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香】家族的传承(散文)
上周末,堂哥打电话,说家族在县交警队的哥哥下周六给儿子结婚,告诉我务必回老家参加婚礼。我忙了一周,周五晚上在家里准备看看足球比赛。堂哥又打来电话,提醒我明天早点回去。多亏堂哥又来电话了,要不然我真可能忘了参加婚礼这件事情。
一大早,我匆匆忙忙吃了点面包,带上水杯,驱车往老家赶。这次我导航不走高速,选择了一条路好车少的路线。离开南二环,进入昆明路快速干道,到达高速入口附近,离开干道一直向西,走上沣东大道,这是为了连接城区和沣东开发区而修建的高架桥,道路修好了一年多,车辆一直不多。选择这条路,可以直达咸阳与西安之间的五号渭河大桥。进入沣西交大创新港,景色秀丽,道路宽阔,不亏是秦创原基地。
跨过渭河大桥,转入渭河河堤路,沿途绿树成荫,还有专门的骑行道,虽然进入了高温天气,骑行的人群络绎不绝。欣赏着沿途的景色,播放着轻快的音乐,我很快就到了堂哥家。看到我九点不到就回来了,堂哥还有些惊讶。我说,昨天你不是让我早点回来了吗?他说,你听错了,我说你八九点往回走,十一点咱们去举办婚礼的酒店。我说,我还纳闷,参加婚礼不会去那么早。既然回来了,咱们就到渭河边转一转,时间差不多了,就去酒店。
河堤路上车辆不多,主要是从西安咸阳出城的车辆,堂哥告诉我上周前,河堤路一直封路,社会车辆不能通行,市上组织了一百多辆拉沙车昼夜不停,从渭河河道里挖沙土,运送到附近的砂石厂分拣后沙子、小石子都能卖高价。可能是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计划挖沙二十昼夜,结果十几天就结束了。渭河靠近兴平段,修建了百亩荷花池,休闲公园等地方,来这里游玩的城市人口还是很少。农业项目投资不小,附近村镇有种植羊肚菌合作社,投资都在数百万元,前几年羊肚菌鲜俊售价都在70、80元每斤,今年据说降到了7、8元钱,不挣钱还要赔钱。农作物种植不能保证农民脱贫致富,相对稳定的价格和市场渠道才能保证收入。渭河沿岸农村要发展,看来还是得依靠观光农业和特色种植。把城市的休闲人群吸引过来,才能拉动消费,从而为农民增收。
哥俩在渭河岸上一边走,一边聊,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该去酒店参加婚礼了,我急忙开车,载着堂哥就走。
兴平市发展变化大,城西建起了不少住宅小区,道路拓宽了,原来十字转盘已经不适应交通的发展,改为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口。想起几年前,高中同学聚会,地点就在一个同学家里的鸿仁酒店,当时觉得酒店高段、大气上档次,当时是市里婚宴的首选之地,如今,在它的对面,建起了豪华的婚宴专用酒店,鸿仁酒店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我和堂哥来到了今天举办婚宴的酒店,悦禧和美酒店,同时有好几家在这里举办婚礼,我们接到通知,在三层参加婚礼。进入酒店,金碧辉煌的接待前台,乘梯而上,到达三层,剧院式的装修风格,大型的这里有两家在举办婚礼。
我们按照接待人员的安排,进入大厅,看到前来参加水晶灯宛若浩瀚星空,二层的回廊设计让人宛若置身欧洲歌剧院,主持人在预演着婚礼环节,音响效果也是非常震撼。参加婚礼的人员真不少,男方亲戚、朋友、同事在一边落座,女方的亲朋在另一边落座,分的明确。我看到家族里的不少熟人都来了,急忙打招呼、问候长辈,坐定后等待婚礼开始。
今天举办婚礼的是族里一个哥哥的儿子,小伙子精明干练,找的对象是市里东郊的姑娘,大气又温柔。巧合的是,姑娘和我们是本家,真是亲上加亲。
