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乙巳年清明词(古韵)
满江红.清明时节
草长莺飞,蛰虫动、雨传春汛。
临堤岸、岚轻烟淡,桃红草嫩。
乘兴偷闲步野外,笑声不歇腮敷粉。
一杯酒、敬友谊长存,言不尽。
探春野,林藏菌,鞭藏笋,泥藏蚓。
一剑开天堑,壁立千仞。
古往今来多少事,相思无用成灰烬。
醉后言、一曲凤求凰,谁长恨。
楼上曲.清明制曲
宛转黄鹂终成侣,春风十里光煦煦。
西岸桃红草色青,东边壁立山如屏。
横亘云山岚霭绕,曲高和寡知音少。
清风拂过半山亭,人生难得看清明。
西江月.清明踏青后作
一夜雨横花败,平明遥看峰缈。
三竿日上醒芭蕉,陌上风梳野草。
雾散远山寂寥,鸟鸣颤动柳梢。
轻舟又过三官桥,风景这厢独好。
临江仙.清明登葛仙山后作
曾记当年三月三,虔诚朝拜仙山。
山峰对峙起岚烟。
旧巢归紫燕,犬卧竹篱边。
今朝有闲登故道,唏嘘寻履蹒跚。
梨花飞雪满亭轩。
暮鸦栖老树,微雨湿苍颜。
小重山.春夜曲
醉酒归来夜已夤,荒阶华露砌、了无痕。
人生羁旅病加身,日日这、窗牖暗生尘。
愁起梦频频,晨明听雨下、懒拥衾。
人间俯仰五十春,看窗外、园柳变鸣禽。
【编者按】这组清明词像一幅水墨长卷,既有春日的鲜妍,又藏着时光的叹息。五首小令像春天的调色盘,青草染绿了堤岸,桃花吻红了烟岚,黄鹂在枝头谱着恋曲,细雨把山峦晕成水墨屏风。作者善用颜色说话:粉腮、紫燕、梨花雪,连老树的暮鸦都浸着墨色。
字里行间藏着两种清明:踏青的草鞋沾着野菌新泥,酒盏里漾着少年意气;转身却见梨花落满空亭,雨丝打湿苍老容颜。最妙的是那些戛然而止的叹息——"相思无用成灰烬"像未燃尽的纸钱,"曲高和寡知音少"似飘散山间的余音,把春日的喧闹衬得更寂寥。
作者笔尖住着个多情的旅人,既贪看三官桥畔的轻舟,又数着华发听夜雨。这种矛盾恰是清明特有的况味:站在生死交替的节气里,既拥抱新生,又祭奠逝去。期待您继续用这样灵动的笔触,在时光褶皱里打捞更多人间清欢,让四季在词牌里永远鲜活下去。【编辑:乐歌】
1 楼 文友:乐歌 2025-04-06 10:53:59
第一首《满江红·清明时节》,里面有很多自然景象,比如草长莺飞、桃红草嫩,还有踏青的欢乐场景,但后半部分转到“相思无用成灰烬”,情感有转折。
第二首《楼上曲·清明制曲》用黄鹂、春风、桃红等意象,但提到知音少,有种孤独感。
第三首《西江月》写雨后景色,雾散鸟鸣,风景独好,比较明快。
第四首《临江仙》对比过去和现在,旧巢紫燕和现在的苍颜,时间流逝的感觉。
最后一首《小重山·春夜曲》更多是个人感慨,羁旅病身,愁梦频繁,带点哀愁。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第二首《楼上曲·清明制曲》用黄鹂、春风、桃红等意象,但提到知音少,有种孤独感。
第三首《西江月》写雨后景色,雾散鸟鸣,风景独好,比较明快。
第四首《临江仙》对比过去和现在,旧巢紫燕和现在的苍颜,时间流逝的感觉。
最后一首《小重山·春夜曲》更多是个人感慨,羁旅病身,愁梦频繁,带点哀愁。
回复1 楼 文友:龙飞在天 2025-04-06 12:42:09
谢谢老师精彩评按,辛苦啦,问候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