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柳岸】冰岛电影《处子之山》(赏析)

编辑推荐 【柳岸】冰岛电影《处子之山》(赏析)


作者:裴三 白丁,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4发表时间:2025-03-16 21:42:36

【柳岸】冰岛电影《处子之山》(赏析) 通常情况下我们大多数人会对周围的人表现出多大的善意?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这样问,通常情况下我们大多数人会对周围的人表现出多大的恶意?这样的情况因人而异,显然不太可能会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面对同一个人,我们有些人会心生好感并主动与之接近,而有些人可能会相对无感,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则可能会因为反感而与其保持距离。当然,以上说的都是那种与我们相差无异的普通人,而如果对方是那种和大多数的普通人有着明显区别的人呢,就比如形体上有缺陷或者是智力低下的,那么我们对其又会表现出多大的善意或者是恶意?
   这是我看完这部影片后心中产生的最大的疑问。就如电影海报所展示的这位男主角的个人形象一样,现实中能有多少人第一眼会对他产生好感或不会对他有任何的排斥感?而且电影海报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的是这个长相不太讨人喜欢的男人不但高大肥胖(甚至可以说胖得有点离谱),而且看上去也有点木讷呆板,总的来说我们基本上很难从他身上找到可取之处,这样的一个人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来对待。要是我们的个人生活圈中存在着这样一个认识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对他平等视之呢?
   其实现实中不少人的个人生活圈中可能就存在着类似的人,有兴趣的话可以留意一下你周围那些人对其的态度。个人认为这样的态度无非就是以下两种:好一点的可能会与其保持距离尽量做到避而远之;差一点的则可能就会无端地对其取笑、鄙视甚至是捉弄了。真正会把对方平等视之的人个人觉得大概率不会有很多。大多数成年人长期潜意识里形成的习惯使得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总是难免会根据对方的形象、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等等把其归类,有些是可以主动交往的,有些是可以平等相处的,而另一些则是要主动保持距离避而远之的。而且这种人际交往的习惯大多数人往往第一眼就已经通过对方的外在形象作出了筛选,在这个越来越看重颜值的社会,一个人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等等这些只不过是我们人际交往过程中进行二次筛选的依据罢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潜意识的习惯总是期望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对等的关系甚至是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对于那些不能提供这些东西的人,我们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一种偏见。个人素质修养好一点的人可能会掩饰这种偏见,而个人素质修养差的往往就会通过各种言行举止来表现其自我的优越感。
   这部冰岛电影聚焦的正是这样一个很容易被周围人边缘化的男人。这个男人的外在形象显然属于不讨人喜欢的那种,平常除了听听摇滚乐玩玩二战沙盘游戏外,不擅言谈的他基本上与周围的人没什么互动,更别说是让他参与到大家的社交活动中去了。而且他都四十来岁了却还是跟妈妈住在一起,这难免或多或少会让人把他当作一个巨婴看待。这样的一个人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显然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于是他自然而然就成了常人眼里的孤僻之人。这部电影就如冰岛当地的气候一样用一种近乎冰冷的基调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冷漠无情的一面。机场那几个同事一次次无端的嘲笑和恶意捉弄,社区里的那些家长都不敢让自己的孩子靠近他,甚至还一度把他当成那种潜在的侵犯孩子的变态。可以说这种冷漠在这部电影中无处不在,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被翻成了《处子之山》,感觉这个翻译的寓意相当到位,“处子”既指他纯真的心也指他空白的人生经历,而“山”则说明了他形体的庞大也指出了社会冷漠之巨大。
   不过这部电影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带着某种社会偏见把男人周围的那些人都塑造成了冷漠或心怀恶意的人,它反而用一种冷静客观的视角向我们呈现了各种好坏不同的人。除了那些恶意的同事和社区里心存偏见的家长外,我们也看到了不少与他为善的人。那个经常和他一起玩沙盘模拟游戏并且帮他搬家的邻居、公司里那个三番两次主动询问他有没有被其他人欺负的主管、那个从未谋面的电台主持人(不过这个主持人对他的友好态度估计跟两人从未谋面过有关),还有后来他替生病的女人到垃圾站去工作时的那些工友(大概率是些非法移民,自身的处境显然令他们更容易对他人有一种宽容之态)。当然最明显不过的就是社区里的那些小孩,特别是那个新搬来的小女孩,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有时候也许只有孩子的眼里才不会真正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通过这些人对他的态度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暖心的一面,这种温情与冷漠所形成的巨大反差说实话真心令人感动。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把这个男人刻画得相当真实立体,我们能从他身上看到诸多的优点。他那温和的性格,他既对人毫无恶意甚至完全是一副宽容之态,也几乎可以说是对周围的人(不管好坏)都有求必应。看得出来他对这个世界并不抱任何的敌视和不满,也对自身的处境并无任何的自卑和怨言,我们完全可以说他有着一颗处子般的心。他不但智力正常而且看起来甚至要比很多人都心灵手巧,各种家务、维修他一学就会样样精通。作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把他形容为《巴黎圣母院》中的那个卡西莫多都不为过,当然他外观样貌上并不像卡西莫多那样的丑。这样一个不合群的人用我们常人的眼光来看他也许是孤独的,但其实他并不孤独,他安然于眼前的一切始终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他甚至要比我们很多人活得更加纯粹。
   当男人与女人相遇时,我们显然期待着他会有一段美妙的爱情经历,但我们显然也深知这样的爱情大概率不会有结果。所谓的爱情最终证明只不过是毫无经验的男人一厢情愿罢了,女人明显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很少感受到温暖的她一开始只不过是把男人当作了一个贴心的暖男罢了,她自己明显有着更严重的问题需要去面对,所以后来她还是没有勇气接纳男人。但我们还是欣慰地看到男人并未由此而遭受重创,他只是尽力去做好自己而并不执着于最终的结果。
   这样一部电影很容易让人想到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绿洲》和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的《白痴》。《绿洲》中那个智力略显低下的男人和那个身体缺陷的女人间那不被常人理解的爱情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冷漠和歧视,而《白痴》中拉斯·冯·提尔更是用一群故意装疯卖傻的正常人极尽所能地讽刺了这个社会的冷漠与虚伪。
   最后令人欣慰的是影片开放式的结尾十分巧妙地没让故事落入常规的俗套,影片始终聚焦在男人身上,这是属于他个人的电影,也是属于他个人的人生故事,那种大团圆的狗血结尾显然只会让这部影片自损身价。
  

共 25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笔者赏析了电影《处子之山》。在文章的开篇,笔者首先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是笔者看完这部电影后产生的最大疑问,即:在现实中,人们对那些形体上有缺陷或者是智力低下的,会表现出多大的善意或者是恶意?笔者分析了现实中人们对这些人的种种表现;又赏析了这部电影中主人公,是一个外貌不讨人喜欢的男人,周围的邻居,公司的主管,还有未曾谋面的一位电视台的主持人,工友,社区的小孩……这些人对他的态度使人们看到了这个社会暖心的一面,令人感动。笔者称赞电影把男人的形象刻画的非常好,他虽然是个不合群的人,但有一颗善良的心,善待他人,而他也得了善的回报;他努力追求自己的爱情,虽然毫无结果,但他很执着……从笔者的赏析文中,我们读出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男人,他用阳光的心态给感染周围人,周围人也给了他同样的回报。正如一句歌词所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得更可爱!赏析文主题深刻,很有见识度,赏析精准,读之令人折服,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百        2025-03-17 23:01:40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