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我的三个家(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星月】我的三个家(散文)


作者:乡鹤 秀才,10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发表时间:2025-04-15 21:54:16
摘要:原创首发

现在,我有三个老家,家乡井头村上是我的第一个老家,在晶桥镇街道上是我第二个老家,而在县城里买的房子,是我的第三个老家。我在诉说我有三个老家,并非在炫耀我有多少房产,而是我对每个家的感情和态度是不一样的。
   当年,是我妈在井头村生下了我。我的童年时代,几乎在井头村度过的。儿时的我,既淘气又顽皮,从不服从父母的管教,经常犯错,还有的错,是明知故犯。每次犯错后,都会受到父母的一顿暴揍——在被责打的时候,尽管知道了自己犯下了错误,理应受到教训,可每次被责打以后,所犯下的错又被抛在了脑后,忘得一干二净。当几个小伙伴又聚集在一起时,便自然想到了歪点子,要么去瓜农地里偷瓜,要么去偷挖红薯烤熟了吃,要么去偷邻居家的鸡蛋,去小卖部换来零食解馋。
   在我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个严厉而威武的人。在农村上说,是条汉子,无论在争议中起了冲突,或是在吵架中要分个胜败,父亲从不退缩,总会先发制人,把对方摔倒在地,一直到对手心服口服为止。每次,看到父亲打败对手的时候,我总后怕父亲把犯错的我暴打一顿。记得有一次夏天,发小和同学都溜进了池塘里去游泳了,我和弟弟看着水里畅游的发小们,也羡慕不已,但父亲在我俩屁股上涂上了记号,就是用锅底黑灰涂在了屁股上,以此禁止我俩下水去洗澡。当时,我就想到了一个歪主意,我们为何不自己涂上记号呢?以隐瞒住我们下塘洗澡的过错呢。但不知为什么,那次父亲依然看出了破绽,把我和弟弟暴揍了一顿,还不让我俩吃晚饭。后来听邻居告诉我们,说父亲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说,我和弟弟也偷偷下了水洗澡,竟把记号涂错了地方,父亲涂在了左边,而我俩却涂在了右边,所以被父亲一眼看穿了,才受到一顿暴揍。
   当时,我们家的房很简陋,就是三间黑瓦房,有时下雨天,外边下大雨,家里却在下小雨,父母把脸盆脚盆都用上了,都对着漏雨的房子,接住漏下的雨水,那些滴滴哒哒的声音,就像一场交响乐,在房间里四处飘散。那时候,我们的房屋内,地面是用石礅夯平整的,但依然是平坦的泥土表面,每年到夏天,天气特别炎热的时候,我们会用竹条扫帚,把地面灰尘扫干净,一个个赤裸着上身,平躺在土地表面,感觉特别凉爽和惬意,比冬天钻进热被窝还舒坦。在夏天,我们的中午觉,就是每天睡在地表上过来的,那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但依然生活的无忧无虑,快活知足着。
   儿时,在那三间老房子内,每天都发生着趣事和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美好瞬间,同时,让我们在老房子里流出过幸福的眼泪和汗水。尽管那时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三间老房子,就是我们这代人回不去的童年,无时无刻都深刻在我们心中,每每想起往事,心中永远充满了快乐的欢笑声和幸福的泪水。
   一九七九年,由于母亲是一位下乡的南京知青,国家实行分配工作时,把母亲分在了晶桥镇粮管所工作。而且,单位响应上级政策,给每个职工都安排了两间住房,还支持职工,把自己家属和孩子也接到晶桥镇上生活,让我们都住进了粮管所的家属大院。这个时候,我们都已进入了初中读书。我记得这时候,我们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初中三年,都是为了参加中考。那时的我们,都想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天天为了学习而竭尽全力。
   父亲看到我们学习刻苦,为了看电视不影响我们学习,就在大门口,用红砖砌成一间小书房——小书房不大不小,刚好容下我和弟弟在里面学习。每天,我们除了把当天的功课复习一遍,还要把当天的家庭作业写完。吃过晚饭,我和弟弟都很自觉,把自己关进了小书房,开始了全面复习教过的内容,该背的大声背诵出来,该记的就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每晚,我和弟弟都要复习到夜里十二点,当我们背完课文和资料后,就蹑手蹑脚洗漱完毕,便上床美美地睡着了。
   那时候,记得在集镇街道上,正好有几家录像厅,每天都播放录像带,都是香港武打片,《楚留香》《雪山飞狐》都是精彩的武打片。那时,我们特别喜欢香港武打片,有的同学把午饭钱节省下来,情愿偷偷买票去看武打片。有一次,我也被同学把武打片吹嘘得天花乱坠,于是动了心,很想去看一次武打片,来过把瘾。没想到,班主任听其他同学的举报,竟怒气冲冲找到了录像厅,一把揪住了我们的耳朵,一直拖到了教室,体罚我们站黑板,并传话通知了我们的父母。那天,我被父亲接回家后,父亲狠狠给了我两巴掌,打得我火冒金星,并教训我说,如果考不上高中,就让我去工地打工,要让我风吹日晒,汗流浃背去干体力活。我想到夏日头顶毒辣的太阳,想到在水田里弯腰弓背着插秧,就不想做苦力。于是,我暗地发誓,一定好好读书,不然只能干体力活了,过苦日子了……
   这时,在集镇上的老家,成了我努力刻苦,勤学奋斗的时光。每每想起中考那段时间,至今都留念那段充实而具有挑战性的青少年时代。
   如今,弟弟在县城工作,也早早在县城买下了房产。由于工作条件较好,工资待遇较丰厚,目前已购买了三四套房产了,我身边的同学发小也都纷纷在县城买了新房。前几年,房价一涨再涨,一平米都飚升到两万元了,而买房的人,如同没房就没底气,没房就会被社会淘汰似的,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凶,拼了命也要往城里挤,就情愿背负一套楼房的压力,做一名每月还贷的房奴,也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楼房。
   看到大势所趋,我也积极凑了个热闹,花了几十万,买了一套小型的住房。因为惧怕高额的房贷,存款也有限,我只能买一套小型住房了。当我拿到房产证的时候,我们全家也都欢呼起来,暗自庆幸,我们也成了城里人了——终于在县城,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然而,几年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由于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加上国家对房价的管控,让一直居高不下的房价一跌再跌……房价竟跌成了一半价,对于手上有几套房的土豪们,都后悔不已——之前,都没把手上的楼房转卖掉;现今,却成了烫手山芋,甩又甩不掉,留又留不得。而我想到,幸亏只买了套小面积的房,算下来,也没亏多少,现在,看到楼市的趋势,我还真是暗自庆幸。
   如今,我依然住在晶桥镇街道上,每年清明和春节,都会回老家去上坟和贴春联,每次走在乡间小路上,那种亲切感和熟悉感都让我有了深刻的怀念,而对于县城的楼房,我也跟其他房主一样,偶尔去县城住上一两夜,当一次城里人的感觉。
   我的这三处住房,也等于是三处老家,无论去哪里住,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感觉。因为,它们都是我生活过的老家,那里有过我的欢笑,有过我的眼泪,也有过我的足迹……
  

