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点亮一盏灯(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点亮一盏灯(散文)


作者:欣然花开 秀才,151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4发表时间:2025-04-08 05:30:54


   乡村的夜晚总是来得早,微弱的灯光下,秀秀低着头洗碗——妈妈回来后,秀秀就待在妈妈旁边,看妈妈做饭、洗碗。这会儿,不知道她们有没有吃好饭,是不是也在想我呢?秀秀想着,一大滴泪水掉进碗里,混合着洗洁精的水鼓起一个大泡,她看到妈妈对着她温柔的笑。出门前的一天晚上,妈妈搂着她睡觉,说过段时间会回来看她和奶奶。想到这里,秀秀用袖子擦干了眼泪,把碗清干净拿进碗橱。
   “秀,洗好了就把灯关了睡觉啊,可不能浪费电。”余奶奶放下手里的针线,老人家从不会浪费一点灯光,一双红色的小布鞋放在了椅子上。开春了,秀穿了这布鞋又舒服又不会汗脚。
   “哎,奶,一会儿就好了。”奶奶从来不自己开灯,她已经习惯了黑暗,摸着黑做饭,摸着黑吃饭。秀秀喜欢点灯,只要爸妈回来,家里的灯就可以随便开,奶奶也从不会催促他们关灯。灯点亮的那一刻,看到亲爱的爸爸、妈妈陪着自己,还有奶奶在旁边缝补衣物,秀秀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
   前两天,爸妈出门了,他们跟其他孩子的爸妈一样,到外面厂里打工去了。昨天早上奶奶摸黑起床,不小心绊了一跤,一只膝盖摔疼了,只能跛着腿、摸着墙壁走路。“我这个老婆子,一点都不中用,可怜了我的秀啊。”奶奶低沉的声音从里屋传来。
   关了灯,秀秀脱了衣服上床,躺在床上,被子上、枕头上有妈妈的味道,这也是她不想跟奶奶睡觉的原因。没有妈妈的陪伴,秀秀怎么也睡不着,她蹑手蹑脚地下了床,打开桌子旁的抽屉,里面有一对红色的蜡烛。那对红色的蜡烛,是爸妈结婚时用的。后来,晚上想爸妈的时候,秀秀就把蜡烛偷偷拿出来,红红的烛光里,结婚照上面的爸爸妈妈像是对着秀秀笑。
   白天,秀秀就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开开心心地跟奶奶说话、做家务。奶奶年纪大了,就像门前的那棵干瘦的枣树,经不住一点风吹。奶奶摔伤后,每天早晨她都早早起床,把鸡放出来,煮好稀饭,喂好猪,给奶奶盛好稀饭,她才有时间大口喝着稀饭,等不了奶奶把饭吃好,她丢下碗拿起书包就往外跑:“奶,我上学去了,中午回来给你做饭。”
   她要赶去学校,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可不能迟到了。
  
   二
   山里的春天来得似乎有点晚,树上的新叶还没有长出来,天气还是和冬天一样冷。秀秀把衣领往上拉拉,又紧了紧书包带子,摸了摸洗得发白的书包,妈妈说等下次回来给她买个新书包。其实她很喜欢这个书包,上面有奶奶绣的一个圆圆的红红的太阳。不知道奶奶从哪里听来的,人要活得像个小太阳。哪有人不怕黑呢?她的秀就是她的太阳啊!
   新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啊,秀秀对自己说,她的步子轻快起来。一路上遇到几个同村的孩子,没有人说话,大家低着头默默地走路。路上,只有稀稀拉拉的脚步声,这些留守儿童和寂静的山村,散落在世界的角落,就像飘零的落叶,慢慢被人遗忘。
   “听说,学校新来了一位老师。”
   快到学校门口,一个高个子男孩子淡淡地说,语气里听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秀秀抬起头,看着前面两层的教学楼,心想,不知道这个新老师能待多久。她走进五年级教室,坐在位置上,把太阳书包收进桌肚里,歪着头看向窗户。
   她对新来的老师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换一个老师。“为什么留不住老师,一来村子太偏僻,出行一趟太难;二来,学校地势高,自来水常没水。唉,条件太艰苦了。”这句话她听校长对奶奶说过,对很多来学校的村里人说过。
   教室里陆续坐满了学生,大家开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同学们好!”温柔的声音从教室门口传来,穿着白色外套、蓝色牛仔裤子,戴着红色镜框眼镜的女老师走了进来,看起来约摸三十岁的样子。
   “从今天开始,我负责教你们语文和英语。我们先互相认识一下吧,我叫向晴。”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她回过头,笑起来的样子真好看,就像明媚的阳光。秀秀看着老师发呆,老师的笑容让她想起了妈妈。
   “秀秀,很高兴认识你。”向老师走下讲台,走到每个孩子面前,复述着每个孩子的名字,跟每个孩子一一打招呼,她想把孩子们的名字和他们的样子刻在心里。曾经的她也和他们一样,歪着小脑袋,咧着嘴笑,就像山间的小菊花。
  
