里铁路建设中因打隧道(即掏山洞)牺牲了生命。1966年11月,我去北京,亲眼看到因为修建北京地铁,西长安街被“开膛破肚”即实行开掘式的施工,因为那种原始的落后的施工方式,把长安大街弄得尘土飞扬面目全非,实在令人目不忍睹。
   王梦恕作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大瑶山隧道工程中,改变了中国的百年隧道修建工法;投身到军都山隧道工程、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中,创造了浅埋暗挖工法;投身到磨沟岭隧道工程、圆梁山隧道工程、宜万铁路隧道工程、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工程,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地铁工程,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和青岛海底隧道等工程中,屡战屡捷,创造了辉煌业绩。
   我们在了解了我国隧道建设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更了解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作品中,我们知道,每一个隧道建设都是一个花大钱的工程,我们国家的隧道建设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这几十年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物质基础的积淀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我们所在的大连市为例,在市民们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五条地铁线路建成并通车,总里程达210多公里。我们出差常常乘坐高速高铁穿越隧道,我家附近就是大连地铁5号线的一个地铁车站,出门乘坐地铁非常方便。试问,如果国家没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需要花大钱的隧道建设怎么会发展得如此之快。
   第二个特点,作品既写了王梦恕个人的坎坷经历,更写出了王梦恕在时代变迁中的家国情怀。阅读得知,王梦恕出生在河南省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那个地方被称为“黄河第一村”,是个人才辈出名士荟萃的风水宝地,周边诞生了杜甫、韩愈、李商隐等著名文人和历朝历代诸多武将。而始终把“德芘桑梓”作为座右铭的王梦恕祖上,又都是德厚才高的人士。王梦恕爷爷王文郁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父亲王崇和也是一个深具家国情怀的铁路职员。按理说,如果是处在太平盛世,王梦恕的人生应该是一路阳光一路鲜花。然而,1938年出生的王梦恕,在建国前11年的时光里,前7年经历的是日本侵略的烧杀抢掠,后4年经历的是解放战争的战火硝烟,在那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年代里,王梦恕不仅没有得到一路阳光一路鲜花,而经历的是举家逃难,先是逃至三门峡,继之又逃至宝鸡,对战争的恐惧,一路的奔波,使其母亲被折磨成为精神病患者。
   解放初期,虽然没有了战乱,但是,生活仍很艰苦,为了姐姐和自己能够念书,为了家庭生计,王梦恕曾经跑几十里路找到爸爸的好朋友借5分钱以度日。到了60年代,王梦恕在唐山铁道学院念大学,结果又发生了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他的父亲被批斗得了中风至半身不遂,大姐被打成“走资派”,学校领导被批斗。他参加工作来到北京地铁工地上,施工科长被关进“牛棚”,他自己也被斥责为“年轻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们国家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里,王梦恕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才得以充分的展示,他的智慧和才能才得以充分的发挥。因此说,阅读了这部《王梦恕传》就是从另一个角度阅读了那几个年代的历史,了解了那几个时代的变迁。
   第三个特点,作品既写了王梦恕个人的卓越贡献,也展示了相关的群体形象。在作品中,作者充分地记述了王梦恕刻苦学习努力钻研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过程和精神,评价了王梦恕个人的卓越贡献。我们读到,铁道部为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以打通铁路建设的瓶颈,在洛阳成立了“4501工程”指挥部(铁道部隧道工程局的前身),并将王梦恕调入“4501工程”指挥部。从此,王梦恕把全部心思都献给了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在实践的基础上,王梦恕还撰写论文和学术著作多达600多万字,这些著作和论文,已经成为指导隧道和地下工程规划、设计和修建技术的科学宝典。也正是由于这些卓越的成绩,使王梦恕获得了很多很高的荣誉,他先后获得部及其以上科技大奖近30项,并连续四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连续两届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与此同时,作品还记述了王梦恕成长道路上的一个个群体形象。这其中既有家庭,也有与王梦恕一起奋斗的领导和同事,还有与隧道及地下工程相关的院士和科学家。譬如在家庭方面,作者写了传主以德立世的爷爷王文郁,坚强不屈的父亲王崇和,身残志坚的大姐王秀琛等,正是家庭成员的相互支撑抱团取暖,才使这个家庭在苦难中支撑了下来。在学业上,正是蔡家坡的许老师、天津铁道学校的吕学谟老师、唐山铁道学院的高渠清教授等一个个好心师长的关怀帮助精心指导,才使他学业有成。在我国隧道工程建设方面,作者不仅记述了王梦恕个人的作用,还展示了中国隧道领域的英雄群体,无论是圆梁山隧道工程中与卢耀如、宋振骐、周丰峻等院士共同论证,还是宜万铁路隧道工程中与孙永福、郑守仁、梁文灏、钱七虎等15位院士、大师和教授们一起会诊,还是关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与孙永福、钱七虎、杨秀敏、崔俊芝等11位院士和60余位专家、教授共同汇报研讨……都展示了中国隧道专家团队的巨大实力和团体力量。这些都充分说明,一个人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离开团队集体的作用,仍然是孤掌难鸣。尽管王梦恕是大师级的人物,可仅凭王梦恕一个人肯定是创造不了国家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事业的辉煌。作者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所以才在作品中为我们展示了王梦恕及其周边人的风采,展示了一个个伟大群体的形象。
