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蓦山溪三首(古韵) ——古韵
摘要:蓦山溪·丝柳初系处,春心寄情长
第一部
蓦山溪·丝柳初系处,春心寄情长
东风乍暖,绿意皆萌动。著地拂柔丝,犹可似、音弦拨弄。轻垂岸畔,几度钓粼波,勾来燕,隐啼莺,誓把春潮涌。
离桥望断,惯看浮尘梦。折取寄忧怀,问世人、此心谁懂。轻舟难系,随水自流东,枝渐老,絮盈空,未解相思痛。
第二部
蓦山溪·草色遥看近却无
潇潇酥雨,欲把春情酿。杨柳泛微黄,清风处、柔丝微荡。凝眸远望,一抹绿犹新,芽初长,土生香,似有春模样。
几经辗转,日逐晴云上。着意踏阶行,奈余寒、未消还涨。枯枝残影,仍是漫荒芜,山无色,水还凉,却使心惆怅。
第三部
蓦山溪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东风如缕,拂向粼波翠。几度舞柔丝,皆凌乱、频撩春水。依稀桃蕊,花色满枝头,引出蜂,勾来蝶,皆在春前醉。
清幽画卷,拟就江南事。着意踏乌蓬,且游之、宛如梦里。一番凝望,提笔赋诗笺,吟西子,咏长桥,尽享其中味。
【编者按】这三首《蓦山溪》以春景为引,细腻勾勒出江南风物的灵动与婉约,同时融入了词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体悟。
第一部以“丝柳初系”开篇,通过“拂柔丝”“钓粼波”等意象,将春日的生机与柔情交织,而“枝渐老,絮盈空”又透出相思难解的怅惘,情感层层递进,含蓄深沉。
第二部聚焦“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微妙春意,以酥雨、微黄杨柳、初芽等细节描摹早春的朦胧美,而“枯枝残影”“山无色”的转折,则道出春寒未消的淡淡愁绪,笔法虚实相生。
第三部描绘“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明丽画卷,东风拂波、桃蕊引蜂蝶,充满鲜活气息;后段以“乌蓬”“西子”“长桥”点染江南韵味,语言清雅,意境悠远。
作品韵律和谐,情感丰盈,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品读一组佳作,期待更多精彩!好作品推荐大家共享!【编辑:枫叶飘零】
三首词皆以春为线,或寄情,或感怀,或咏景,展现了词人对古典意象的娴熟驾驭与细腻情感的自然流露,读来如品清茗,余韵绵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0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