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文学创作谈《浅谈长篇小说创作》(赏析) ——在大连市西岗区作协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的发言
刚才依次听了大连市作协副主席于永铎的发言,以及西岗区作协副主席董太峰和艺彤、著名编剧和导演白羽、西岗区作协主席刘晶晶、著名资深作家周波平等关于长篇小说创作的发言,应该说各有侧重各有千秋,均乃真知灼见,受益匪浅。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中,小说属于最年轻的小弟弟。我国最早诞生的文学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诗歌;其次是以诸子百家和汉赋为代表的春秋至汉代的散文;第三位的是以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为代表的唐代诗歌;第四位的是以苏轼、陆游和辛弃疾等为代表的宋代词赋;第五位的是以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纪君祥(代表作《赵氏孤儿》)、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等为代表的元代戏剧;第六位的是以罗贯中(代表作《三国演义》)、施耐庵(代表作《水浒传》)、吴承恩(代表作《西游记》和曹雪芹(代表作《红楼梦》)等为代表的明清小说。民国至今110多年里,我国文学是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百花齐放,成就比较显著的的是长篇小说,可能达到数万部,但是,能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点什么,尚未可知。
我是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至今出版20卷《修成国文集》有600万字。其中长篇小说有四部6卷,近200万字。因为胡乱地写了这么多的东西,今天也在这里谈谈体会,以为交流。我谈这样四点;第一点是要写长篇小说,就要认真阅读一些长篇小说;第二点是要写长篇小说,就要树立信心和勇气,敢于动笔;第三点是要写长篇小说,最好写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第四点是要写长篇小说,应该注意把握好四个环节。
第一点是要写长篇小说,就要认真阅读一些长篇小说。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写长篇小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必须要认真地读一些长篇小说。这里包含两层意思:
1、要多读。我这些年读过的长篇小说有200多部。其中有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有30多部,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儒林外史》《镜花缘》《聊斋志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等。有中国近现代长篇小说120多部,包括近代的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巴金的《春》《秋》《家》,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曲波的《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以及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等,还有现代的长篇小说浩然的《苍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古华的《芙蓉镇》,陈忠实的《白鹿原》,李佩甫的《生命册》,王蒙的《这边风景》,梁晓声的《人世间》,周大新的《湖光山色等等。还有外国的长篇小说50多部,包括俄罗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法国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巴尔扎克的若干作品;英国哈代的《苔丝》和狄更斯的《老古玩店》;爱尔兰伏尼契的《牛虻》;美国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印度泰戈尔的《戈拉》;奥地利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
2、要认真地读。所谓认真地读,就是不能走马观花地读,而是要庖丁解牛式地读。一是不光要看故事情节,还要看其结构、人物塑造、语言修辞等。二是要认真做读书笔记,“好脑瓜不如烂笔头”,要多写多记。我的读书笔记就有几百万字。三是为一些读过的书拟出章节题目来。如著名作家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有32万字,分上下两部,上部21章,下部30章,共51章。我读完之后,为51章分别拟出51个小题目。这里仅列出第一部前五章的小题目,如“第一章大平原硝烟未散,元宝屯又起风云”;“第二章韩长脖通风报信,韩老六又打又拉”;“第三章工作队急于求成,动员会不欢而散”;“第四章王春生走访雨林,赵光腚决心革命”;“第五章刘德山见风使舵,箫队长怒撕请帖”。如读过著名作家李英儒34万字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后,为其24章拟出24个小题目,前五章的小题目是:“第一章转战场外线成内线,领任务巧妙进古城”;“第二章处困境万事开头难,遇韩家古城落下脚”;“第三章费观察难以辨真伪,经培育幼苗初长成”;“第四章韩小燕巧计出古城,杨晓冬智战蓝无匪;”“第五章温柔女情柔志不柔,慈祥母雪冷血更热”。还有如读过著名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苍生》,我也为其全书的55段(章)拟出了55个小题目;读过著名作家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我也为其全书的32章拟出了32个小题目。拟定这些小题目,未必很准确,作者本人也未必认可,但是没有关系,我这样做只是一种自己记读书笔记的一种方法,只是为了自己获取知识的方便之举。
