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故乡的冬天(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故乡的冬天(散文)


作者:忆生 布衣,12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1发表时间:2025-03-20 06:27:38

我的故乡在江西,我记忆里故乡的冬天,天寒地冻,寒彻入骨。尽管南方的冬天相比北方的冬天,不会有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但江南却没有暖气,那种湿湿的冷,至今回忆起来还觉得寒气逼人。
   我从来没有在北方过过冬天,总是在电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里看到北方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觉得不可思议。我常常想,在我们这里,零下一度两度都冷得受不了,他们怎么过?后来,知道了他们室内有暖气,但我又想,大街上也不可能有暖气吧,走出去怎么办?其实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北方的冬天走在大街上是什么样的感觉,总是在为北方人担心。
   我只知道我们那里的寒冬季节,早上和夜晚冷得直打寒颤,呼出去的气都是一层白雾,我那时还总爱学着大人抽烟的姿势吐气,想象着自己也在抽烟的样子,热气可以取暖。
   可当初不像现在,有空调,有电热器,有暖袋,衣物也充足。尤其那时的农村,又穷又拮据,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时常冷得打哆嗦,身上还好,裹着破旧的烂棉衣不觉得太冷,但鞋子却没那么好,冷不过的时候就靠跺脚,在家还好,实在冷不过还可以把脚塞在被子里坐在床上暖一下,但在学校里就苦了,只有咬牙忍受,时间一长,脚就生冻疮,冻疮过久了就挠破皮,流脓流血,苦不堪言。所以,我特别期望有一双非常保暖的好鞋子,脚板反而比脸重要。
   即使是天气晴朗的日子,早上起来空气也异常的冷,草地和田野都是白茫茫一片,树叶光,满地霜,池塘里结着厚厚的冰。只有到了十点以后,太阳才会驱散寒霜,此刻,人们便会找个背风的地方,摆上椅子凳子,坐在太阳底下取暖,大人缝缝补补,小孩嬉戏或者在凳子上做作业,农村人一年到头也就难得有这段闲暇的时光。我记得我那时候也常常坐在太阳底下,一般是周末或者寒假里,等空气暖和了,便脱下鞋子把脚晾在太阳底下,生过冻疮的部位,在回暖了后就奇痒无比,忍不住用手指去抓,经常把脚抓出血来,母亲在一旁看到也是心疼不已。
   冬天的夜晚或者阴雨的天气,尤其寒冷。有时候家里就会烤火,农村都是烧柴火,能烧得起木炭的人家少之甚少,我家里当时是没有烧过木炭火的。但柴火也显得珍贵,因此在冬天来临之前,农村人都会去山上寻找没有树干的树兜用来烤火,树兜非常难挖,我们这些没有力气的小孩有时候挖个树兜要费上半天时间,累得精疲力尽。家里烤火的时候,就会放上一个树兜,在树兜周围烧点木柴,把树兜燃开后靠树兜上的炭火取暖,这样既节省木柴又显得热气,有时候一个树兜可以烤上三四次。只是我并不喜欢坐在火堆边烤火,因为烧柴火烟尘都很大,时间久了眼睛熏得难受,而且身上到处都是烟灰,我受不了浓烟的熏烤,所以大多数时候我还是无奈地坐在被子里用手捏着双脚取暖。
   最可怜就是在学校,不要说烤火,洗漱连热水都没有,我中学那些年真是受尽了冬天的折磨。也不知道是我天生就怕冷还是体质弱,冷的时候真是想哭,感觉骨头都是痛的,尤其那双脚最怕冷,没有一年不是冻得脓血淋漓。我们每天早上要上一节早读和一节课才吃早餐,那段时间就像在地狱,脚冻得受不了,就不停交替放在屁股下面坐啊坐,那两课堂根本没有心思听课学习?心里只盼望早点吃那顿早饭来饱暖一下。有冷不过的同学,偶然有人把脚一跺,就引起羊群效应,所有人不约而同跺起来,那种黄泥巴地的教室里立马烟尘滚滚,时不时被老师骂得要死。有时候课间,我们这群可怜的孩子就在墙角“榨油”,一排同学一个挤一个,一边挤一边叫着一二嗨的榨取一点温度……
   仔细想想,哪一个读书人没有吃过苦,吕蒙正的《寒窑赋》早就写出了这种艰难。
