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作者简介”的故事(随笔)
我非常感谢其他平台一位网友的“直言不讳”,他(她)用一句反问在我的文章后留言:“作者简介全是病句,还语文老师呢(?)”(作者简介详见后文)
尽管他原文并没有句末的标点,我觉得还是补充上更能充分表达他(她)对我的看法。
只是,惭愧的是,我实在缺乏智慧:不回复吧,面对批评显得不够尊重对方,尤其是这种对方极为失望之下的批评;回复吧,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
我水平确实有限,简介中很有可能有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病句,但“全是病句”,应该是绝大多数句子出现的问题不符合“大家”的认知习惯吧。
于是我想到了现代汉语中缺少主语、无主句与主语省略的区别。
缺少主语是指句子必须有主语、不能省略却没有主语的情况。这种语病缺少表述对象,因此表意不清,指向不明。
比如: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流传,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去掉“由于”后,主语成为“《古文观止》”,句意就明确完整了。
无主句主要是一些谚语、格言、俗话等,还有一些表示存现的句子,这些句子有的适用性很广泛,也有的不需要主语,大家都能明白。
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吃一堑长一智”、“打雷了”、“下雨了”等加上标点都可以成为句子使用。
主语省略是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为了表达简练又不影响理解,可以省略主语的现象。比如对话情境中的问答、祈使语气的句子、主语前后一致的复句中后面的分句、有默认或者明确主体的简介等。
譬如:(对话)“干啥去?”“去上班。”(祈使句)“走,打球去!”(承前省略)“他推开门,放下行李,坐下来,舒了口气。”(名人简介)“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唐高祖次子,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227][229]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3日[191]—649年7月10日[137]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我想,“作者简介全是病句,还语文老师呢(?)”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
因为,我是平常百姓一个,不应该按照名人的简介介绍自己:只在第一句出现人名后,后面把名字全部省略,更为可恶的是个别句子还省略了谓语“是”。我应该按照最低处的逻辑思维来写,把如下文字中涉及到“黄建军”三个字的“()”中的内容复原,而不是省去,让大家多读几次“黄建军”,加深一下“黄建军”这三个字的印象:
黄建军,汉族,1972年生。(黄建军,)网名流水无声、满月荷塘、大军。(黄建军,是)山东曹州三乐堂创办人。(黄建军)投身中学高阶段教育30余年。(黄建军)高中时代(1989年国庆期间)曾创办菏泽一中《在那一方》文学社(后被更名为《在水一方》,(黄建军)曾在《中外文化报》、《牡丹文化》、《小作家》、《星星文学》《菏泽日报》、《曹州晚报》、《牡丹晚报》等发表诗歌、散文、小说。(黄建军)2012年获得第二届新时代网络作家十佳作家,有20000字左右的诗文被收录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届新时代网络优秀作家作品集》。(黄建军)在“江山文学网”有自己的专辑。(黄建军)现为菏泽市高三语文教师、山东省文联会员,菏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
但是,我搜索了一下名叫“黄建军”的人太多太多了,凡是在网上能搜索到的“黄建军”之中,我是最没有能力的一个,还是不要让和我有关的这三个字浪费大家的思维资源、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我比较愚钝,才疏学浅,很希望得到具体的批评!
在我带有一些不解引发的思考和情绪写下上面的文字后,该网友又具体指出来问题所在:原来是自2025年3月下旬在本号发布的文章中,我在原来微信收藏的内容中复制作者简介时,都落下了最后“会员”两个字。最后一句确实是病句。非常感谢这位网友,如果不是他的细心,我还真的发现不了在复制过程中的变动。
确实应该感谢,真的!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