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玉带垂虹”柳江桥(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玉带垂虹”柳江桥(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520.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发表时间:2025-04-18 06:59:09


   我在广西柳州工作生活多年,往事如烟并未飘散,我常常想起那些桥来,那些飞架在柳江之上的大桥。
   柳州,又称壶城,因为从贵州远道而来的柳江,在柳州绕成了一把“玉壶”。为了确定壶嘴的位置,我曾对着卫星云图看了好久,也查阅了很多资料,以期看到有人明示。未果,却有网友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柳江之上的每一座桥都是“壶嘴”。倒是别有新意的解读,车流、人流,每天从壶嘴里进进出出。从壶嘴往壶里装水,我还没见过。
   2011年,我刚到柳州时,住在潭中东路的一幢公寓里。那时,我还没取得驾照,每天和同事拼车一起去河西的公司。所谓“河西”,应该是在柳江U字形(为叙述方便,以下提到U字代指柳江在主要市区部分,烦读者诸君特别关注)的西部,如称江西,估计怕赣鄱大地的人民误会,就委屈一点叫河西了。那里有一个以“柳州五菱”为主的河西工业园,我们的物流公司就设在那儿。
   离开公寓不久右转,车就驶上壶东大桥,过桥后,再继续穿越一段高架路桥,接着就驶上壶西大桥。这几公里的路程,犹如轿子被抬起,缓缓落下一段,又被轻轻抬起。抬起时,满目江水浩荡,绿意葱茏,慢慢落下时,立马就贴近民生。两旁高楼林立的小区就开始上升,那么多似曾相识的窗口和我对视。这段乘车,十分惬意,甚至有些刺激,轿车像波峰浪谷中冲浪,被抛起,旋即又沉下,再被抛起,再沉下。过了壶西大桥,公司很快就近在眼前。早去晚回,日日往返。柳州的同事告诉我,壶东大桥也叫“三桥”,壶西大桥也叫“四桥”,我对数字比文字敏感,马上就追问,一桥二桥在哪?遗憾的是,对方有些说不清楚。“柳州的桥太多了!”同事用这句赞美之词为自己收场。
   就这样,我慢慢熟悉了三桥、四桥。让我惊讶的是,这两座桥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这不同于上海,上海的过江大桥因与地面高差较大、车流大、车速快而没有这些最基础的设施。我曾来到桥上,驻足扶栏四望,柳州不愧是盆景城市,江山锦绣,风光如画。走的次数多了,忽然意识到,别急着去四处乱跑,那样未必能很快熟悉第二故乡。这桥,不就是柳州这本大书的提纲吗?不留心看,很容易错过。在三桥的引桥南侧和北侧,原来刻着柳州的新老八景浮雕。如能沿着这八景了解开去,能知晓很多柳州的人文景观,历史底蕴。
   三桥是广西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推顶连续梁桥,这学名很专业,实际是安装主梁时采用了一种推进方法。但大桥的样式是比较古朴的五个大跨度桥涵相连的那种,非常常见。四桥在三桥基础上,更进一步,拱形涵洞,变更为桥桩,桥上中央位置挺立起门形索塔,改为斜拉索桥。远望如一架竖琴,大气端庄。三桥、四桥是建设者随口起的乳名,但乳名叫开后,柳州人几乎没人去叫这对双胞胎的大名。两座桥相对比较普通,但知名度高,他们携手和潭中高架路一道,连接成一根韧劲十足的扁担,担负起柳州的柳南、柳北、城中三个主要城区的振兴和繁荣。
   我很好奇地问柳州同事,怎么没有五、六、七、八桥,没接着编下去呢?他们说,怕编号多了,外地游客搞不清楚,索性再造桥,就直呼大名了,也更正规些。说完,他们大笑,他们承认,其实,再编下去,连柳州人也搞不清楚了。当然,这也意味着,柳州的江桥还要造下去,还要造多少座,要由未来回答。
  
   二
   来柳州两年后,我自己开车上下班了,周末我就当练车,出去兜兜转转,也想顺便找一家东北饭店,打打牙祭。先去五星商业步行街,转了一会儿,没找到,便直接开车,顺着龙城路,开过柳江大桥,穿过U字形的底部,转到谷埠街国际商城,在里面找到一家“哈尔滨水饺”。从此,每隔一段时间,我就驶过一次柳江大桥,在步行街和谷埠街之间穿梭,乐此不疲。一琢磨,可能在步行街能找到点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感觉,在饺子馆能尝到老家有滋有味的风情,骨子里,永不流失的还是绵密的乡愁吧。