   三
   “秀,写好作业记得把灯关了啊。”“哎,奶,知道啦。”
   这是祖孙平淡日子里每日临睡前的对话。今天祖孙俩心情很好,她跟奶奶说新老师很爱笑,她很喜欢这个老师。奶奶很高兴,希望这个老师能留下来。
   向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家,让孩子们写写自己的家,写写自己的爸爸妈妈。向老师刚说完,小华“哇”的一下就哭了。向老师着急死了,忙问小华为什么哭,小华说不知道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出生后,妈妈丢下他就走了,一次也没回来看过他,十岁的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向老师心疼地摸着小华的头,看着低着头不说话的孩子们,她忽然明白了什么,轻声说:“孩子们,我们写写自己心里希望的家是什么样子吧。”
   “希望的家?家里有爸爸妈妈天天陪在自己的身边,而不是晚上点着蜡烛看爸妈的相片。”秀秀托着脑袋,想象着心中希望的家。她听到鸡窝里的母鸡“咯咯咯”,她心里不是滋味,小鸡仔天天跟在老母鸡后面,“叽叽叽叽”,它们多开心啊,每次喂鸡的时候,秀秀蹲在地上,看着鸡宝宝跟着鸡妈妈一刻也不分离,总是很难过。
   “咯咯咯”“叽叽叽”,白色的“老母鸡”和一群“小鸡”在操场上玩游戏。这个“老母鸡”是向老师。“咯咯咯。孩子们,快躲在我身后啊,抓好我的衣服。”“叽叽叽,知道啦,向老师。”
   向老师把孩子们护在自己身后,拼命守护着每一个“小鸡”。当她第一天知道这些孩子们缺少爱的时候,躺在床上的她怎么也睡不着,曾经的自己也是那样长大,父母离异,跟着奶奶,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她的心灵留下了难以修复的伤痛。从那一刻起,她就下定决心,会用自己所有的爱来呵护这些孩子们。
   “你的文章写得真好,我可以去你家看看吗?”在校园的老樟树下,向老师拉着秀秀的手,亲昵地说。当她看到秀秀写的文章,“每天晚上,我都会点亮蜡烛,红色的灯光中,我仿佛看到妈妈对我笑,我害怕它们会烧光,因为妈妈跟我说过,灯亮着,远行的人就会找到回家的路……”向老师仿佛看到夜色中那个瘦小的身影站在窗前守候。“我希望的家——父母在身边,每天一起吃饭……”
   多么熟悉的一幕,那一年她十岁,每天晚上,她站在窗前,等着爸妈回来看看她,陪她一起吃饭。她有一盏灯,那是妈妈买给她的,每天晚上睡不着,只有灯光伴她入眠,她太知道点亮“一盏灯”对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秀秀不敢相信地看着老师,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老师要去她家,她多么喜欢向老师啊,她当然愿意,可是想到家里的样子……秀秀脸红地说:“老师,我,我,家里……”“老师特别想看看你作文里写的蜡烛,放学等我一起啊。”秀秀看着向老师离去的背影,心里像有只鱼儿在跳,她想说些什么,却看到了老师回头对她笑,她的心忽然就平静下来了。
  
