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宁静】夫妻之间,生命之重(散文)
去年盛夏,我近房的一年事已高的老长辈去世,我和他的一些亲人们去火化场为逝者举行隆重的告别仪式。时适正午,雨后初霁,阳光微澜。雨后的火化场亦如清泪托面。院子里的紫薇、柳叶榕、广玉兰枝叶稠密,浓荫匝地。雨水浸湿了叶子,又在叶尖上凝聚成无数个小水滴,光影漾动,推波助澜,这些精灵一样的小东西晶莹剔透地闪。
火化场是庄严肃穆的代名词,是凋零的物语,是生命溘然而逝与终结的超脱。逝者已矣,而生者面对亲人生离死别,永远不能再相见而无限哀伤。这种哀伤是撕心裂肺的。逝者如长梦不醒,无牵无挂,而生者断肠一样的悲恸用言语是无法描述的。我们一群人站在告别厅外面,木讷地排队等待,等待着长辈的遗体被殓葬师整容后推出来,然后为他举行庄重的告别仪式。
不见棺材不掉泪。这是形容非绝对亲密关系。而密不可分的人是不用看到棺材的。老长辈寿终正寝,且已过了耄耋之年,长辈的儿女们禁不住悲恸,一直在不停地痛哭。
老长辈的老伴不仅年事已高,腿有风湿病,已经卧床好长时间,行动不便。平常鲜为起床。偶尔下床一次,还要人搀扶着,蹒跚着两腿,走路更是颤巍巍的。就在殡仪馆来车将老长辈的尸体抬上车,发动车子准备返回时,她还是要求儿女们搀扶着她,给他送最后一程。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也很人性化,耐心等待着白发苍苍的老人慢慢地走向他们的灵车,等待着她深情地握着他僵硬的手。老太太的眼睛噙着泪水,将他的手紧紧攥住,不停地抚摸着,似有千言万语,竟没有说一句话。在场的人目睹此景,有一种揪心地痛。
现在这个时间,静静躺在告别厅里鲜花丛中的是一个年轻男子,模样应该三十岁左右,他是因车祸意外身亡。他的妻子躺在地上,打着滚哭得昏天黑地。当告别仪式结束后,火化场工作人员将那人的遗体准备推入火化炉的时候,他的妻子一骨碌爬起来,两只手死死抓住推车,使出浑身的力气,阻滞他们的脚步,嘴里拼命地喊着:“不能烧呀,不能烧。烧了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那一刻,他们的情感是默默交融的。或许他们的情感经历过雨,经历过风,但在生离死别时刻,都化为乌有。他是她的天与地,是她的光辉,是她的精神世界,更是她的全部。故而,在那一刻,她悲恸的情绪完全失控,哭得感天动地。当她阻滞不了火化场工作人员有序进程的时候,突然做出了近乎疯狂的举动,以头向附近的水泥立柱撞去,大有殉情之意。好在她们的亲人早有防备,就在她离柱子不足尺的千钧一发之际,忙不迭的几双大手使劲将她钳制住,并拉了回来。至此才没有酿成更大的悲剧。她们一群亲人七言八语,心怀善意地责备她说,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傻事呢?并劝慰她说,再怎么着,也要坚强地活下去,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孩子着想。
生命的归宿固然是从生到死和生老病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也改变不了这种魔咒。生命的可贵在于自己认认真真地活着,在于自己温柔以待的时候,也给他人带来别样天空。当一个人生命降临的时候,它如一朵鲜花,惊艳了别人,馨香了别人,如一缕阳光,照耀了别人,温暖了别人。而别人恰恰就是最亲的亲人。只要生命在,你就扮靓了他人。小时候,生命是父母的,是他们的掌上明珠。你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他们的心。长大了,当与茫茫人海里的一个人牵手走向婚姻殿堂的时候,生命不仅是父母的所在,也是夫妻共同的财产。这种财产无上珍贵,它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只要人活着,就是一颗灿星,总有一个人因你的光芒而活得别样精彩。故而每一颗灿星的升起与陨落都牵动着那个人的悲喜与注视的目光。只要一息尚存,只要生命散发着灿烂,就是承载着对那个人一缕牵挂最好的注脚。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夫妻之间无声的真情告白亘古亘今都如风月宝鉴一般让人欲罢不能。在徐州云龙山东麓,竹林松柏掩映之处有一标榜的古典建筑——燕子楼。它是两层结构,粉墙黛瓦,气势虽不怎么雄伟,却因多处飞檐挑角形如燕子,这种别具一格的造型而得名。它历史之久远可追溯到唐朝,所承载的故事和朝朝暮暮的风霜雪雨,一路走来,已经蔚然千年。从古至今,燕子楼都是迁客骚人和善男信女们来此徐州必打卡的旅游胜地。更是有数不胜数的著名文人在此题下流芳佳篇。现在更有远近旅游团慕名前来。他们一边瞻仰燕子楼的地缘地貌,一边聆听导游声情并茂的演讲。
燕子楼因关盼盼而出名。