共 25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这篇文章,内心满是感动。作者娓娓道来自己拥有的三个老家,绝非炫耀房产,而是深情讲述每个家承载的独特情感与记忆。井头村老家,那是童年的摇篮,作者对儿时淘气经历的描写生动鲜活,偷瓜、偷红薯等趣事让人忍俊不禁,父亲的严厉也刻画得入木三分,而那简陋却充满回忆的三间黑瓦房,承载着童年的喜怒哀乐,令人深深怀念那段虽艰苦却无忧无虑的时光;晶桥镇街道上的老家,见证了作者的青少年奋斗岁月,为中考全力以赴的场景跃然纸上,因看录像被老师惩罚、被父亲教训的经历,更是让读者感受到成长的波折与艰辛;县城的房子,则是时代浪潮下的产物,买房的经历、房价的起伏,都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人生不同阶段与三个老家紧密相连,有欢笑有泪水,真实地展现了生活的全貌,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也跟着作者走过了这一路,收获满满感动与共鸣。这是对人生的深情回顾,有欢笑有泪水,让人深深感受到作者对每个 “老家” 的眷恋,感情真挚,让人感动!一篇温馨的散文佳作,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7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4-15 21:56:27
  一篇温馨的散文,通过叙述自己的三个家表达了作者对每个家的情感和回忆,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对人生的深情回顾。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1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5 22:10:45
  感谢碧柳老师对散文的深刻点评与感受。辛苦了!敬礼!敬茶
   !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4-15 21:57:59
  人们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再不好的房子,住上几年也会产生感情。作者对家的那份眷恋让人感动!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2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5 22:11:57
  感谢碧柳老师对全文心阅读与理解,并作出详细点评。辛苦了!敬礼!敬茶!
3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5 22:09:14
  感谢碧柳老师的认真阅读,并作出了精准的概括,且对作者在叙述老家的温馨和回忆,作出了感同身受的了解和共鸣。辛苦了!敬礼!敬茶!
4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4-15 22:42:12
  乡鹤老师的散文文笔朴实而醇厚,记叙了黑瓦屋苦乐的童年,和质朴的淘气,回不去的童话般的世界;而镇上粮管所的职工房则是在规范贪玩习性逐步走向正轨,发奋读书学习的地方;而县城的商品房则是现在应该久居的寓所。但出于对故乡的眷恋和儿时的怀念,还依然常驻镇上,逢节回儿时的老院重温乡情。通过回顾老家,回忆人生。感情充沛生动感人!大作拜读,欣赏学习了!谢谢!
回复4 楼        文友:乡鹤        2025-04-16 06:09:32
  感谢华庭老师的认真阅读,并对全文作出深刻理解与探讨,对于儿时的经历和生活,也有过类似的生活和共鸣,谢谢老师的鼓励支持!辛苦了!敬礼!敬茶!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