   四
   “叽叽叽”“咯咯咯”,今天的秀秀觉得这个声音特别好听。余奶奶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里一直说着:“怎么能让老师干活呢!哎呀,老师坐着歇会。”“没事,您就把我当您的女儿,这些活算什么,我都会干的。”向老师帮着秀秀喂鸡,做饭。
   奶奶拉着向老师的手,嘴唇一直在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角的流水累积成一条小溪,哗啦啦往下流。向老师拉着奶奶的手,给奶奶拭去泪水,奶奶终于露出笑容,灯光下,祖孙三人说说笑笑地吃饭。
   奶奶上床后,向老师来到秀秀房间,看到了秀秀作文里的那对红蜡烛,她对秀秀说,她的作文写得很好,以后辅导她写作。那天晚上,秀秀睡得很安慰,她梦到向老师拉着她的手。第二天早晨,秀秀醒来的时候,她的手真的拉着向老师的手。
   早上上学的时候,孩子们看到向老师和秀秀两个人手牵着手,都追上来问怎么回事,向老师去秀秀家家访的事传开了,村子里的人都说向老师和其他老师不一样。
   向老师放学后经常去孩子们家里,她坐在堂屋的板凳上和爷爷奶奶们拉着家常,老人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跟向老师说,她亲切地叫那些老人“爷爷”“奶奶”。
   茶叶季、木耳季,村子里的老人想挣点钱补贴家用,放学后,向老师留下孩子们,义务辅导孩子们完成家庭作业。那年的期末考试,孩子们的成绩竟然出乎意料的好,语文考了个全镇第一,要知道,那可是一个年年全镇成绩倒数第一的班级。
  
   五
   又是一个新学期,孩子们早就坐在教师等待着向老师,一个假期过去了,他们太想念向老师了。
   可是他们等了很久,向老师都没来。孩子们开始坐不住了,有的孩子小声嘀咕着:“向老师会不会不来了?”
   “我爷爷说镇里校长要把向老师调过去。”有人跟着符和:“肯定是的,不然怎么现在还不来。”
   “不许你们这样说向老师,她一定会来的。”秀秀和另外一些孩子很生气,她们跑向学校门口向路上张望着。
   一辆白色的小车向村子里唯一的一座二层房子驶来,车子上装着满满的书,向老师的手上捧着一张奖状,她要告诉秀秀,参加的市里征文比赛获奖了,她的手上还拿着一盏粉色的台灯,那是她买给孩子的礼物。
   那天晚上,秀秀的书桌上摆放着一盏粉色的台灯。在明亮的灯光下,她认真地写着向老师布置的日记,嘴角带着浅浅的微笑:因为村子里水源干净,水甘甜且富含矿物质,马上就要新建一座自来水厂,村子的路也在修了,到时候路边会装上一排排路灯,还要通公交车,再也不会担心老师会离开了……
   在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小村庄里,人们见证着一盏灯的明亮和温暖。这群乡村教育人,虽然在世界的一个个角落,虽然发出的光很微弱,就像萤火,却驱散了孩子们心中的雾霾和黑暗,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带给人们温暖和希望。
  

