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蜀秀蓉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蓉城】2024年岁末杂感

编辑推荐 【蓉城】2024年岁末杂感


作者:乂二 白丁,95.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5发表时间:2025-03-23 08:42:23

2024年岁末杂感
   1、 文字上的收获
   今年大约写了二十万字的东西。前半年,写了四五篇短篇小说,都是时下的一些热点话题,但是因为都是工作间隙里,见缝插针完成的,故事没有太多的铺排,只是把自己想要说的意思表达了出来,看上去更像杂文。
   后半年,利用几个月工作的空窗期,完成了平生第三篇长篇小说。值得欣慰的是第一章还被江山文学推了精品。
   到目前为止,我只完成了三个中长篇的小说。第一篇是1992年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在作业本上开始了七万多字的《冬》。第二部是1997年写成的《我的童年》大约十二万字(因为1999年被分手,原稿落在了前女友那里,估计早就丢弃了)。这两篇我还不会使用电脑,都是在废弃的作文本上一个字一个字手写出来的。
   今年国庆节的时候开始,用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写成了十六万五千多字《万安山下》。初衷很简单,看了很多记录全国各地地方风土人情,名分民俗的文字,自己家乡却几乎没有人写,一直很想为自己家乡写点东西。中秋节的时候,回老家和舅舅聊起了乡里的故事,就突发奇想,把以前听村里老辈人讲过的,和自己在老家生活的近二十年日子里,发生的一些故事,串了起来,弄成了这个长篇。这些故事在我们当地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记忆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影子,因为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我只是换了主人公的名字,把这些故事组合进了一个家族而已。
   第一章的故事是道听途说了一个故事,然后自己凭空臆想出来了许多情节,完全虚构。也许正是凭空捏造,有了广阔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脑洞,编的跌宕起伏了一些,所以看上去似乎“很精彩”。余下的三章因为太过写实,故事就显得很沉重。
   第二章的内容因为时间跨度太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把每一个时间段里,一些代表性的事件,提炼出来,里边涉及的不可触碰的禁忌又太多,不方便深入的刻画,所以就显得有点跳跃。关于三年自然灾害,都是父母一代人真实的经历,至今谈起此话题他们依旧可以记忆犹新,甚至瞬间泪目。至于交公粮和办砖厂都是我跟着父母亲亲身体验过的,所以看上去很真实。
   第三章,就是一个台胞真实的故事,我只是把人物和事件重新排列组合了一下。第四章,绝大多数是我自己工作的亲身经历,这些东西太现实,而且有太多不能说,也不敢说的禁忌,同时还有篇幅的问题,不方便展示太多。希望有时间可以单独把建设工程这个行业写成一部长篇,就怕写的太深了,触碰到了某些人的逆鳞,被人灭口也说不定。
   2、 精神上的收获
   今年大约读了五十本书。基本上保持了二十多年以来,每周一本书的节奏,读书之余,思想上的瞬时火花,做了记录,成了大约一万多字的读书札记。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易中天中华史》读到了《隋唐定局》。花费了十年时间准备,在2022年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动手完成了初稿的《枷锁》放弃了,因为看了易中天老师的《中华史》,觉得已经没有必要了,我想说的,他说了,我还需要升华的认知,他已经提前帮我提炼了。很多东西都是我想要写出来的,却又写不出来的。后来又想,他是大家大作,并不妨碍我从一个底层小人物的视角,去谈谈我对中华史的认知,于是又坚持了下来。初稿早已完成,偶尔有时间,有想法了,就拿出来改上几笔。千锤百炼!
   岁末的时候,读了一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真心羡慕年轻人,了无牵挂,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不顾一切的奔赴。可人到中年的我,就连做梦,都不敢直起腰身。我必须努力赚钱,因为父母躺在手术台上时,我必须无条件的拿出几万甚至几十万为他们支付救命钱,因为有钱我就有父母亲,没有钱,我就没有父母亲。这种辛酸的故事,在我等这些升斗小民的身边,多的数不清,我很庆幸,2017年母亲心脏搭桥手术的时候,我正好手头有钱。我的孩子还在读书,离他独立自主尚有一段距离,我此刻,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做了将近三十年的斗士,我想做一个任性的逃兵,我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活着,但是生活没有给我这个任性的资本。我苦恼过,并且常常为此苦恼。
   “钢在炉中炼,人在事上磨。”我不敢奢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的梦想,很具体,就是父母老有所养,孩子有自己的梦想,我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比如我想去沿着京杭大运河从杭州一路骑行去北京,看看沿途的风景,听听百样的故事。我想去海南环岛骑行,将自己置于水天一色。我想骑行去雪域高原,看看离天最近的地方,我想我累了的时候,可以窝在阳光充足的卧室飘窗上,晒着太阳,品着茶“一茶一道一禅味,一室一人一本书。”但我知道这种生活很远,至少目前看不见。俗务缠身!