第二点是要写长篇小说,就要树立信心和勇气,敢于动笔。
古人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论语》中讲到:“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意即做什么事情行动要勤快敏捷。这些话归纳起来,就是要敢干要快干,否则,将一事无成。
一是要树立信心,敢于写。我就是一个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在文学创作上,我写了600万字,出了一套20卷的《修成国文集》,其中有散文3卷,长篇小说四部6卷,长篇传记3卷,诗歌1卷,报告文学1卷,影视剧本1卷,文学评论1卷,影像1卷,随笔1卷,书法绘画1卷,读书笔记1卷。应该说我的文学创作囊括了所有的文学品种,就是说我什么都试着写了,而且什么都发表过,还什么都获过奖,至今共获得的文学奖有53项,其中包括长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散文奖、散文诗奖、杂文奖、诗歌奖、歌词奖、楹联奖、报告文学奖、文学评论奖、电影文学剧本奖,而且这些奖项都是省级以上的奖项(大连的奖励应该算是副省级的吧)。我认为,获奖不能证明我的作品如何的好,但起码可以证明我的作品不是那么烂不是那么糟糕。
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写下去。俄罗斯著名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头一条是必须写得多。总会有成就的,必须写,写,写。一篇小说没发表,那您写第二篇,第三篇,总有一篇会发表出来……只是得不屈不挠地顽强地写……您不写,怎知没才能呢?不干,连才能也没法发现。”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了头,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而且会越写越熟练,越写越有兴趣,越写越有成就感。我2004年创作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迷途》(再版时书名改为《田林与蕙兰》),30万字;2008年创作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田园恋歌》(是有22集新农村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再创作为同名长篇小说的),30万字;2012年创作完成第三部长篇小说《厚地高天》(再版时书名改为《东江西河》),30万字;2017年完成第四部长篇小说《兰花甸》,80万字。那些年,我是四年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第二部长篇小说《田园恋歌》,出版前于2007年被《大连日报》连载,200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当年被《中国国土资源报》连载,并于2009年获中华宝石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颁发的中华宝石文学奖,五年一届。相当于省一级文学奖)。另外三部,都被报刊选载过。长篇小说《迷途》(亦即《田林与蕙兰》)和《田园恋歌》,还被两位文学评论家写了评论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推介。
第三点是要写长篇小说,最好写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
写什么或者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是困扰一些作者的很大的难题,这里谈谈自己的做法。
1、就写自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村庄。一些文友常常询问说,自己也想写长篇小说,却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究竟什么样的东西才适合写成长篇小说?在这里,我告诉你,就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什么东西你最熟悉呢?那就是你自己,你的的家庭,你的村庄。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你写了家乡,你就写了世界。”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说:“要踩着脚下的一块土地写文章。”还有很多作家都说:“一切文学皆自传”,就是说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意识,都是某种形式的自传。说到这里就应该明白了,就写自己,就写自己的家庭,就写自己的村庄。
