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上春山(散文)

精品 【晓荷】上春山(散文) ——游悟真寺


作者:清风雅荷 白丁,8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1发表时间:2025-04-14 09:57:50

二月春寒未褪时,我去了向往已久的悟真寺。在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季节上春山,已经成为习惯,登高愿望,坐看云起,捕捉大自然的春信,汲取生命的力量。
   踩着薄雾笼罩的山间小路往高处走,虽然没有晴天里的亮堂和温暖,但一路的景色也别有一番情趣。起初因空气冷冽有点缩手缩脚,随着山路迂回升高身体也活泛了,一边走着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青石台阶上铺满了枯枝树叶,树林中不时有鸟雀飞跃鸣叫。
   一路埋头向上,回头看同行者只闻其声,不见了人影。刚才是向东一路向上攀登,一旁始终是开阔的河川,至此山势突转折向东南方向。来到山脊处,有座六角亭子,石柱上刻着“坐看云起”。我解下围巾擦汗,走进去歇脚。我的面前展开一幅白居易笔下的胜景“孇孇三面峰,峰尖刀剑攒。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俯瞰山川,河流、公路如白色的飘带在山涧蜿蜒,仰头看晴空一隅,云絮在山顶悠悠飘浮,壁立万仞,怪石嶙峋。岩缝中,奇石上,摇曳着灌木荒草。坚韧里有着柔软,萧瑟处藏满了生机。
   路边有一石洞,用石头封了门,透过缝隙看见洞深半米,靠石壁供着一尊小小的石佛像,前面摆了几碟仙果。有人开凿,也有人礼佛。茫茫人海中不乏修行之人,登山是一种修行,追求诗和远方也是修行。取经路上黄沙漫漫,取经人风餐露宿,凿壁作画寄托情思。看见石洞,我有了踏实感,向前的脚步也更加坚定。
   洞顶立着“蓝关古道”木板路标,曾多次从大寨尧山走七盘岭,上蓝关古道,登高远望。秦岭逶迤,山河壮阔,极目远眺白鹿原,走过鸡头关、六郎关,看摩崖石刻见贬谪者千古长叹。这条著名的“三秦屏障、秦楚咽喉”,曾经的战马嘶鸣、车轮滚滚声音,早已淹没在历史烟尘中。走着前人走过的路,吹着前人吹过的风,心里不禁涌动着“白云千古空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旷世感触。作为天地一分子,小如蝼蚁,如茅草。被天地滋养,沐浴阳光雨露,何其有幸。做自由自在的人,活好当下,且行且珍惜。
   我捡起一根树棍在手里挥动着,哼唱着向春山继续行走。山路渐缓,竹林掩映山色,鸟雀逐枝,泉水淙淙,越过浮桥,经过塔林,来到了陡峭处的红山门前,心中默念匾额上“静心门”,闭目敛气,寻找物我相融的感觉。拾级进了门,悟真寺出现在眼前。白居易笔下的唐朝名寺悟真寺,却与心里的预想相去很远。一千多年的沧桑洗礼,悟真寺朴素与山里平常人家没有区别。坐南向北的三间房,布瓦土墙,迎面被刷成了黄色,门两边分别写着“南无啊弥陀佛”。灰扑扑的木门铁锁当家,门框上一副对联“无缘难入大乘门,有缘方登三宝地”,透过门缝窥见屋内,土地上摆着一方桌子,桌子上供奉着菩萨的塑像,面前清盏几盏献果。我的初衷是登山,无缘进门虽有些遗憾,但一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到达目的地是最好的结果。
   “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銮。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开元八宝年间中秋,白居易从长安城来王顺山游悟真寺,在山中赏月看景,沐浴山野清风,卸去一身疲倦,寻找清净无为,随生不返的想法。时过千年,我来到悟真,竹林树木依旧,明月蓝天依旧,可宝殿为茅屋替代,行走期间只闻翠鸟风声,当年的繁盛已经撵作历史的尘烟,留在了诗人的笔下;路边的白塔和石头,记忆了着悟真寺的沧桑变化;住寺的主持不愿不速之客的打扰,云游大山深处了……我怀着上春山的春潮,来到这霞流翠拥的福地,在大山环抱的院子,徘徊在晨钟暮鼓前,体悟竹林净土之清幽,踩着前人留下的脚印,敛气凝神,随生清流:感受到天地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
   归途拣了条便捷之道,出山门直向山下,栈道狭窄曲折陡峭,有直上直下的感觉,每迈出一步心都会蹦蹦跳,幸好有铁索可以扶着。迎面遇见一家三代登山,奶奶气喘吁吁地问我“还远吗”?我笑着回答:“不远,快到了。加油!”上山的人受体力的挑战,都会向下山的人问路,大家相互鼓励鞭策爬到山顶的。这也是登山的妙处,克服困难便可以“一览众山小”。做事作人一样,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不断地修行内心,方收获到达目的地的闲适与旷达。
   行至山脚,一座桥横跨在河流上,清冽的河水带着山里的冰凉,欢快地向山外流去,出山口汇入灞河,然后入渭河和黄河,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湖泊,滋养着天地万物,养育着人类生生不息。我下到河滩,濯洗铅尘和汗水,山风掠过我的发梢,我闻到了炊烟升起的村落飘来的酸菜味儿。
  

共 17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于春寒未褪时踏上悟真寺之旅。一路历经薄雾山路、山脊胜景、蓝关古道,终至悟真寺。虽寺已不复往昔繁华,却让作者体悟到天地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归途的栈道虽险,却也带来别样感悟。登山如人生修行,克服艰难才能收获闲适与旷达。就像那山间细流,历经波折汇聚江海,滋养万物。生活中的我们亦应如此,怀揣对美好的向往,不惧困难,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磨砺内心,于自然与生活中找寻生命的真谛,且行且珍惜每一段旅程。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1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4-14 09:58:47
  作者春日登悟真寺,一路见闻皆为景,寺之变迁引深思。人生恰似登山,有起伏有感悟,珍视过程,方能于平凡中见不凡,收获心灵滋养。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4-14 09:59:07
  此文描绘悟真寺之行,沿途风景、古寺现状触动人心。登山是身体历练,更是心灵修行。愿我们都能如作者,在生活跋涉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