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酒家】暮色与路灯(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酒家】暮色与路灯(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491.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发表时间:2025-04-19 15:26:08

冬天的傍晚,冷风攥着严寒的衣角,四处张狂肆虐。月亮早早地爬上天宇,清冷地挂着,我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瑟瑟发抖地走在大街上。
   大街上,没什么人。树枝上的最后几片黄叶,作着最后的挣扎,试图多停留一会儿,终究是徒劳,只能顺着冷风的流动,四处漂泊。拐角处,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守着一辆同样孤零零的三轮车。
   三轮车脚踏式,破旧,曾经的蓝漆随着时间的流水,已经剥落不少,像历经战斗后留下的伤疤,斑斑点点;坐垫的皮明显缺了一个角,倒有些亮堂,看来它是车主重要的交通工具,天天必骑行,根本离不开。车主戴着一顶旧式雷锋帽,披着同颜色的湛蓝大衣,两只手缩进袖子,坐在一面小凳子上。整个人小小的,像只蜷缩起来的刺猬。三轮车面前,摆着一些蔬菜。
   可能是他自己地里种的,品种较单一,几捆青菜,外加几个萝卜,还有大蒜。大概是摆放时间有些长,蔬菜不那么鲜嫩。常到菜市场,摊主们总是备有塑料瓶,上面戳许多小洞,灌满水,时不时给摊子上的蔬菜淋淋水,至少它们就没有干瘪得那么快。看来,车主没有学会这一招。
   我停下脚步,蹲下来,看看蔬菜,一个个虫眼清清楚楚。见到有人停留,车主挺了挺腰,露出脑袋。我看清他的面容,七八十岁的年纪,脸上的皱纹如深山里的沟壑,层层叠叠,鬓角的头发如雪,像极了我的爷爷,勤劳一辈子,在土里摸爬滚打一辈子,养大五个子女,临老依旧侍弄着各种农具,折腾着肥沃的土地,直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生命到达终点,一切画上句号,才停止这些。
   我看着蔬菜,用手指在蔬菜上方转了个圈:“老爷爷,这些怎么卖?”这么冷的天,旁边的一溜卖菜的都被严寒赶着,逃似的回了家。只有他,还在坚守,试图把最后一点菜全部卖掉,贴补家用。
   也许,老人家中遇到什么难事,经济出了问题,卖点菜,刚好填补点亏空;或是答应了孙子,给孙子买点礼物,正缺钱。要不然,这么冷的天,这样暮色四合的傍晚,何苦坐在这呢?
   老人回答我:“青菜一元,萝卜八毛,大蒜二元。”他的价格确实公道,比超市里卖得还便宜。
   家里确实有需要。这时候,我的肚子已经瘪瘪的,没有吃晚饭,本想着叫个外卖。现在想想,不如回去做点饭,炒点菜,既干净又爽口。要不,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帮老人的蔬菜全买了,让他早点回家。
   这么想着,我跟老人说:“老爷爷,这些菜,我全要了。您帮我称一下,算算多少钱?”
   老人听了,先是有些惊讶,继续眼睛露出喜悦,双手微微颤抖着,拿过老式的杆秤称起来,称尾上翘,看得出他的本性善良,想着让我一点秤,让我占点便宜。称完,老人说:“八元七角,算八元五角。”
   老爷爷大大方方抹了零头,更是令我肃然起敬。他们内心的纯朴,如同脚下的土地。八元七角,着实不贵,回家吃上两餐没有疑问。
   我掏出十元钱,递给老人,告诉他:“老爷爷,不用找了。”说完,拿着菜转身就走,不给老人反应的时间。
   走过拐角,我回头看了看老人。他佝偻着腰收拾地上的零碎,连菜叶碎屑都仔细拢进布袋。三轮车链条咯吱作响,载着暮色驶向城郊,车头那盏充电小灯明明灭灭,在冻雾里划出微弱的光痕。
   接下来的数天,老人经常在同一个地点,剩下一些为数不多的蔬菜。我想,他不在的日子,肯定是早早卖完,早早歇工。或许,有我一样想法的善心人同样存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默默地用力所能及的行径帮助别人,老人才可以提前归家。
   只要我遇见,只要老人还在,我都如常一般停下脚步,全部兜底,打包回家。有些吃不下,我送给邻居,送给附近的孤寡老人,虽然微不足道,但我始终相信,善意的光芒如夜晚头顶的路灯,虽然亮度不够,但也能照亮一方天地。
   直到某一日,我送菜给邻居的同时,邻居随口地问了一句:“谢谢你。你种菜呢?怎么常有蔬菜吃不完?”
   “没有。街角有位老人,那么冷还在卖菜,我看他可怜,想着把他自己种的菜全买了,让他早点回去。”我实话实说,并没有欺骗他人的意思。
   邻居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告诉我:“以后别买了。那老人并不是自己种的。每天傍晚,他都是把别人卖不完的蔬菜低价买来,再加点价卖给你们。老人也不缺钱,就住在城郊。”
   “不会吧!他卖得挺便宜的,好像一点也不贵。”我有些不敢相信。
   邻居笑了笑:“他收来更便宜,都是一些别人卖不出去的菜。”
   原来如此。再次经过街角,我略微放慢了一点步伐,想了想,又加快了频率。老人抬起头,看到我,露出惊喜;又张大嘴,目送我离开。他已经熟悉了我的时间,已经默认了我的购买。
   这一天,我没买,肯定出乎他的意料。乐于助人是我的本份,但我不想成为别人谋利的工具。特别我并不太需要的东西,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钱。风雨中的棉衣,饥渴中的泉水,才是关键所在。若是当成一份生意,不买也罢。
   当时,天还黑着,风还刮着,我挺着胸膛离开。
   一路上,我都在思索,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还会购买吗?还会伸出帮助他人的手吗?我想,我会的!哪怕一时的“小小错误”,也依然不改其乐。
   毕竟,内心的善意永远在。不管世界存不存在黑暗,太阳永远东升西落,循着自己的轨迹,散发灿烂的光芒,让地球更明亮,让岁月更美好,让我们走在每一个白日里坦坦荡荡。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上过一回小当,失去一点小钱,又有什么关系,行走人世间,就应永不改助人之心!这才是“颜回”“雷锋”本色。
   这么想着,我的头又果断地抬了起来。头顶的路灯固执地亮着,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脚下,柏油路吸着这微光,竟显出绸缎般的质地。这城市冬夜的寒意里,始终跃动着温暖的颗粒。

共 2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善良之心,人皆有之,在当今物欲横流充斥的时代,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善良之心未泯。这一篇文章前三分之二写得很出彩,像极了鲁迅的短篇精典《一件小事》,最后部分的回转出人意料,或许冲淡了文章深厚的主题,但却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篇短小精干的精品。其实,即便老人是从别人那里趸来的小菜,在寒冷的冬季,这么大的岁数,为了生活,也真的不容易。文章突出的特点还在于,掬起身边的小事,来书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对弱势群体的体恤,且字词简练朴实,情节紧贴生活,引发读者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注。推荐阅读!【编辑:山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19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泉        2025-04-19 15:27:39
  文章对环境的烘托和对买菜老人细节等方面的书写,确实很出彩。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2 楼        文友:山泉        2025-04-19 15:30:04
  即便老人的菜是趸来的,且未经查证,文章收尾的最后这一段话“这城市冬夜的寒意里,始终跃动着温暖的颗粒。”很精辟的诠释了人们始终深刻心底的善良之心。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3 楼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25-04-19 16:55:56
  愿我们每个人在认清生活本质之后,依然保持善意,依然热爱生活
云烟深处懒读书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