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钢笔(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钢笔(散文)


作者:天涯伊人 进士,6577.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2发表时间:2025-03-18 10:57:21

我打开秘屉,如捧婴儿般抱出一个精美的小匣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正准备又取出那支华孚金笔来把玩,老伴的声音立马飞了过来:“你真准时,每周每周都要去看看,玩玩,也不嫌腻!”
   “为什么要腻呢?”我软怼回去。
   是啊,为什么要腻呢?这支钢笔是我这一生最为珍视最为宝贵的纪念品。它无声无息却又轰轰烈烈地陪伴着我,见证了我的人生四季春夏秋冬,见证了翻天覆地的时代变革。每每手握钢笔,心情就会豁然敞亮,仿佛有袅袅禅音飘然耳际,心也随之静谧,开始一种圣洁的修行。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生全都使用毛笔,直到三年级后,才逐渐使用铅笔。稍后,我看见周围有人在衣袋上别了钢笔,那可是希罕物儿,它不像毛笔,需要写一个字儿又去蘸一下墨水,它肚子里有一条肠子(橡皮管),先吸满了墨水,写字时墨水自然流到笔尖,所以大家叫它“自来水笔”,学名钢笔,写出的字干净,秀丽,而且刚劲。
   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一位同学也别了钢笔,就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眼睛都发光了。我好好羡慕,朝思暮想的想要弄上一支。但是,钱从哪里来?家里兄弟姐妹多本就困难,绝不会支持这种“超前消费”!那就自己挣呗,不久我有了好主意,自编了竹篓子,塞进少许春芽之类的香饵,每天晚上安放在水田里,一早取回得到大大小小的黄鳝泥鳅。还在夜里举了火把,在一个个水田奔波巡视,用自制的竹片夹夹起躺在水下泥上的黄鳝。春季正是黄鳝出没的季节,天气说暖乍寒,水凉刺骨,为了赚钱也就顾不了那许多了。那时候吃黄鳝的人很少很少,主要是卖给商家,说是拿去做有机肥料什么的。每斤黄鳝可以卖四分钱,好不容易凑到近两元。上供销社一看,最普通的新华依金钢笔定价也在两元多。当时钢笔的确是稀有的高档商品。求笔心切,实在不愿再等,便在父、母放钱的枕头里偷偷地拿了一点补齐,喜滋滋地买得一支铱金尖钢笔。笔一到手立马学着样儿把它别在胸前的衬衣口袋上,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不巧被父亲撞见,他立马心生疑窦,板着脸问道:“天上掉钢笔了?”
   我战战兢兢,急切中谎称是借同学的。父亲眉毛一扬,道:“借的也好,拿的也好,拣的也罢,明天给我物归原主!人要活得清白。”
   第二天,父亲仍然见钢笔在我手里,呵呵一笑,说:“我知道你的名堂多,站墙壁跟前去思过吧,十分钟不说实话,就直接躺在板凳上去!”看来他要祭上竹板动武了。激烈思想斗争的结果,我准备如实交待,于是说:“钱是我卖黄膳挣了一些,差一点就……”妈妈迅速抢过话头:“我给他添了零头。别支钢笔才像个有文化的人嘛,好事情。”如此这般才了结一桩公案。从此,钢笔安然结缘了我的人生。
   后来我问妈妈:“钱是我拿的,怎么说是你给的?”
   “你也没有乱用。不过以后不管拿谁的东西,一定要先得到别人同意,不然就叫偷。偷儿的名声可不好听!”
   我很感动,妈妈这番话,我一辈子也没敢忘记。
   不久,我的“钢笔事件”传到了大哥的耳朵里。大哥那时已升任为一个区的副区长,自然口袋上别着两支钢笔。期末考试后,大哥回家,顺口问道:“得了第几名啊?”我说,班上第三名。他听了一高兴,便许下诺言,说:“这样吧,下次如果考了第一名,我奖励你一支好钢笔!”从此,为了心中的那支好钢笔,炎炎盛夏、凛冽寒冬,我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学年考试,我真的坐上了全年级第一把交椅的宝座。我迫不及待的向大哥做了汇报,大哥说:“好,我有一支华孚金笔,是上级奖励我这个县先进工作者的,大哥我会言而有信,把它转而奖励给你这个好学生!”
   当我双手接过华丽的钢笔盒时,兴奋得双手发抖。我端详了又端详,笔盒上写着“华孚金笔”四个金色大字,打开笔盒,我看见里面躺着的金笔浑身漆黑发亮,金光闪闪的笔挂尽头有颗圆圆的黄色珠子,漂亮极了。盒里还有检验合格证、说明书,说金笔尖是用14k赤金制成的,光滑耐磨,能写出洒脱流利的秀美字迹。
   我小心打开笔套,把笔尖看了又看,抹了又抹。如此高端金笔,怎不让人爱不释手!这在当时价值是219元,相当于一般行政人员6至7个月的工资。
   后来我才知道,这华孚金笔可不简单,‌华孚金笔厂1931年,由周荆庭创办成立,于1966年更名为英雄金笔厂。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址和改名,但始终保持着高质量的生产标准和创新精神‌。今天的英雄金笔厂仍然在运营,并继续推出新产品,参与各类展览和交易会,展示其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得到金笔后,我珍藏了它相当长的时间,也舍不得用。直到小学毕业,才请它出来一试身手,为我效力,共创佳绩。
   从此,这支金笔就一直形影不离地跟随着我,承载着我的努力与汗水,撑起我内心深处的梦想与希望。学生时光里,这支钢笔是我遨游知识海洋的得力助手,我们朝夕相伴,披荆斩棘,劈波斩浪,所向披靡。在它任劳任怨的助力之下,初中毕时,我创造了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入高中的佳话。高考毕业时,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全国重点大学深造。我一直感觉流淌在金质笔尖下的不仅是秀丽的文字,而是一种精神的鉴证,是我励志奋斗的记录,是我难以忘怀的成长记忆。成长的路上,所有点点滴滴的成绩,有我的一半,也有它的一半。
   工作以后,它又字走龙蛇,洋洋洒洒。曾经在写字台上,助力我草拟了上报国务院、五机部的国防三线建设工厂竣工报告,撰写过企业创建“四好连队、五好个人”的工作总结等重要文件。后来,我转战教育战线,它又忠实地同我一道精心备课,哺育一代新人。一届又一届,我不只一次的向学生讲起过金笔的传奇故事,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从学生聚精会神的神色中,我知道他们为之感动,从中获取了学习的动力。后来墨水由蓝而红,圈圈点点,金尖之下,不知画下了多少√,多少X,写下了多少一针见血的中肯评语、鉴定,引导着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顺利前进。
   我的钢笔有,还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有一天,我忘记按日常习规矩晚上带它回家。第二天打开抽屉,我的钢笔竟然不翼而飞。我在班上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这支笔的来由,它对我的特殊意义,说我已经知道钢笔去向的线索,但我不会说破,只希望它原路返回。奇迹出现了,第二天钢笔又静静地躺在办公桌的抽屉里。我另外买了一支钢笔,趁他人不备放在了那位同学的书包里。当天晚自习后,这位同学找到我,声泪俱下,说他家里太穷,又实在需要一支钢笔,于是做了对不起老师的事情,很是后悔,恳求原谅。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买钢笔的情形,感同身受,对他的同情和理解油然而生。我没有指责他,而是摸着他的头表扬他,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此事从此烟消云散,这名学生很争气,后来考入飞行学院,当上机长,翱翔蓝天。
   后来我退休赋闲,时不时要码点文字,其间华孚金笔仍是我的忠实助手。
   我的华孚金笔,记录着大哥服务人民忘我奉献、做出显著成绩的沧桑岁月,它是崇高荣誉的象征;它陪伴我走过漫长的人生时光,由懵懂少年到蓬勃青春到国之栋梁,缓缓奏响岁月深处的悠扬乐章;它激励学生徜徉书山学海认真读书。在金笔身上凝结我的心路历程,笔尖却依然光洁流畅,每一笔落下,就是一道光亮,犹如我一生所秉持的坚韧与执着,在纸面上刻下深深的印记,永远珍藏在我心的一角,带给我无法磨灭的美好回忆与精神寄托。
   如今,中国的笔不断进化,由毛笔而钢笔(铅笔)而圆珠笔(签字笔),书写的方式也在不断演进,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钢笔,胜利的走完了它自己的光荣历程,圆满地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我仍然不舍相伴了我大半生,而今已步入老年的华孚金笔。我一丝不苟地的打理保养它,万般依恋地把它重新珍藏在笔盒之中,引领我回溯往昔,见证一代代人成长历程的传奇之笔。
  