共 38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爸妈远离山村去外地打工,丢下年幼的女儿秀秀和奶奶相依为命。秀秀成了留守儿童。夜间,秀秀点亮蜡烛,看爸妈的结婚照,心想:只要灯亮着,爸妈就能找到回家的路。秀秀上学的学校,因为山村偏僻,出行太难,供不上水,条件太差,老师像走马灯一样留不住。上学的路上,秀秀听说老师走了,又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她主动与学生沟通。通过写《家》的作文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发现许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她深谙这些学生的心里,决定帮助这些孩子。秀秀的《家》让女老师感动,于是到秀秀家走访。老师到秀秀住下来,帮助奶奶做家务,问寒虚暖,秀秀备受感动。第二天一早,老师牵着秀秀上学,秀秀仿佛找回了母爱。又是一个新学期,听说女老师又要调走,秀秀心里又气又急又难过。晚上,秀秀在女老师送给的台灯下写到:村里将要按自来水,修“村村通”公路,还要通公交车,不再担心老师离开了。短短的几句话发自秀秀内心的渴望。这是一篇暖心的教育叙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偏远落后的山村教育教学情况和留守儿童缺少父爱母爱的真实情景。女老师的到来就像一盏灯,照亮了留守儿童心头的黑暗,也温暖了留守儿童冰冷的心。语言流畅,情节生动感人。文章向社会提出了“如何关心山里的教育?”和“如何关心留守儿童”这些深刻的命题。读后引人深思。好文笔!推荐共赏。【东篱编辑:吴孟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08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4-08 05:39:58
  这篇暖心文字,将山村里年轻漂亮的女老师,用爱呵护着留守儿童,将她比着偏远山村的一盏明灯,形象、生动,令人感动。欣然老师将素材选定熟悉的学校,熟悉的教育教学,写出了骨感的文章来,大赞。祝佳作连连!创编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8 13:14:30
  深谢吴老师百忙中为小文编辑,老师按语生动,梳理清晰,概括准确,再谢老师,问好老师春安!敬茶!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08 06:45:30
  文章讲述了留守儿童受到老师关爱的故事,老师就是那盏点亮的灯,故事以小见大,感人至深。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问题,一直国家教育关注的重点。老师的文,文笔清秀,叙述温暖,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启人深思。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顺祝春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8 13:16:28
  乡下的学生很淳朴,成长过程中也确实面临一些现实问题,还好,国家一直在关注,学校和老师都在努力,感谢韩老师留墨鼓励,问好老师春安!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4-08 07:33:23
  偏远山村,父母外出打工,秀秀与奶奶为伴。女老师的到来如明灯照亮孩子。学校条件差,老师流动频繁。秀秀的故事令人深思,如何关爱山里教育与留守儿童,这是沉重且迫切的命题。 问候欣然美女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8 13:17:09
  感谢龙老师百一直的鼓励,老师点评温馨、梳理清晰,概括准确,再谢老师,问好老师春安!敬茶!
4 楼        文友:岚亮        2025-04-08 08:45:58
  留守儿童,是时代造成的产物,也是乡村发展的隐痛。很温暖的文字,老师点燃的那盏灯,相信一定能照亮孩子们的心灵及未来。学习点赞!
回复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8 13:20:48
  亮哥在教育部门任职,感受到了您的关怀。乡村的教育,需要更多的关怀,也需要老师付出更多,希望孩子们都健康快乐成长,谢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问好老师春安!敬茶!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08 11:15:29
  秀秀桌上有一对最温暖的蜡烛,烛光最温暖。秀秀的身边有一盏灯,一盏激励上进的光,是一个教师的力量。中国之大,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公平的教育,但秀秀得到了,这是有着普照的光芒。作者用灯光来隐喻教育教师的作用,写得非常温暖。作者的眼光,野性一盏灯,点亮着身边的美好。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8 13:23:11
  很多山区,有很多这样的教育点灯人,他们一直在努力,只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怀才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向老师致敬,问好老师,春安,敬茶!
6 楼        文友:简柔        2025-04-08 18:04:19
  留守儿童是现在山村的现状,农村的教育更是令人忧心。向老师自己是一盏灯,也是火把,点亮了秀秀的心灯,点亮了山村的白天与黑夜。深情美文,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8 21:54:08
  深谢简柔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老师情感细腻,文章写得有韵味,向老师学习。问好春安!
7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4-08 19:15:01
  山村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现实的教育,老师的这盏灯,照的很远。祝笔丰!
回复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8 21:55:03
  深谢金刚指老师留墨鼓励,老师笔耕不辍,佳作连连,向老师学习。问好春安!
8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4-08 21:25:20
  向老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相信向老师不是个例,秀秀也不是。但秀秀遇上了好老师。老师的文总是那样的富有深意。向欣然老师学习!祝老师教祺春安!编创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8 21:55:55
  谢谢塞翁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老师平时工作繁忙,还不忘写作,真的很不错,期待老师佳作。问好工作顺利!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4-09 05:45:07
  女老师,就是一盏灯,是偏远地区的一盏灯,照亮了留守孩子们的心房。非常有意义的文章,学习点赞,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9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09 14:55:43
  很多山区,有很多这样的教育点灯人,他们一直在努力,只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问好花草老师,春安。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4-14 09:21:35
  点亮一盏灯,这盏灯不仅是一盏物理台灯,更是一盏心灯,照亮了孩子的心灵。文章写得很是感人,也很具现实意义,令人读罢五味杂陈,也给人温暖和力量。好文!点赞!遥握问候,谨祝春祺精彩纷呈!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