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当年趣事(散文)

精品 【东篱】当年趣事(散文)


作者:忆生 布衣,12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7发表时间:2025-04-16 08:28:21

当年的一些趣事,常常出现在脑海,每每想起,就发笑,那时的条件很艰苦,但并不妨碍兴趣的发生。
  
   一
   我上初中那年,学校还没有用上电,我们晚自习都是用煤油灯来学习。一盏煤油灯的光亮不亚于如今的日光灯,灯光微弱,并不证明前程就迷茫。尤其是想到我母亲唠嗑,都是熄灭镆铘岛,抹黑说话,我们点灯,足够奢侈了。
   那时镇上商店里有那种简陋的煤油灯卖,一个小墨水瓶加一个有点像皇冠形状的灯头,可以旋紧在瓶口上,一条绵带灯芯穿过灯头,下面浸入瓶子的煤油里就成了煤油灯。当然,灯头上还可以配一个小小的玻璃灯罩,用来防风。
   当时所有同学都有一盏煤油灯,到了周末从家里带煤油过来添加。所以每到上晚自习,教室里便充斥着煤油的味道,只是习以为常了大家并不觉得,反而到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氛围。真的一道风景,尽管只是看到全班教室油灯影子绰绰,心中很满足,能在这样的氛围中,特别有意思——就在那些平凡艰苦的时光里,竟然也有某些值得回味的事情,如今寻思起来,更觉别有一番滋味。
   在我们那个乡里,只有一所初级中学,但它并不在镇上,而是坐落在一个村里,叫“赵家村”。村子里常年绿荫环绕,落叶满地。其中有一种树结的果子在我们那里土话叫“苦嗲”,还有一种树的果子我们土话叫“嗲子”,这俩果子形状略有不同,但外壳颜色看起来一样,有点像板栗,又比板栗小,而且壳也都是硬硬的——我是到了后来才知道这两种果子树的书名叫苦槠树和橡树。“苦嗲”和“嗲子”长老了就会自然掉下来,那时候大家并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多年以后才被人发现可以用来做豆腐,也就是现在我们江西人吃的“嗲子豆腐”。
   因为当时没有人在意它的用途,所以每到“苦嗲”和“嗲子”成熟的时候,地上便满是果子,我们在课余饭后便经常捡来玩,扔来扔去,或者在“苦嗲”子的尾部插一根像牙签似的细杆,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细杆用力一旋,苦嗲子就可以在桌子上旋转起来。
   也不知道是谁,突然就发现这俩果子烤熟了可以吃,而且味道还不错,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发明。于是每到晚自习煤油灯点亮的时候,就有人用圆规上的针尖插上“苦嗲”子或者“嗲子”,放在煤油灯火上烧烤,果子烤到一定的时候,外面那层壳就会“啪”的一声裂开来,露出里面的果肉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然后剥开壳就可以吃了,从口味上“苦嗲”子要更好吃些,感觉有点像今天的烤板栗,只是味道没有板栗好,并且那时候我们也根本不知道还有板栗这个东西。
   随着效仿的人越来越多,晚自习课上便时常充满了热闹和芳香,果子的“啪啪”声此起彼伏,教室弥漫着“苦嗲”子烤熟的香味,在那种缺吃少穿的年代,有零食吃便觉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然而,时间一久,老师自然就会发现,免不了要批评一番,但似乎也没有强行制止,于是大家还是故技重演。
   有时为了这难得的“滋味”,有同学坐在教室门口盯梢,时不时站起来张望一下,一旦看到老师来了便会小声通报“老师来啦”!大家立马把东西收起来,假装成认真自习的样子。老师虽然闻出来味道,但没有看到谁在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老师也可能懂得我们,一味地要求苦学,都是孩子,难以保持定力。老师默认,我们对老师的态度也格外好起来。
  
   二
   农村当时的条件极其简陋和困苦,学校也一样,并不像我们今天那样都是水泥瓷砖,那时候地面都是黄泥的,而且老鼠特别多。如今说来定会让人难以置信,在我们教室的后面,就有很多老鼠洞,老鼠白天基本都钻在洞里不出来,到了晚上我们回宿舍睡觉,便会跑出来光顾我们放在抽屉里的菜碗。我记得我那个装萝卜干的菜缸就遭殃过很多次,到后来只好用拎菜缸的网袋紧紧绑住缸盖和缸体,可恶的老鼠有时连袋子也经常咬烂,但是老鼠白天钻在洞里我们也束手无策,只能恨之入骨。
   就在某一天,竟然有人突发奇想,用水来灌进老鼠洞,把老鼠逼出来,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当时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个很大的铁桶,由轮流值日的两个学生去村上的井里扛水供大家饮用,所以这个铁桶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于是,在某个课余的时间,有人就组织派人去扛水,接着把教室前后门关起来,把水灌进老鼠洞,老鼠终是经不住水的不断涌入,还真的就跑出来了,全部学生就在教室里抓老鼠,踩老鼠。我现在犹记得那时同学追逐老鼠的场景,整个教室里都乱哄哄的嬉笑跺脚声。
   有时候抓到的老鼠还活蹦乱跳,然后大家尽情发泄对老鼠的怨恨……
   唉!现在想起来真是没心没肺。不过,往老鼠洞里灌水,这智慧,几乎和水淹三军差不多。想想都觉得自豪,自豪一场与鼠大战的胜利。
   生活的智慧需要发展,没有这样的趣事,我们很难去干。
  
