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词·莺啼序· 红楼感怀(古韵)
莺啼序· 红楼感怀
红楼梦华杳杳,叹繁华暗度。画梁畔、燕语呢哝,似将前事低诉。忆当日、朱门绮绣,青砖斗拱皆豪富。看金钗十二,风姿尽呈娇楚。
黛玉才情,咏絮不让,奈眉尖锁苦。葬花处、香冢深深,惹人心底怜顾。念前缘、神瑛灌溉,木石约、情丝千缕。意绵绵,共读西厢,韵留芳圃。
宝钗淑雅,品格端凝,蘅芜香暗贮。可叹那、金玉成谶,好梦终虚,独守空闺,泪垂如注。湘云豪爽,娇憨意态,醉眠芍药憨姿俏,却偏逢、命蹇遭霜露。迎春懦弱,终为恶婿欺凌,芳魂速赴冥路。
探春敏慧,志比须眉,恨嫁归殊土。惜春冷、东君无助,独向青灯,古佛相伴,缁衣乱绪。荣宁事败,繁华消歇,茫茫大地声寂寂,剩荒丘、夕照聊谁误。千秋一部奇书,写尽情愁,世间谁悟?
【编者按】莺啼序,词牌名,又名丰乐楼。字数多、结构严、句式杂,调势婉转起伏,波澜多变,时流畅,时低咽,要求既和谐又柔婉。四段词意之关系,必须层次清楚,又富于变化,故极难把握。
本篇以《红楼梦》为题材,通过长调的形式,抒发了对红楼人物命运和家族兴衰的深沉感慨。全词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唯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重大历史文献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
上片开篇以“杳杳”和“暗度”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悲凉氛围。画梁燕语,更似低诉前怀,巧妙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引出往昔的回忆。“朱门绮绣,青砖斗拱”描绘了贾府昔日的奢华景象,而“风姿尽呈娇楚”则概括了红楼女儿们的风采,为下文具体人物的描写做出铺垫。
中二片细致刻画了黛玉、宝钗、湘云、迎春等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命运。写黛玉“咏絮不让,奈眉尖锁苦”,既赞其才情,又怜其命运;“葬花处、香冢深深”更是抓住了黛玉最具代表性的行为,表达了对其深切同情。宝钗的“淑雅端凝”与“金玉成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她虽贤良却难逃悲剧的命运。湘云的“豪爽娇憨”与“命蹇霜露”形成对照,迎春的懦弱与结局更显悲凉。
下片继续描述探春和惜春的命运:探春“嫁归殊土”的无奈,惜春“独向青灯”的冷寂,都抓住了人物的核心特点,入目三分。结尾“荣宁事败,繁华消歇”回到家族层面,以“剩荒丘、夕照聊谁误”的苍凉景象作结,与开篇呼应,强化了世事无常、盛衰难料的主题。最后“写尽情愁,世间谁悟?”点明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深刻内涵,发人深省。
全词以细腻的笔触,幽婉的情调,将红楼中人物的命运与家族兴衰融为一体,意境深远,情感充沛,堪称咏史怀古之典范。【编辑:山伯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