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流年】朱家祠堂(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流年】朱家祠堂(散文)


作者:秋蒿 童生,65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4发表时间:2025-03-20 15:43:03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每当我读到洪州将军的这首《题屈原祠》,就禁不住想起小时家乡的朱家祠堂。匆匆半个世纪过去,历史已长满青苔,朱家祠堂早已消失于岁月深处的荒草野径之中。茫然间,一个声音在呼唤:珍惜吧,那是一枚被埋没的明珠,是历史的见证。于是,遥望苍穹,我又看到了它复活的星光。
   祠堂是时代的产物,又名宗祠、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承担着修订族谱、执行族规、处理家族事务等重要功能,具有凝聚家族力量的作用。在村落或家族中,祠堂一般是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代表家族的兴旺与荣誉,朱家祠堂就属于这种类型。
   顾名思义,朱家祠堂是朱氏家族的家祠。在我们村,朱家是大户,倒不是说人口多,而是指过的日子比较富裕。据故去的老人讲,朱氏族人善于经营,村里富户多数出于朱门。解放前,为防土匪高筑寨墙,捐助款朱家贡献最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全村只有朱家有此财力建祠。人前显贵,鳌里夺尊,着实风光了一把。
   儿时的记忆里,朱家祠堂是村里最豪华的建筑。那时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条件比较艰苦,居家基本都是土坯房,像样的房子很少见,朱家祠堂傲然屹立,确有鹤立鸡群之感。
   朱家祠堂是一座仿古建筑,房舍三间,砖木结构,通体的大青砖足有三十多公分。它坐落在近半米的台基之上,高峻挺拔,陡峭的房顶呈筋骨脉络,像对鸟的翅膀,大有一飞冲天之势。秦砖汉瓦的朱家祠堂,古色古香,儒风雅韵,仿佛从岁月深处走来的圣人,给破落的村庄带来生机和灵性,成了族人的一大骄傲。
   朱家祠堂是一座神圣的殿堂,是凤凰涅槃的熔炉,受诗书传家门风熏陶,族中子弟人才辈出,一个个成为社会栋梁。如一门三杰的朱晓章,民国时期的县一中校长,其子官至教育局副局长,孙子是山东大学教授。还有朱景峰,当地著名中医,儿子教师,孙子是恢复高考后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那时候我还小,对于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类话题并不感兴趣。之所以钟爱朱家祠堂,只因为它是村庄建筑一景,我把它当成一处名胜,猎奇与寻欢的成分居多。最喜欢的是祠堂的前厦,宽敞好玩,像演出的戏台一样,朱方华老哥的表演更是加深了这一带入感。
   方华哥比我大二十多岁,是村里的文娱活动积极分子。当时革命样板戏大行其道,他饰演《红灯记》中的鸠山一角儿。由于身手敏捷、扮相滑稽,深受观众喜爱,让你不得不佩服朱家人表演的天赋。尤其他那胳膊夹刺刀代表被刺的动作,在孩子们中很有市场。大家争相模仿,成了孩童嬉闹的招牌。
   在自家一亩三分地,祠堂成了他表演的舞台。他是个老顽童,生性诙谐,仗着表演功底,不时露上一手,逗孩子们开心,想必堂上的先人也高兴。
   祠堂前面有两根柏木立柱,木质坚实,圆圆的、滑滑的,毫无着力之处,我们这些小孩子时常四肢环抱当滑梯玩。方华老哥童心未眠,一时兴起便爬上柱子,双腿夹紧,猛地头朝下来个倒栽葱,吓得我们尖声惊呼。意外的是:他竟然纹丝不动,身子像粘上粘胶一样。我至今也弄不明白,那么光滑的柱子他是怎么做到的,难道先人有灵在护佑他吗?
   那时是人民公社时期,村里划分四个生产小队,一队绝大部分都是朱家人,祠堂自然成了一队的队部,主要盛放生产农具等。朱家人头脑精明,善于变通,继承了家族营商的遗风。在那尚不开放的年代,他们冒着风险,率先搞起粉条作坊,祠堂成了经商的大本营。
   从此,祠堂一改昔日的沉寂,平添了几分人间烟火。蒸腾的热气弥漫,劳动的身影穿梭其间,一派充满生机的闹市景象。那炉膛的火苗燃着希望,长长的粉条带着期盼,紧张的忙碌中,朱家人率先脱贫过上好日子。
   祠堂给后人带来好运,可最终没有摆脱自己被拆的命运。至于原因我不知道,大概有不得已的苦衷。眼睁睁地看着先人辛苦置办的祖业被毁,朱氏族人心里的酸楚可想而知,就连我这不谙世事的孩子也感到惋惜。
   多么珍贵的一座古建筑,历经岁月的风霜,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俨然家族的精神图腾。它就像一部书,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故事经历,反映了家族的奋斗史。小小祠堂包罗万象,建筑文化、家风传承、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等无所不容。祠堂见证了历史,作为旁观者,我又见证了祠堂的兴衰。世事沧桑,许多事情往往由不得你来做主,这就是人生。
   有这么一句话: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历史不可能复活,但可以铭记,我就做一个传声筒吧。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就是这样代代流传下来的吗?

共 17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祠堂是一个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承担着诸如修族谱、处理族内事务的重要功能,它是家族的脸面,代表着威望和荣耀,朱家祠堂是其中的代表。作者小时候经常去那里玩,对它印象深刻。朱家祠堂是全村最宏大雄伟的仿古建筑,秦砖汉瓦,砖木结构,下面有近半米的台基,祠堂前有宽阔的前厦,那里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朱家祠堂是朱氏家祠,朱家子民善于经营,家财充盈,故捐资修建了祠堂,朱氏子孙受家风熏陶,人才辈出,曾有一门三杰的佳话。在人民公社时期,祠堂作了一队队部,后来又成了朱家后人经商的大本营,帮助后人率先脱贫致富。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堂不可避免地被拆了,曾经佑护和见证朱家人发展兴盛的祠堂走进了历史。作为一座亲历家族变迁的古建筑,作为一个家族的精神图腾,它的湮灭令后人痛惜和遗憾。它的倒下也提醒后人,历史需要传承,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和继承。散文一如既往地简净干练,语言晓畅自然,佳作,流年推荐赏读。【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20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5-03-20 15:49:07
  这样的祠堂被拆实在有些遗憾。我印象里,我们村好像没有祠堂,应该是只有大村大户才能建得起,所以更显出朱家祠堂的宝贵。
   感谢分享佳作,祝福春安。
闲云落雪
回复1 楼        文友:秋蒿        2025-03-21 09:34:08
  古物越来越少,确实令人遗憾。小时许多老物件现在已难觅踪迹,成了年轻人眼里的传说,真有些失落。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5-03-21 09:12:0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21 22:35:37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秋蒿        2025-03-22 13:49:01
  谢谢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3-23 08:13:31
  周日向老师问好!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朱家祠堂》优秀作品,看到祠堂被拆感到遗憾,也被老师精美的文笔吸引,那质朴无华中蕴藏的幸福快乐让人沉迷其中,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4 楼        文友:秋蒿        2025-03-23 20:22:39
  非常感谢梅老师长期以来的关注支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