婚礼按时举行,主持人介绍一对新人的恋爱史,订婚宴,故事感人,大家掌声雷动。婚礼按照程序在不紧不慢地推进,我看着周围的几个桌子上的人,看看还能认出那些人来。一个桌上,是本家从铜川煤矿退休下来的五叔,看着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一点不显老,今年都70多了。旁边是他的二哥的孩子,我的弟弟,今天带着他自己的侄子来参加婚礼,我的弟弟滑腔滑调是出了名的,据说在城里干点零活,收入还可以。我的那个侄子有些羞涩,不肯说一句话。我也没有印象在村里见过。左手边,一个带着眼镜的姑娘,个子高高的,我今天刚知道是举办婚礼哥哥的弟弟,他家的姑娘,她的父亲和我同岁,也是小学同学。小姑娘已经参加工作了,我询问在哪里上班,孩子回答我在咸阳市,我不好再多问。
隔壁主桌上,是新郎的长辈,有奶奶,我叫四姨,今年都八十四岁了,我感觉有些年没见了。新郎的姑姑,我叫姐姐的,现在已经是儿孙满堂,我问姐姐,咱们是不是有二十年都没有见面了,姐姐说差不多。你很少回村里,我去娘家也见不着你,我说是啊,如今,我是回不去的故乡,也没有落脚的地方,没有双亲可孝敬,人生的悲哀就在于此。
隔壁桌子,是本家的几个人,有家族里的文化人,书法家撑柱哥,他已经78岁了,在同辈中年龄最长,我和他打招呼,他热情问候我,最近不见回村里了?我说回去过一次,匆匆忙忙就走了。我看他身体硬朗,脸色红润,他可是家族里的文化人,书法作品大气磅礴,红白喜事都是他挥毫泼墨的好机会,我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和撑柱哥紧挨着的,是我三十年都不曾见面的斌会哥哥,我走到他们桌子跟前,和久未谋面的哥哥聊了聊,原来他已经从铜川煤矿退休了,多数时候在铜川居住,孩子在西安工作,有时在西安住一住,最近一直在老家照顾身体欠佳的叔叔,这个叔叔都八十四岁了,是目前族里年龄最长的男性长辈,我说有机会多见面,互相留了电话。
婚礼进行到互换礼物环节了,侄子和妻子在互相读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书信后,赠送了戒指作为婚礼的约定。大家都为他们鼓掌呐喊,婚礼进入了高潮阶段。双方父母对孩子表达了殷切地希望,支持人宣布新人互敬美酒,婚礼仪式圆满结束。
主持宣布进入双方家属及伴郎伴娘留影环节,人员众多,照相师不停地指挥着......
在婚礼进行的同时,大家开始吃菜,喝酒了,我开车自然不能饮酒,我给堂哥倒上一茶杯杯酒,他最近有些酒量,时不时和旁边的人碰杯。等到一对新人和父母给亲朋好友敬酒,大家对成为公公的哥哥十分偏爱,几个人拉住他的手,用女士的口红给他花了大花脸,看着格外喜庆。
等酒席差不多了,我和堂哥退席,我驾车载堂哥回家。在路上,堂哥又给我介绍了家族的一些情况。男性长辈去世的比较多,像今天给孩子结婚的堂哥的父亲排行老四,十几年前去世了。去年家族里的总管东振叔叔忽然去世,年龄不到七十。今天婚礼礼桌上负责收款的思言侄子,他妈妈也是去年走了,他的爸爸走的更早。族里还有三四个婶婶精神很好,丈夫都走的早……
听着这些情况,让人不免有些悲伤。生老病死,人世间难以改变的事实,为了家族的传承,为了家庭的兴旺,结婚生子就是后辈不可推卸的责任。
今天,我的堂侄子就是很好的典范,发扬家族美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做好分内的事情,为家庭的兴旺添丁生子,就是对家族最大的贡献。
现在城市里不婚的子女越来越多,号称是全职儿女,我感觉再好的儿女,只有结婚生子,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回馈。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的阶段,但人是这个地球最宝贵的资源,只有人在,才能保证国家的兴旺,才能保证家庭的延续。