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雨霖铃•清明〔诗词〕
《雨霖铃•清明》
词林正韵•第十八部(入声)•一组韵•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柳永正体。
清明时节。探长城窟,怨魄冤骨。
迷蒙狼烟异火,曾鏖战处,
灰飞烟灭。史海勾沉旧案,怅崇焕雄杰。
纵劲旅、横扫辽东,马踏胡尘剑侵血。
崇祯误国空悲切。更那堪、雨送黄昏咽。
倾杯一片石磊,泪湿透、九泉冥穴。
目断英魂,枉死城头,奈何桥阙。
策烈马、请命长缨,射斗胸腔血。
注: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五个节气。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5-4-1农历乙巳蛇年三月初四
【编者按】《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当年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的笔通过落在探长城窟,怨魄冤骨。追忆了“崇祯误国空悲泣的长城”,指的是山海关至九门口之间的长城。崇祯皇帝在位期间,面对清军(后金)的威胁,曾倚重将领袁崇焕防守边疆。袁崇焕在抵御清军的战争中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胜利,但由于各种复杂的政治因素,包括被诬告与清军勾结等,最终被崇祯皇帝处死。这一事件被称为“崇祯误国空悲泣”,意味着崇祯皇帝错杀了能够抵抗外敌的长城——这里“长城”比喻为国家的屏障和栋梁之才。作者在写诗词时要有明确的注释,否则会引起误解。供参考。〔编辑:栀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