   第四个特点,作品既展示了中国隧道建设的辉煌成就,又汇聚了世界隧道的丰富资料。在作品中,我们读到了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事业的宏大场面和辉煌成就,我们看到,正是由于我们国家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这才使得我国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得以穿山越岭飞速发展,遍布神州大地,现已建成高速公路18.3万多公里,建成高速铁路4.6万多公里,这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位。城市地铁建设也突飞猛进,目前全国已经有60多个城市开通了地铁(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1万多公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开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作者在给我们展示这些成就的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世界隧道建设的一些资料。我们在阅读中了解到,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修建了山岭隧道及水下隧道,多达数百条,如日本的德山港海底隧道、东京湾渡海公路隧道、丹麦的大海峡隧道等,不是读了这部著作,我们怎么会了解到这么多的关于世界隧道建设的信息呢?应该说,了解了这些,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也使我们在这方面做到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第五个特点,作品既有高深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又有丰富的文化含量。文化含量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质量如何的重要标志。所谓文化含量,其实就是指的文学作品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意蕴。文化含量较高的作品,更能够说服人感染人,更能够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可读性。《王梦恕传》是一部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性很强的传记,应该说,如果这部作品的文化含量不那么高,也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要求一部专业性很强的传记作品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化含量等于苛求。但是,应该说,作者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使这部作品做到了专业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统一。
   文化含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者说重要标志,就是看有没有相当的历史知识,有没有历史的厚重感,我以为这部作品是有的。书中在讲到王梦恕的故乡温县安乐寨村时,说到这里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黄河第一村”“是司马懿的故乡”“是韩愈、杜甫、李商隐等名家的诞生地”,该村还涌现出“历史学领域研究卓有建树的杨碾”“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的参谋长杨秉彝”。书中讲到“王梦恕从小常听父亲给他讲中华民族先贤圣哲的故事,比如大唐的魏征、北宋的包公、南宋的岳飞、文天祥,明朝的海瑞、明末的黄道周,晚清的林则徐、左宗棠、喋血的谭嗣同等等。”传记中深刻论述了历史上对待科学技术的地位问题——“中国自商周以来没有一个历史王朝,是以科学技术作为时代主流的!于是,东汉安帝便有权逼令蔡伦服毒自杀,曹操便可派人杀了华佗,祖冲之的《大明历》便注定要被南朝宋孝武帝压下而不得颁布实施,布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便只能在他死了两个多世纪后才引起重视”……似这样的历史知识,难道你还读不出厚重感吗?
   文学知识当然更是文化含量的题中应有之义。人们常把“传记”当做“文学”,因此便有“传记文学”的说法。但是,从我读过的110多部各类人物的传记来看,真正称得上“传记文学”的,恐怕连百分之五十都达不到。我读过的比较好的传记文学如梅林著的《马克思传》、陈廷一著的《天地良心——万里在安徽》,等都写得很好。那些称不上“传记文学”的,原因就是纪实有余,文学不足。但是,我敢说,《王梦恕传》完全可以算得上很好的传记文学。在这部书中,我们读到了诗歌,读到了文学性的描写,读到了一些深情的的对话,读到了一些精彩的排比句式……
   譬如,作者描写处于文革处境的王梦恕时,引用了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漫山”,把王梦恕当时的心情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譬如,作者在写到王梦恕如何忧国忧民的情怀时,引用了宋代几位古圣先贤的治世名言,其中有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包拯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欧阳修的“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言不逆耳不为谏,士不忘身不为忠。”譬如诗人们歌颂隧道建设者:“我们把青春献给大山,大山才这样多情。我们把汗水浇灌大山,大山才这样葱郁……凿通瑶山十余座巍巍山峰的,不是金刚钻头、先进机器,而是中国人的意志和毅力。”再譬如作者描写王梦恕于茫茫夜色奔波于秦岭的崇山峻岭之间时的感受,引用了一首《纳兰词笺注》中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引用的是何等的贴切,何等的淋漓尽致,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一些文学色彩非常浓郁的描写,如“整个工地红旗招展,人声鼎沸,炮声隆隆。沉睡了千年的大瑶山,一瞬间被唤醒了。”“戊子年暮春,黄河两岸芳草萋萋,桃红柳绿”等等。

共 970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学评论通过对周波平的作品《王梦恕传》的深入分析,展现了作品在情感表达、艺术审美和思想内涵上的多重魅力。评论首先强调了作品在情感上的共鸣,通过王梦恕的个人经历,读者能感受到家国情怀与个人奋斗的紧密结合,情感真挚动人。其次,从艺术审美角度看,作品不仅专业性强,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历史背景,使得传记既有深度又不失文学美感。最后,思想内涵上,作品通过王梦恕的故事,传递了坚韧不拔、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责任感。 总结来说,这篇评论不仅赞扬了周波平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达了对作者未来作品的期待。鼓励周波平继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创作出更多能够触动人心的佳作,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期待周波平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继续用文字记录时代,传递正能量。【编辑:乐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10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5-03-09 18:40:26
  这篇评论不仅赞扬了周波平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达了对作者未来作品的期待。鼓励周波平继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创作出更多能够触动人心的佳作,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19 08:10:30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