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东篱】一条河,一座城与一座桥的百年守望(散文诗)
1
黄河的丝带轻盈盈地飘过一座城,如父,如母。兰州便有了湿地,有了适宜,有了一城。与城衔接的故事,古往今来,天马行空。
兰州,不盛开山,盛开的只有水,盛开的只有河。
黄河,不养育桃花,养育一座城,那座叫做兰州的城。
黄河融入了兰州,兰州拥抱着黄河。
绸带一样清晰着,时间、空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产生流萤,产生一座桥。
莫问亿万年,地壳如何造了兰州,去问黄河。
2
桥是河的明月,河是桥的温床。
在桥与河的相遇中,注定着携手相牵,恋人的故事里,开满花环,赠与一座城,赠与一群人。赠与过往,赠与未来。
赠与一段关于伟人的纪念。
河就有了桥的思念,桥就有了河的眷恋。
风情万种的雨幕,洒过河面,亦湿透桥的伟岸,一起在清凉的雨幕里尽情缠绵。
一代代人,隔着河的诉语,从桥上淌过,繁华的街灯,艳丽的不仅仅是城市。
还有河,还有桥,还有我们的心。
3
絮絮叨叨的河水,积蓄了万年的冰雪,在海纳青藏高原的百川之后,千里奔袭自兰州穿行而过,使地处干旱贫瘠黄土高原的兰州变成了最不缺水的“山水之城”。
絮絮叨叨的河水轻流缓至,放慢脚步,剔除喧嚣,华灯初上,彩韵人生。
以黄河文化的独特,体现天人合一,铸就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黄河文化在兰州不断传承和发展,成为兰州文化的精神气质
4
何鄂女士的芊芊素手,带着敦煌飞天的飘逸、灵动,通过飘动的衣裙和飞舞的彩带来实现飞行的手,塑造伟大: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的男婴依偎着母亲的温柔。
生生不息、不屈不挠。
穿过一条河、一座城与一座桥的相守。
5
河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城在讲述着故事的古老。城便荡漾着河的波浪,河在倒影着城的健康。
桥并不迷茫,在聆听中渐长,在聆听中成熟,在聆听中合二为一,架起彩虹,五彩斑斓,入一碗牛肉面的乡韵。
6
110万年前,蓝田文明,繁衍生息。
中华民族的远祖,穿越旧石器,留踪蓄痕: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不断燃烧,在壮大的水域源远流长。
殷商王朝依河而建,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河见证着古都的成长。
但没有一座城是兰州,兰州是河穿城而过的唯一。
河是城的直径,城是河的面积。
7
“金城汤池”,皋兰山韵,以底色的厚实支撑。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的景观与风貌,以诗韵平仄奠基。
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太平鼓的节奏,以史韵、以非遗而架构。
一座城就升起了阳光,一座城就明亮了月亮,一座城就架起一座桥,跨越河的桥,岁月无边,河桥摆渡。
8
岁月不老,河不老,城不老,桥亦不老。
河倒影着城,城穿越着桥,桥掩映着河。
旋转的木马,与一条河,与一座城,与一座桥絮语着。
温暖的古槐,穿越柏油,招蜂引蝶的花香,攒动一个月夜,从桥上穿越古今的时光。
天亮了,空气在湿润,花香在弥散。
城市在河的脚步下前行,河在城市的发展中清澈,桥幸福于一段弧,寻找河与城的圆心。
9
桥的意义深远,关于战争,关于解放,关于胜利,关于发展,关于未来。
历经狂轰乱炸的桥,满目疮痍,屹然不倒,曾经的斑驳成就一种精神,包含着河的温柔与城的坚毅。
桥在以自己娇小开疆扩土,衔古往今来,积硕果累累。桥蔚然成景,与河,与城一家两亲。
10
河是城的的生命,滋养着黄土,滋养着人民,滋养着矗立的楼宇和楼宇的新生。以一片树叶的绿色拔地而起,城就耸立入云端。
城是河的温床,宽绰的、平静的。以灯火辉煌来孕染,以蓝天白云来陪伴,以花红绿柳来装点,以发展进步来诠释。以一棵树的年轮,在进化着年轮,在扩散着年轮,在幸福的眼眸里笑弯月亮,在河里尽情沐浴着。
桥驾驭着灵魂,左手牵着河,右手挽着城。
河水在变清,城市在繁荣,在守望百年后依然见证。清澈的河,成熟的城,微笑的桥。
注:读了怀才老师的《黄河断章》后我留了一点我的读后感,老师在回复中期待我以组诗的形式来写黄河的兰州段。怎奈我的诗歌太短,无发丈量黄河的长度,更无以触及兰州的厚度,就以散文诗的形式作以回应,算作我的承诺吧。
2025年3月25日原创
2025年3月27日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