关盼盼出生在宦官世家。从小她就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姿色出众,诗词歌赋更是样样精通。怎奈的关盼盼府邸家道没落,双亲皆亡,关盼盼沦落风尘,几经周折,得宠于在徐州任职的工部尚书武将张愔。不久,张愔将其纳为妾。
妾,顾名思义,不是正妻。古代人讲求三妻四妾,但凡能被男人纳妾者,均有所长,往往会比正室更得以宠爱。关盼盼与张愔可谓是英雄红粉,两个人花前月下,耳鬓厮磨。白居易与张愔是故交,曾来徐州张愔府前做客。席间,关盼盼唱了一曲白居易的长恨歌,又舞了一曲霓裳羽衣舞。深得白居易赏识,并题词曰: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意思是关盼盼此等妩媚娇艳,即使牡丹花也望尘莫及。
就在白居易寻访于此的第二年,张愔病逝。关盼盼痛不欲生,和女仆两个人隐居燕子楼。过着深入简出的生活。在此之间,曾写过数首诗词,以表达心中对张愔的思念。其中有: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还有一首: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关盼盼对张愔的思念无不撒满诗行。她在燕子楼中守节如玉十年之后,因思君过重,绝食而亡,一缕香魂随夫而去。
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被称之为千古第一才女。当年她出生书香世家,生活于养尊处优之中。因才华出众,流传很多她的诗词,但也流失了很多的诗词。她嫁于金石家赵明诚。两人情投意合,松萝共倚。后来金兵南下,祸乱中原,李清照和赵明诚在动荡中失散,再后来,赵明诚病死。她先期以婉约派为代表的诗与词风格也随着心情的沉重而急流直下,变得孤苦与感伤。其中: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她仅用寥寥数语,就道尽了心中的伤怀。
还有一首代表性的词:闻道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此等等,这些有感而发的千古绝唱折射出她的字字啼血,句句含情。她那种思夫的悲怆和无声的呐喊都洇透在字里行间,且力透纸背。
还是在宋朝,被称为文坛领袖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祭奠亡妻时,也曾留下不朽力作: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明朝一儒雅学士曾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台湾现在著名诗人席慕蓉也曾云: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些妙语连珠的情感佳话无不令人拍案叫绝,但也从中领悟出一个道理:芸芸众生,数以万计,红尘中的痴男怨女擦肩而过者有几?萍水相逢者有几?臻爱夫妻之间的连理之缘不可谓不弥足珍贵。相聚就是缘,相守就是幸福,偕老终生是山盟海誓,是登峰绝顶。国外某教授做过一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选手仅限于以自己为中心,然后铺展开来。入选者是一个年轻女士。教授在黑板上给她罗列了除她自己一家人外,还有她的亲朋好友等一大群人。意境是她们一大群人乘坐小船到烟波浩渺之处去碰海。突然来了狂风巨浪,小船承载不起那么多人的重量,必须减负,让她选择删减谁。她起先是嘻嘻哈哈地删减了远房亲戚。教授告诉他,删减这些人远远不够,继续删减。她开始犹豫起来,然后非常痛心地删减了公婆。教授继续施压,告诉他,飓风越来越大,波涛汹涌,小船在风浪中犹如飘零的树叶,她必须马上做出果断措施,继续删减,否则小船即将倾覆。她又心情凝重地删除了自己的父母亲。删减到最后,仅剩下她们夫妻二人和她的儿子。教授又接着施压说,小船摇晃得厉害,仅能承受两个人,还要再删减一个。至此,那位女士再也按耐不住失控的情绪,大哭起来。她心情犹如掉进了冰洞里,无奈之下,用颤抖的手删减了自己的儿子。直到这时候,游戏才宣告结束。待她的心情稍稍平静下来,教授问她,为什么最后减掉的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是老公。一句话又扰动得她撕心裂肺,含着泪水解释道,只有老公才是陪伴自己到老的人。
或许当你处在烟火缭绕之中的时候,处在柴米油盐日常生活的时候,感觉不到这种情感的伟大与珍贵,那是因为感知的疲劳,因为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一直被幸福围绕着却浑然不觉。好好珍惜与你携手的眼前人吧。长路漫漫亦灿灿。洗尽铅华,你才会明白,他或者她,才是你们人生之路上最亲密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