   柳江大桥,是柳州江桥中的第一座公路大桥,是中国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T型钢构城市大桥,大桥看上去就像两三个巨大的T字连接而成。它是正宗的“一桥飞架南北”,贯通江南的鱼峰区和江北的城中区,结束了人们靠浮桥、渡船过江的历史。它整整比我小四岁,我到六十岁退休了,它还要干上四十多年。据检修工讲,它体质健康,再干个100年没问题。令我骄傲的是,它的设计竟出自林元培这位世界级桥梁设计大师之手。著名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卢浦大桥以及东海大桥等等,都是他的杰作。但很多柳州市民都习惯叫它柳州大桥,那个贫穷的六十年代,耗用国产钢材1515吨,水泥6081吨,花费727.52万元巨资建造、以城市名字命名大桥,显然地位不一般。它排行老大,就是我寻找许久的“一桥”。饭后,沿着屏山大道返回,大道南侧就是立鱼峰公园和马鞍山公园,两座山峰由一条高空索道相连,老八景中的“南潭鱼跃”、“天马腾空”掩映其间,时时向游人散发出朦胧的诱惑。
   在柳江大桥的两侧,也就是在U字的两个弯处,分别是红光大桥和文慧大桥。和红光大桥结识,是源于几次送家人和朋友去柳州火车站。2014年春季,我搬到了新的小区居住,比原来的公寓往南移了一段距离,靠近文昌大桥。去西南方向的火车站有两种走法,实际里程接近,可分为在U形字外或穿越两次U形字。前种走法寂寞些,车少路宽人流稀疏,后一种热闹些,车多路窄人流密集。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带他们选择后一种走法,顺便让客人浏览下闹市区的市容市貌,过两座大桥,再瞄几眼柳江的美景。最后过的就是红光大桥,据说是广西目前规模最大的悬索桥,南北两端主塔耸峙,两根凹形的粗壮的钢索悬垂着几十条稍细的钢索,合力将大桥拉得无比挺直。犹如一把更加巨大的竖琴,冥冥之中,和远在几公里之外的斜拉索壶西大桥,仿佛在合奏一曲“一江春水向东流”。从大桥上驶过,仿佛穿越了一段时空隧道。
   想起2018年夏季,朋友带着孩子和七十多岁的老岳父来柳州旅游,早晨送他们去火车站。本来时间宽裕,就这样慢悠悠开着,当他们对红光大桥赞不绝口时,我像一个柳州市民那样,心里喜滋滋的。快近火车站,我发现坏了,车站附近的广场正在维修施工,几处绕行的标志,指引我绕得云里雾里。总算找到一个可停车之处,也不管违规不违规了,立刻停下。目送朋友带着一老一少、大包小裹,跑着去了候车室。还有十多分钟检票,我心里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说到文惠桥,我有几次是误打误撞来到桥头的,因为它一样可以抵达江南的鱼峰区,再回到我居所。在我刚到柳州的前两年,在原来的桥旁,正在修建一座桥,后来方知,这样等于加宽了文惠桥,等于两车道变成了四车道,加快了车流通过。所以,有人又形象地称它们为“姊妹桥”。桥式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面从三道起伏的彩虹钢梁中穿过,蔚为壮观。为了纪念柳宗元,“文慧”二字取自其谥号“文慧侯”。柳州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爱民亲民的父母官,文惠桥,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南引桥处,紧邻驾鹤小桃园景区,景区里有古八景之一的“驾鹤晴岚”。曾经多少次在文昌桥或者三桥上向东南方向眺望,能望见并肩矗立的蟠龙山和驾鹤山,蟠龙山上有两座宝塔,两山两塔,如此便构成一幅“宝塔映朝阳,‘柳江’金光闪”的雄浑画面,我觉得,这才是柳州古老而崭新的第一景吧。