   时至今日,我仍然惧怕故乡的冬天,虽然早已来到深圳,但少时冬天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永远让我挥之不去,也让我每次寒假回去都要想着如何不至于受冻,只是现在条件太好了,再冷也都不会受苦了,也不会再生冻疮了,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幸福吧。
   当然,我不是逃避,事业总是第一需要。每临冬天,我都会想到老家,希望寒冷躲着我的老乡——一年四季,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冬天,深圳的冬天,才冷了那么几天,便让我生厌,而老家的每一个冬天,在我记忆里全都是梦魇。
   地处江南南部的江西老家,看似属南方,实际上跟绝大多数江南省份一样,冬天同样来得早,走得晚,季节里从来不缺少天寒地冻,大雪纷飞。那种湿冷湿冷的天气,令人寒彻入骨,心有余悸。
   我小的时候,家里条件又不好,每每到了冬天,就苦不堪言。尤其是读初中的那几年,住在条件简陋的学校,要么睡楼板,要么睡床板,连垫被都没有。到了晚上,就用被子把身子卷起来睡,尽管这样,也还是冷得瑟瑟发抖,有时候自己怎么睡着的都不知道。霜冻的清晨是一天最冷的时候,学校里没有热水,我们爬起来就要去池塘里洗漱,有时候还要敲开薄薄的冰层,个个冷得呲牙咧嘴。白天冷不过的时候,大家就拼命跺脚,上课也跺,下课也跺,那时候还没有水泥地,教室里常常是尘土漫天飞扬,连老师都没办法。
   要是单单忍受这样的冷对于年少的我们来说倒也没关系,最惨的是生冻疮,也许是皮肤的原因,我这不争气的脚啊手啊一受冷就生起冻疮来,已经形成恶性循环,无法逃避。因为家境的原因,我的脚上长年都是穿的军鞋,军鞋很不保暖,冷起来跟没穿鞋一样,于是慢慢脚就生起冻疮来,起初是受到暖气就痒痒的,到了晚上躺在被子里两个脚就痒得打架,时间长了,就开始破皮,破了皮的冻疮便会流血流脓,冻疮又总是生在脚后背,每次穿鞋的时候鞋帮正好压着冻疮部位,白天流了脓的脚后背就跟袜子粘在一起,到了晚上脱鞋脱袜,只能咬牙慢慢扯下袜子,撕开一片痂来,露出血淋淋的后脚背,疼痛难忍。
   除了脚,手同样也难免,手背经常肿得跟包子似的,惨不忍睹的是中指腹部冻得破了皮,刚好执笔压着,一边写字一边流脓,我那时候竟然神经病似的对着手指闻来闻去,还忍不住傻傻的用舌头去舔,我至今都还记得那种腥臭味的感觉。
   记得母亲做过几次棉鞋给我穿,可脚一出汗棉鞋就越踩越薄,过不了几天,棉鞋也就无济于事了。
   农村的冬天也烤火,烧的大多是树兜或者木柴树枝,关上门坐在火堆前虽然不冷,但是烟熏得实在难受。木炭火不带烟,可是当时基本烧不起木炭,所以在家里的时候我也并不喜欢坐在火堆旁烤火,大多数时间我只能一个人坐在被子里,靠自己的体温御寒。
   我们那时候唯一能忍受的就是可以一个冬天都不洗澡,不单单是我,农村的人基本都如此吧。没有暖气,没有澡堂,偶然在家用热水洗脸时顺便用毛巾擦一下身子就很不错。似乎当时候也不觉得有多难受,这在今天想起来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我们的确就是这样熬过了很多年。
   岁月风干了泪痕,留下的仍然是记忆。因为当年经历了那么多的苦与挣扎,所以至今对冬天就有了恐惧症。即便是在深圳,在脚冷的时候,我都会不自觉的用手去搓搓脚后跟,虽然我已经多年没有生过冻疮了,但我总还是希望冬天早点过去。
   在饥寒交迫中度过时光,时光是会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些寒冷的印记,始终让我有“思寒”的意识,见证了寒冷的人,懂得温暖的重要,每当我看到那些冻得瑟瑟发抖的人,我身上也在发抖,每当我看到贫穷者,便产生冷意。
   回想走过的寒冷生活,我感到庆幸,走过来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也许人生就需要这样的考验,谁能说这些考验没有意义呢?寒冷,是在见证并考验我的成长。如果把这段寒冷的人生截掉,人生可能就不够完整了,也显得意义苍白。所以,每当孩子抱怨冬天的教室有点冷,我除了安慰,就是说说冷的含义,饱暖思淫欲,寒冷造才子。我曾给孩子出一道作文题,题目是“寒冷见证我的成长”,我想让孩子对寒冷感悟再深刻一点。
  