   然而,今年好像不那么苦恼了,因为我学会了“人生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正如我自己时常劝慰自己的一句话“工作和生活,就像盘文玩核桃,时间和功夫到了,自然就圆润了!”我之所以现在的生活不那么“圆润”,就是岁月的磨砺还不够。我之所以时常的焦虑,时常的情绪失控,就是尚不懂得“砍柴时,便是砍柴;挑水时,只是挑水;吃饭时,就是吃饭!”之中的禅机!
   今年读了易中天教授的《禅宗的智慧》,也读了许多禅宗的公案,心里多多少少的也种了一些“般若(bore)”。我不再想着改变他人(包括孩子),也不想任何人改变我!也不再指望何人!我的生活是我的“关你屁事!”,你的生活是你的“关我屁事!”
   我在每一本日记的扉页都写着“钝感人情世故,屏蔽外界扰攘,专注自己内心。”
   关于家庭,最值得庆幸的是儿子终于过了叛逆期,我也终于度过了中年危机,父子俩终于可以正常交流了。大约是时间的磨砺够了,自然的“圆润”了。
   3、 身体上的收获
   2023年是我人生的重要关口。也是我有生以来,自己能感觉到的,身体状态最差的一年,所以去年岁末的时候,连篇不像样的文字都没有动笔。
   因为从母亲哪里继承了心脏病家族遗传的基因,母亲已经在2017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五个舅舅,有四个都曾经做过心脏支架。2020年之后,只剩下了两个。去世的三个,有两个都是46岁的那一年,心脏病猝死,所以2023年是我过的最胆战心惊的一年。
   还因为打了三针某个品牌的疫苗,身上多处器官生出了结节,再加上打疫苗引发的右侧冠状动脉钙化。更因为味觉是首“阳”之后两个多月才恢复的,三“阳”开泰之后,身体遗留了很多问题,2023年光是“感冒”就有五六次之多。从2022年6月疫情封控结束到2024年前半年,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先看了西医,做了一堆的检查,告诉我没有问题。可我实实在在的麻木与疼痛并存,后来换了三家医院,中药到针灸,火疗又回到中药,一直折腾了两年多的时间,花费几万元,但是从打完第三针到现在右侧手臂打针的地方胀疼,右手中指和无名指麻木至今得不到缓解。今年的下半年索性放弃了,听天由命吧!我知道这不是一种“躺平”的心态,而是一种禅宗的解脱,“云在青天水在瓶”的“觉悟”。对于无能为力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放弃“治疗”几个月,如今反而觉得“好一点儿了!”至少并没有更严重!很多同事们都说我,好像精神状态好多了!
