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忙碌的油坊(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忙碌的油坊(散文)


作者:微波 秀才,201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0发表时间:2025-04-14 10:45:20

眼前的世界拥挤又狭窄,两台花生脱壳机器安守在石棉瓦和水管搭起的简易棚里,绿色的外壳刷着白色字迹,旁边堆放着小山般的花生皮碎屑,接受阳光和风的洗礼。花生皮碎屑像小精灵一样俏皮地飞起,向来往的人打着招呼,如花屑般轻盈,似乎还带有乡下孩子的粗野。
   百花铁皮制作的精美大门敞开着,威风凛凛分立两旁,像两个精神抖擞的卫士,张扬着威武个性。倒是两只看门的小狗惊恐地躲在院子的一角,连叫唤的勇气都没有。
   院子的中央摆着几辆电动车,车主把花生卸下来,同院子主人聊得热火朝天。靠在西面的油坊不算太大,蒸腾的热气从窗口和门口翻卷出来。主人热情好客的性格像一把火,好似能融化车主冻得发僵的脸。我的电动车还没挤进院子里,主人忙不迭地跑了过来打招呼,询问我的名字,哪个庄的。我哈哈一笑,说年年都到你们这儿榨油,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主人朗声大笑,哈哈哈,怪我,怪我!晌午别回去了,我们这里管饭。油坊主人性格豪爽,话里话外让人听了惬意舒适。
   眼前排了好多辆电动车,装花生的化肥袋、料精袋个个装得满满当当,铁桶,塑料桶紧紧相拥,袋子上写着车主的名字和花生的重量。我赞叹道,大哥不光油榨得好,这妙笔更是让人叹服。他憨厚地笑着,皱纹好似春天的湖中的水波纹,荡漾着幸福快乐的涟漪,让人深受感染。
   脱皮,上秤,油坊主人身手敏捷,一会儿就完成了。旁边的人就像黏在他身旁的鸟儿,叽叽喳喳和他聊着新鲜的话题。他自来熟,谁见到他就像找到多年不见的大哥。这是一个榨油的老手,听说从包产到户就开始榨油,到如今足足有四十多年。经过了时间的磨砺,在被标榜更成熟的同时,也苍老了许多。
   前面排队的人家还有很多,轮到自家榨,估计要过了晌午。寒风深入脖领,让人心神不宁,我决定先回家等着,榨油时,让油坊主人给我来电话。他满口应承,龙飞凤舞写上我的电话号码,我就匆匆回家。
   走出油坊,看到陆陆续续又来了几家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彼此打几声招呼。尤其有一家三口来到油坊院子的时候,更是受到油坊两口子的热情招待——他们给下车的孩子拍打几下身上的灰尘。因为院子空间有限,停有很多拉花生的电动三轮,一家三口的车只好停在外边。一声大姨和大姨父,叫得主人乐得合不拢嘴。男人把一家三口让进屋,握着孩子的手嘘寒问暖,并向大伙大声说,这孩子从小爱学习,非常用功,在咱们这儿回回考试都是第一。
   大家投来羡慕的眼光,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学霸,真幸运。今天星期六,孩子跟随父母体验榨油过程,也算经历社会实践。他的父母喜笑颜开,孩子青涩的笑颜就像春天里刚刚出芽的嫩叶子,充满朝气。
   花生油的清香让人心醉,融进料峭春风里,向更远的地方飘散开来。
   油坊主人打电话时,我刚好吃过午饭。骑上电动车,很快到达目的地。风很大,即使中午十二点多,依然能感受到阵阵寒意。院子里摆放的花生不多,油坊里的香气依旧喷涌着,白色的气体冲出来随风飘去,像一个自由自在的侠客遨游在天空之上,又如同去寻找仙人脚步的祥云……
   那个满脸胡子,衣服渗透着油性的中年人走出油坊,来到院子里,端着小簸箕收揽花生,倒在半人高的绿色漏斗里——花生被机械送入屋中的灶坑里,那是用来炒花生的大锅。人的智慧无所不能,就是添柴禾这样的小事,都实现了半机械化。这个男人忙完外边的活,向我微笑着,透露农家人的质朴。他的年龄也就六十来岁,那模样和老板娘很像,大概是老板娘的弟弟。
   很快他走进油坊里,外面的风在呼啸,躲在车厢里的空袋子漫天飞舞,好似在春风里狂欢。我们村一个妇女正在等着,一打听,原来她已经榨完花生油,油已经放到两口大锅里,六十多岁的女主人专心致志地烧火,煎熬,这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
   我等在门口,感受着里面温暖空气和外边冷风的交织,也帮不上他们什么忙——其实也根本用不着我们帮忙,就是感觉时间过得真慢。灶坑里火苗飞腾跳跃,舔舐着锅底,明亮且充满激情的火之热舞令人激情荡漾。灶坑内的世界,好似火的曼妙和激情点燃了已经逝去的青春。这里的火,虽然燃烧烘托在方寸之间,但它代表的是一个精巧的世界,让人浮想联翩。
   油坊女主人用铲子往时而往灶坑里填充花生皮,时而用小铲子搅动锅里的油花。锅里灶下,都被火所吸引。大灶旁边是塑料桶,塑料桶用来接榨油机流出的花生油。机器在电机的带动下嗡嗡地欢唱着。女人的兄弟是这里的主角,他一边看着炒花生的大锅,一边将炒到火候的花生米填入榨油机里。榨油用的机器,技术性不大,可是炒花生就像熬油一样,凭的是经验和技术了。炒花生米的锅也是半自动化,不用人翻动,只要旁边的人看好生熟的程度就好,太生,出油多,炸出来的油口感不好,吃起来不香;太熟了,出油率低,客户不愿意。曾经听到榨油的师傅讲过榨油经历,深深体会到各行各业的不易。
   走进油坊,亲身体验着他们的劳动,花生油的香气和焚烧花生皮子的焦糊味混合在一起,冲击着人的大脑和五脏六腑,时间长了,就感觉到空气的凝固和压抑。然而,环境无法阻隔劳动的快乐,快乐的因子渗进了暗红色的油滴,渗透到了劳动者的精神和灵魂。当现代人们用金钱和欲望来衡量他们的快乐和激情的时候,是不是太肤浅,太俗气了。无疑,我们需要付出加工费,他们也能获得回报,可这些劳动者所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与社会其它高利润行业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我们来到这里,一方面是为了加工花生油,另一方面更像是来赴一场老朋友的约会。
   女主人快七十了,男主人也已六十八岁,女主人的弟弟也年过花甲。假如在城里,或者在其他单位退休,早已守着退休金,悠哉悠哉过着退休生活了。可是,在农村,这个年纪就要付出劳动,并且在这样的劳动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忙碌和快乐人生。
   女主人的腰比去年更弯了,双腿有点变形,膝盖扭曲。男主人往屋里推花生米,也说比前两年费劲多了,有时累得倒在炕上不想起来。但我看不到他们脸上的颓废和伤感。不榨油时,男主人就去铺油或是干其它的零工,挣多挣少无所谓,重要是活动筋骨,人就老得慢。他又往屋子里推花生,弟弟出来查看机械上的花生皮子是否需要填入,女人把我家的花生油熬好,清理完,装到车上。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切都在透露着平凡中的伟大。
   我离开了油坊,离开了这条街道,当我回头望时,心里感慨万分。我真心希望他们永远保持这种精神饱满状态,明年、后年甚至以后几十年,还能看到这个榨油坊,还由他们来给我榨花生油。
  

