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神都听风记(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神都听风记(散文)


作者:岚亮 探花,12311.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7发表时间:2025-04-16 06:40:43

【江山·见证】【东篱】神都听风记(散文) 几天前,洛阳的刘大哥给我发信息,令我等一班散在天南地北的战友赴洛阳看牡丹。他是我的指导员,关系比铁还硬。就像接到当年部队要出发的号令一样,我几乎没有一丝犹豫,即于四月十日,背起行囊,满怀期待,坐上“温州南”开往“西安北”的动车,欣然前往。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牡丹花,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而十三朝古都洛阳,是我国建都最早,历史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
   次日,天气晴好,风和日丽。吃罢早餐,我们便去牡丹园观赏牡丹。四月的神都,春风得意,花开正好。我挤在如潮的人流里,整整在公园里沉醉了一天,捎回三叹:一叹其花之硕大,一朵就达半尺方圆,人说洛阳的牡丹大如斗,果然名不虚传。二叹其色之艳丽,“姹紫嫣红”根本形容不了,居然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九大色系,惊艳了人的视线。三叹游客之众多,偌大的公园,几乎被游客挤爆了,是花多?还是人多?真的难以断定。应了句古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罢牡丹,又喝醉酒,至“白天鹅大酒店”休息。
   情暖知酒浓,浓醉幽梦深。开始,夜点夜的灯,我做我的梦,相安无事。
   意外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当子夜的钟声刚刚敲过第一响,窗棂便轰轰作响了。一场罕见的大风,不,应该说是在中原地区极其少见的超级巨风,就那样凭空而至了。我被惊醒时,正梦见自己已化作了牡丹丛中的锦鳞,游过夏商周王城夯土台基的缝隙,而白天赏过的姚黄魏紫,全幻作了倾国倾城的太平公主和霓裳羽衣的后宫粉黛。嘿,她们正在伴着我享受千年前的浪漫时光呢,花瓣里浮动的是应天门阙的倒影……
   “呜——呜……”
   “轰——轰……”
   狂风像狂怒的狮群,呼啸着,咆哮着,以席卷千军、摧枯拉朽之势,一阵阵袭过高大的墙体,发出了滚雷般的闷响。我是海边人,见惯了狂野暴戾的台风,根据经验判断,这场大风决不亚于超强台风。太意外了!太恐怖了!六十年的沿海生活,我本已习惯与台风共眠,想不到在此刻,却变得像初次遭遇热带风暴的渔人,惶惶然。玻璃窗外的风声,裹挟的是全然陌生的腔调。我明明知道,那是黄河古道沉积千年的喉音,混着邙山陵阙松柏的鸣哑。但我总觉得,它们就是漠北的风沙走石,就是匈奴的嘶哑号角,就是蒙古的滚滚铁骑,大有摧城毁池之势。
   作为一个来自异乡的异客,我再也睡不着了。
   我从床上爬起。不曾想当赤足一踩到地板、指尖刚触碰窗帘时,整片幕布便如受惊的雁阵一样腾空袭来,让我不由地打了几个踉跄。那风,如有无数的青铜编钟自地底涌出,横吹的怪哨里,藏着商周卜骨灼裂的脆爆,挟着东汉太学生竹简纷飞的碎语。那风,与台风是截然不同的。太平洋的气旋是直白潮湿的破坏,而中原的狂风则有着某种古老泣血的仪式感。
   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猛然就想起了,那些在隋唐时期由宫女和僧人种植的牡丹,怕是要被连根拔起了吧。一朵牡丹,就是一个丽人的灵魂,一夜风吹,不知有多少芳魂被飘走了。傍晚时我还遇到白马寺的古柏呢,它八百多岁了,树身裂纹上布满的《四十二章经》,此刻是否无恙?龙门石窟的千万造像,它们那空茫的眼神能否承接住漫天风尘的摧残?应天门新筑的飞檐斗拱,又能否扛得住这来自《诗经》时代的“终风且暴”?
