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杂记两篇(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杂记两篇(杂文)


作者:祝有元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2发表时间:2025-04-05 11:03:17
摘要:黔阳三中,是我心心念念之地,吾毕业于斯,工作于斯,三中情愫根植吾心。每当我在昔日的校园散步,一种莫名的留恋袭上心头,五味杂陈,故作昌龄府记,以表我心。

引:古城三中,是我心心念念之地,吾毕业于斯,工作于斯,三中情愫根植吾心。2O23年市府为发展旅游,撤三中复建为昌龄府。每当我在昔日的校园散步,一种莫名的留恋袭上心头,五味杂陈,故作昌龄府记,以表我心。
   一、昌龄府记
   今之昌龄府,原为龙标书院,后改名为黔阳三中,并沿用于二千二百二十三年春未夏初。此一代名校,集湖湘名士传道讲学,育国之英才遍布华夏。
   为发展古城旅游而改建为昌龄府,将原教学楼,礼堂,食堂或固旧塑新,或拆除新修。现有青山,明月等楼,修有亭榭五座,周围绿草如茵,高树环绕,中有青石小道通往小榭,观景散步十分方便。原古槐浓荫繁茂,老井水清且凉,時有小鱼数尾,皆空游无所依。原爱瑄亭旁,小桥流水,故仪器室畔,玉碗捧泉。五百余米环形油路环操场与五榭,现有豪华包房六十余间,歺饮开会场所一应俱全。每至清晨黄昏,听虫鸣鸟唱,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返。
   昌龄府风景钟灵毓秀,乃江南议事言商之风水宝地。愿少伯遗风永存,镡城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在五溪旅游链中,大放异彩,享誉神洲。
   二、芙蓉楼记
   唐之龙標,今之黔阳。为纪念王公昌龄冰心政廉,故建此楼,亦名芙蓉楼。此楼位于清江汻水交汇之处,上可朔怀芷云贵,下可通洞庭长江。楼高可亲白云,誉美能比岳阳。文人墨客多聚如斯,四海贤达慕名而往。
   楼立于汻水之滨,碧水如带绕楼而过,傍书院而眺蟠龙,依鼓楼而望赤塔。晨听鳌山钟磬,暮观猴岩夕阳。古柏苍苍,云集白鹭,莲池垂柳,并游鸳鸯。丹桂吐芬,芳溢古都,芙蓉绽苞,含羞探墙。游碑廊而阅唐宋诗词,座客亭而听渔歌互唱。
   若遇皓月当空,云淡星稀,虫鸣蛙唱。风摇檐铃,古乐悠扬。登楼可观玉兔戏水,凭栏顿起怀友思乡。
   每至金秋,望江村橘柚果熟,万亩稻田泛金浪。鸡鸣犬吠,机收机耕响声隆,农哥村姑,早起晚歇运粮忙。中心学校,钟声书声传四方。
   遥想王公当年,才比李杜,七言绝句誉滿朝野,智若张韩,运筹帷幄辅汉王,报国未酬身先死,一腔热血,长使英雄泪沾裳。千年芙蓉今尚在,玉壶冰心美名扬。登楼怀古思少伯,且作此文表景仰。

共 8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两篇古文以典雅文风展现了黔阳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古文功底与故土情怀。一、从文体特色上来看:1. 遵循传统"记"体范式:两篇均采用古典园林记、名胜记的写作传统,以空间转换为主线,通过移步换景法组织文本。《昌龄府记》以改建后的建筑群为轴心,《芙蓉楼记》以芙蓉楼为中心展开地理辐射,符合"因景成文,以文彰景"的记体特征。2. 骈散结合的语体风格:文中大量使用四六骈句(如"丹桂吐芬,芳溢古都;芙蓉绽苞,含羞探墙"),间以散句调节节奏,既有韵律美又保持叙事流畅。对仗工整处可见"晨听鳌山钟磬,暮观猴岩夕阳"的时空对举,体现出作者对传统文法的熟稔掌握。二、从情感表达上来谈:1. 历史褶皱中的情感张力:《昌龄府记》在空间重构中展现时间褶皱,"古槐老井"与"豪华包房"形成时空对话,既流露"黍离之悲",又以"愿少伯遗风永存"展现文化传承的期许。这种矛盾情感通过"青石小道"等意象的勾连获得平衡,体现作者对文化记忆重构的辩证思考。2. 文化人格的审美投射:在《芙蓉楼记》中,作者将王昌龄的"玉壶冰心"精神物化为建筑景观,使"碧水绕楼""古柏苍苍"成为士大夫精神的物质载体。通过"登楼怀古"的抒情模式,实现历史人物与当下空间的审美同构。三、从文体所蕴含的文化意象来看:1. 水意象的双重象征:两文中的"清江汻水""玉兔戏水"等水意象,既作为地理标识存在,更暗合"智者乐水"的文化隐喻。老井"空游无所依"的鱼群,既写实景又隐喻文化传承中的游离状态,与后文"农哥村姑运粮忙"的现世图景形成张力。2. 植物符号的文化编码:文中古槐、丹桂、芙蓉等植物构成符号系统:古槐象征书院文脉,丹桂暗含科举意象("蟾宫折桂"),芙蓉既应楼名又谐音"夫容",暗合士大夫的人格追求。这种植物符号的运用,使建筑空间获得文化年轮般的美感空间,在景观描写中期待作者融入更多社会观察,使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产生更深层共鸣。总体而言,这两篇记文成功实践了古典文体现代书写的可能性,在建筑空间的文字重构中,既完成了地方文化记忆的存储,也展现出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乡愁与价值守望。这种以文言为载体、以现代性思考为内核的写作实践,为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提供了有益范本。问好作者,遥祝春祺!【编辑:静安云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安云儒        2025-04-05 11:05:15
  问好作者,期待更好的佳作呈上!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会员,现代00后新生代诗人,自由撰稿人。
2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4-06 13:04:19
  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得以延续的关键,文中昌龄府,芙蓉楼都是著名的文物古迹,当我们走进这些古籍时,寻找古人的留下的文化瑰宝发掘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好文拜读!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