   回头再聊聊前面提到的文昌大桥。几乎和三桥平行,样式有点近似柳江大桥,它连接起被柳江分割开的隶属城中区的市中心老城区和河东新片区,为文惠桥分担了交通压力,也为支持新片区的发展多增一条血脉。这座桥,我步行的最多,出了小区,向后左转不足百步就上桥。比如,去老城区的小巷里去修剃须刀,去三中路的龙城点心店买面包等等。桥上也有柳州新老八景的浮雕,和三桥的浮雕近似,只是刻在了人行道上,可边走边低头看。下了桥西的引桥,右手就是著名的柳州饭店,一块石碑铭记,这里接待过多位来柳州考察指导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桥有点长,1700多米,返回时,就觉得有点累了。但我心里高兴,我知道,走过大桥,离家就不远了。在柳州的最后一天下午,我就是从图书馆绕经柳侯公园,徒步走过文昌大桥回到住处的。公园里的老八景之一“罗池夜月”,会否因为我的即将离别,添一缕泪光。
   广雅大桥,几乎和四桥平行,和文昌大桥通过市中心的广场路曲线对接。这座桥造的相对较晚,2013年完工,和文惠桥的扩建桥同年通车。它是一座动感十足的拱桥,两翼桥拱如海鸥振翅,翩然欲飞。我们公司的主管税务局离这座桥很近,每次去税务办事,我都顺路,从广雅大桥,驶过城区,再走文昌大桥,回家。我们公司成立于2004年,给当地财政每年纳税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可以自豪地说,柳江上有些新造的大桥,还有我们的贡献呢。
  
   三
   一个人生活,逛超市,是我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柳北区,一个大型的大润发超市,是我的最爱,几乎每周都会去一次,采购些日用品和美食。我发现,在柳州的店铺里,唯独那里有卖上海人爱吃的青菜包子。逛完超市,我常常顺带去几十步之遥的雀儿山公园玩玩。所谓柳州新八景之一的“雀山霞蔚”就在公园里面,我没刻意寻找,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觉得,公园里每一处都配得上这个美称。
   去超市或者从超市回小区,每次我都要过一座河东大桥,它就是柳州人常叫的二桥。看上去很普通的一座桥,连续的混凝土桥桩,托举着坦直的桥梁。这桥年纪比较大,造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记得到柳州第三年的初冬,我从超市里出来,便招手叫了一辆出租。女司机,开得却很快,刚下桥,一个急刹,我右手拉着上拉手断了。一路上,为赔偿问题,我俩争执起来。后来,她报了警,我们被带到派出所,警察调节了一个多小时,才算了事。最后,她道歉,并送我回住处,我忽然觉得难为情,给她付了远高于出租车费的钱。奇怪的是,我竟然觉得那个下午非常充实。至此,一、二、三、四桥齐全了。
   截至今天,柳江上已经建成钢混结构的桥梁有20座。在我们公司搬迁到30公里之外的柳东宝骏基地后,上班或出游,我还有幸有走过双冲大桥、三门江大桥、阳和大桥、白露大桥、鹧鸪江大桥,遗憾是没有走过静兰大桥、洛维大桥、官塘大桥、螺丝岭大桥、凤凰岭大桥、白云大桥、白沙大桥。它们同样姿态不凡,别有风情。这些桥名,都和建桥当地村镇名称或山水名称有关。特别强调的是,凤凰岭大桥是我回沪之后建成,白云大桥还没竣工,没走过在情理之中。最感慨的是白沙大桥,就在二桥和三桥之间,可以说,我看着它一天天轮廓渐显,2017年建成通车后,自己竟没有驾车走过一次。当时的心理是,不急,离得又近,以后有的是机会,没想到一年后我接到了一纸调令。待人待物都一样,想去看就马上行动。白沙大桥,是目前全球高度最高、跨度最大、用钢量最多的“反对称结构斜拉桥”,先后斩获国家级授权专利发明16项。桥中央高耸的索塔,怎么看都像一枚站立的金戒指,令整座大桥既富贵又气派。有人称之为“柳州之门”,也好,这门敞开着,欢迎四海宾朋,五洲嘉宾。
   如果各位到柳州旅游,时间有限,建议不妨就在夜晚,来一次“百里柳江,百里画廊”观光游。据说最新的航线是,从东堤码头出发,航线上至壶西大桥(四桥),下至鹧鸪江大桥,穿越包括白沙大桥、凤凰岭大桥等12座主要江桥。每座桥都有不同的灯饰,夜晚看灯光、桥影、群山与瀑布、喷泉、流水共同演绎的柳江夜景,不是在梦中,却似在银河里畅游。