2、很多文学名著都是自传体,都是作家自己的经历。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就是写的自己和家庭。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自传体三部曲长篇小说《家》《春》《秋》,也是写的自己和家庭。还有路遥的三卷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梁晓声的三卷集长篇小说《人世间》,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余华的《活着》等都是如此。我们作协的副主席董太峰的长篇《走出小西山》,就是典型的自传体,写了自己家6代人100多年的历史。
3、我的四部长篇小说,有三卷都是带有自传体性质的。
我的四部长篇小说,除了《东江西河》是写改革开放后城市企业改制题材的,其余的三部《田林与蕙兰》《田园恋歌》《兰花甸》,都是农村题材的,而且都是写的自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村庄,自己的同学老师等。这里所以说自传体性质的,就是说不是完全的自传体小说,作品重点内容甚至不是完全的自传,而是写的同学、老师以及父老乡亲,有一定的自传体的成分在内。
第四点是要写好长篇小说,应该注意把握好四个环节。
写长篇小说,究竟怎么写,谁能给出一个现成的妙方,恐怕谁也给不出来,因为文无定式,写法千奇百怪各有千秋,一千个作家会有一千种说法。因此,我在这里谈的只是自己的粗浅体会,一孔之见。我主要谈四点;
1、要搭建好总体结构。如果是短篇小说是盖一座房子,长篇小说就相当于建设一个小区或者一条街。因此说,结构对于长篇创作很重要,很多人不敢写长篇,打怵的就是结构,不知道该怎么搭起这个庞大的架子。我认为长篇小说结构要注意三点:
(1)初学写作者,一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应该是绝大多数作家的写法。也有倒叙的。也有“散装”式的,比如《马桥词典》;也有“列阵”式的,比如李佩甫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生命册》,全书写了8个不同类型的人物的经历,有上访专业户,告状专业户,豆腐专业户,小偷专业户,离婚专业户等,每个人物写三四万字,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就出来了。而这些人物的内在联系并不是那么紧密,可能仅仅是因为住在一个村子里。
(2)要以一个主人公或者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贯穿始终。德国作家歌德说:“只有作品性格上融贯一致,有一个人物故事作为一根线,在这上面他爱串什么就串什么。”路遥的长篇《平凡的世界》,就是以孙少平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一路写下来的。也有两条线的,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就是两条线,安娜和拉列宁的婚姻关系是一条线,列文和吉提的恋爱关系又是一条线。我的长篇《田林与蕙兰》,就是以高田林和刘蕙兰的爱情作为线索的,而且这条线并不怎么明显,而是隐隐约约的,笔墨也并不多。长篇小说《田园恋歌》是以两个家庭作为主线的,共涉及五六个家庭两代人。长篇小说《东江西河》也是以张东江和赵西河两个家庭为主线的。长篇小说《兰花甸》主要的线索也是两个大家庭,同时涉及三代人十几个家庭近百人的悲欢离合故事。总之,得有一根主线串起来。
(3)要做到首尾相应。无论多么长的作品,最后都要收回来,不能写着写着就走丢了。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的那样:“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我的长篇《兰花甸》,三卷80万字共145章,第一章的题目是“所葆元夫妇亡命于家里,神秘女子悄然离开村庄”,最后一章也就是第145章的题目是“至终生未弄清大义伦理,神秘女原来是自己家人”,这样,就使得全书首尾相应,圆满收回来了。王蒙的长篇《这边风景》上下卷70万字,也是这样,开头是生产队集体的粮食丢了,还有一个人失踪了,最后一章真相大白了。好的破案小说悬疑小说都是这样写。
2、要编辑出生动的故事。
(1)故事从哪里来?一是自己经历事情。二是书中人物经历的事情。三是作者看到听到别人的事情。一个作家写几部长篇小说,就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全部用上了,一点都不会浪费。
(2)要善于编故事。创作,就是要发挥想象力。所谓想象力,就是要合理想象。在编故事方面堪称高手的是那些神话小说和科幻小说的作者。国外有很多,如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长篇《唐吉诃德》,应该属于一个,据说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模仿的《唐吉诃德》。我国的编故事高手,历史上当数《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了,那些神话故事和鬼狐故事,不是什么人都能编出来的。我们西岗区作协主席刘晶晶就是编故事的高手,他的35万字的长篇《远东的远冬》,就是小时候听人家讲那么一件事,就编出来了。还有几个中短篇小说《银色猎场》《借个绿草地》等,也都是道听途说后靠丰富的想象力编出来的,这些作品我都读了,可以说是编的天衣无缝,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