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金文】沙盖:顽强而倔强的生命(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金文】沙盖:顽强而倔强的生命(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2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4发表时间:2025-04-17 17:20:38
摘要:文章以沙芥(沙盖)为意象,描绘其在荒漠中顽强生长的姿态。这种植物既是大自然抗争精神的缩影,也承载着陕北人民坚韧不拔的文化基因。文中将沙盖比作"倔强牧羊人"与"率真女子",展现其不惧风沙烈日、甘守孤寂的品格。作者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沙盖从充饥野菜到餐桌美食的变迁,并延伸至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意义。平凡却伟大的生命,既是陕北地理环境的见证者,更是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最终升华到对生命韧性与生态保护的礼赞。

【江山·见证】【金文】沙盖:顽强而倔强的生命(散文) 没有到过陕北的朋友,你知道什么是沙盖吗?就餐的时候,您是否喝过沙盖拌汤,或者吃过沙盖菜?如果有机会在一起聚一聚,服务员热情而含着微笑给您端上来一盘香喷喷热气腾腾的沙盖饺子,我相信一定会让您感到惊喜而且食欲大增。
   在陕北,有一种植物,长期生长在贫瘠而荒凉的沙丘里或者山梁上,既没有高大的躯干,也没有鲜艳的花朵,但它却把根扎得很深很深,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中,依然坚强而倔强地成长,长出一片片绿叶,焕发出自己独特的青春,坚守着自己脚下的土地,在风中高昂起自己高傲的头颅,吟唱着自己坚韧的生命的旋律。如果把它比作男人,它就是一位经历过风雨却依然坚韧的牧羊人;如果把它比作女人,它就是一位任性率真的犟女子。在沙漠里或者山梁上,它迎风而立,仿佛在期盼着什么;它沉静而坚定,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从来不与其他植物争奇斗艳,也从来不混杂于杂草之中,甘于寂寞,也不怕黑暗;独行独立,也不畏艰辛。这种植物就是沙盖。
   沙盖应该是穷人家的孩子,一辈子也享受不到优越的环境,出身有特别苦寒,脚下的土地既荒凉又贫瘠,没有什么养分,环境恶劣。沙盖却从来不挑不拣也从不抱怨。沙盖算不上小家碧玉,它没有那么珍贵也没有娇气的任何资本,它只是被风吹落的种子,无论落在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慢慢生长,有时候是一棵,有时候是一片。
   沙盖的学名是沙芥,陕北人祖祖辈辈都叫它作沙盖。沙盖,更像是一个孩子的乳名,叫起来随意,听起来亲切。沙盖是个喜欢干净的女子,衣服虽然简单,却更彰显自己的个性。它喜欢绿色,因此它一年之中唯一的衣服就是绿色。她不喜欢随波逐流,也不喜欢五颜六色。虽然她十分质朴,但它却十分任性,因此沙盖的枝条和种子上总是长满了刺。对于它不喜欢的或者任意践踏它尊严的伤害,它不仅会摇头说“不!”而且会挥舞着自己的武器,用锋利的尖刺刺伤自己的敌人。沙盖不害怕孤独,即使是一粒种子,也要长出一棵沙盖。即使是盛夏酷暑,它也是坚定执着。它心中有一个梦,一个小巧而精致美丽而清秀的梦。她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片片绿色的叶子。即便如此,它依然有自己的追求。它的追求是写一首小诗,一首青春芳华从未虚度的诗歌;它在用生命谱写一首歌曲,一首顽强而坚守的生命之歌。
   它的一生,像极了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孩。在贫瘠的土壤中,却充满了活力;在艰辛的环境中,却深深地扎根;在微薄的希望里,却坚定地向上;在无边的孤寂中,却依然绽放青春和生命的风采。它热爱自己的土地,呵护自己的家园,为此它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虽然力量渺小,地位卑微,却依然昂首挺胸,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始终奋力。
   沙盖是这样卑微,很少引人注目。在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它的描写;在宏大叙事里,几乎没有它的事迹;在缠绵情歌里,几乎没有它的身影。然而就是它,却从来不畏惧狂风的肆虐,永远不畏惧烈日的暴晒,从来不向风沙的侵袭低头。吃苦耐劳是它的品质,坚韧倔强是它的性格。沙盖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沙丘、在荒滩上,努力地伸展着枝叶,为这片荒芜的土地带来了绿色的希望,带来了青春的活力,带来了生命的延续。
   历史有多悠久,沙盖的生命就有长久;土地有多深厚,它们的根就有多深多长。世世代代的农民,永远忘不了它们和沙盖之间的亲密关系。在那些贫苦的岁月里,沙盖常常是粮食的补充,是野地里采摘出来的惊喜。
   事实上,在荒漠里,不必有太多的期待,只需一抹绿色,就足以让濒临绝望的人们看到希望;在黑夜中,无需太多的向往,只求那一盏灯的光芒,就足以让人化解无边的黑暗。
