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风恋】丘山之下(小说)

精品 【风恋】丘山之下(小说)


作者:荷塘月色王 白丁,2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8发表时间:2025-03-20 22:02:09
摘要:县民宗局按照县委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对“伤残退役军人、少数民族、残疾人”三项叠加典型贫困户实施扶贫攻坚,以扶贫先扶智为抓手,把扶持贫困户造血功能放在首位,采取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举措,取得了扶贫攻坚的可喜成果,为扶贫工作塑造了一个可借鉴的典型。


   多变的盛夏,刚才还是烈日炎炎,突然间就乌云密布,下起了狂风骤雨。巍峨的丘山,延绵起伏,层峦叠嶂,雨雾弥漫笼罩着二台山阶老鹰嘴下的一户孤零零的农家。
   农户堂屋正门用塑料布钉成的残缺不全的“门帘”在风雨中哗哗作响,一些雨水被风刮进屋来。农户主人余大山正坐在由三块青石支起的铁锅灶前,不时地往灶膛添柴熬着红薯玉米粥,残缺的右腿致使他行动不便,他见雨水侵湿了门内一地,便朝里屋吼了一声:“琼芳!快拿化肥口袋把门洞堵上!”妻子白琼芳闻声从里屋拿出一根化肥口袋迅速地捆绑在门框上,这才将雨水阻隔在门外。
   儿子余发贵抱着半筐猪草冲进屋,将猪草扔在地上,不停地用手拍着身上的雨珠。
   “爸,黄老师说我能冲二本,今年就差12分,求你就让我去复读吧?……”发贵在衣服上擦了擦双手,小心翼翼地从裤包摸出高考成绩单,放在用樟木做成的饭桌上。
   父亲余大山却不屑一顾,只是瞥了一眼堂屋正墙上挂着的漆面剥落的“光荣之家”铁牌:“不行!给你娃说了多少次,你小子怎么就是不听喃!你看人家隔壁的杨老二高中没毕业就去省城打工,现在一个月能挣五六千!你能读完高中就不错了,何况我们家这个情况,你又不是不清楚,哪还有钱供你去复读嘛!”
   “妈呀!你就给爸说一说嘛,人家就是英语考差了,只要我去学校复读,明年一定能考上……”
   此时在灶台前切菜的白琼芳用无奈的眼神盯了丈夫一眼:“娃儿他爸,发贵娃想去复读,你就同意吧,复读经费就把前年政府赠送的彩电……”
   羌族妻子白琼芳因患高血压病,常年需要服药。去年民政部门帮扶送的那头母羊早被家里赶去市场卖了换购降压药。如今家里就只有那台县上赠送的彩色电视机值钱,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余大山根本没听妻子说话,他拉着脸,显示出十分气愤的样子,屋里一下变得很宁静,只有墙上挂着的褪色的“精准帮扶明白卡”还在随风摇晃。
   “轰轰轰……”一阵惊天劈雷碾过屋顶,震得屋墙缝里的扶贫手册簌簌掉落。白琼芳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她伸出拿药瓶的手碰翻了搪瓷缸,去年因做白内障手术留下的右眼渗出混浊的泪,母亲对着儿子摆了摆头,长叹道:“唉,贵儿啊!认命吧……”
   发贵眼眶里的泪珠顿时随着母亲的哀叹声潸然流下:“唔唔……”
   “你娃哭啥呀?老子腿残都能刨食,你个手脚齐全的不该去打工?”余大山瞪着蹲在墙角抹泪的儿子:“复读?一年的费用开销就要好几千,这笔钱从哪儿来?你当这钱是大风刮来的啊?”儿子没等父亲说完,就赌气跑进了自己的屋子。
   这样的场景已不是第一次了。自从高考失利后,儿子发贵就一直闹着要去学校复读,明年再去考大学。但父亲却以家里拿不出钱极力反对。他甚至还为儿子安排好了出路,托人联系好去工业园区一家企业务工。厂方承诺包吃包住,每月开工资4500元,还要购买社保和“两金(住房公积金、人身意外保险金)”。余大山曾苦口婆心地对儿子开导:“人生门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上大学,同样可以过得好。这企业离家只有几里路,你去打工能挣钱不说,还可以天天回来照顾家里生产,哪样不好喃?”
   可是儿子余发贵却像一头犟牛,就是听不进去。
  
