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八十年代的冬天(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八十年代的冬天(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491.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7发表时间:2025-03-28 21:25:06

八十年代的冬天,特别冷,滴水成冰,屋檐上挂着厚厚的冰凌;八十年代的冬天,带给我们太多的快乐,那是属于我们特有的童年。
   太阳落山,温度下降,哪怕将棉袄裹得紧紧的,依然挡不住呼啸的寒风。早早回家,关上厚厚的木门,听着风的“鬼哭狼嚎”,心里却格外欢喜。脚下一个火炉盆,红红的炭火冒着热气,烘烤着冰冷的身躯。
   童年的我们,嘴馋,总觉得肚子永远吃不饱,摸着黑,从地窖里拿来红薯,紫红的外皮,宽卵的形状,类似一个小型炮弹。我们喜欢黄色芯,俗称“南瓜薯”,烤出来更香甜。把红薯埋在炭火中,等上十几分钟,扑鼻的薯香弥漫开来。拿火钳掏出,外皮已经焦黑如炭,剥去外皮,吹一吹滚烫的热气,用牙齿轻轻咬一口,滑嫩的感觉毫不亚于一块肥猪肉。
   那些年,白花花的米饭不够吃,能够在冬天的夜晚吃上烤红薯,幸福已在心底漾开花,快乐生上脸庞,眉眼如弯月,“咯咯”的笑声不绝于耳。
   吃完红薯,泡个热水脚。拿来搪瓷盆,古朴气息,绘制着简单的图案,多是红色的双鱼,或是两个可爱的娃娃,装小半盆冷水,掺和热水。脱掉袜子,赤脚放入,冷了就加热水,保持恒温。一边泡脚,一边用脚搓脚,偶尔伸手舀水泼到兄弟姐妹身上,引得他们还击。不过,冬天不同于夏天,泼水点到为止,绝不敢放肆,要不然少不了妈妈的一顿骂,爸爸的一顿揍。
   该睡觉了,妈妈时常拿着火桶,带我们上楼。走进房间,她把被子掀开,底下垫一块干净的破衣服,将火桶拨得旺旺的,放上去,盖上被子。半分钟后,被子已温暖如春,我们赶紧脱了衣服,钻进去,被子的四角掖得紧紧的,不留一点缝隙,每一处都压实,保证身体暖暖的。
   如果还不够,那年代也有“热水袋”。病人打完的葡萄糖瓶,玻璃的,透明的,圆滚滚的,小口,这可是宝贝,没有人舍得扔。只有关系好,才有可能从赤脚医生那讨来几个。睡觉前,掀开瓶盖,用个漏斗慢慢灌进热水,重新盖紧后再塞到被子里,丝毫不亚于现今的热水袋,只要不炸裂,可以无限次使用。热水的温度裹在厚厚的被子里,那种感觉太美,不可言说。
   被子同样极为纯正。家家总要留点地,种上棉花,从锄地开始,直到采收,到最后的脱籽、弹棉花,每一个步骤,几乎亲历亲为。每一床被子凝聚着太多的汗水,蕴藏着爸妈太多的艰辛。刚入冬,妈妈早早地等待着晴好的日子,抱出厚厚的棉絮,晾在晒衣杆上,每过两小时,拿根小竹棍用力敲打,“啪啪啪”,任无数的灰尘在阳光下嬉戏,晒走湿气,敲走可能隐藏其间的螨虫。
   棉絮晒好后,妈妈找来床板,垫两面凳子,铺上被底,压上棉絮,盖上被面,一针一线缝起来。密密的针脚,是对家人无限的疼爱。只有那样的被子,才经得住调皮孩子的折腾,任你怎么踹都没关系,棉絮跟被底、被面紧紧贴合,合三为一,直到夏日来临,才被拆洗。
   一觉睡醒,我们总喜欢跑到窗外,看看屋檐上的冰凌,在阳光里亮闪闪的,如一把尖刀。我们小心翼翼地掰下来,尽管冰冷刺骨,依旧握在手心,像一把真正的尖刀,摆起红军战士拼刺刀的架式,有模有样。
   直到玩腻了,才“咣啷”一声砸掉冰凌,听着“玻璃碎地声”。偶然,我们也会把冰凌塞到嘴里,品尝“冰棍”的味道。只是除了冷,还是冷。某次,我忽发奇想,为何不自己制作冰棍呢?
   想到做到,找来一个碗,灌入冷水。妈妈提醒我:“开水才好,干干净净,吃了没病。”我听着,泼掉冷水,倒入热水,加入白糖。那年代,白糖可是稀罕物,要不是爸妈的宠爱,白糖真舍不得浪费。我拿来筷子,使劲搅拌,直到白糖彻底融化后,才把这样的糖水搁在室外。
   天刚朦朦亮,我早早醒来,不像平常似的贪睡。跑下楼,直奔糖水碗,果真结了冰,轻轻一掰,这自制的冰棍就捏在手里,品尝一口,真甜。就这样,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冷,反倒是吃吃嚼嚼,把“冰棍”吃完。
   事后,我把这经验分享给同伴,喜滋滋的,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同伴不屑一顾,翻着白眼:“这算什么冰棍,不就是加了点白糖,还不如直接喝糖水。”
   一听这话,我有些尴尬。不过,儿童就是儿童,没几日,天空降下大雪,山白了,树白了,地白了,白花花的世界,我又全身心地约上同伴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
   雪人堆得不像,需要心灵手巧;雪仗过于激烈,大人常不允许;还是滚雪球,最得我们的喜爱。从一个小球滚起,一点点往前,到头后掉转方向,继续滚,直到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滚动,还不罢休,吆喝着大家齐心协力,继续滚,把雪球滚得人一般大小,才气喘吁吁地,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回家烤火。
   烤一会火,继续滚,多滚几个。这样的雪球硬实,很难融化,待到天地间的白雪消失殆尽后,它依然顽强地存在,尽管黑乎乎的,脏兮兮的,沾满泥土与草屑,依然阻挡不住我们的热爱,每天看上三五遍。特别是阳光普照下,看得更勤,看它什么时候彻底融化。
   直到雪球化成一滩雪水,我们才意犹未尽地等着下一场大雪。大人们站在门口,乐呵呵地感慨:“这群娃,真不怕冷,真有意思。”
   其实,他们是懂的,毕竟谁没有经历过童年?八十年代的冬天,拥有太多难忘的经历,虽然时间的河水淌啊淌,根本停不下来,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奔头,可还是忍不住怀念!

共 20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也许是从那个年代走过的原因,一个题目就把我融化了。这篇文描写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是那一代人共同的经历。作者以“冷”字为主线,写那个年代的孩子在冰冷的冬夜如何烤红薯,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温暖被窝。这种生活是现在的孩子很难想象的。接下来,作者又回忆自己如何玩儿冰凌,如何自制冰棍,如何滚雪球……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了,可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依然怀念那个寒冷的年代。【编辑:想飞的企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329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5-03-28 21:25:51
  白的佳作,期待精彩继续。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2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5-03-28 21:48:08
  最让我感到幸福的年代是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末。我这种想法和年龄无关。哪怕就是现在这个岁数,如果社会整体能回到那个年代,我百分之二百拥护。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现在的社会,没一点幸福感,活着就像嚼蜡,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恶心。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3 楼        文友:单培文        2025-03-29 16:43:43
  是啊,那个年代的人啊,那个年代的人真是有点幸福,总是让我们怀念。
-刻画心灵的印记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