   每当春风一阵阵吹来,大地上逐渐春暖花开,陕北的许多婆姨就会和三五成群的孩子们一起,到荒坡上或者沙丘中,去挖野菜了。而这些野菜里,有一种就是沙盖。他们四处寻找,发现一棵或者几棵沙盖,都会满怀惊喜,不停地挖掘,不停地采摘。她们把野菜带回家里,用水洗净,或者凉拌,或者蒸煮,或者做成沙盖拌汤,都会成为一家人度过青黄不接岁月的难忘的美味。
   我第一次见到沙盖的时候,是在陕北和内蒙古交界的毛乌素沙漠南端。有一次我和单位一位陕北的同事去沙丘漫步,在一个沙丘的慢坡上,突然发现了一片绿色的植物,它们的叶子碧绿而茂盛,它们的茎秆青翠而富有活力,它们的叶子旁边有着尖锐而锋利的尖刺,我就问这是什么?那位同事告诉我这是沙盖。我就感觉非常神奇,怎么这些沙盖竟然长在沙漠之中,既没有雨水,也没有清泉,而且它们的生命如此旺盛?这样的生存环境竟然有这样的生命活力简直就是奇迹。这位同事告诉我,沙盖具有的特征,而且给我说了很多沙盖的好处。从此,我就特别喜欢这种植物。在我的印象中,沙盖不仅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它确实既像那些在艰难困苦中吃苦耐劳的朴实的农村妇女,默默忍受,无私奉献,坚韧而且执着,朴实而且倔强。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沙盖不仅成为寻常百姓餐桌上的蔬菜,也逐渐被商家和食堂利用起来,成为在陕北就餐过程中的一道独特的美味。根据研究资料,沙盖不仅富有很多人体需要的营养养分,而且健脾开胃,抗氧化抗衰老,既是滋补佳品,也是延年益寿的良药。因此,目前来到陕北到饭店去吃饭,经常就会有客人点上沙盖菜,美美吃上一顿,细细品尝这难得的陕北风味。随着人们对沙盖的喜爱增加,沙盖也被人们不断开发利用,有人做沙盖蒸菜,有人做沙盖饺子,有人做沙盖腌菜,也有人用沙盖炖排骨,更不用说那些沙盖团子和沙盖拌汤了,更是很多人的就餐必备,很多客人品尝之后,更是竖着大拇指,赞不绝口,回味无穷。
   如今,我已经在陕北工作十几年了,每当春天把陕北大地染成绿色,地上芳草青青的时候,我也会爬上最高的沙丘,寻找沙盖的秀丽倩影。当我发现一片沙盖的时候,我常常只采摘那些长得特别旺盛的叶子,留下那些幼小的叶片,让它们长大,让它们结出种子,传宗接代,希望等到来年的时候,让沙盖爬满山坡,让它们的绿色青春向更远处蔓延,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生机勃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共 23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1、《沙盖:顽强而倔强的生命》以陕北沙芥为精神载体,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哲思的诗意空间。作品通过拟人化手法,将草木的生存意志升华为民族精神的隐喻——沙盖"倔强牧羊人"与"率真女子"的双重意象,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礼赞,亦暗合陕北文化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图腾。2、作者以显微视角观察沙盖的生物特性(如刺状防御机制),将其转化为文化人格的象征符码,使植物特性与人文品格形成互文。在叙事策略上,散文巧妙融合生态书写与乡土记忆,通过"挖野菜""沙盖饺子"等生活细节,串联起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话,赋予传统意象以当代生态伦理价值。3、尤为可贵的是,文本突破单一抒情框架,在赞美沙盖"用生命谱写诗歌"的浪漫主义表达中,嵌入对土地伦理的深度思考,使自然书写获得形而上的哲学维度。这种扎根乡土、仰望星空的写作姿态,既是对本土文化根脉的深情回望,亦是对现代性语境下生命意义的积极探索。4、本文适宜三类读者群体:其一,生态文学爱好者,文中对沙盖抗逆性的生物学观察与生命哲学思辨,可为生态写作提供新范式;其二,地域文化研究者,作品深度挖掘沙盖所承载的陕北民俗基因(如饮食传统、农事记忆),具有显著的区域文化研究价值;其三,青年奋斗群体,沙盖"绝境求生"的生命态度与"向下扎根"的成长智慧,可为当代青年提供精神启示。作品兼具文学审美性与思想启发性,能引发不同年龄层读者对生命韧性、文化根系与生态价值的多元思考。敬请阅读欣赏!【金文编辑:江西学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8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04-17 17:21:31
  感谢社长的创作!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2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04-17 17:21:58
  期待社长更多精品力作!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4-18 07:53:39
  感谢江西学士老师敬业编辑,祝福老师工作愉快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4-18 07:54:39
  江西学士老师工作认真,态度积极,致敬老师!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4-21 19:44:59
  祝贺社长佳作获精!社长笔耕不辍的创作精神令人敬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