   思绪是缭乱的,像恣意的风。忽听不远处传来几声男女的“哇哇”惊叫,这才想起,今夜无眠的人,决不止我一个。我遂遐想,就在此时,少林寺的武僧们正在修练轻功,美了一班小和尚了,一个筋斗,便可翻十万八千里远。有了这风,甭说是武林高手了,就连奄奄一息的病叟,我想只要往室外一站,亦可身轻如燕。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丝窗缝,落地窗骤然便迸发出冰裂般的脆响。酒店走廊里传来瓷器坠地的清音,想必是那件黄白绿相间的仿唐三彩终于挣脱了展柜的牢笼。放目窗外,灯火在剧烈摇晃飘忽。几个人影在大街上东歪西斜。所有的花木均匍匐于地。一棵合抱粗的大树倒下了。一个棚顶如幽灵般在屋顶上跳跃。
   渐渐地,我的内心回到了平静。是呵,在古老的神都,能遇到这样的奇风,我是多么的荣幸呵!于是,我便头卧无忧高枕,侧耳听风。
   神都听风的感觉是无比奇妙的。
   风远时,风声是浑雄而空旷的。几许悠长,几许苍凉,犹如大禹用收取天下的铜,在阳城熊熊的炉火中铸造象征九州一统的九鼎;犹如公元前1600年,成汤率商军与夏军在鸣条决战时的马蹄声咽;犹如自商王仲丁之后的“九世之乱”,频繁迁都的车马喧嚣;犹如武王伐纣,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与商朝十七万军队大战于牧野的猎猎旌旗和豪迈凯歌。
   风缓时,大楼从舞蹈中停止了下来。那如诉如慕的风声,宛若世外天人袁天罡赞誉襁褓中的武则天是“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宛若在寂寞的感业寺,落魄的佳人写给太子李治的《如意娘》;宛若是天授二年的腊月,因为强势的千古女帝的一首催花诗,上苑的百花便在一夜之间全部怒放;宛若晚年的不老女皇,仍与心爱的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等面首,偎依在龙榻上窃窃私语;宛若被深埋在乾陵地宫里的“无字碑”,此刻又醒来与无边的黑暗秘言。
   风疾时,整座建筑发出洪钟共振般的嗡鸣。那撕天裂地的轰响,如雷霆轰墙,鬼神抬山,仿佛隋炀帝西苑的合欢殿,在倾刻间土崩瓦解;仿佛神都明堂的楠木巨柱,化作了漫天飞舞的金屑;仿佛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导致大唐3600万人口沦为亡魂,和杨贵妃自缢于马嵬驿时的嚎啕大哭;仿佛在“靖康之变”中,徽、钦二帝被押赴金国路上的奇耻大辱!而几声泣厉之后,那些埋葬在洛阳城下的二十二座都城,又似乎被狂风重新刮出了地表……
   就这样,我在神都听了一夜的神风。
   天亮的时候,风忽然停了。停得如同武则天突然收回的诏书。在去“洛阳博物馆”的途中,发现不少环卫工人正在路边清理残枝败叶。碎在地上的琉璃瓦闪着奇异的光,不知是掺了唐三彩的釉色,还是混杂了昨夜星辰的残辉。我想,假如醉吟先生还在世,恐怕要重写《夜雨》了——君不见洛阳城头夜卷沙,岂独巴山秋池涨?
   直到参观罢博物馆,我才终于深悟这座城市的生存之道:神都洛阳是牡丹仙子的化身。它像牡丹一样在废墟上轮回绽放,任十三朝的风雨化作根茎里的历史纹路。昨夜的风,只不过是又一道刻在司马戊鼎纹样里的皱褶而已。
   真的,我要好好感谢洛阳,让我见了想念的人,看了牡丹的花,醉了友情的酒,还听了一夜旷世的风。这,该是怎样的法缘啊!
  

共 26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神都,乃唐朝时女皇武则天对洛阳的称呼,文题“神都听风记”,奠定了此文浓郁的怀古基调,意蕴深厚,启人入境。作者受刘大哥热情相邀,奔赴洛阳,不仅欣赏到冠绝群芳的牡丹,还听了一夜的风。这风,非比寻常,应该说是在中原地区极其少见的超级巨风。作者多愁善感,担忧牡丹是否连根拔起,担忧白马寺的古柏是否安然无恙,担忧龙门石窟的千万造像,能否经受住摧残?应天门新筑的飞檐斗拱,又能否扛得住“终风且暴”?作者感觉在神都听风是无比奇妙的。风远时,声音浑雄空旷。风缓时,风声如诉如慕。风疾时,整座建筑如洪钟共振。天亮时风停,如同武则天突然收回的诏书。作者终于深悟这座城市的生存之道:神都洛阳是牡丹仙子的化身。它像牡丹一样在废墟上轮回绽放,任十三朝的风雨化作根茎里的历史纹路。昨夜的风,只不过是又一道刻在司马戊鼎纹样里的皱褶而已。此番感悟深邃隽永,直击主题,感慨神都历史悠久,任朝代更迭,神都仍如牡丹绽放,生生不息。大风来袭,风过无恙。文末直抒胸臆,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对牡丹的喜爱,对风的敬畏,对洛阳城的热爱。好文,构思绝妙,由牡丹的惊艳写到风的威力。作者由“惶惶然”到“平静”,如此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源于从措手不及的恐怖到欣欣然聆听的从容。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全面感知触碰巨风的力道,同时发挥了浩渺无边的想象,将风声具象化,并与十三朝的历史事件相连,与名人轶事相连,与名胜古迹关联,与文物器皿关联……极其鲜活极富张力的语句,将突如其来的超强巨风的风力受化(包括远近、疾缓等)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身临其境,心情随之起伏不定。“大风起兮云飞扬”,作者与风的奇遇,成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文!该文涉猎的知识面极广,涉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涉及战火与血泪,涉及皇帝与后宫佳丽男宠的浪漫传奇等。作者思绪驰骋时空,犹似纵马疾奔,任凭狂风由遥远的古代吹来,一路排山倒海,直抵今日神都。所到之处,触目惊心,又精彩纷呈!该文描写细腻,虚实结合,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妙趣横生,辞采缤纷,夺人眼球。通篇似一场声势浩大的交响乐不绝于耳,又似一幕幕情景剧震撼演出,精妙绝伦。惊叹亮哥才情似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倾力荐读!【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6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4-16 06:47:02