共 30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家乡江西,零下一二度就寒冷难耐,所以,自己很难理解,北方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天,该怎样熬过。小时候,没有空调、电热器、暖袋,衣服也少,经常冻得直打哆嗦。在学校里,生了冻疮,苦不堪言。晴朗的日子,人们依靠太阳取暖,常找个背风处晒太阳。回暖,冻疮奇痒,一抓就出血,母亲见到,心疼不已。冬夜或阴雨天气,因柴火少,农村人都挖树兜烧火取暖,但时间一久,烟熏火燎,人受不了。尤其在学校,洗漱无热水,冷的时候想哭。盼着早点吃顿早饭取暖。冷不过的同学,课间在墙角互相推挤,“榨油”取暖。每个冬天,母亲给自己做几次棉鞋,可脚一出汗棉鞋就越踩越薄,过不了几天,棉鞋也就无济于事。那时候唯一能忍受的就是可以一个冬天都不洗澡,当时候也不觉得有多难受,就是这样熬过了很多年。作者至今对冬天恐惧。即便是在深圳,在脚冷的时候,自己都会不自觉的用手去搓搓脚后跟,虽然多年没生冻疮了,但还是希望冬天早点过去。作者回忆了故乡冬天的残酷以及那时日子的艰辛,侧面映衬出今天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深情佳作,推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20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3-20 06:31:47
  南方的冬天和北方的冬天是不一样的,南方的冬天虽然不那么低温,但湿冷的气候给人的体感并不舒服。所以,以前听说南方人生冻疮觉得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的存在。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乡的冬天,永存记忆之中。感谢老师投稿东篱,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忆生        2025-03-21 08:48:58
  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3-20 10:04:58
  作者文中说的这些,我是感同身受。我也是南方,曾经的冬天,许多时候就是硬抗。读书时,要么两脚轮流圈坐在屁股底下,要么就是不停地跺脚,教室里连锁反应全跺脚,下雪天,脚上裹上稻草走。想想,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好文章,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忆生        2025-03-21 08:49:21
  谢谢老师点评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3-20 10:10:22
  寒冷,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我想,相比于温暖,可能寒冷的价值更大。对于寒冷,需要适应,需要一股精神,抵御寒冷,才有温暖,这是作者文章的隐含主题。写得很好,读后印象丰盈。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忆生        2025-03-21 08:49:47
  谢谢老师美评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3-20 14:46:06
  南方人怕冷,零下一二度冷难耐,零下七八度受不了,零下十几度,便冷得打摆子。上学带小火桶,小火球。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手冻疮,这些,我都经历过。好文章,学习了,祝春祺!
回复4 楼        文友:忆生        2025-03-21 08:50:02
  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3-21 15:47:12
  读着亿生老师的文章,心里感慨万分。此文再现了曾经苦难的生活。本文贵在不是诉说苦难,而是令人记住曾经的苦难,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文!点赞!遥握问候,谨祝工作顺利,精彩纷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