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晓荷】夜色里的舞者(散文)
自去年八月份游东宛园后,每当夜晚降临,霓虹璀璨之时,我脑海时常会浮现一些场景。一条美人鱼舞动着柔韧的腰肢与长长的紫蓝色尾鳍,在逼仄的水族箱里游来游去,努力演绎出人鱼的优雅。她时而平躺在缸底,向上吐出几个水圈,时而直上直下,把头伸出水面换气。十几米高的空中,三个身着古装的年轻女子,吊着威亚,伴随着左手指月的歌声,翩翩起舞,如梦如幻。彩灯爆闪和喷射的冷烟火里,五个外国女子,身着五彩缤纷的沙滩套装,背着红黄绿蓝的羽毛佩饰,曼妙的身姿在舞台上时而慢摇轻舞,时而激情拼舞。几名非洲小哥画着奇怪的妆容,跳着诙谐的舞蹈,滑稽的动作让我至今记犹新。还有几位年龄相仿的男孩儿在舞台上翻来翻去,表演着精湛的杂技。
除演艺广场外,在园子很多地方,同时上演着不一样的节目,甚至是一个小小的角落。有规模较大的舞台剧,有三五人的情景剧,也有小到只有一个人的顶缸杂技表演。在络绎不绝的游人间,在霓虹璀璨的灯火里,他们为了生活与梦想,在夜色里独舞,燃烧着青春的激情与对美好的期望。他们中有年龄较大的老者,有小到几岁的孩子,有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有面容俊美的少女;有异域风情的女子,有来自外国的友人;有火辣的热舞,有惊险的杂技;有激情的喊麦,更有全程无言的哑剧;有前朝喜庆的抛绣球招亲,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不倒翁贵妃,有民族风情的拍鼓舞,有柔情似水的扇子舞……走在人潮涌动的景区内,如梦如幻的灯火里。灯光闪烁,人头攒动,音乐如雷贯耳,让我不时产生幻觉,仿佛穿越一般。舞者们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尽情演绎,观众们在每一条如梦般的大路小路上,同样化身夜色的舞者,演绎着人间独有的烟火气。
游园归来第二天,我便写了一篇游记,但内容大都是白天在园子里的所见所闻。本想着这篇游记分上下篇结构来写,上篇写白天,下篇写夜晚。后来,上篇写完后,下篇迟迟未动笔,便搁在一边,这一搁就是半年多。这半年里,每当夜色降临,每当我站在霓虹灯下,眼前便会浮现东宛园的夜景,夜色里舞动的身影,像是在催促我抓紧动笔。
去年暑假期间,平日常听客户们说起临清东宛园,听的多了也就上了心,上心归上心但从没想去。我们小镇离临清不远,几十里路,正是由于太近,让我一直没有想去的念头,心里总偏执地认为旅游就要去远一点的地方,在本市能有啥好玩的?暑假本答应孩子去旅游,忙碌中,拖来拖去就到了假期末。因时间有限,不亦远游,在一次和好友聚餐时,当她说起“暑假马上结束,想带孩子玩一下,但又不知去哪里玩”,我提到东宛园,大家一拍即合。
网上可查“东宛园是临清一位宛姓企业家投资建造的私家园林,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仿照苏州园林格局建造的,集园林展览、游览休闲、临清记忆、以及临清历史名人纪念馆为一体的社会文化设施。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回廊牌坊,古香生香,诗情画意,虽踩在北方的土地上,入目尽是江南之风。”尤其是夜景尤为出色,让人流连忘返。夜晚降临之时,整个园子里所有亭台楼阁,桥头墙壁,灯带均亮起,顿时灯火璀璨,湖水映照,美轮美奂,恍若瑶台仙境。
我们选择上午前往,想着白天游园,晚上赏灯,看节目。或许是假期原因,景区节目多种多样,有惊险的杂技表演、有异域风情的舞蹈、有人鱼公主、有与观众互动泼水节、有惊险刺激的空中飞人、气势恢宏的大型舞台剧等。白天园子里人不多,相对较为安静,我们悠闲地赏景,无论走到哪里,工作人员都给人一种较为懒散的感觉。待到夜晚降临,园子灯光亮起,一切都变了模样。整个园子仿佛像一只从沉睡中醒来的舞狮,晃动着巨大的彩色头颅,身上每个挂饰耀眼夺目,让人为之震撼。正如游客所说,晚上才是它的主场。