   二
   夏天的雨来得猛,去得也快。雨后的丘山,在阳光的照耀下苍翠巍峨,格外宁静。
   忽然,“余大山!余大山!在家吗?”一阵急促的呼喊声传来,原来是镇、村干部带着一行机关干部摸样的人沿着长满青苔斑驳的石阶山路迈进了余家院门。
   “余大山,县民宗局的领导对口帮扶你们家来了。”镇政府王镇长扯着嗓子对堂屋大喊。余大山拄着榆木拐杖笑嘻嘻地迎面走出房屋:“王镇长,张书记,稀客稀客!”
   王镇长指着身穿浅蓝色服装的中年妇女说:“这是县民宗局的刘英局长。”余大山回头朝屋子叫老婆快烧开水,用纸杯泡老鹰茶款待客人,他以为是因娃儿复读的事,惊动了县、乡领导,黝黑的脸上泛起窘迫的红:“各位领导,你们来得好,我那娃儿今年高考没有考上,但他非要去复读,你们看我这家里……”他话音未落,刘局长便用温热的手握着大山双手:“余大哥,我们是按照县委要求,来帮助你们尽快脱贫致富的。”
   “哦!那就太感谢政府啦!刘局长,让您费心了。”
   里屋突然传来“咣当”一声,一只扁担应声着地,余发贵攥着一张泛黄的成绩单冲了出来:“我就只差12分!张校长都劝我去复读,班主任黄老师也说只要复读一年,明年准能……”话音戛然而止,他除了熟识在场的镇、村干部外,院子里站着的其他几位客人都是陌生人,倔强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差点流下来。
   刘英是县民宗局新上任的局长。按照县上刚结束的扶贫攻坚动员工作会精神,县上安排县民宗局在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中对口帮扶贫困的伤残退役军人余大山家庭,要求结对帮扶三年,不脱贫不脱钩。
   县上的会议一结束,刘局长就与余大山所在的镇政府相关领导联系,带着局里的几位中层干部,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冒着盛夏的雨天来到余大山家庭走访。
   一阵寒暄后,做事干练的刘局长就与镇、村干部围绕帮扶余大山家庭脱贫致富项目展开了深度交流。
   当刘局长第三次续上老鹰茶时,余发贵发现父亲绷直的脊梁渐渐松下来。“大山老哥你看这样行不?”刘局长的圆珠笔在扶贫手册上沙沙作响,“我们扶贫首要的就是要扶智,要真正实现脱贫,就要解决造血功能。我考虑先从扶持发贵去复读入手,将来圆他的大学梦,为国家培养人才。至于他的学习费用由我们民宗局来协调想法解决,”刘局长盯了大山一眼,停下来喝了一口老鹰茶,清了一下嗓子继续说道,“白大嫂的高血压和白内障眼病,我们跟着联系协调县残联、民政局资助治疗。在产业发展帮扶上,先根据你家地处丘陵山区的实际,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将你家后山那十多亩田地,由目前种植的玉米、红苕,全面改种为猕猴桃、粑粑柑,至于种苗和种植技术由我来协调解决。另外,根据你们家所处的山区自然环境条件,我考虑请镇、村两级领导协助,争取县民政专项扶贫救助资金救济,扶持你们饲养一批成都麻羊……”
   “刘局长,我首先代表余大山全家对你们民宗局的扶贫攻坚实际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余大山家庭是叠加了‘伤残退役军人、少数民族、残疾人’三个方面典型代表的贫困家庭。长期以来,一直是县、乡两级帮扶的重点贫困对象,我们镇、村两级和县级相关部门历年也不间断地送钱、送物实施帮扶。这次按照县上扶贫攻坚动员会议精神,你们民宗局用情、用心、用力对大山家庭实施全面帮扶,采取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举措,实在是令人感动和值得我们学习!”王镇长兴奋说道。
   “王镇长过奖了,我们只是按照县委要求,具体抓落实而已。接下来的各项帮扶工作,还要请镇上和村支两委领导大力指导与支持哦!”刘局长说道。
   “那是应该的啊,我们义不容辞!”王镇长和村支书张书记连忙应答。
   余大山嘴唇挪动了一下,激动地说:“谢谢啦……谢刘局长!”
   一傍热泪盈眶的白琼芳忙着给刘局长的纸盒茶杯加老鹰茶水,儿子发贵却用手擦着眼泪不停地说:“感谢刘嬢嬢!感谢各位领导……”
   第二年开春,老鹰岩下的余大山家迎来了多年来未有的热闹。二十多名县、镇、村党员、干部扛着果树苗爬上丘山山腰——老鹰嘴下的山阶,红马甲在翠绿的山林间连成一道跃动的火线。
   “猕猴桃搭T型架株距三米!”“粑粑柑最怕积水,排水沟得再挖深些……”由民宗局请来的农技师洪亮的嗓门惊飞穿梭在林间的山雀。余大山拄着新配的铝合金拐杖,小心翼翼地为每棵幼苗系上防寒布。他身后的山坡草地上,二十多只“成都麻羊”正在新修的圈舍里嚼着青色的草料。
   白琼芳端着蜂蜜水在劳作的人群中来回穿梭,胸前的羌绣牡丹沾着泥土芬芳。她特意换上节日的民族盛装——政府人员不久前帮她家翻修了房屋,改造了灶台,整治了院坝围墙,青瓦白墙配着朱漆大门,终于有了迎客的模样。
  