   2025.3.18
  

共 30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有一个精美的匣子,里面躺着一支华孚金笔,对它爱不释手,每周都要拿出来把玩。作者由此开始了对于年轻时代钢笔的回忆,刚上小学时用毛笔,三年级后用铅笔,后来看见别人在衣袋上别了钢笔,感到特别的羡慕,于是心生一计自己也买了只钢笔,后来父亲发现以为是偷的,幸好母亲打圆场混了过去,这件事被大哥知道了,许诺考第一名就送一支金笔。从此这支金笔就形影不离地跟随着“我”,从少年到青年,从学生到工作,作者无比珍视这支钢笔,这支笔承载着厚重情感、目睹时代风云变幻、见证一代代人成长历程,作者用深情的笔墨描写陪伴自己的钢笔,深情款款、娓娓道来,钢笔见证着作者的大半生,既有实用价值,现在则承载着纪念价值。作者虽然写的是钢笔,却由小到大折射出时代的变迁。钢笔现在作为老物件承载着作者年轻时奋斗的身影、成长的历程,不忘却它的功劳也就是不忘却历史,不忘却曾经的美好回忆。好文,推荐文友共赏!【编辑:秦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1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安        2025-03-18 10:59:10
  小小钢笔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珍视它实则缅怀曾经美好的回忆。感谢作者投稿宁静,期待更多佳作呈现。
2 楼        文友:天涯伊人        2025-03-18 11:07:53
  谢谢秦安老师辛勤赐作按语。
   顺致春安,祝一切尽皆顺心如意。
天涯逸人----泛自由人,时有梦想,缀梦成文,不赚喝采,聊以自慰。
3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5-03-18 15:29:13
  一只华孚金笔在作者的手下生动传神,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人物、生活背景。
4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5-03-23 19:28:03
  钢笔,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给作者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美好的回忆。
李春胜,教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