共 25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主要写了作者到油坊榨油的经历。油坊环境简陋,有两台花生脱壳机器在简易棚下,院子里有花生皮飞舞。油坊主人很热情好客,油坊生意繁忙,很多人排队来榨油,大家相互打招呼,氛围融洽。作者看到油坊里脱皮、上称等工序,以及炒花生、榨油、熬油等过程,体会到了榨油工作的不易和技术含量。油坊的主人一家年纪较大但仍辛苦劳动,他们在劳动中找到快乐,不抱怨辛苦。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油坊主人及其家人勤劳、朴实、热情性格的赞美;对他们在平凡劳动中获得快乐、坚守生活的敬佩;通过榨油的过程,体现出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尊重,对劳动价值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油坊的喜爱和留恋,希望这种美好的生活状态能够延续下去。情感真挚饱满,语言朴实流畅,情景交融,引人入胜。感谢微波老师的精彩分享,精彩散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开心快乐每一天!【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4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4-14 10:51:19
  文章以“榨油”为切入点,串联起油坊主人的热情、劳作场景的细腻描摹,以及邻里之间的人情味。从花生脱壳机、飞舞的花生皮等环境描写,到炒花生把握火候、油坊劳作分工细节,将农村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小见大,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4-14 10:54:50
  文章通过油坊主人的热情、劳动者的乐观,传递出对乡村生活的眷恋与对亲老精神的赞美,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画面感强,引人入胜。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4-14 11:11:47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忙碌的油房》散文作品,对浓情蜜意的邻里真情有了更深的解读。一种心醉其中,情融其内的舒爽惬意顿然间扑鼻而而来,为老师精细优美的文笔和灵动传神的文字所吸引。再次致谢老师,感谢精彩分享!
4 楼        文友:乡笛        2025-04-16 11:08:25
  文章构思严瑾,情感真实丰富,语言朴实流畅,情景交融动人,读后受益匪浅,内容感人至深。好文章,学习了。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17 19:35:06
  文章通过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和空间的转换(从油坊外到油坊内),构建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花生油的清香比作“自由自在的侠客”,将灶坑里的火苗比作“激情荡漾的热舞”,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文章结尾处,作者通过亲身体验榨油过程,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体会到了乡村手艺人的匠心与坚持。让人在感受到乡村生活烟火气的同时,也思考着生活的真谛。佳作,拜读学习,感谢微波老师不变的支持。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17 19:37:15
  文章中穿插了多个人物互动的场景,如油坊主人与车主的闲聊、对学霸孩子的夸赞、以及油坊两口子对一家三口的热情招待等,这些场景都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温情与和谐。人们彼此认识或不认识,都能打几声招呼,这种淳朴的人际关系让人感受到乡村的温暖。恭喜微波老师江山征文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