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老家的小镇子(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老家的小镇子(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秀才,220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9发表时间:2025-04-17 14:31:00
摘要:我喜欢和过往的老人们聊天,在他们口中常会听到。“哎,这里原来是老粮所,那会儿交公粮都排队,验不过还得拉回去……当年俺在这里交棉花,棉花堆的跟山一样……这条街有一个小桥来,俺就在这里卖苹果……这条街上,有一家烧鸡煮得不错,你记得不?哦,你不记得那时候你还小……那块之前有……”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老家小镇子在我心里又神秘了几分……    

温陈,说起来真不算大,如今是茌平辖区内的一个街道办事处。309国道从这里穿过,竟降档成了镇上的一条主街道。从茌平县城沿309国道一路向西,过了茌心河桥,过了四百(信发集团)南门红绿灯,当看到路北侧竖着一蓝底白字的立牌,就到了温陈地界。大路南侧是维斯德尔铝业的两个相邻的北门,厂区东西长度从四百碱厂南门到温陈路口红绿灯。当年这里也算红火,上下班时段,骑电车的、骑摩托的、骑自行车、还有走着的,乌泱乌泱一大群人都穿着相同的深蓝色工作服,工作服后背前胸处都印有厂子LOGO。
   维斯德尔对面是一些私人小厂子、汽车维修部、二手车市场、再往西过了一个小加油站,是一排早餐部,小型饭馆,一直以来这里比较红火,周围厂子里的工人都到这里来吃饭。这里有一家豆腐脑店,汤料味道特别受宠,火烧也很不错,五毛钱一个,可以任意加肉加菜做成肉夹馍和馅饼。与它相隔不远有一家石锅鱼,人均消费二十多元左右,味道很特别,吃一次鱼,香味久久不散,我喜欢吃他家的酸菜鱼。石锅鱼店向西是一个大十字路口也是小镇标志性位置之一,以前这里是过往客车停靠的地方。从聊城到茌平,过了博平司机就会问:
   “温陈十字路口有下车的吗?”
   这里红绿灯是后来装的,也曾是镇上唯一的一处信号灯。后来在镇子西侧小学附近为接送孩子家长学生安全特加装了一个临时信号灯,仅上下学时段启用。十字路口向北西侧曾有一家较大的酒楼叫“光富酒楼”,主要承接周围十里八村的喜宴,平时也接一些小宴席或零点吃喝。经营多年后了关停,后来几次易主改名,如今做了别的项目。紧邻向北是后来新建的几家门市,再往北曾有一工厂“同创生物”,后来经营不善易主成了化工厂。路东最南边是镇上比较红火的副食部,虽是副食部,但其规模不小于一中型超市,从小到大经营多年。紧邻向北同样有几家门市,卖钢筋型材、蔬菜超市、理发店,再向北是村庄。
   十字路口向南,路东侧是维斯德尔厂房西墙,厂房西墙约有二三百多米后,南墙外是大片田地。路西侧坐落着零零散散几家门市部,过去中心街T字路口,是老粮所东墙,再向南是粮食储备库,储备库东门口两侧是一些斯太尔货车维修部和物流公司,向南依旧是大片田地。红绿灯向西一直到陈庄路口,309国道这段距离算是镇上的一条主街道,路两侧门店鳞次栉比,北侧主要是餐饮、超市、药房、汽车维修部、幼儿园、小学。路南侧主要是药店、副食部、家电类门市、百货店、早餐店,中小型饭店为主。过去陈庄路口,向西南侧超载检测站,工厂。北侧向西经过一片空旷之地至火车道口之间全是工厂,汽修厂,拆配厂,油罐厂,在我的意识里这里属于镇外了。近几年来受大环境影响,温陈周围所有工厂都不景气,部分已倒闭。周边厂子的倒闭给镇上门店生意带来了很大影响。
   309国道向南二百米左右,是镇上的中心街呈东西向,这条中心街由东向西过两个路口后,开始呈弧形向西南偏移。中心街东首北侧是门市、副食、服装店、家纺店、农资店。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是老棉站,我依稀记着当年棉站外扩式大门,记得和母亲来这里卖过棉花。棉站对过是之前的老粮所,之前交公粮的地方。后来不再交公粮,这里变成了粮食收购站,再后来听说被私人买了下来但并未进一步建设,一直荒废着,其中西侧几间大瓦房,被一位贩卖饲料的私人老板租借。
   老粮所西邻,一栋六层楼很突兀地矗立在这里,楼下是门市,楼上常年住着下面门市的店主,还住着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楼后是镇上的小广场,一个篮球场,几组单双杠,以及其他健身器材。广场两侧放着几排长椅。周末会有一些孩子来这里打篮球,长椅上常坐着一些看孙男弟女的老人。平时这里也会举行一些广场舞比赛,比赛的团队大都是周边村子自发组织的村民。
