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桃花潭记(散文)

精品 【菊韵】桃花潭记(散文)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935.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9发表时间:2025-04-04 13:57:27

白朱粉紫,乱花入眼。虽错过了前日的三月初三上巳节,依旧是“长安水边多丽人”。
   入春,阳光好,草色好,人也精神,便相约去踏青。
   前些日子,网群里就有了他(她)们在网红打卡地的游春小视频,柳枝挂须,樱花迭云,小桥流水,游人如织。游人,大都是像我们这个年龄的老人,男男女女一群一群的,花柳间弄姿拍照。让我艳羡。
   闹市里一片清明的春色,在我居住的浐灞半岛的南边,有个好去处——桃花潭。桃花潭,是地铁三号线的一个站点,也是一处公园,我们弟兄姊妹们今天相约而去。
   西安有个桃花潭,并不是李白诗中那个别汪伦时的“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桃花潭。西安桃花潭,在城东北的浐河上。说潭,非潭,并无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泻瀑,而是浐河一处阔的水面。浐河两岸,河间一岛,曲桥相连,里里外外广植有竹、桃、樱、梅,夹岸垂柳,水面上有荷。
   我们今日来,樱花已老,桃花正盛,花红似火,柳绿如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云蒸霞蔚,潭影映红。桃红李白间,夹杂着无叶的紫荆,和黄的连翘,一阵风吹过,落英缤纷,点点花瓣铺陈在地,或随流水,慢慢得漂去……沿木栈桥漫步,可近观花影摇曳,远眺白鹭掠过水面,恍若置身江南画境。桃花潭公园有桃花岛、白鹭洲、春屿芳菲、荷塘锦鲤,踏歌楼观景台等游览景区。
   踏歌楼,怕也是偷李白的故事。我倒是在岛的一角遇见一墙石刻,上书唐的张旭的七绝《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洞在清溪何处边?”若在此潭处去问,似有些不搭,这里不是陶渊明心中的武陵,也并没有渔夫。“借问酒家何处有?”是有的,右手一指,左岸,花路步道上有着“顾畔”餐厅和“西湘荟”食馆,粉墙黛瓦,竹园里,青梅煮酒,傍流水,佐花饮,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净。
   桃花潭公园另有一名,曰“竹影廊桥”,四周修竹苍翠成林,也不难为这一雅名。夏季的桃花潭也是观荷的好去处,夏日的风荡漾着水面的碧叶,也可吟诵宋的杨万里的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他是写西湖的。这里观荷不亚于西湖。
   莫道近处无风景,诗和远方未必就是“此心安处”。“一雨罢耕桑。平生欢喜处,是吾乡。与君花底共风光。春莫笑,花不似人香。”
   记得,十年前,也是这样的春天,河南郑州一中学的女教师顾少强,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引发全网轰动。当她在云南大理的咖啡屋,邂逅了一个文青,哈尔滨小伙于夫,便辞职,携手游走世界。他俩先去了重庆,又去了杭州、南浔、乌镇……累了,疲了,腻了,两人花了所有的积蓄,在成都古镇,开了一家客栈,取名“远归”。结婚生子,虽做了老板娘,每日里忙不完的是,客人走后,由她去刷马桶,洗床单……十年过去了,后来呢,兜兜转转,她独自带着女儿又回到了出发的原点,家乡,郑州。客栈关门了,于夫也没有再来。她说,她想家了,想喝一碗胡辣汤了。致使顾少强的远归的,不是后悔,是乡愁。“乡愁”,是中国人的遗传病。
   一千七百年前,也有一封辞职信。不是为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是苦苦思念家乡吴中的鲈鱼和莼菜,辞官而归故里,这是西晋的张翰的故事。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中写道:“秋风一箸鲈鱼脍,张翰摇头唤不归。”那年,我去了周庄,从他家门前走过。
   三毛是行走在世界的女人。我曾经说过,三毛的洒脱,撒哈拉沙漠故事的背后是没有归属感的孤独和寂寞。
   那日里,我在自拍的小照上赋语——我这人有些“自恋”——“到了一定的年龄,人活的已经不是日子,而是被岁月沉淀后的心境。与万事言和,与独处相安。自行,自在,自清欢。”曾鹏鹗向风,自成骞翥。如今,倦鸟归巢。人,年过七十有三,飞不动了,便近处走走,还是家乡好。
   桃花潭,我第一次见识到山桃花,今年的春里,竟能开得如此汪洋恣肆,如火如荼。花繁亮眼,芳香沁人。人人都说家乡好,南山下,广袤的关中平原,渭河泾河灞河浐河……八水绕长安,我看家乡胜江南。其实,心境心境,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心宽不羁往来日,随处乐事随处缘。比如这桃花潭的桃花。
   古之有“人间乐事”十六种的说法,传说是苏东坡的体验:“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流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荫堤畔闲行;花坞尊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今日里,桃花潭踏青,虽无“微雨竹窗夜话”,“雨后登楼看山”,但“花坞尊前微笑”“柳荫堤畔闲行”还是有的。
   人闲步轻,不辜负这春风三月。
  
   2025。04。03。于浐灞半岛桃花潭
  

共 18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像杯春茶,把踏青的闲适泡出多重滋味。作者踩着桃花潭的落英,从网红打卡地聊到三毛的孤独,再舀一勺苏轼的"人间乐事",让踏青成了穿越古今的漫游。那些灼灼其华的桃花,在文字里既是手机镜头前的网红,也是张旭诗中追问的流水,开得热闹又带着文绉绉的乡愁。 文字自带导航功能,领读者在浐河曲桥与成都客栈间来回穿梭。最妙的是戳破远方滤镜的清醒——顾少强刷马桶的客栈,比辞职信上的诗更真实;张翰思念的莼菜,比官印更有滋味。这般写法,让家乡的桃花潭成了收纳人生百味的锦囊。 您这双眼真是生活的放大镜!期待继续用笔尖当导游,带我们看遍近处的诗篇。下次若遇见灞桥柳,记得也替它们讲讲手机拍照的老人们的故事。毕竟,真正的远方,或许就在遛弯时踩碎的桃花瓣里。【编辑:乐歌】【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08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乐歌        2025-04-04 13:58:11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西安桃花潭公园的春游经历,通过描绘桃花、樱花等自然景色,结合历史典故和个人回忆,表达了对家乡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悟。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1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5-04-04 14:00:55
  谢谢乐歌编辑,致意,问好。辛苦了,谢谢!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4-04 16:11:57
  流畅,优美,深刻!读来有味!作者高手,高人,高深!编者犀利,旷达,精道。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5-04-04 16:50:04
  谢谢黄金山老友鼓励,祝阅读愉快!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