   必须补充一下,跨江桥中,还有两座铁桥,一老一新。还没来柳州的时候,我就从媒体中知道,柳州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铁路交通枢纽,火车要过江,柳州一定还有跨江铁路桥。
   天气特别好的双休日,我还是崇尚骑行。第一辆“飞鸽”“飞”了以后,我没气馁,接着又买了辆“永久”。一个秋日周末的下午,我从三桥的东侧引桥下来,沿着江堤,一路向南骑行,走走停停。一会儿看看那些钓鱼人,期待能碰到鱼儿咬钩的惊喜时刻,大家同庆一下;一会儿看看有的人在训练爱犬游泳,把空矿泉水瓶一次次扔进水中,让狗儿叼回。不知过了多久,就来到了柳江大桥和红光大桥之间。这里就是新八景之一“柳堤环翠”的主要区域。堤坪上榕树、夹竹桃、垂柳等等相依相拥,枝繁叶茂,一下子让我想起徐志摩的著名诗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眼前的美景,醉了我的双脚。我没再远走,沿着江岸遥望出去,我的目光定格在柳江铁路大桥上,回廊般的钢构桥身多么像一列行进中的绿皮火车。它简称为柳江铁桥,又名湘桂线柳江特大桥。它最有资格傲立在柳州的“桥梁博物馆”中。原以为我乘过几次动车通过的都是这座铁桥,结果错了,从2014年起,高铁、动车通过的是距离老铁桥直线距离10公里的柳江双线特大桥了,亦即新的铁路大桥。每次路过,人都在车厢里,目光受困,见它一面好难。
   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回到柳州,去用脚步好好丈量一番那些未曾走过的大桥,它们再长,也长不过我的思念,它们再宽,也宽不过我的一腔深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次站在柳州宾馆三十层的旋转餐厅里,品味最豪华的新八景之一“玉带垂虹”,俯瞰柳江悠悠,“回环若襟带”,欣赏一座又一座江桥,跨越两岸,宛如长虹卧波。在柳州,近三千个日日夜夜,我的性格、生活习惯都打上了柳州的烙印。柳州已经认可我这个“荣誉”市民了,让我感动的是,自己日常和他们自然地交往,情同近邻,很少有人问我从哪里来。或者说,这些年,我也在努力建桥,在自己和当地人民之间建起一座又一座心桥,让彼此走进了对方。
   离开柳州的时候,我将永久牌自行车送给了为我们保洁烧饭的阿姨,寓意我们的友谊“永久”,感谢她数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到现在,我们还经常联系,每有新鲜水果上市,她都叫儿子给我寄来一箱,让我尝鲜。
  

共 545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罢,感觉柳州就是“桥城”了。水城威尼斯,据说有桥378座,柳州不以数量取胜,但桥名却以数字诱人。这些桥,可能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但绝对梦幻,正如作者说的,到柳州,可乘船穿柳江,把自己放进“垂虹”之中。这是点题之笔,切记。作者写桥,不以平面介绍为主,留下我们踏桥留出审美的空间。对于作者来说,如果简单介绍那些桥,都是枯燥的,所以,作者更喜欢去感受桥,做桥的审美。不妨举几个例子吧。对“玉壶”“壶嘴”的解读,暗含着诗意——一片冰心在玉壶。江西?河西?作者的解读也特别有趣,拓宽了解读的思路。行在柳州,沿江而行,如坐轿子的感觉,将美妙传递给读者,有了欲试的体验和冲动。到底是咏数字命名好,还是给了芳名好?作者更有一番特别的解读,文化视觉之阔,令人佩服。有些东西,交给未来,这些感慨,是对现有的尊重,对未来的期待,言尽而情缠绵。走桥找乡愁,这可能是作者的特别柳州体验,非常个性,非常喜欢这种联系。大桥的寿命,和自己的退休年龄的比较,居然也是物我同化的艺术臻境。把柳州作故乡,于是带着来柳州的亲朋一顿观光,差点误了乘车的时间,这一笔陪衬,特别有滋味。柳州是有历史的城市,“文慧桥”纪念这那位名震古今的散文家和政治家。柳州的桥不是定数,几乎年年都有桥诞生,作者有了遗憾,本以为建完再好好观光,结果一纸调令,成了无缘的告别。这份第二故乡之愁,浓到了极点。可以说,为了讨好柳州,青睐此地的桥,作者连买包子都有绕上桥。和出租车发生的故事,居然那么值得,原来真正了解了柳州的桥,是在误会中。别说柳州的桥没有个好听的名字,作者列了一串,就像传奇珍珠,玲玲作响。