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回首岁月 感恩有您

编辑推荐 【文璞】回首岁月 感恩有您 ——关于老照片里的故事之二(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0发表时间:2025-04-14 22:36:23
摘要:翻阅老照片,可见在人的人生道路上,有不少有恩于我的人物,想起往事历历在目,令人心动,迸发感激之情,踔励奋进!


   感恩如同溪流汇成江海,点滴之恩汇聚成生命的宽阔深邃。怀揣感恩行走于世,如同身披霞光,无惧雨雪风霜,心胸坦荡倜然。当我们开始感恩时,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其实无处不在。这种积极的心态不仅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还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生命虽短,但精彩可以无限。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每一天都会有超然自得之感。我们要时常回眸逝去的岁月里,那些难得的机遇,生发出激荡心灵的情感,借以激励自己不断向前。感恩是值得铭记与体悟的高尚情操,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修养,一种行为表现。上善若水,感恩更当如泉,在感恩的滋润中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生活必然美满。
   在我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有恩于我的人物刻在心坎:当然,首恩还是父母的养育与牵挂,像一张网那样把我的出生成长柔柔地深深地兜住了,滋润着生命的茁壮成长,呼唤着开拓进取奔向前方。父母的恩情,终身不忘。人生的旅途艰辛曲折,生活的日常风险难测。在我艰难地读到初三,将要毕业的下半期时,遇上了无钱开学的困境。此时,在山西解州电器开关厂当工人的姐姐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20万(旧币,等于如今的20元)让我读完初中,从军到炮兵学校,为我的一生奠定了基础。进了炮校,就遇到了从戎岁月里最耀眼的星辰——我的老班长、副排长、指导员,他们三人关乎着我的进步与成长。故而,我要在显示三帧珍贵照片时,一一加以阐说缘由,表达情感。
   (一)一日为班长终身为首长的陈永山
  
   我,17岁的青年,涉世尚浅,投入炮兵学校熔炉淬炼,还显得稚嫩、懵懂。是由我的班长大哥陈永山给予指航前行,带我磨练。陈永山比我大一岁,个子也高出一头,显得成熟老练。他是江阴县中学的高才生,在校团支部书记,档案显示不凡,选为我所在连一排一班的班长。我在班里不仅个子瘦小,还由于性格内向而腼腆,是班长引导我放开手脚大胆历练,成为18门课全优的骨干。永山班长在校首批入党,待我像亲兄弟一样。不幸的是临毕业考试时,永山班长突患肺炎吐血住院,未能参加考试而复员。他回乡后,勤奋努力,初中生不可思议地成为中学教员。因过度劳累,曾晕倒在讲台上。两个孩子没有工作,夫人身体不好,生活异常艰辛。上世纪80年代,我得知信息后,写信慰问,汇去千元,夫妻二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回信称我为“首长”。我去信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为班长终身为首长”。望他保重身体。可惜的是没过几年就离世了,让我心痛不已!前几年,我情深意切地以《深切怀念我的班长大哥》为题,写了怀念老班长的纪念文章,在网站上发表,并收录于《耄耋心声》文集。
   (二)我入党的第一介绍人姚友崇副排长
   在校期间,我觉得最为关心我的除班长外,就是副排长姚友崇与指导员张明元了。
  
   姚友崇,老兵学员当副排长。友崇战友,安徽人,1948年入伍,经历过战争的考验,在炮火硝烟中英勇杀敌,荣立战功。他像老大哥那样十分关心我的成长进步;对我学习认真,成绩突出,表示鼓励与赞赏;常常与我促膝谈心拉家常,经常散步也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儿拥上心坎,显得十分亲切。有一回,他启发我说:“根据你的表现,可以考虑入党了。”当时我对排里为数极少的几名共产党员,深表崇敬,看出自己的差距,觉得入党应该是有突出的表现与功绩,而自己却很平常。但姚副排长却鼓励和指导我写入党申请书。我1956年6月28日写的,到第三天的7月1日,党的生日那天,连里召开党支部大会,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炮校毕业,姚友崇被分配到福建厦门炮兵部队,我俩通信好几年,后来不知咋的?断了音信。“友崇老大哥,您在哪里?!”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呼唤!
   (三)我入党的第二介绍人张明元指导员
  
   张明元,炮校第十连指导员。张指导员虽然不会像班长、副排长那样经常与我亲近、相处,毕竟全连有一百多学员呢!但是他对我早就注意上了,见面没有架子,亲切打招呼。有一次还给我说:“你的学习成绩突出,但是生活中还不够活跃,要大胆地与其他人交往,锻炼自己的活动能力……”话虽不多,却说到了我的心坎,自感内向性格的缺陷。此后就时时注意改进。据后来姚友崇副排长给我讲:“让你写入党志愿书,其实是张指导员预先给我说的。”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突然想起,写好志愿书后,指导员也同时做了我的入党介绍人。
   张明元指导员这位解放战争中参军的老同志,经历过战斗的洗礼,身上有一种特有的风度与魅力,高高的身材,风流倜傥,上尉军衔,有优秀指挥员的气势与素质,让我敬仰。
   当毕业后临分配时,没有想到张指导员主动给了他的照片,在背面写着:“赠给炳初同志:愿你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炮校政指明元,五六年十月於重庆。”当时,双手接过照片,一股热血涌遍全身。那时还没有宣布分配的去向,但看到“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话语,就基本知道了要去福建,那时东南沿海,面对蒋军,是祖国的前线,这正合我的愿望,心想组织上怎么与我心心相印啊?内心升起感激。到了部队,我时常会看看张指导员的照片,尤其关注他的祝愿,激励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共 20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关于感恩的话题。朱老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自己年轻时候遇到的三个恩人,第一个是让他成长的老班长陈永山,然后是介绍他入党的姚友崇副排长和张明元指导员。这三个人,都从不同角度指导他、关心他、点亮他,是他一时的恩人,也是一生的恩人。这篇杂文作者采用了总分的手法,先用比喻、排比的手法陈述了感恩的原因、内涵,然后列举事实例子。在举例时,作者抓住事件的关键,详略得当,从肖像描写、对话描写、人的籍贯、身份、荣誉、性格来描摹人物,让这几人跃然纸上,这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欢迎大家或各位老师欣赏。【文璞书苑:飞不高蝴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