   广场路口向北是东侧一排七八十年代老式门市部,经营着家电维修部、茶叶店、复印部等,大部分门店更换成铝合金门窗,艳丽的招牌和旧式低矮的房屋搭配感觉有些不伦不类。这处曾经是老供销社,当年生活中的所有物资都来这里买,路对面有一两家门市,南边大半被农村信用社和市场监督局分占。
   广场西侧是以前的乡政府大院,不时有几位公务人员进进出出。大院对过是便民服务厅和派出所。便民服务大厅建成后,很多部门都搬到了这里办公。我对它最早的记忆是陪妻子来这里查体,进入院子,北面楼上便是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派出所门口是户籍科,照个身份证,村里亡人销户都来这里。派出所不大,但出警频率不低,经常看到依维柯警车出勤。派出所西是一条南北街和中心街十字路口,街北首是一座牌坊,乡民都叫这里“黄牛市场”,以前这里是牲畜交易市场。道路两侧各有十几间门市、服装店、药店、移动公司营业厅。路口西北角是一家邮政储蓄银行,主要针对本镇村民存取款。利息高,就近方便,曾经客流量不小,但不知什么原因?就在去年搬走了,给当地储户来了诸多不便。路口向南约百米左右开外便是田地,两侧有几家门市不温不火。路口向西路南市疾控预防中心紧邻是乡镇医院现已升级为茌平区第四人民医院。记得小时候,医院很破旧,却给周边居民提供了很大的医疗帮助。现如今升级后,医疗条件提高不少。医院西侧是温庄村的田地,以前这里是大片的苹果行,整个镇子东南西北被一大片的苹果行包围。医院对过有十几家门市,再往西则是309国道南侧门市的后院和后门。从黄牛市场十字路口一直到最西侧陈庄小区,这段距离是集市“温陈集”,四九是集,以前周边没有大型超市,除博平集外就数它最大了。
   我一直习惯叫温陈“镇子”,现在已划分为县城街道“温陈街道办事处”。之前一直是温陈乡,温陈乡前身温陈人民公社。温陈二字是由温庄和陈庄组合而成。辖区内有大大小小四十几个自然村。温陈属于平原人口集中地带,东邻茌平,西邻博平镇,南邻丁块乡(2001年并入温陈),北邻胡屯乡,西北与韩屯乡接壤,东南与赵官屯接壤。整体看来温陈不算太小,只是镇子有点小。东西向就两条街,一条309国道,一条半弧形中心街,南北向就两条半并不长的街,一条对着乡政府东墙角,一条对着乡政府西墙角,还有一条仅二十几米长,两侧是门市东西墙,姑且算半条街吧!再往西是史西路不能算作镇子里的街道。
   自记事起,每次出门,若有人问我家在哪里?我脱口而出“俺温陈的。”在茌平县乃至周围区县没有人不知道温陈,小时候乡间曾流传着一些玩笑话“怎么滴?你想去温陈呀?”我们本乡人,更是会对其他乡镇的朋友开玩笑说“你别狂哎,这辈子你早晚得来去俺温陈一趟”之所以流传着这些玩笑话,是有原因的。温陈东309国道北有一座火葬场,整个茌平县辖区内甚至外县接壤的亡人,都在这里火化,所以促成了这些玩笑话流传民间。
   小镇不大,特色的东西自然也不多。“温陈大包”在周边算是出名最早的,最初归属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包子以“大、鲜、香”出名。如今属于个人经营,虽不及以前名声大但生意依旧红火。苹果也算一特色,当年周围集市上卖苹果的十份得有九份是温陈的。温陈烧饼好吃,外焦里嫩,金黄的焦面沾满芝麻酥香带甜,层次感分明,面香煊软,吊炉烧饼是博平最出名,由于靠的近,在温陈做烧饼的也不少,算是蹭来的名吧!以前都是劈柴吊炉烤,如今大都改成了电烤箱。记得小时候跟大人来镇上,能吃上一个烧饼或一个大包,比过年都快活。除去吃的,温陈油罐厂出名,曾经镇子东西两侧全部是焊大型油罐的。当年火葬场也算是温陈成名因素之一吧!但如今已迁址博平殡仪馆。迁走也好,小时候每逢刮北风,在我们村里都能闻到那股特别的味道。
   小镇虽小,但消费水平不比县城差。赶大集的摊贩都说“温陈集上下好货”温陈虽是个小乡镇,虽街不大也不正,但温陈人心里的温陈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或许跟离县城近有一定关系,十几里路到县城,好歹算是城边子。镇子被划分为街道办事处后,在某种感觉上逼格又高一档,但近几年由于周边厂区倒闭或搬迁,门店以及人均收入明显缩减,消费水平虽不及往年,但对于周边乡镇来说依旧不算落后。
   十几年来,镇子变化很大。路越来越宽,集市也改进不少,临商线聊城大东环正式通车后,所有大型车辆都从这里穿过,温陈大十字路口每天从早到晚车来车往。虽受大环境影响,镇子上不及往年那般热闹,但中心街中段,政府周边,银行周边,每天车辆集中,人来人往演绎着一段段不一样的故事。我喜欢和过往的老人们聊天,在他们口中常会听到。