作者爱桥,不限于简单的看,那辆永久自行车,是为柳州桥而行,多么值得,这是真正的“专车”。柳州老八景,新八景,都已经放不下众多的柳州桥了,正是柳州桥,也启迪了作者的“桥之情”,始终把自己做成桥的纽带的样子,自然,永久自行车送人,就顺理成章了。作者的散文,向来以风趣和信笔而书著称,但有着精巧的构思,如行云,何时云聚落雨,那说不定,给我们惊奇的感觉。解读个性化,打开了审美的格局,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熏染。语言徐缓,却最奢华漫步于桥的节奏,尤其是这种缠绵的感情,融入其中,有了缠绕感情的美好意义。观察和经验相辅相成,也就是说,丰富的经验,给作者感悟桥的诗意带来了可能。就像题目把桥喻为“垂虹”,就不去重复杜牧“长虹卧波”的旧意象,真的别开生面,清新美妙。文章的美,在于读者的品味,建议细品桥文,收纳柳州美景。【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8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18 07:43:17
  柳江绕柳州,柳江似玉带。多少柳州桥,是卧波,是垂虹。作者曾经在柳州工作生活过,这些桥,成了举起生活的记忆。作者深情回忆,解读柳州桥的各色美感,代入自己的故事,写出了桥的诗意,还有寓言……行笔如云,流溢曼妙,颇有味道,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踏上柳州桥,站在桥上看看柳州风景吧。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18 10:36:15
  柳江有二十多座江桥,这在中等城市中算是多的,居民出行非常方便,也美化了柳州。这个文,不好写,自讨苦吃,我几次想放弃。桥本身不好描述,有点专业。说少了,代表不了柳江桥,各有特色,说多了,絮叨起来连自己都烦。所以,这样的题目适合写诗写词,粗线条,概括,抒情一番而已。所以,有那首歌“北京的桥”,还没见哪个作者写散文北京的桥。哈哈,我自吹自擂,文一般般,感谢老师精彩的编按,高水准,敬佩。谢谢老师热情鼓励,体健,笔丰!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4-18 09:01:20
  这篇散文以柳州的桥为主题,作者笔触风趣,构思精巧。从桥名解读到个人体验,从历史文化到未来期待,展现出独特审美,将对桥的热爱融入其中,别开生面,给人美好享受。 问候韩格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18 10:38:09
  谢谢老师关注拙文!这种题材很平常,但写起来很累人,我也是边写边想,将自己的一点经历融入其中。文一般,感谢老师热情的鼓励,春暖,笔健
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4-18 09:18:46
  “桥”是现实的,有是精神的。但桥架起的始终是两点之间的连线,不论通往地域还是通往心灵,那都是老师心灵世界的美景。心灵之美,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愉悦和感触,更是心灵向阳的路。好文章,点赞拜读。问候老师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18 10:41:29
  桥很常见,越是常见的东西越不好写,因为人们太熟悉了,弄不好就是老调重弹,絮絮叨叨。总想在老题目中发掘处点什么,但很难做到。感谢老师的热情鼓励,顺祝写作愉快!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4-18 09:58:59
  作者在文中写了柳州的一座座桥,每座桥都是一条玉带,串起作者对柳州的深情回忆。柳州是作者曾经的工作地,作者用脚步丈量那一段段路,用眼神用心灵去欣赏一座座桥的前世今生,那些温暖的故事与桥相得益彰,构成永不褪色的风景。文字亦如桥如丝绸如彩虹,引领作者在美好诗意的境界里流连忘返。好文,情景交融,韵味浓郁,盛赞才情,问候韩格老师,春安!