   三
   家中最忙碌的要数儿子余发贵。他每天天不见亮就揣着单词本钻进房屋后山的林地,对着晨雾大声诵读英语。刘局长送给他的微型收录机别在腰间,英语新闻播报和山泉叮咚混成特殊的晨曲。学校离他家有十余里,他每天早上赶到课堂接受老师补习,下午返家后,要帮助家人干一些繁重的农活;晚上,还要挑灯夜读至“鸡叫头遍”。
   但是,功夫终不负辛劳人。当他以全县前三十名的成绩收到中央民族学院的入学录取通知书时,山坳里的猕猴桃树苗已经茁壮成林,山坡上的麻羊已经膘肥成群。
   白琼芳怀揣着儿子收获的中央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大早就从老鹰嘴下山赶进县城,到民宗局报喜。刘英局长此时正在给新来的科员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当她获悉消息走出会议室,转身就被白琼芳塞了个满怀的核桃与花椒。
   “刘嬢嬢,这是娃儿他爹让带的,我娘家西昌产的,说是比超市买的还生态还要香!”琼芳用生硬的汉语说着,泪珠却早已在萎缩的眼球里打转……
   四年后的一个艳阳的清晨,刘英局长从县上开会回到局办公室,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发现一瓶土罐包装的山岩蜂蜜。便签上是挺拔的钢笔字:
   “衷心地感谢刘嬢,是您当年没让扶贫止步于送米送油。如今羌族子弟余发贵已通过全军信息化竞赛获奖,成为解放军导弹学院中尉教官。致敬——指引和帮扶我家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余发贵。”
   五年后的建军节,一辆军绿色吉普车碾过新修的盘山公路。中尉军官跳下车时,惊飞了老鹰嘴下的果园里成群的跑山鸡。自从余发贵进中央民族学院后不久,应征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他品学兼优,后被部队安排进导弹学院担任教员。已佩戴中尉军衔的余发贵抚摸着家门楣上“光荣之家”的铜牌,听见父亲洪亮的笑声从住房隔壁的冷链仓库传来。他情不自禁地从衣袋里掏出手机,给远在县城的民宗局老领导刘英通电话,邀请她到山乡老鹰嘴花果山分享丰收喜悦。
   “今年的订单都排到春节了!”此时,余大山正给省城来的客商展示水果有机认证证书,“多亏了刘英局长当年联系的电商培训……”他忽然顿住,望着儿子军装上的导弹臂章,眼角泛起泪光。
   夕阳将层层叠叠的果园染成金红,白琼芳端来新摘的猕猴桃。果肉剔透金红,咬下去满口清甜。刘英局长驱车登上丘山二台老鹰嘴山阶,来到余大山家前的停车坪,在余家父子的陪同下,品尝着猕猴桃,心情是何等欣慰啊!她望着漫山遍野的丰收景象,忽然想起第一次来此地时那位倔强流泪的少年。如今漫山金果照亮了整个山乡,而当年播下的希望种子,早已长成为栋梁之材……
  

共 41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反应了新时代扶贫攻关的故事。故事结构巧妙,妙在一家人正在为发贵复读愁学费的关键时刻,县民政局领导一行人,来到了余大山家,来帮助余大山脱贫致富。当得知发贵要复读,没钱的事,领导当机立断决定帮助发贵复读,扶贫扶智。这是喜从天降。在县领导的一起帮组下,余大山种植了果园。几年后,通过大家一起努力,克难攻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好梦成真。发贵大学不但毕业,而且还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家乡的果树也获得大丰收。整个故事构思虽然没有跌宕起伏,但也完美。从好的愿望,到达另一个好的愿望。顺理成章,好耶。小说文字优美,乐山乐水,乐政府。可以说这是一篇构思,描写比较成功的小说。倾力推荐共赏。【 编辑:文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2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绮        2025-03-20 22:14:53
  一篇充满正能量的佳作,倾力推荐阅读。问好作者创作辛苦。感谢赐稿风恋。
文绮
2 楼        文友:荷塘月色王        2025-03-20 23:03:54
  衷心感谢文绮老师精彩点评与赐教!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工作体验与感悟,也是一篇对扶贫攻坚历史记忆的艺术再现。故事虽看似平淡,但它却折射出对扶贫工作的反思。民宗局,是民族宗教事务局,不是民政局,有关领导一改过去扶贫工作只是送钱送物的常态,从扶贫先扶智入手,以扶持贫困户造血功能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用情、用心、用力,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村社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彻底改变了叠加“伤残退役军人、少数民族、残疾人”三项典型贫困家庭的落后面貌,从而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小说的意义就在于看似平凡的扶贫工作,却展示了一个不简单的道理:仅靠送钱送物式的扶贫,只能是面貌依旧。再次感谢编辑老师推荐阅读!祝工作顺利!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5-03-24 11:43:26
  恭喜祝贺王老师的小说佳作获得精品!也祝贺社团!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关照支持!期待王老师更多佳作呈现!祝福春安吉祥,创作丰硕!
碧潭飘雪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4-07 22:11:11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