   “哎,这里原来是老粮所,那会儿交公粮都排队,验不过还得拉回去……当年俺在这里交棉花,棉花堆的跟山一样……这条街有一个小桥来,俺就在这里卖苹果……这条街上,有一家烧鸡煮得不错,你记得不?哦,你不记得那时候你还小……那块之前有……”
   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老家的小镇子在我心里又神秘了几分……
  

共 34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温陈,这个由乡变街道办事处的地方,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它虽规模不大,街道有限,却有着独特的烟火气。从曾经红火的工厂到如今受大环境冲击后的变迁,从特色美食到地标性建筑的更迭,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温陈大包、苹果、烧饼等特色,烙印在人们心间。尽管当下周边厂区的变故影响了它的繁荣,但中心街等地依旧人来人往。那些老人们口中的往昔,更是为小镇增添了神秘色彩。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生活的琐碎与美好,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也承载着温陈人浓浓的乡情,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7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4-17 14:32:44
  这篇关于温陈的文章太棒啦!生动描绘了小镇变迁,特色美食、地标建筑娓娓道来,烟火气十足,读来满是对温陈的眷恋,爱了爱了!
回复1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5-04-17 15:36:59
  感谢汪老师神速编评,敬茶远握,问候夏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4-17 14:33:07
  作者把温陈刻画得入木三分,从街道布局到生活点滴,细腻又真实。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小镇魅力,为这份用心点赞,超精彩!
回复2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5-04-17 15:37:39
  再谢汪老师留评鼓励,文学之旅,一路同行
3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4-17 15:41:55
  冬阳老师笔耕不缀厉害!佩服你的才华!
回复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5-04-17 19:26:06
  感谢付老师抬爱鼓励,文字之旅,一路同行。
4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4-17 21:23:18
  纠错:笔耕不(缀)错字
   正确:笔耕不(辍)正确
  
   感谢冬阳兄弟给纠错!
   敬茶,献花,问好冬阳兄弟。
回复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5-04-17 22:18:17
  哈哈,客气了,一起学习,一起加油!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4-18 14:47:44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老家的小镇子》优秀作品,一种心醉其中,情融其内的舒爽惬意顿然间扑鼻而而来,为老师精细优美的文笔和灵动传神的文字所吸引。再次致谢老师,感谢精彩分享!
回复5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5-04-18 15:54:13
  感谢梅老师抬爱读拙与留墨鼓励,敬茶远握,问候安好。
6 楼        文友:何叶        2025-04-18 15:35:05
  恭喜精品,加油!
何叶
回复6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5-04-18 15:54:38
  感谢何社鼓励,献花给你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