回复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18 10:47:54
  每次老师给我的拙作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令我惭愧。说心里话,桥这种题材好写,但写好难,太常见了。材料的剪裁是个问题,桥各有特色,不说到好像太粗糙,都说,又太唠叨,容易给读者带来睡意。当然,锻炼作者的一个好方式就是写常见的题材,看他能否在常见中发现不寻常。我还在磨练自己。这文我直觉写得不够理想,感谢包容和鼓励。顺祝老师工作开心,写作愉快!
5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5-04-18 12:53:35
  读了老师的美文,只一句话: 柳州有好桥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18 13:31:55
  谢谢老师关注拙文,柳州桥多桥美,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如没去过,有机会去看看。谢谢鼓励,顺祝写作愉快!
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4-18 14:20:00
  开眼了,柳州的各种各样的桥。老师费柳州人,不过在这里工作了几年,柳州的所有变化,就连桥的数量大小等如数珍珠般,尽在脑海罗列,桥的风景,桥的故事,都在文中。文章大气,构思新颖,学习了。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18 17:45:33
  谢谢老师百忙中关注拙文。柳州的桥,按中等城市论,确实够多的,也各具特色,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写桥,想写好太难了,我觉得写得很累。字数也较难把握,少显得单薄,多显得啰嗦。文一般般,感谢老师的热情鼓励,顺祝春日愉快,写作大丰!
7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5-04-18 22:46:05
  柳州山多,河多,桥梁多是因山因河而建吧。北京在平原,尽是立交桥,植被绿化自然也比不过湿热的南方,冬季也太过漫长。几次想写北京的桥,也不得要领,今日从老师文章得到很多启示,20多年前有一首歌“北京的桥梁”,那时候四环还没修吧。我有个客户《中国公路杂志社》,都是路桥的事。拜读佳作,点赞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19 06:11:07
  桥和地理位置有关。柳州桥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北京的桥,有一首歌,传唱多年。不管写什么桥,都很难写,我和老师的感觉是一样的,感觉没有抓手,不知道从哪里切入比较妥当。写少了,桥各具特色,反映不出来壮观,写多了,容易给人罗列的感觉。我这是逼着自己写的,将范围缩小到江桥,勉强成文,不怎么样。老师可以换个角度去尝试一下,凭借深厚的生活储备和文字驾驭功夫,相信老师能写出一篇佳作。感谢关注和鼓励,工作生活写作愉快!
8 楼        文友:岚亮        2025-04-19 12:53:38
  因这几天忙于笔会,拜读迟了,还请见谅!
回复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19 14:34:02
  哈哈,没关系,一篇小文,写写自己的回忆。顺祝老师笔会成功,再现精彩大作。问好,笔丰!
9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4-19 16:59:32
  老师见多识广,在柳州收获满满,不但见识了桥,还开上了车,广结人脉。桥多应该山多水多,遥祝老师踏上幸福美满的大桥。
回复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20 05:57:56
  谢谢老师关注拙文!老师说得极是,生活方式改变锻炼人,一个人的日子变得独立很多,开车,也是逼出来的一项技能。柳州桥多,山水很美,有机会欢迎老师去逛逛。谢谢老师的热情鼓励,春暖,笔健!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4-20 10:40:21
  我家那个曾经在柳州工作了七年,我曾经去过,尝过柳州的螺蛳粉,吃过五仁棕子,喝过柳州的凉茶,也踏过那座铁桥,逛过柳候公园,登过鱼峰山。我读着韩老师的文,努力回忆着、比对着样子,心中升腾着一阵阵的温暖与亲切。好文,若下次有机会去柳州,我一定翻开此文做向导,我想,那种感觉一定非常美妙!为好文点赞!遥握问侯,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10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21 14:45:08
  谢谢老师关注拙文。柳州的美,远超出我的想象,在柳州近8年,现在回想起来,有很多地方没有去,总觉得来得及。现在很后悔。比如老师去的鱼峰山公园,路过多次,我就没进去过。柳州的桥堪称一绝,就是大城市,也未必有柳州桥多且如此壮美。限于篇幅,我只能粗粗带过。写这样的文,自讨苦吃,难写,也不容易写好。难得老师这么喜欢柳州,欢迎再来。顺祝春日愉快,写作大丰!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