   还有就是闲下来的时候,偶尔迸发出一点所谓的灵感,立即给自己泡一壶陈皮普洱,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将自己的想法,变成文字。那一刻,所有的疼痛和麻木,都似乎与我无关了。哪怕这些文字,没有人欣赏,甚至都没有人阅读,也不会气馁,我如今已然可以安之若素,权作自己心灵的独舞,以一种“我坐春风里,只为等你来。”的心态,静待花开!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放弃了开车,大约也已经有几年了,大多数时候,只要可以骑车或者走路,我很少选择开车或者坐车。
   今年差不多每隔一天都去骑行一次,大约骑行了180次以上,总里程超过了4200公里。今年两次挑战骑行100公里,5月份的时候,那日实际骑行了大约108公里,因为手机没电了,记录没有保存下来,挑战失败。下半年9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再次发起挑战,成功骑行101公里,耗时6小时。成功了,心里也没有波澜,平静如常,没有兴奋,没有庆祝,回到家,拉伸肌肉,然后平静的冲了个热水澡,像往常一样,吃了晚饭,看会儿书,十点多睡觉。
   十多年以来,每年岁末的时候,都会给自己定一些下一年的目标,不断地挑战一下自己。2020年7月份最后一次挑战了半程马拉松之后,就彻底放弃了跑步这项运动,改成了对关节更友好的骑行。今年在骑行的间隙里,开始慢慢的练习徒步,争取2025年,48岁,挑战徒步50公里。之后就不再挑战这种高强度的活动。
   马上五十岁了,生命正在慢慢的老去,我也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运动项目,运动也慢慢的改为以舒缓为主。今年下半年开始坚持每日练练八段锦,感觉渐入佳境。
   4、 明年的安排
   在35岁以前,本来已经费心吧啦的熬秃了头,考了两个国家注册证书,又费尽心思和钱财,评了副高的职称,想着应该可以“混”到退休了。没成想:一方面是延迟退休。年届知天命之年,本来看着已经有些希望了,却一下子如坠冰窟。心中纵然有一万个诅咒,但是依旧改变不了现实。一方面是行业下行。建筑行业的下行是肉眼可见的,公司从2020年开始裁员,降薪,三四年以来从未间断。
   每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都有大批身边的同事,另谋他途,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悲凉。许多三十年前的同学,十多年以前的同事,这两年都在联系我,看看有没有工作的机会,我也只能让他们失望了!因为,我也好几年没有像样的项目,只是因为和公司的劳动合同签到了退休,如果辞退我,公司赔偿起来“太贵”的缘故,才滞留至今,纵然薪水一降再降,也不敢离开。
   能让从小学生到即将退休的半大老头都每日身影披星戴月,惶惶不可终日的一起内卷起来,也算是五千年之未见怪现状了。有时候实在太累了,偶尔也想过“躺平”,但是每日睁开眼就觉得欠人几百块钱的感觉,还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到中年,还真没有这个权力!再说“躺平”也不是我的性格。
   说这些都是牢骚话,不顶馒头用,所以还是要静下心来,以年届五十岁的“高龄”重新披挂上阵,跟成千上万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们去“同考”分一杯羹。因为项目少,抢的单位多,只好在项目各种要求上下文章。以前投标要求负责人一个注册证书,一个高级职称,有相关类似项目经验就够了,如今动辄就是要三四个注册的硬杠杠,僧多粥少,奈何奈何!
   这种考试,就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无他!
   专业课的学习很枯燥,很无聊,也很艰难!
   但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看,所有让你痛苦的东西都会给你生活带来转运,所有让你快乐的东西都将反噬给你痛苦。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不光要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也要做一些不情愿也不那么快乐的事。因为我们为了赚取生活的本钱,必定要舍弃一些喜欢的东西。就像妓女不能因为有了性欲才去接客!或者说妓女接客不是因为自己有了性需求,而是为了赚取客人口袋里的“马内”,所以她不能嫌客人老,丑,矮,臭,短,强,癖!而且还要去迎合客人!尽管绝大多数客人都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但是那又如何?因为这不是恋爱!
   学习也一样,尽管我们不喜欢这些除了考试,甚至厌恶这些一辈子也用不上的又臭又长的专业书籍,但是我们必须忍者恶心,低下头,坐稳了屁股去学习!只是,为了活着!
   这些都是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建设。
   2024年12月29日星期日
  

共 45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代中年人的使命,责任,担当,竞争,梦想,爱好和悲哀。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话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职称,地位,经验人际关系,身体健康,众多挑战。人到中年在社会家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她)们都是职场和社会中的中坚力量,他(她)们的使命不容缓慢。在职场中往往处于管理层和技术骨干等位置。肩负着带领团队,推动团队发展重任。但同时也要面临年轻人的挑战与竞争。在家庭中是经济的主要支柱。承担着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如果还能有个自己的爱好,什么“诗和远方”真是难能可贵。在面临着如临大敌般的压力下,个人的文化修养心理素质不强大,那便是妥妥的馅饼。所以中年人在职业家庭的身份危机职场瓶颈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机能逐渐下降。迷茫,孤独,矛盾,各种落差如期而至。懂的都懂,不懂的只能说他(她)早就不在社会的运作之中了。遥祝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梦想平稳落地!【编辑:上官蓉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官蓉儿        2025-03-23 08:50:41
  文友还在体制内,众多的压力和竞争都如此激烈,作为女性在这社会的各种压力下,我属于那种比较严重的,而且出单位几年了,社会上的竞争更加激烈,随时都有被吞并和被卷饼的危机。没办法,大环境就这样,谁也逃脱不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