  该文涉猎的知识面极广,涉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涉及战火与血泪,涉及皇帝与后宫佳丽男宠的浪漫传奇等。作者思绪驰骋时空,犹似纵马疾奔,感受神都的风由遥远的古代吹来,一路排山倒海,直抵今日神都。所到之处,触目惊心,又精彩纷呈!感佩亮哥才智过人,笔法仿若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无比震撼的文化盛宴,不容错过,问候亮哥,创作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6 08:44:26
  四月十日,应洛阳故人之邀赴神都赏牡丹。十一日晚,遇到了一场鬼哭狼嚎的超级强风,把我这个“老抗台”惊出了一身冷汗。次日早上看手机,方知整个华北都在刮大风,河南的最大风力居然达到了十五级,真是罕见和奇遇。是夜无眠,听了一夜风,浮想联翩,故而记之。总是辛苦妹子,按语如诗,一如既往的无与伦比,深谢了!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16 10:47:12
  前几日的洛阳牡丹最摇风,弄得作家一夜不眠,如果眠了,就对不起洛阳了,是不是?这篇洛阳大风,是真正的大风歌。风考验了魏紫姚黄,依然是牡丹中的绝色天香。有战友真好,不然怎么能说走就走呢?岚亮老师的文笔,游弋在牡丹之都,在大风中游刃,切割了多少精彩花瓣啊。总想去西安,经过洛阳,走三门峡,一定要去看看。外孙在西安上大学,洛阳是一个引力。河北河南大风世上未见,原本想,这大风歌只有在胶东半岛才唱得响,没有想到,风速太快,直抵中原。尤其让我读到一篇真正的大风歌,很美妙。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7 08:27:06
  兄台好!到洛阳去看牡丹,却遇到一场旷世的风,是我始料未及的,彻夜未眠,于是便浮想联翩了,请兄台见笑了吧。西安也是十三朝古都,你的外娚又在那上大学,应该去看看呀。西安是我的第二故乡,风景名胜,星罗棋布,长安内外,人文荟萃,你要去了,够写一年的。多谢雅评,远握了!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16 13:44:25
  是的,几日前的大风,几乎不亚于一场台风。这种狂风在洛阳古都兴风作浪,别有一番意境。老师所有关于风中的想象,神来之笔,天马行空,令人耳目一新。欣赏学习了,拜读老师空灵佳作,旅途平安,春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7 08:28:44
  多谢韩社雅评,一场旷世风,满纸荒唐言,问候老友了!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4-16 14:42:50
  神都听风,也只有来说才能写出这样的感觉,对这次飓风的解读才这样深刻。佩服老师博古通今的文采,让人受益匪浅。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4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7 08:29:25
  多谢红花社长雅评鼓励!
5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4-16 16:03:45
  牡丹花,友情酒,旷世风,大唐事,一篇佳作携着花驾着风而来。点赞!祝老师工作生活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7 08:30:11
  多谢森林大地老来访捧场,留墨鼓励!
6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5-04-16 16:48:23
  亮哥的文看得我动容,物急勃发。女皇武则天我最佩服的女人,其他话不多说了。祝老师春安大吉!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6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7 08:31:26
  多谢散人老师来访支持,留墨鼓励!
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4-16 19:02:20
  洛阳赏牡丹,千娇百媚,已是让人醉了,还有奇遇,甚是惊奇,文章写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喜欢读!问好亮哥,创作快乐,身体康健!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7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7 08:32:31
  多谢欣然花开小妹在百忙之中来访留墨,雅评鼓励!
8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4-16 22:34:31
  神都大风,鬼神惊,千年幻境,都入了作者的梦中。我们这里风不大,都说是进京证不好办,绕路走了。老师知识丰富,轻易可以驾驭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个地里概念,佩服,佩服!拜读学习了!
回复8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7 08:34:40
  多谢天方老弟来访问候,点评鼓励,我以为你会被大风吹到北京城里去了,原来吉人自有天相。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4-18 09:20:35
  读罢此文,我担忧了,那些牡丹花怎么样了?积攒了一年的功夫,就等这一下的绽放,多希望多美几天!老哥出手从无凡笔,一字一句惊艳着读者,也惊艳着岁月!大赞!遥握问候,谨祝一切都好!
回复9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9 12:59:16
  多谢老妹子暖评鼓励,忙着开会,回复迟了,见谅!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