   三
   到了初二后期,村里终于通上了电,有了电灯,煤油灯也就随之消失。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还非常贫穷,电视机完全是个稀有的物品,而赵家村竟然有一户人家就有了电视——我记得那户人家的主人是杀猪的,也就是屠夫,在村里面算是相对富裕的家庭。当时正逢热播电视剧《陈真》,每周只有周六周日二天晚上才播出二集,但周日晚上是要上晚自习的,我们那些贫穷的孩子,是多么渴望看上一回电视,加上当时对那种武打片的痴迷,稍有胆大的学生就逃晚自习,偷偷跑到村里那户人家去看电视了。后面又有了跟随的学生,我记得我也逃过几次课,班主任老师有时候巡查发现了,便知底细,直接就往那户人家去抓。那时候的学生对老师是很有惧怕心的,那种偷逃课的戒备心早已异常敏感,老师一进门,就四散而逃,也有聪明的,趁老师未发现,便蹲下来钻在人群之中,玩起了猫抓老鼠的游戏,待老师走了又探出头来观看——被抓到的学生免不了痛批写检讨,被告知家长的更免不了挨一顿打。就在那么一段不算很长的时光里,为了这份快乐,老师抓学生逃课看电视的剧情不断地上演,如今想起,难掩可笑。
   看电视,也获得知识。别看我们疯癫,但我们都喜欢在作文课上,努力联系看电视的内容,说几句时髦话。尤其来说将作文,要求主题鲜明,写出“风骨”,我们马上联系陈真,就是要写陈真那样的精神。这些理解很幼稚,但我们靠获得的经验去理解老师的讲课。
   到了初三那一年,学校开始搬迁,搬到了对面一个荒山上,当然也没有了电视可看,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也就逐渐淡忘记过往的这些趣事。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偶然相起,禁不住又把回忆当作一种回味,我想要是当年经历过的同学看到此文也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吧。
   对孩子来说,趣事往往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如果抹掉了我们的趣事,当年时光的色彩就减半,甚至没有光彩了。
  

共 26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时光的长河缓缓流淌,当我们回首往昔,那些曾经的岁月如同泛黄的老照片,虽模糊却又无比珍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对于那群刚刚踏入初中校园的孩子来说,生活充满了简单与质朴。学校尚未用上电,晚自习的光明依靠的是一盏盏简陋的煤油灯。墨水瓶与皇冠形状的灯头组合成了他们求知的光源,那微弱却温暖的灯火,照亮了一张张充满渴望的脸庞。学校所在的赵家村,被绿荫环绕,落叶满地。苦槠树和橡树结出的“苦嗲”和“嗲子”果子,曾是孩子们眼中普通的存在,谁能想到多年后它们竟能化作餐桌上的“嗲子豆腐”。黄泥的地面,四处出没的老鼠,是当时艰苦环境的真实写照。然而,孩子们的天真与活力却未曾被艰苦磨灭,课余时齐心灌鼠洞、抓老鼠的场景,充满了欢声笑语,也展现出他们在困境中寻找乐趣的乐观精神。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电视机无疑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当《陈真》热播,那户杀猪人家的电视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向往。为了看上几眼喜爱的武打片,一些胆大的孩子选择逃晚自习,偷偷跑去看电视。老师的巡查,学生们的四处逃窜,仿佛是一场紧张刺激的“猫鼠游戏”。被抓到后的痛批、写检讨,甚至告知家长后的挨打,都成为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独特记忆。这就是那段岁月,简单中蕴含着纯真,困苦中绽放着希望。没有现代化的设施,没有丰富的物质,但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纯粹的梦想。如今,时代飞速发展,那段煤油灯下的学习时光、抓老鼠的欢乐场景、逃课看电视的惊险经历,都成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永远珍藏在心底,提醒着我们不忘来时路,珍惜当下的美好。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得非常真挚,看了作者的散文,让我感觉回到初中生活。好文力荐品读。【东篱编辑:滴善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23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4-16 08:29:19
  这篇散文真挚动人,将八十年代初中生活的质朴艰苦、纯真欢乐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煤油灯到逃课看电视,处处充满回忆,让人身临其境,一同回到那段简单却美好的初中时光,令人感慨万分。 问候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忆生        2025-04-16 08:54:01
  谢谢老师美赞
2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6 09:34:57
  曾经的日子,不仅苦涩,亦有欢笑。灯爆苦嗲、嗲子,水灌老鼠洞,逃课看电视,这三个小故事,的确有趣。赞一个!
回复2 楼        文友:忆生        2025-04-16 10:04:11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16 11:03:42
  趣事有趣,快乐着童心,丰富这少年的经历。这些事,作者捕捉很好,写出了时光的故事,让我们想到曾经,我们怎样走过来,一步步成熟。也是从生活中不断获得经验,才是羊脂玉成长。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忆生        2025-04-16 13:58:38
  谢谢社长
4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5-04-17 09:16:50
  当年虽然物质生活那么贫乏,但是却不缺少快乐,通过作者分享的那些趣事,也不由让人回想起自己少年时的一些趣事,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怎样的少年,都有许多快乐;少年时代的确是值得怀念的。祝老师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4-17 11:14:24
  趣事里面充满快乐。便给苦涩的生活里注入甜蜜。一篇很有情趣的美文,点赞!
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4-17 21:44:39
  发现很多人都是对自己的初中生活既有深刻,江山有很多老师都描述自己的初中生活。我也一样,可能是初中是从花季少年往青年转变的,老师也负责人,高中,大学反倒是平淡了。,老师写的我很多也经历过,很多场景也能脑补出来。文章描写细致,真实可信。拜读佳作,祝您天天开心!
7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4-20 09:12:23
  语言质朴而灵动,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也展现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那时的生活虽艰苦着,却也欢乐着。很好的一篇趣事回忆录,令人读罢仿佛回到了曾经的岁月,有如临其境之妙感!点赞!遥握问候,谨祝好!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