空气被激情的音符引爆,黑夜被霓虹瞬间染色,游人接踵而至。白天的静寂在这一刻消失不见。进入景区第二道门,身着古装的年轻男子,拿着圣旨,宣读着状元郎的名号,一众男女接旨后开始敲着锣打着鼓游街。喜庆的绣楼之上,一位员外打扮的男演员,捋着长长的胡须,念完台词喊了一句“请小姐”,随后一红装年轻女子,羞羞答答上台来,开始抛绣球。绣楼向北,一座巨大的牌坊前,一个圆圆的台子上,一位身着唐装的男子和女子,化身不倒翁,拿着摇扇,在人群中间摇来摇去,时不时和游人做着互动。
向北走,左侧是人鱼公主展馆,一位演员穿着美人鱼表演服,在数米的水族箱里游来游去,场外主持人,则给大家讲述着人鱼的故事。右侧便是演艺广场,也是园子里最热闹的地方。激情的喊麦,异域风情的舞蹈,惊险的杂技,还有泼水节目,在这里轮番上演。向北走过一座高耸的石拱桥,入目一个直径约两三米的圆台,一位小丑打扮的演员,卖力地表演,滑稽的动作与表情让围观的孩子们笑声不断。下去台阶,右侧是一位年轻男子,身着白色演出服,全程无言,屏气凝神,顶着一个陶瓷大缸,不管他做什么动作,头顶上的大瓷缸纹丝不动,其精湛的技巧,让游人们为之惊叹不以,但大都不敢太大声,仿佛怕瓷缸掉下一般。再往前走,是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情景剧,从台词到武打动作,演技炉火纯青,围观游人无不被他们精湛的演技带入其中。
爬上五州桥,灯火通明,桥上游人一致望向湖面。湖水被霓虹包围,水波荡漾,五彩缤纷,仿佛湖水被染上了颜色。最吸引人的不是五颜六色的湖水,而是水上飞人。两条巨型水柱托举着特技演员在空中翻来翻去,高难度动作一个接一个,让游客们无不为之拍手叫好。也有部分游客敢于尝新,让特技表演者抱着,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惊叫连连。随着战鼓雷鸣,崇政殿前的广场上灯火忽明忽暗。十几名表演者,头上扎着红绸子,光着健硕的膀子,手拿鼓槌,动作统一,敲击着身前的大鼓,力量与艺术在这一刻融合。崇政殿上,几十位男性演员均身披战甲,手拿大刀、盾牌、红缨枪,英勇拼杀。女性舞者身着如嫦娥奔月时的装扮与戏服,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上演一段运河儿郎的佳话。整个舞台剧战鼓雷鸣,拼杀声如雷贯耳,铁骨柔情在这一刻具象化。
所有节目都是循环演出,每位演员差不多一晚上得演七八场。游园回来,不仅是园内的景物令我念念不忘,这些夜色里的舞者更是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作为游人身份去释放平日的压力,整个园子带给我们的都是新奇、兴奋、快乐。而他们作为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循环演绎相同的动作,去迎接着一波又一波观众。他们为了生活与梦想,做了这夜色里的舞者。
细细想来,我们何尝不是夜色里的舞者?在世界的角角落落“翩翩起舞”。工厂的夜灯火通明,工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自己的岗位上舞动着青春与汗水;鳞次栉比的门店,灯火辉煌,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昏黄的路灯下,环卫工人拖着疲惫的身姿,目光横扫整条马路,不放过一个飘过的碎纸屑;大小不一的厨房里,锅碗瓢盆在忙碌的身影里,演奏着一场生活交响乐。在世界上我们看到的和看不到的角落里,万物众生都在夜色里忙碌着,夜色便是他们尽情演绎的舞台,他们都是“夜色里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